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诗歌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传播渠道逐步拓宽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对网络诗歌传播渠道的考察,来对网络诗歌的发展历程作出一个大体上的梳理与分期。这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诗歌在互联网上最早的传播的是以电子邮件方式进行的,这也是互联网最初的应用方式。而中国大陆地区,诗歌在互联网上的早期传播,主要是靠电子公告板系统来进行的。中国最早使用互联网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在1995年之后,一些大学的校内网站上开始出现了诗歌的讨论专区,这是最早的诗歌传播渠道。比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诗歌讨论区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对此“诗生活”网站的创办人桑克如此表述:
最早的中文诗歌网站是什么时候创办的,我手头缺少这方面的资料,我想最早的萌芽也许是诞生在某个大学教育网或者商业网络公司的一个简单的BBS诗歌讨论区,大陆各大学早期的BBS诗歌讨论区中,1995年或者是1996年创办的清华大学《水木清华》诗歌讨论区,当时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名望,其他大学的《华南木棉》、《饮水思源》、《白山黑水》、《日月光华》、《逸仙时空》、《白云黄鹤》、《一塌糊涂》等,在大学生中也拥有很强的号召力,而像《新浪·读书沙龙、艺术长廊》、《网易·诗人的灵感、开卷有益》、《榕树下》、《清韵》等商业网站以及各省市邮电系统的信息港诗歌讨论区,也都有很多的拥趸,具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都还不是单纯的诗歌网站。亦或者是某一个简陋的从商业网站申请到免费空间的个人诗歌主页?我们真要在互联网的大海中捞一根绣花针了,像比较有特点的《盒子里的沙》、《暗地病孩子》等都是1998年开通的,前者是网友初相遇的个人诗歌主页,后者的内容比较广泛,除了诗歌,还有其他文学艺术门类,比如散文、音乐等。桑克:《互联网时代的中文诗歌》,《诗探索》2001年第1期,第7-8页。
除了上文提到的大学、商业网站和各地邮电系统的信息港的诗歌讨论专区,以及个人诗歌主页之外,真正的诗歌网站在大陆地区的出现,则通常被公认为是重庆诗人李元胜于1999年11月创办的诗歌网站“界限”。而从2000年起,大陆地区的诗歌网站就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综合性的诗歌网站,以“诗生活”、“诗江湖”、“橡皮”、“界限”、“诗歌报”、“扬子鳄”、“唐”、“第三条道路”等为代表,成为了诗歌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主流阵地。其它的大型文学社区,如天涯文学社区、西陆文学社区、乐趣园、榕树下社区等等,也聚集了大量的诗歌论坛和个人诗歌主页,还形成了很多的诗歌群体和诗歌流派。
通过诗歌论坛、网站等进行的诗歌传播活动是网络诗歌传播中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也是网络诗歌传播活动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同时具备诗歌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功能。诗歌论坛与诗歌网站是诗歌信息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中间环节。诗歌网站一般会有自己独立的域名,是网站主办者从网络空间商那里购买、租借空间使用权后通过审查机构注册域名来运营的网络诗歌交流场所。诗歌网站一般设有诗歌论坛,以及其它的功能性板块。诗歌论坛则通常由其它的空间商提供空间,其空间费用大都是免费的,通常只提供诗歌作品交流的场地。也有综合性文学网站下面开辟的诗歌论坛,其作用就是一个子板块。诗歌网站的规模通常比较大,参与的人数也相对多一些,具备很强的大众传媒功能。而论坛同仁性的比较多一些,是诗歌群体交流的主要场所。诗歌网站在诗歌传播当中具有很强的专业化优势,可以起到大众传播的作用,发挥很强的组织功能。诗歌网站还有自己独立的域名,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获得品牌价值,并进一步展开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诗歌网站是网络诗歌交流的一个价值赋予的场所,很多网络诗人的诗歌写作都在其中得到锻炼、提升,优秀的诗人也趁机脱颖而出。诗歌网站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比如网站的运营需要一大笔的费用。诗歌网站在支付空间费用之外,还需要维持网站的日常运营,设立独立的服务器,网页制作,信息存盘,网站维护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是诗歌网站发展过程当中的一大隐患,很多诗歌网站都经常会受到黑客的入侵以及病毒的威胁,有些诗歌网站甚至遭遇黑客而丧失全部的数据。诗歌网站在发展过程当中,会因为空间商的转换,遭到黑客攻击等原因而改变原有的域名和网站风格、内容,这都会让其注册会员大量流失,带来极坏的影响。
