第三十七节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出处〕清,施闰章《钱塘观潮》。
〔注释〕①驱:驱赶。②骑:这里指骏马。③疾:急速。
〔今译〕钱塘江的涛声,好像驱赶着千匹骏马急驰而来,使天地为之摇撼;钱塘江的气势,如同卷裹着万座大山一起压来,让风云为之变色。
〔赏析〕《钱塘观潮》是一首歌咏自然景观的诗,是诗人于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秋天,因在家闲居无事,曾赴杭州一带旅游,在海宁观潮时写的。诗中通过诗人雨中观赏钱塘江八月大潮时的真切感受,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雄壮声威与声色雄丽的磅礴气势,抒发了诗人由此而引起的对世事炎凉的感慨。这首诗内容安排颇具匠心,遣词造句工致稳妥,同时雄浑豪宕,激壮悲慨,描写生动,语言精练,体现了很强的艺术概括力,是一篇颇为成功的作品。
这两句诗形象地再现了钱塘江大潮奇伟壮丽的景象,突出了钱塘江潮的磅礴气势与动魄惊心。诗句中的前一句着眼于听觉,写其声响;后一句着眼于视觉,写其气势。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景充满千钧之力,令人叹为观止。
〔原诗〕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作者〕施闰章(1618—1683),清代著名诗人。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宣城(今安徽宣城)人。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进士,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曾官翰林院侍讲,后升侍读学士。他是一位非常关注民生疾苦的清官,曾被百姓呼为“施佛子”。工诗。他的诗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风格淡素高雅,古朴浑厚,温柔清隽,辞清句丽,时称“宣城体”。他与山东莱阳的宋琬是清初齐名的两位诗人,号称“南施北宋”。他又与宋琬、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被后人称为“清初六家”,均为继钱谦益、吴伟业以后主盟诗坛的人物。
有著作《施愚山先生学余诗集》、《学余文集》、《蠖斋诗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