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开始,是艰难的选择;然后的然后,是如何出头。百度诞生在互联网黄金生长期。有现成的可学习和借鉴的成功模板,李彦宏本身又是行业的技术大拿,按说,百度的开始,应该比较顺畅。成功的创业结果都是一样的,但创业的过程,却各有各的痛苦。
最初业务模式的选择,应该说是百度的第一道坎。但是,如果模式的选择还仅仅是一种选择的话,那么,如何从一个小小的搜索技术服务商转变为独立的搜索门户,却是百度要迈过的重大的坎。
选择搜索模式之后,百度就要直面强大到似乎无懈可击的对手——谷歌。
这是百度最初要翻越的大山。
1999年,李彦宏回国准备创业。但是做什么呢?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有三条路摆在李彦宏面前:电子商务、翻译和搜索。彼时电子商务刚刚兴起,李彦宏的搭档徐勇就是做电子商务出身,可以说在电子商务方面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非常具有诱惑力。而当时的一些风投则建议李彦宏做翻译。李彦宏到底应该做何选择呢?
坎里那些事儿
1999年,学计算机的李彦宏,说服了学生物的徐勇,准备一起回国创业。但是,做什么呢?业务模式是互联网成功的关键,也是互联网公司能走多远、做多大的核心。
1999年,李彦宏和徐勇面临太多选择。
当时的互联网行业,门户是最火热的。新浪、搜狐已经在上市的路上。但也正因此,李彦宏和徐勇已经不太可能去追随。真正需要他们做出抉择的,或者说对他们有诱惑,他们又可以选择的,有这样三个方向:电子商务、翻译,还有搜索引擎。
按说,电子商务是“最好”的选择。当时,8848、800buy等电子商务网站风生水起,前景一片大好,B2B是当时最热门的互联网词汇。看起来,这方面机会很多,而且时机正好。
更重要的是,徐勇本身曾与人创办过一家电子商务网站,通过互联网推销电话卡,6个月的时间就盈利了。做电子商务,对徐勇来说是轻车熟路。选择电子商务,似乎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
翻译也是很好的方向。首先,互联网本身是个无国界的“大国”,因此,不同语言之间的互通互联,需要翻译这件利器,而中国庞大的人群基础——潜在的网民基础,就是翻译工具潜在的客户人群;另一方面,中文因其较高的学习门槛,使得中文与其他主要语言之间的交流迫切需要翻译工具。
事实上,当年李彦宏去找风险投资时,就有一些风险投资者给他出主意,让他做一个自动翻译的网站。因为那时候网上有很多英文的信息,但是中文的信息却非常少。这些风险投资者让李彦宏做翻译网站,就是希望把英文信息自动地翻译成中文,这样中国人上网也可以找到相应的信息。这个想法对李彦宏来说其实也挺有吸引力,李彦宏用他现有的技术也能?做到。
李彦宏到底会选择哪一个呢?这是他创业路上的第一道坎。
李彦宏的战术
“向前看两年”
李彦宏没有选择当时正火热的电子商务,他说服徐勇说:“B2B虽然很火,但是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做了,我们现在进去不一定能成功。”他也没有选择似乎有着大好前景的翻译网站,而是果断选择了搜索。
李彦宏的选择并不是没有根据。
首先,李彦宏本身具有技术优势。在搜索领域,李彦宏不仅在中国算得上是最早的专家,在世界上也已经跻身前列。1996年,李彦宏发明了“超链分析”,这是1999年之后,世界主流搜索引擎都采用的一种搜索引擎技术。1998年,在硅谷,李彦宏是第一个将长远分析理论和技术实际运用到搜索引擎的人。那时,谷歌还不是一家主流搜索引擎企业,但已经开始使用这套东西做搜索引擎。2000年,当李彦宏回国做百度的时候,谷歌也还不是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其实,搜索引擎的门槛非常高,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对于李彦宏而言,与其花大力气在一个并不擅长的领域和强大对手去肉搏,还不如在自己领先的领域集中精力保持领?先地位。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彦宏看准了搜索领域的巨大潜力。在网络技术领域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李彦宏对这个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走向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在互联网领域,当网页内容还不多时,搜索引擎还可有可无,随着网上内容的丰富,人们对搜索引擎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搜索引擎的发展潜力巨大。李彦宏记得,在美国留学期间,一次打高尔夫球的间隙,他的导师说了一句漫不经心的话:“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应当有未来。”导师的话,更坚定了李彦宏?的信心。
“向前看两年”的理念,让李彦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做搜索。李彦宏对徐勇说:“国内在搜索引擎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尽管现在不热,但是向前看两年,这个市场一定会火起来。”果不其然,百度成立没多久,就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一匹无人可以争锋的黑马。
坎外真经
选择意味着取和舍,意味着得到和放弃,意味着正确或错误,意味着机会成本。对商业来说,选择,特别是商业模式的选择,往往决定着成败。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依靠科学而不是盲目做选择,是商业选择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选择者也要具备一些独到的性格特质。
眼光
李彦宏选择创业之时,正是电子商务最火的时候,当时不知道有多少人疯了似的想要挤上这趟“网络列车”。但李彦宏认为,这种跟风式的创业,吃到的只能是别人的残羹冷炙。他选择了搜索,是因为他看到了搜索在未来将对这个世界产生的重大作用。如今百度的成功也验证了李彦宏眼光的独到和长远。时至今日,面对跃跃欲试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李彦宏说的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
专注
专注是李彦宏不变的坚持,也是他事业成功的法宝。李彦宏一直坚持认为,人一生中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在选择搜索之后,不管别人怎样评价,李彦宏始终坚持着他对搜索那宗教般的虔诚。
专注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时间。在百度成立以来的这十几年中,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赚得盆满钵满的大有人在,像新浪、搜狐等一大批门户巨头也在IT界叱咤风云,可百度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搜索,难道李彦宏就不动心吗?
李彦宏曾经回忆说:“在百度上市之前,百度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中文搜索。在创业初期,搜索在美国硅谷并不是炙手可热的。当时很热的是门户概念、电子商务,以及后来在中国火起来的无线、网游,等等。百度在招第一批员工的时候,碰到了一位特别希望加盟的人,他技术很好,可惜他对我说,如果我们不做电子商务,他就不来了。2001年,曾经有一位百度的工程师找到我,很认真地说他想做网上购物,结果被我拒绝了,他因此离开了百度。百度上市后,也有一些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先后离开了百度去尝试其他的业务。”
但李彦宏深知,只有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具备了拒绝诱惑的勇气,才能在搜索这个领域走得更深、更远。
有所不为的结果就是百度在搜索领域越做越好,到现在,百度一共推出了大大小小数十个极具针对性的搜索服务,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特定搜索产品亮相,远远超过其他搜索网站,这些产品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垂直搜索矩阵。百度的细分搜索,已经涵盖博客、词典以及专利等多个领域,而且各种新细分领域的检索服务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进来。这一切,都让百度将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