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节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出处〕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汉家旌旗满阴山》。
〔注释〕①愿:希望。②得:能够。③须:必须,必要。④生入:活着进入。⑤玉门关:汉、唐时西北重要防地,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今译〕只希望自己的一生永远镇守边疆,报效国家,又何必一定要活着回入玉门关呢。
〔赏析〕《汉家旌旗满阴山》是一首边塞诗,是诗人描写边塞生活的诗篇《塞上曲二首》中的一篇。诗中运用借汉咏唐的手法,描写了唐朝边塞部队英武雄壮、敢打必胜的军威和边塞战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表现了诗人渴望抵御吐蕃、回纥的侵扰,为国建功立业的心愿和甘愿为国献身的精神。这首诗风格雄健,慷慨激昂。
这两句诗描写了守边将士誓守边疆,情愿牺牲报国、不求生还的英勇爱国的心愿和气概,表达了诗人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诗句反用班超的话语,写得斩钉截铁,豪迈昂扬。据载,汉朝定远侯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在当地留守了31年,年迈时上疏皇帝请求返回家园,疏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镇,但愿生入玉门关。”现在常引用这两句诗来抒写爱国将士誓守边疆,不求生还的决心。
〔原诗〕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作者〕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官至容管经略史。他的诗构思新颖,风格轻隽,清词丽语,传诵一时,在当时有很大诗名,并对后来的诗人如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等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全唐诗》录其诗二卷,有著作《戴叔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