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出处〕元,赵孟(fǔ)《岳鄂王墓》。
〔注释〕①社稷:土神和谷神,帝王所祭,后用来代指国家。②望旌旗:指盼望以“岳”字为旗号的大军早日到来。岳飞军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打到朱仙镇,河南、河北人民打起“岳”字旗纷纷响应。
〔今译〕南宋的君臣们不以国家为重,心中没有人民;中原的父老乡亲们却盼望着以“岳”字为旗号的大军早日到来。
〔赏析〕《岳鄂王墓》是一首凭吊诗,是诗人于宋朝灭亡以后,到西湖畔岳王墓前凭吊,触景生情而写的。诗中描写了岳飞墓前萧索荒凉的景象和对英雄之死的痛惜,斥责了南宋君臣投降卖国的罪恶行径,抒发了浓烈的怀念故国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从岳坟生发,抒发感慨,从景起,以情结,章法严谨,技巧纯熟,感情充沛,对仗工整,写景抒情与叙事议论完美融合,是一首思想深沉、艺术成熟、世皆称颂的佳作,也是历代数百首描写岳王坟墓的诗篇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
这两句诗追溯当年,斥责了赵构与秦桧之流造成宋亡的罪恶行径,高度评价了岳飞奋勇抗金的伟大功绩,充满了诗人对自己祖先的批评和强烈的饱含血泪的追悔之情。诗句在写法上是客观的叙述,形式上是极工整的对偶,内容上表现的是一种深刻的、内在的对立,而且用词精当,一个“轻”字,画出了昏君佞臣的丑恶嘴脸,一个“望”字,表现出老百姓对忠臣良将的衷心热爱。这两句诗曾被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称为佳句。
〔原诗〕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作者〕赵孟(1254—1322),元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亦称赵吴兴。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因赐第湖州,遂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14岁时以父荫补官,宋亡后隐居家乡自学。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被程钜夫举荐入朝,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死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他诗书画皆自成家。书法圆转流美,骨力秀劲,能冲破“宋四家”的樊篱,超越前人,称雄一世,自成一体,世称“赵体”。他的诗风格清雅飘逸,沉郁苍莽,对元代诗坛有开创诗风之功。有著作《松雪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