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之后,噩耗横冲直撞传入了沉木一中。
所有的彩旗和条幅,为这个噩耗而悄然降落。
所有的浮华和喧嚣,为这个噩耗而顿然沉寂。
所有的怨怼和怒火,为这个噩耗而惭然敛迹。
……
需要顺便说明的是,就在师生们不断跑向医院太平间探视孙老师遗容的过程中,沉木一中发生了另一件事——神秘美女师柔荑神秘失踪了,具体去向说法不一,有说被调动到市里事业单位的,有说被安插到省里国营企业的,有说被派遣到城市学习的,有说被选送到大学深造的……总之,孙老师的亡故太过突然,太过使人震惊,太过让领导闹心,谁还有闲情关注一个女子失踪的事呢?
有关孙老师后事处理的各种消息不断传进文科班的教室,锋利的刀尖似的刮拉着同学们的耳膜。首先是家庭方面的,孙老师结婚比较迟,妻子也没工作,大女儿刚上初中,小女儿还读小学……母女三人追到医院太平间,抱着孙老师未寒的尸骨,一次次昏死过去。孙老师的兄弟姐妹都种地为生,正哭天喊地在赶往县城的路上——好在孙老师的父亲已八十多岁,又聋又瞎,隐瞒起消息来并非难事了。
其次是孙老师教研组里的遗物:半杯喝到中途的开水,半张咬了几口的饼子,半袋熬罐罐的廉价茶叶,半盒长短不齐的粉笔……其他主要是文字的东西,绝大部分为手写的教案,最让同行感叹不已的有两本——一本封面写着《“丢垃圾”辑存》,辑录了孙老师给学生选讲的时文,每篇文章的后面,选讲缘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及教后反思一应俱全;一本封面写着《“王婆卖瓜”辑存》,都是他课堂讲析过的自己的文章,内容与《“丢垃圾”辑存》完全相同。另有还有一叠复印书稿,收集了孙老师八十多篇散文,全为公开发表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的,最上面压一张白纸,写了艾青的那句名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科任教师一个个沉着脸,在课堂上发表零星评论:
苗娟秀说,孙老师是个苦行僧。
姚古城说,孙老师是激情澎湃的诗人。
杜仲说,孙老师一辈子很古板也很新潮。
班马说,孙老师生得渺小,活得伟大,死得窝囊。
……
官方的“盖棺定论”滞后了很久。具体时间是五月的最后一天,沉木县大礼堂外哀乐低回,“沉痛悼念孙映雪同志”的横幅触目惊心,横幅两边是两副巨型挽联:
五十春秋,事业功名垂青史;
三千桃李,文章道德满乾坤。
育人三十载,泽润故土沐春雨;
立言千百篇,星殒沉木动哀声。
由于县教育局发的讣告,沉木县委、县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及各乡镇教育主管部门都派代表参加了追悼会,将礼堂前的小广场变成了花圈挽幛的海洋,其档次之高,规模之大,无不创下普通老师丧葬之最。孙老师生前好友郤局长和刘校长,面带戚容,胸佩白花,躬身迎迓每一位前来吊唁的嘉宾,并轻声细语向嘉宾介绍着早已哭得形毁骨立的孙老师的妻子和女儿。
县委、县政府的吊唁代表当然以霍常委为首了。当霍常委、郤局长和刘校长三个人庄严地站成一排,久久哀立于孙老师头发散乱面容慈祥的遗像前的时候,虽然无法确知他们心里各自都想些什么,但至少从凝重的表情和含泪的双眼中,可以看出对这位老同学猝然亡故的无比悲伤。
上午十一时二十分,久久呜咽的哀乐徐徐歇止,礼堂外面的喇叭里传出了郤局长“孙映雪同志追悼大会现在开始!”的声音。一整套固定的仪式之后,由刘校长沉痛地致悼词。悼词长达数千字,宣读了大半个小时。
悼词首先采用朴实的叙述句,说孙映雪同志由于在沉木一中“省示范”申报和验收准备中忘我工作,夜以继日,劳累过度,骑自行车回家途中被行驶车辆误撞,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于数天前英年早逝,为沉木人民的教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读到这儿,刘校长的嗓音明显嘶哑了,轻轻咳嗽几声说,孙映雪同志出身于沉木普通农家,是沉木卓越的教育工作者,也是沉木杰出的作家;孙映雪同志的不幸亡故,无论对沉木教育事业还是文学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悼词习惯性地改成了转折句,但沉木的教育界和文学界,沉木的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勤奋求实,努力创新,不断进取,将孙映雪同志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悼词出现了欣慰的祈使句:孙映雪同志安息吧!
悼词最后无比悲壮地说:孙映雪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