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正月,朝廷得报元军渡江,诏诸路“勤王”。文天祥时在江西,尽以家产充军费,组织义军,起兵“勤王”。八月到达临安。八月二十六日,除浙西、江东制置使,兼江西安抚大使,知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事。作者上了这一封奏疏,针对当时形势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作者认为,宋鉴于五代之乱,削藩镇,建郡邑,固然可以革唐代尾大不掉之弊,但这大大削弱了地方御敌力量。于是,文天祥建议应分天下为四镇,各镇建都督,指挥作战。奏疏同时指出,自古立国,都是以人心为本。奏疏还指出,得人心不难,失人心亦易,体现了作者深远的治国眼光。文章观点鲜明,气势奔放。
臣本起书生〔1〕,天性愚戆〔2〕。遭逢理宗皇帝〔3〕,以直言取人,臣区区芹曝小忠〔4〕,误蒙亲擢〔5〕。间于忧虞〔6〕,则开庆透渡之祸急矣〔7〕。臣推见当时致祸之人,上书阙庭,乞磔狐鼠以谢天下〔8〕。理祖皇明赫赫〔9〕,自咸淳至于今日〔10〕,无疆惟休〔11〕。自时厥后〔12〕,臣之踪迹,或百日于朝,或一月斥去〔13〕。有言不信,忠愤徒深,则皆元奸专国之岁月也〔14〕。不图今日,臣以忧患之身,奉诏入卫,太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以神明御极〔15〕,炎德当天〔16〕,宵旰顾忧〔17〕,不以臣为不肖,授之以三路制抚职事〔18〕,兼赞督府,就戍吴门〔19〕。臣非不知国家阽危〔20〕,民命如缀〔21〕,朝命夕道〔22〕,为国效死。复以私门忧戚〔23〕,展转陈情,乞归终制〔24〕。章五、六上,冀两全之节,以不为盛代名教羞〔25〕。天听高高〔26〕,终不听许〔27〕。而学士大夫交口责臣,谓有国家有朝庭有州县,然后臣得以有其身,得尽为人子之职。臣所以感泣,誓死而不敢复言去也。今当陛辞〔28〕,即日就道〔29〕,恸哭流涕,何以为陛下告!
自古立国,一是以人心为本〔30〕。齐一日丧七十馀城〔31〕,以人心失也;田单一日复七十馀城〔32〕,以人心固也。元奸得罪于天下,天下怨愤郁抑,十有五年,遂使诸侯解体〔33〕,强吾民北面而役之〔34〕。彼知归怨元奸〔35〕,未尝归过朝廷也。乃今三百馀年,祖宗涵育之遗黎〔36〕,无辜荼毒于敌人之手,讴吟思汉〔37〕,日王师〔38〕。所在义民抗敌者,大或数万,小亦数千,此拨乱反正之大机栝也〔39〕。然人心易得,其失亦易。顷者朝廷弛公田,蠲常赋〔40〕,宽商禁,起谪籍之淹滞〔41〕,解科举之靡文,天下诵之,以为快活条贯〔42〕,人心顿苏,敌势顿沮。我是以有独松关诸屯之捷〔43〕。通国上下,以为元奸失人心之事已尽洗濯,今日收人心之具已尽举行。而臣恤纬之忠〔44〕,独以为未也。草间豪杰〔45〕,方且量朝廷之意向〔46〕;边头诸将,方且视庙堂之指授〔47〕;学校之聚议游谈〔48〕,闾阎之道听途说,方且碢执政之然否〔49〕,追行事之得失。于传有之〔50〕:得国常于斯〔51〕,失国常于斯。今上自宫闱与嗣皇起居,下自政府与公卿百执事,必人人一心,以殄此患为主〔52〕,则诸将莫不用命,英雄莫不归心。以此众战,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53〕?如大臣有避嫌远疑之迹,而无推车必行之心〔54〕,群公持便安自营之私,而无同舟共济之志,宫中与府中不相闻〔55〕,阃内与阃外不相应〔56〕,赏罚混淆,正邪贸乱〔57〕,姑息牵制之意多,奋发断制之义少。敌人以此轻中国,奸雄以此觇朝廷〔58〕,人心之愤悱者日以怠〔59〕,公论之激昂者日以靡,而我之人民,将有甘心于敌人之庭而不悔者矣。其祸可胜言哉!裴度有言〔60〕,承宗敛手削地〔61〕,韩弘舆疾讨贼〔62〕,岂朝廷之力能制其死命哉!由处置得宜,能服其心耳。
