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李靖来到了大殿。这时,李世民正伏在案上批阅奏章,神情十分专注,以至于连李靖进来也没有觉察。直到李靖上前拱手高呼臣参见皇上,他才猛地抬起头,见是李靖,先是一怔,接着哈哈一笑,问李靖有何事要奏。李靖挺立在殿中,目光坚定地注视着李世民,开门见山地答道:
“启禀皇上,老臣是特来向皇上要帅印的,不知皇上肯给老臣否?”
“李爱卿,你想率军出征吐谷浑?”李世民挺了挺身,望着李靖问句。
“是,皇上!”李靖声音洪亮地答道,“今吐谷浑举兵犯我凉州,夺我中原女子财货,臣身为朝廷大将,岂能不为朝廷率军征讨,不为皇上分忧呢?”
“爱卿忠心可嘉,令朕感动!”李世民由衷地说道,“然朕深知爱卿年事已高,身体多病,不可再劳累奔波了。故而,朕不想下旨令爱卿挂帅出征。”
“多谢皇上关怀,臣感激涕零!”李靖拱手致谢,接着又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昔日廉颇年八旬,身患数疾,尚能率军征战沙场。今臣不过六十有四,且身体并无大碍,当可为皇上率军讨伐戎狄,以安边境。臣向皇上立下军令状,若此战不能全胜而归,便将颈上之头交与皇上。臣请皇上应允!”
“朕知爱卿用兵如神,若出战,必能平定吐谷浑。”李世民对李靖的能力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说了句。稍顿,他又关心地说道,“爱卿患有足疾,朕……”
“皇上,臣乃身经百战之将,刀枪箭矢尚且不畏,还怕这点足疾!”李靖朗然一笑,拍着右腿高声说道,“此腿虽有疾,然可上马击敌,擒拿伏允老贼!”
“爱卿之心,朕能理解,也很感激你肯为朕效命!”李世民诚恳地说道。沉吟会儿,他又面带微笑地补上句,“李爱卿,此事容朕想想再说吧!”
“皇上,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岂可因臣而延误时机。臣恳请皇上即刻颁旨下诏,命臣率军出战!”李靖恳求道,“皇上若不答应,臣决不出此大殿!”
“爱卿心意已决,朕又怎能拂你一片忠心!”沉吟良久,李世民才答应了李靖的请求,高声说道,“好,李爱卿,朕命你为征讨元帅,出兵吐谷浑!”
“谢皇上!”李靖心头一喜,叩拜道。接着,他又跟皇上讨论了番作战的具体人员和安排。他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李世民全都采纳了。
三天后,李世民便颁诏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制诸路兵马;任命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刑部尚书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连同突厥、契苾兵马,共计十万攻打吐谷浑。
圣旨一下,各路兵马立即行动起来。李道彦率兵直接出岷州,西进攻击吐谷浑;高甑生率兵直接出利州,向西北攻击吐谷浑。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三路大军随同主帅李靖出长安。数万大军冒着凛冽的寒风,顶着鹅毛大雪,踏着那条通往鄯州的大道,浩浩荡荡地奔去。但见旌旗飞动,蹄声阵阵。
唐军日夜兼程,倍道而行,虽气候恶劣,山路艰险,但还是如期抵达了鄯州城。由于兵马劳顿,李靖决定命军屯驻鄯州,休整几日后再进攻敌军。将士们的确十分劳累,他们得知消息后,一个个满心欢喜,欢呼雀跃,跑进营帐歇息去了。主帅李靖也领着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薛万均、薛万彻、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将领向营署走过去。不过,他们并没有顾上休息,而是马上聚在署内讨论起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众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向主帅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李靖端坐于帅位,一边习惯性地捻着银白的髯须,一边面含微笑地静静倾听着。过了会儿,契苾何力瓮声瓮气地说道:
“元帅,末将以为不可急于求战,当在鄯州城歇息段时间,然后再进兵伏俟。今将士行军近月,疲惫不堪,极需休息,望元帅能体恤部下兵马。”
“何力将军说的对!”执失思力紧跟着说,“元帅,人困马乏,实不利作战。在下以为当养精蓄锐为宜,待将士精力充沛之后,再战可一举拿下伏俟城。”
“二位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在下也以为不必急于进兵,待兵马得到充足的休息之后,再全力攻打伏俟城。不知元帅以为如何?”薛万均认同道。
“诸位将军方才所言,本帅也以为不无道理。的确,我军远道而来十分疲顿,需要养精蓄锐。兵法云,以疲惫之师远袭敌军,取胜难矣。”说着,李靖又转眼望着一旁的兵部尚书,若有所思地问道,“侯将军,你是否也认为我军屯驻鄯州养精蓄锐为宜,还是另有高见呢?若有,请将军但说无妨!”