在不同的诗歌网站里,聚集着不同类型的写作者。比如,南人主办的“诗江湖”网站,就是以沈浩波、尹丽川、朵渔等70年代出生的诗人为主,以春树、阿斐等80年代出生的诗人为辅的“下半身”诗人的大本营。他们标举肉身化的诗歌写作策略,反对与“知识、文化、传统、诗意、抒情、哲理、思考、承担、使命、大师、经典、余味深长、回味无穷……这些属于上半身的词汇”。而“橡皮”诗歌网站,其主创人员包括了韩东、杨黎、何小竹等人,他们分别属于20世纪80年代大陆最为重要的“第三代”诗人群的“他们”和“非非”这两个流派,他们三人都是60年代出生的诗人。“橡皮”诗歌网标举先锋文学的大旗,提倡自由写作和有一定文学标准的写作,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特征,甚至有着一定的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抗衡的意识形态性质。当然,“橡皮”网站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吸引了几乎所有类型的诗歌写作者,它创办的“橡皮网刊”里有着一个非常庞大的诗歌作者群体。但在根本上来讲,“橡皮”诗歌网,主要承传的仍然是“第三代”诗人群体的诗学理念和精神。而由桑克、莱耳、白玉苦瓜等人创办的“诗生活”网站,从一开始就运用了诗歌网站里最为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制度建设。“诗生活”网站,几乎成了其它诗歌网站学习和仿效的对象。“诗生活”网站虽然也是一个兼容并包的诗歌网站,但是,其最为突出的特色在于,里面入驻了大量的“知识分子”身份的诗人和评论家,在“诗生活”网站的“诗人专栏”和“评论家专栏”里,王家新、张曙光、孙文波、陈东东、西渡、张柠、敬文东、黄灿然、陈超、唐晓渡、耿占春、谢冕、陈超、罗振亚、陈仲义、张立群、张清华、张桃洲、霍俊明等人都一一在列。“诗生活”网站还开辟了“翻译专栏”和“诗观点文库”,这在普通的诗歌网站里是难以做到的。它的“诗通社”栏目,也是有关网络诗歌甚至整个华语诗歌信息汇总的集散地。“诗生活”网站,标举着的是“文化”大旗,讲求诗歌的品味和质地。而“诗江湖”和“橡皮”,则是“民间”写作的代表,提倡口语的日常化写作。
如果说诗歌的“下半身”写作和沈浩波等人主办的“诗江湖”论坛有着密切的关系的话,那么“垃圾派”诗歌的兴起则完全归功于网络了。“诗江湖”开创于2000年,属于早期的诗歌网站之一,在主张放弃价值意义的探寻而转向“肉体”这方面算是先行者了。很多人在谈及“垃圾派”时都会将它和“下半身”结合起来,认为“垃圾派”是“下半身”在某个层面上的延续和深化。2003年,“垃圾派”在网络诗歌界异军突起,引起了很大的关注。2004年2月,苍生在网上发表帖子《网络上的“怪胎”:从“下半身”到“垃圾派”》该贴原发于玉苍山下网,网址:http://www.*****.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该链接已不存在。转帖可在“或者诗歌”论坛找到,网址:http://www.*****.com/?bbs/661424/113/55137.html。将“下半身”和“垃圾派”统称为“怪胎”,并指出:“垃圾派这种自暴自弃的做法其实是对诗的一种亵渎,一种糟蹋,它的这种行为只会使诗歌走向堕落、步入死地,而不会对诗歌发展起到半点作用,必将受到历史的唾弃。他们对文字的糟蹋及侮辱是一种非常无知的行为,其产生的不良影响绝不在于木子美、竹影青瞳之下。”然而,“垃圾派”并没有因为遭到质疑和打击而成为昙花一现的事物,相反,倒有蓬勃发展之势,并在网络上掀起了很大的争论和关注,“垃圾派”在最初的惹人眼球之后,也让人开始思索其提出的某些问题,比如“崇低”的思想的内在价值。
“垃圾派”的创始人是“老头子”,其大本营为“北京评论”论坛,“北京评论”开创于2003年1月,“垃圾派”正式成立于2003年3月。“垃圾派”从一开始就有着很强的组织性,有自己鲜明的主张和纲领。“垃圾派”自成立以来已有五年多的时间,关于“垃圾派”的争论也渐趋消沉。“垃圾派”为网络诗歌带来了新鲜的元素,或者说它最具备网络诗歌的创新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网络就不会有“垃圾派”的横空出世,“垃圾派”的作品在目前来说不可能通过常规的诗歌传播渠道加以传播。是网络为这一类的写作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为其提供了传播的渠道和集结的阵地。同时,“垃圾派”的出现也进一步拓宽了诗歌写作的领域,为诗歌写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并为我们思索诗歌问题时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的样本。网络诗歌,特别是论坛上的诗歌作品,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网络作为一个全新的传播渠道,为诗歌写作,尤其是民间的诗歌写作带来的广阔的疆域,它让诗歌写作的题材扩展到了所有的可能当中,打破了固有的诗歌写作理念,为诗歌的原有的美学原则填加了新的内容。