国家惩五季之乱,削除藩镇〔63〕,创建郡邑,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64〕,国势浸弱〔65〕,亦坐于此〔66〕。是以敌至一州则陷一州,敌至一县则陷一县,中原陆沉〔67〕,痛不可追。今不幸长江失险,戎马驰于近郊〔68〕。救时之危,须稍更革。《诗》云:“淠彼泾舟,蒸徒楫之〔69〕。”又传云〔70〕: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71〕。臣尝妄谓今日大势〔72〕,宜分天下为四镇,而都督统御于中。以广西益湖南而阃于长沙〔73〕,以广东益江西而阃于豫章〔74〕,以福建益江东而阃于番阳〔75〕,以淮西益淮东而阃于维扬〔76〕。责长沙以取荆、鄂,责豫章以取蕲、黄〔77〕,责番阳以取江东六郡,责维扬以取两淮诸城。使各阃地大力众,足以抗敌,分所任事,约日齐奋,而都督府指授诸将,随地接应,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78〕。敌备多而力分,疲于奔命,而吾遗民必有豪杰伺间横击于其中〔79〕,如是则使彼只轮不返〔80〕,进而问罪,河南尽为晋可也〔81〕,而何日蹙国百里之忧〔82〕?臣愿睿慈下臣此章〔83〕,见之施行,使内而朝廷举措有以当天下之心,外而边阃布置有以合天下之势,则臣得以督幕分司〔84〕,尽瘁一面〔85〕,布宣威灵,勉效尺寸〔86〕,不惟得以忠先帝、报陛下〔87〕,而臣亦有词以白丘墓〔88〕,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注释:
〔1〕起书生:书生出身。作者《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起书生”、“起一经”都是由读书、科举而进入仕途的意思。
〔2〕愚戆(zhuànɡ):愚直。
〔3〕遭逢:遇到明主,碰上好运。理宗:宋理宗赵昀(yún)。
〔4〕芹曝(pù):也作“曝芹”,谦言所献、所赠之物微薄,不足道。《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黂(yùnfén),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夏(ào)室,绵纩(kuànɡ)狐貉(hé)。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xuān),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室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乱(xǐ)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zhē)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子,此类也。’”
〔5〕亲擢(zhuó):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二十一岁,成进士,对策于集英殿,皇帝把他的卷子取在第一名,为状元。
〔6〕间于忧虞:分担忧虑。这里指参与朝廷政治事务。间,参与。忧虞:忧虑。
〔7〕开庆:宋理宗年号(1259)。透渡之祸:开庆元年(1259)九月,宋朝得到蒙古军从黄州武口渡江的边报,朝野震惊,内侍董宋臣请理宗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以避敌锋。透渡:渡江。
〔8〕磔(zhé):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孤鼠:这里指董宋臣等人。作者于宋理宗开庆元年十一月作《己未上皇帝书》,痛责“奸人当国”,“乞斩董宋臣以一人心,以安社稷”。
〔9〕理祖:理宗皇帝。皇明赫赫:皇威正大光明,盛大显赫。
〔10〕咸淳:宋度宗赵翤(qí)年号(1265—1274)。
〔11〕无疆惟休:安然无恙,永世长存。休:美好,安好。
〔12〕自时厥后:从此以后。时:通“是”。厥:助词,相当于“之”。
〔13〕或百日于朝,或一日斥去:文天祥呈《己未上皇帝书》,乞斩董宋臣,但董宋臣是理宗所宠信的人,文天祥的奏疏,皇帝置之不理。因为此次上书,文天祥到京第一次做官还不到两个月,便弃官返里。
〔14〕元奸:首奸,罪魁祸首。这里指权相贾似道。《宋史·奸臣传》载,贾似道自开庆元年(1259)任宰相,至德祐元年(1275)罢相被杀,专国柄凡十五年,内外侧目。这十五年间,文天祥两次罢官归里,居文山共有五年,其馀十年,外任之日较在朝之日为多。
〔15〕御极:登皇帝位。宋度宗赵翤死于咸淳十年(1274)十一月,同月,恭帝赵蚫即位于临安,次年改元德祐。