“元帅,君集以为不可屯驻城内,当马上发兵袭取伏俟城。”侯君集拱手答道,“今我军突入敌境,敌军尚未据险守卫,元帅可挑选精锐,长驱疾进,乘其不备,必获大胜。若行动迟缓,使其得以把守险要,到时我军再攻,恐难取胜也。兵贵神速,不可因疲惫而殆误战机,请元帅三思啊!”
“侯将军所言甚是!”李道宗支持道,“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可大胜也。今我军突袭伏俟,伏允当来不及备战,可一举击溃贼军,攻取伏俟城。”
“二位将军言之有理!”考虑了会儿,李靖点头赞成道,“今天气严寒,冰天雪地,吐谷浑兵马大都蜷缩于城中,险要之地当无军把守。再者,我军刚行至鄯州,不为伏允所察,其当不加设防。如此,若有支精锐骑兵突入伏俟城,乘其不备,必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定可大获全胜。好,此真乃妙计也!”
“既然元帅以为此计可行,何不立即发兵前往伏俟呢?”薛万彻急切地请战道,“元帅,在下愿引兵袭取伏俟,生擒伏允老贼!”
接着,李道宗、李大亮、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将领也纷纷表示赞同突袭伏俟城,并向主帅请战。李靖见状,甚是欢喜,捋须哈哈笑道:
“好,既然诸位将军都急于求战,那本帅就只好应允了。本帅请任城王率两万精骑前去突袭伏俟,薛万彻将军随同前往,协助作战!”
“遵命!”李道宗、薛万彻上前一步,向主帅拱手受命,“请元帅放心,在下定能一战而攻取伏俟城,为我军取得首胜!”
“好,本帅在此静候佳音!”李靖听罢,哈哈一笑,高声说道,“任城王骁勇善战,自然可取此头功,本帅无忧矣。兵贵神速,明日出兵,不得有误!”
计议已定,众将便纷纷出了营署,朝各自的营地飞马奔去。回到军营,李道宗和薛万彻就开始着手挑选精锐骑兵,为明日出战作好充分的准备。
次日午后,李道宗率领两万轻骑出了鄯州城,抄一条覆盖厚厚积雪的小道,顶着呼呼寒风飞快地奔向伏俟。从鄯州至伏俟城路途遥远,唐军骑兵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奔驰,五日之后才到达了库山。正当李道宗准备乘夜突击伏俟城时,一位身材中等的探马跑了过来,向他禀报前方发现敌情。
原来在唐军骑兵快到达库山时,吐谷浑可汗伏允得到探报,连忙派遣天柱王率大军赶往库山,以迎击唐军。李道宗得知天柱王的军队列阵于库山之北,不由吃了一惊,慌忙命军停止前进。士兵得令,一个个勒住马缰,整整齐齐地立在山前待命。此刻,他们心中都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说实话,连日的疾行军已让他们疲惫至极,难以支撑,不要说几天,就是休息几十分钟也是好的。幸好,天柱王来了,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李道宗虽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但颇知兵法,能够审时度势。他明白天柱王不仅占据了有利位置,而且兵马也倍于自己,如果正面交战,自己难有胜算。因此,想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就必须智取。那么,什么样的计策可以打击对手呢?他勒马立在脉脉的余晖中,凝视望着白雪皑皑的山峰,一边苦苦地思索着。薛万彻坐在马背上,侧脸看见任城王对着敌军方向发呆,脸上不禁露出诧异的神色。在他看来,天柱王只是个大饭桶,再多的兵马也挡不住他们的去路,所以他坚持立即率军冲入谷中与贼军血战一场。不过,他的建议始终没有被任城王采纳,这让他感到纳闷,甚至有点气恼。
搜肠刮肚了一段时间后,李道宗终于想出了道妙计。他决定命薛万彻大部队进入山谷,与天柱王对阵,自己引千余精骑绕道前往山后设伏。到时一旦吐谷浑被诱入谷内,他便可从后面进攻,从而与薛万彻联手对天柱王形成夹击之势力。如此,唐军便可大破吐谷浑。薛万彻听李道宗这么一说,也忍不住连声称好,拍掌叫绝。他向任城王建议三更时分出战,因为这个时候天柱王的兵马会因困倦而放松戒备。李道宗以为有理,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薛万彻的提议。计议已定,他便命军起锅造饭,就地歇息。此时,天完全黑了下来,北风呼啸,令人感到寒彻骨髓。虽说已是四月天,但这个鬼地方仍然像冬天一样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士卒们得令,纷纷下马准备晚餐。不一会儿,一缕缕青烟随风飘荡在山谷之上。漆黑的夜空中,露出几颗星子,快活地眨巴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