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把子是一支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枪,但是过了1930年以后,世界上新型轻机枪不断地涌出,歪把子就显得有点落后了。配备可更换枪管,并采用弹匣供弹已经是世界上轻机枪发展的趋势。为了赶上世界轻机枪发展的潮流,也为了适应日本军国主义不断扩张的野心。1936年一种以歪把子为基础,参照ZB-26,采用可更换枪管,采用弹匣供弹的轻机枪问世了。这就是后来在中国战场上广泛使用的96式轻机枪,俗名拐把子。
“九一八事变”后,“歪把子”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据史料记载,日本当时曾经把从中国获得的“捷克式”(即ZB-26)轻机枪与其“歪把子”对比,深感“自惭形秽”。于是日本军界特别是陆军,研发新型轻机枪的呼声日高,步伐也日紧。大肆收集武器装备在部队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遗余力地进行改进。“拐把子”就是克服“歪把子”缺陷而诞生的产品。“拐把子”在设计和研制过程中有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其一,针对“歪把子”存在的问题,力图一一对应地进行全面改进;其二,结合当时世界轻武器特别是轻机枪的领先成果,力图将其最大限度地体现在“拐把子”上。基于上述两点,一挺既有大和文化传统,又具欧洲特点的轻机枪——“拐把子”,被打造了出来。分析“拐把子”的“基因”成分,相当于歪把子机枪和捷克式机枪的结合体,也就是说,“拐把子”实际上是“歪把子”和捷克ZB-26式轻机枪结合产生的“混血儿”。“拐把子”在结构性能上的重大改进之处,首先体现在供弹方式上。“拐把子”毅然采用了捷克ZB-26式轻机枪的弹匣供弹方式。只是“拐把子”采用了容弹量为30发枪弹的弧形弹匣,较ZB—26的20发弹匣在容弹量上略胜一筹,同时弧形弹匣能够很好地适应枪弹的锥度,因此供弹可靠性较之ZB-26毫不逊色,而较之“歪把子”则有了大幅度提高。并且降低了枪支重量,就其重量而言,比歪把子要轻1.1千克,大大地提高了机枪的机动性。“拐把子”有选择地吸收ZB—26的地方,除了采用弹匣供弹、将枪管散热片外径从“歪把子”的45毫米减小到了30毫米,以及增加小握把,改进枪托组件外,还采用了ZB-26的瞄具结构及布局。在机枪的弹匣接口、抛壳窗以及抛壳挺这三处,均增加了“翻开式”防尘盖,以使“拐把子”彻底杜绝过去“歪把子”因上述三处裸露而发生的故障。“拐把子”增加了一个刺刀座,并把气体调节器头部做成与步枪枪口相同的圆柱形,这样就可以与当时所有日本步枪的刺刀柄接口相兼容,也就是说任何一把当时的日本步枪刺刀都可以用在“拐把子”上。如果单纯从枪械技术、战术性能和作战使用的角度来评析“拐把子”上刺刀的问题,简直就是画蛇添足!
拐把子出台以后,日军按照先装备重点部队,后装备一般部队,先装备野战部队,后装备守备部队的原则,首先用96式装备了关东军和当时正在华中、华东、华南以及东南亚地区作战的日军,而当时驻屯华北广大地区的日军主要还是装备的歪把子。也就是说装备96式的日军主要在和国军作战,和八路军作战的日军很少装备,所以,虽然96拐把子生产数量并不比歪把子少,名气并没有歪把子大,但这种机枪的出现无法挽救日本江河日下的战争形势。八路军直到战争后期获得了这种机枪,主要装备的是主力部队。日本法西斯使用它们,曾经夺去了无数中国人民的生命,但是它们最终还是被中国人民夺过来反抗侵略。到日军投降以后,四野各部队在东北补充了为数众多的96式拐把子。到解放战争中,我军部队特别是地方部队拐把子和歪把子混装开始普遍起来。从辽沈战役到海南岛战役再到抗美援朝,拐把子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在实战中逐渐发现6.5毫米尖弹的侵彻力和杀伤力不足,日本开始生产一种7.7毫米的步、机枪弹,并且在“三八式”步枪和九六式“拐把子”的基础上,于1939年,即昭和天皇十四年研发了九九年式7.7毫米步枪和九九年式7.7毫米轻机枪。九九年式7.7毫米轻机枪大体与“拐把子”相同,零件基本通用。
99式步枪和99式轻机枪主要用在太平洋战场上,中国战场上用得并不多,远征军在缅甸碰到的日军56机械化师团就是使用的这种武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日军的原型就是守卫松山的第56师团。
反映抗战影视剧中的机枪考证
反映抗日战争常德会战的电影《喋血孤城》中,虽然枪械所涉及的戏份不多,不过还是有些细节存在瑕疵。细节之一是被改成7.62毫米的布伦轻机枪。抗战时期中国获得不少7.7毫米和7.92毫米口径“布伦”轻机枪,至常德会战前共有1.8万挺7.7毫米“布伦”交付中国。此枪出现在1943年的常德也说得通。但片中出现的型号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型号,使用7.62毫米56式步枪弹,弹夹、枪管明显和原枪不同。捷克造ZB-26、“布伦”、FN BAR M193式、“启拉利”和“麦德森”轻机枪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轻机枪,尤其有不少ZB-26和“布伦”保存至今;假使只能找到新中国改造的“布伦”,把弹匣改回“布伦”的原始样式,也并不困难。这个缺陷令人遗憾。细节之二是没接水箱的马克沁重机枪。二四式水冷式重机枪的一个关键部件就是外置水箱,用一根软管和冷却筒相连。这样的设计便于导出水蒸气,水箱还可以收集水蒸气重新冷凝成水。这不但增加了水的循环利用率,还可以隐蔽水蒸气,片中只是草草摆上了机枪,缺水箱和附件。另外,二四式重机枪系仿制德国MG08马克沁重机枪,枪口装置设计复杂。在枪管助退器上有泄焰孔,前放置有一圆形的挡焰片,然后是喇叭筒状的枪口消焰器。一般影片中发射的是空包弹,会产生巨大的枪焰。而片中枪烟全集中在枪口,似乎是改成使用7.62毫米53式步枪弹的马克沁机枪。
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该剧道具下了很大工夫,战争的各个阶段应使用什么装备都做到了大体准确。比如得到英军补给后,使用英式司登冲锋枪和布伦式轻机枪;换装美式装备后,使用勃朗宁重机枪和布伦轻机枪;退到国内后又使用捷克式轻机枪和二四式重机枪。不同阶段武器的变化非常符合历史。
缺点是使用的捷克式轻机枪并不是当年的原装枪,而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改装的发射56式7.62毫米枪弹型号,这可以从枪上的56式冲锋枪弹匣看出来。另外一个是轻机枪射击了两梭枪弹后,抓住枪管将一个日军士兵砸倒,这个有悖常理。因为枪械连续射击后,枪管的温度非常高,用手直接抓肯定会被严重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