〔16〕炎德:即火德。古人认为,帝王受命,是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运,五行交替往复。宋为火德。
〔17〕宵旰(ɡàn):即“宵衣旰食”的省略,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18〕三路制抚职事:德祐元年八月,朝廷命文天祥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江西安抚大使,知平江府事。
〔19〕吴门:吴县别称,是当时平江府治所在地。
〔20〕阽(diàn)危:危险。
〔21〕民命如缀:老百姓的命运如同挂在空中,没有着落。表示处境危急。
〔22〕朝命夕道:早晨接到任命,晚上已经出发在道路上了。形容动作很快。
〔23〕私门忧戚:指德祐元年五月,作者祖母刘夫人辞世一事。私门:私家。
〔24〕终制:古代亲长死去,晚辈守丧,称为守制。终制:居丧期满的意思。
〔25〕名教:以等级名分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26〕天听高高:指皇帝居高位而处理民情是否得当。听:处理。
〔27〕听许:听任允许。
〔28〕陛辞:辞别朝廷。
〔29〕就道:动身上路。
〔30〕一是:全部是,都是。一:全部。
〔31〕丧七十馀城:《史记·乐毅列传》载,战国时,燕昭王使乐毅率兵伐齐,大破之,下七十多座城。
〔32〕田单一日复七十馀城:《史记·田单列传》载,田单为齐将,用反间计令燕劓齐之降者,掘齐人祖墓,以激怒齐人,齐人上下一心,终收复七十多座城。
〔33〕诸侯:掌握诸路军民防务的官侯。
〔34〕北面而役之:让天下人屈从他,听他奴役。北面,古代尊长见卑幼,南面而坐。
〔35〕彼:这里指百姓。
〔36〕涵育:涵养培育。遗黎:先祖遗留下来的黎民百姓。
〔37〕讴吟思汉:悲歌吟叹,思念着汉族正统的宋王朝。比喻人心所向在宋朝。
〔38〕日徯王师:每天都在等待着宋朝军队的到来。徯(xì),等待。王师,宋朝的军队。
〔39〕拨乱反正:治理乱世,使之恢复正常。机栝(ɡuā):弩牙和箭栝,分别是弩和箭上的关键部位。这里比喻到了关键时刻。
〔40〕蠲(juān):废除。
〔41〕淹滞:一直没有机会升迁的官职。
〔42〕快活条贯:通畅无碍,条理贯通。
〔43〕独松关:地名,今浙江杭州附近。
〔44〕恤纬:“嫠不恤纬”的省略。《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东周王都洛邑)之陨,为将及焉。”意思是:寡妇不顾惜织布用的线,而忧虑周朝之存亡,因为国家灭亡会祸及于自己。用来表示忧国忘私。嫠:寡妇。恤:顾惜。纬:线。
〔45〕草间豪杰:指民间英雄豪杰。草间:草野之中,民间。
〔46〕方且:副词,正要。量:判断。
〔47〕庙堂:朝廷。指授:指意,意向。
〔48〕游谈:交游叙谈。
〔49〕劘(mó):这里是讨论的意思。
〔50〕于传有之:记载史实的古书上有这么一条。传:记载史实的古书。
〔51〕斯:指代能否“以人心为本”。
〔52〕殄(tiǎn):灭绝,断绝。
〔53〕以此众战,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此处套用《左传·僖公四年》中的现成句子。
〔54〕推车必行:意思是说大家齐心协力,一同把事办成。
〔55〕宫中与府中:皇室与相府。
〔56〕阃(kǔn)内与阃外:在朝廷的兵府与统兵在外的将帅。阃:这里指朝廷。
〔57〕贸乱:混乱。《汉书·董仲书传》:“廉耻贸乱,贤不肖混淆,未得其真。”
〔58〕觇(chān):窥视。
〔59〕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
〔60〕裴度有言:裴度立下的誓言。《新唐书·裴度传》:“(裴度)入对延英(殿),曰:‘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未授首,臣无还期!’帝壮之,为流涕。”裴度,唐宪宗时任宰相,元和间平淮西之乱时立了大功。
〔61〕承宗敛手削地:唐节度使王承宗反叛,元和十二年,裴度率军讨吴元济,承宗惧,献德、棣二州,并纳质子。敛手:缩手,不敢胡作非为。削地:这里是献地的意思。
〔62〕韩弘舆疾讨贼:韩弘抱病率军讨伐逆贼。韩弘:唐大将,授淮西诸军行军都统,曾抱病率兵讨淮西,后封许国公。舆疾:抱病登车。