对于诗歌网站冲击最大的网络诗歌传播渠道是博客。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现正式博客是在2002年8月,方兴东、王俊秀主创的博客中国网站,标志着博客在中国的全面启动。博客,作为个人化的电子记事本,带有很强的个人私密性,在传播上具有极强的优势。它同时,也可以成为大众传播的起点,担负着个人传播和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的功效。博客,书写、储存也很方便,自然就慢慢成为大众化的诗歌传播工具。但是,博客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广泛应用,却是2005年之后才开始的,2005年是中国博客真正走向大众化的开始。2006年,是博客大发展的一年。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称,“截止到2007年11月底,中国博客空间达到7282万个;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4700万,这意味着平均每30个中国人、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其中,活跃博客作者数量占博客作者总数的36%,近1700万人;活跃博客用户的有效博客空间数为2875万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动态与公告”栏目,《CNNIC发布<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网址:http://www.*****.com/?html/Dir/2007/12/26/4948.htm。博客是展示个人生活面貌,进行个人情感抒发的最佳方式,而诗歌也是最为个人化的文体,两者的结合自然而然。博客,日益成为诗歌写作者的首要的作品发表空间,也是诗人之间进行诗歌交流的主要阵地之一了。这就慢慢取代了诗歌网站的部分作用。自2006年以来,博客逐渐取代了诗歌网站,成为网络诗歌传播的主要媒介。诗歌网站的发帖量、回帖量、帖子的点击率等等,都有了大幅度的萎缩。而以博客为形式建立起来的博客圈逐渐成为诗歌群体交流的新场所。每个博客圈也都有自己的博客论坛,可以对文章进行加精,也可以发帖组织话题讨论等等,这些也基本上是可以取代单个博客所不具备的诗歌网站里的论坛功能,更加减少了诗歌网站的人流量。博客,让诗歌写作的个人化特征更为明显,诗歌写作的自我娱乐性质,也得到了增强。
博客上的诗歌传播是一个相对新兴的诗歌传播渠道,它是传播方式走向个人化的极致。以网站、论坛等形式来进行的诗歌传播,虽然也会缺失编辑功能,但是仍然存在一个潜在的前提,那就是所发的帖子内容需要大体上符合该网站、论坛的整体风格,而且有版主等管理人员的监督。在博客上,博主的行为基本上就处于完全自主的状态了。博主的行为,其唯一可能受到的限制就是,在一些大的博客站点上,某些比较受关注的博主的文章在发表前会被该站点的审查人员进行审查,对一些敏感的内容和话题进行过滤。但是,博客传播的自由度无疑是最强大的,而且,接近于无限制。这也就符合了时代文化的主题,那就是与一个商业化时代的个人主义的契合。因此,博客一经推出就马上成为了网络传播的一个热点,并快速发展、完善起来,形成了一个日益庞大的博客文化圈和博客传播体系。
早期的博客空间通常是由专门的博客网站来提供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博客网(http://www.*****.com/?),该网站号称“全球第一中文博客社区”,截止到2008年11月16日14点已有25038349人在该网站开通了博客。博客网站免费为博主提供个人网络空间,网站本身则通过网络广告、电子商务等方式来进行商业活动。随着博客的大规模流行,一些大的综合性网站,尤其是中文门户网站,如新浪网、TOM网、网易、雅虎等也纷纷加入到博客竞争的行列当中,并将博客作为网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版块来发展。这里面,最具影响力的是新浪网的博客版块--新浪博客(http://www.*****.com/?)。新浪博客设计新颖,提供的功能丰富,如博客空间、博客圈子、博客杂志、博客相册、博客音乐播放器、博客视频(播客)等等。因此,获得了更多用户的青睐。而且,新浪博客还对博客用户采用分级制度,以人流量、博客更新速度等指标来计算,用以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并激发用户的使用热情。新浪博客有着多样化的版块设置,在其首页上,划分有“文化”、“生活”、“独家”、“产经”、“观点”、“八卦”、“情感”、“股票”等栏目,并设置了博客点击的排行榜等等。新浪的点击排行榜分为“排行榜”和“财经排行榜”两类,其中“排行榜”属于所有类型博客的总排行,截止到2008年11月16日,该排行榜的前两名为“韩寒”和“徐静蕾”,他们的点击量分别为2亿多次。韩寒的博客主要发表他个人的赛车经历以及对时事方面的评论。徐静蕾的博客则以个人生活为主,其中包含一些时尚的个人生活照片。这说明了博客文化本身的大众化、娱乐化的本质。将财经博客单独来进行分类排行,也再次证明了博客文化本身的商业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