〔63〕国家惩五季之乱,削除藩镇:宋代统一天下后,鉴于唐后期及五代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的教训,解除石守信、王审琦、王彦超等地方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惩:鉴于。五季:指唐灭亡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64〕尾大之弊:即尾大不掉之弊,尾巴太大了就不好摆动,比喻下属势力太大,不听指挥,这里比喻藩镇势力强大,中央政权难以控制。
〔65〕浸弱:慢慢变弱。浸:副词,逐渐的意思。
〔66〕坐:因为。
〔67〕陆沉:国土沦丧。《晋书·桓温传》:“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68〕今不幸长江失险,戎马驰于近郊:德祐元年正月元军渡江,渡江后,分三路长驱直入,逼近临安。戎马,指元军骑兵。
〔69〕“淠(pì)彼泾舟,徒楫之”:语出《诗经·大雅·棫(yù)朴》。意思是:船在水中行走,靠的是大伙齐心协力划动船桨。淠,船行的样子。,众多的意思。
〔70〕传:谚语,传说。
〔71〕“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大树要倒下,一根绳子是拉不住的。意思是说,挽救时局要靠大家齐心协力。
〔72〕“臣尝妄谓”句:作者曾在《己未上皇帝书》中提出:“今日之事,惟有略仿方镇遗规,分地立守,为可以纾(shū)祸。”并提出了具体的分镇御敌方案。
〔73〕阃于长沙:在长沙建立大本营。阃:建立据点。
〔74〕豫章:今江西南昌。
〔75〕江东:长江下游以南地区。《史记·项羽本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番阳:即鄱阳。番:同“鄱”。
〔76〕维扬:今江苏扬州。
〔77〕蕲、黄:蕲州与黄州。蕲州:今湖北蕲春。黄州:今湖北黄冈。
〔78〕日夜以图之:日夜伺机打击敌人。
〔79〕伺间:乘机。
〔80〕只轮不返:形容把对方消灭得干干净净。《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匹马只轮无返者。”
〔81〕河南尽为晋可也:就像当年东晋那样,收复黄河以南诸地归晋。东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十二年(416),刘裕曾两次统率晋军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82〕而何日蹙国百里之忧:哪里会有每天失去国土百里的忧患呢?蹙:减缩。
〔83〕睿慈:指当时主政的太皇太后谢氏。
〔84〕督幕分司:在外指挥作战。幕:幕府,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
〔85〕尽瘁一面:独挡一面,死而后已。
〔86〕勉效尺寸:努力作出功绩。尺寸:尺寸之功。
〔87〕先帝:指宋理宗赵昀。
〔88〕以白丘墓:对着祖宗坟墓陈述自己的功绩。意思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丘墓:祖宗坟墓。司马迁《报任安书》:“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这虽是一封奏疏,但并没有多少礼节客套的话语;也并不是作泛泛空谈,而是一篇内容充实、气势奔放、开阖自如的政论文。文章一开头就把眼下事关社稷江山存亡的问题摆出来,有“透渡之祸”、“元奸专国”、“民命如缀”三个方面,可谓单刀直入。紧接着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是“以人心为本”,第二是“分天下为四镇,而都督统御于中”。作者在论证方案时正反对比、纵横照应,不仅分析其可能性,还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丝丝入扣,流露出作者卓绝的洞察力与深刻的历史观。作者“以人心为本”的兴国指导思想,尤其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