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以小胜大,曾经战胜过雅虎、微软这样的巨头。所以,当谷歌面对着据说有200家要对付它的中国搜索公司时,它并没有放在心上,同时,作为这200家搜索公司中的一员,百度也被谷歌“无视”了。到2004年,谷歌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开始正视百度的存在。谷歌希望和平演变百度,让其从竞争对手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此时,已经强大起来但在谷歌面前依然弱小的百度,该如何接招谷歌的“好意”?又该如何彻底打消谷歌控制百度的野心?
坎里那些事儿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堪称是一位杰出的CEO。他感觉到了百度与众多搜索引擎的不同,立即放下架子,开始了与百度的“亲密”接触。施密特的如意算盘是想通过投资控制百度,从而兵不血刃地拿下中国市场。
此时,百度不敢拒绝谷歌,因为虽然百度在中国市场有了一些起色甚至优势,但还不足以和谷歌叫板;百度也不愿意拒绝谷歌,因为百度要想去纳斯达克上市,如果有谷歌参股,对投资人来说,当然更有信心,所以有利于上市成功。
于是,百度接受了谷歌499万美元的投资,即谷歌拥有百度2.6%的股份。这在自负的施密特看来,作为美国搜索巨头的谷歌拿下微小的中国百度,不过是早晚的事。
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李彦宏当时接受谷歌的参股只是“缓兵之计”——因为在当时来说,谷歌的实力、财力比百度强上百倍,知名度、影响力也比百度大得多。若是直接拒绝,说不定会激怒对方,导致实力薄弱的百度遭到扼杀。因而,李彦宏是以一种隐忍的方式与施密特交往,对外界,李彦宏称百度和谷歌之间是“竞合”关系。而在与谷歌“合作”的迷魂阵下,百度加快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积极地密谋上市。
施密特没有想到的是,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百度竟然打着“百度最懂中文”的旗帜,一路攻城略地,赢得了稳定的用户群和较高的忠诚度。2005年首季,百度不仅在流量上远远超过谷歌,同时,也取得了不菲的营业收入。施密特闻之大惊。
不过,和谷歌比起来,百度依然太小了。即使上市,也难免被财大气粗的谷歌直接打包收走,百度还是会功亏一篑。在上市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李彦宏该怎样阻截谷歌的收购?我们见到过太多的国产名牌在外资大鳄的鲸吞下销声匿迹的故事,在面对外界纷纷而至的质疑,百度就真的要遭遇灭顶之灾吗?
李彦宏的战术
面对“谷歌难题”,李彦宏是冷静的,也是勇敢和智慧的。他用一个“牛卡计划”彻底打消了谷歌蚕食百度的妄想。
“牛卡计划”
李彦宏接受了谷歌499万美元的投资,实际上,除了谷歌,李彦宏完全有能力从另外的伙伴那儿得到不菲的风险投资。选择接受谷歌的投资,李彦宏自然有他的理由,那就是借助谷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帮助百度更顺利地上市。但事实上,让一心想吃掉自己的对手入股,无疑是要冒相当大的风险,谷歌敢于花钱进入百度,除了看好百度的发展,控制乃至收购才是它们的根本目的。为了499万,丢了控制权,那就因小失大了。
聪明如李彦宏者自然不会看不清里面的利弊。机会总是伴随着风险,市场总是在时时刻刻考验着企业家的勇气和智慧,面对谷歌的狼子野心,李彦宏出招了。
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一般而言,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需要,提高发行价格,上市的公司总是千方百计地制定出优惠投资的策略,发展前景可喜的百度不乏吸引人的亮点,但李彦宏这时却不合时宜地宣布了他的“牛卡计划”。
“牛卡计划”为百度首创,此前在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中尚无先例。“牛卡计划”即将百度上市后的股份分为A类、B类股票,规定在美国股市新发行的股票为A类股票,B类股票则为所有的原始股份。每1股B类股票的表决权相当于10股A类股票表决权。更让试图收购百度的投资者感到无从下手的是,在双层股票结构之下,一旦谷歌或其他厂商收购百度的原始股,该股份将立即从B类股转为A类股。这意味着即便谷歌收购了百度绝大部分原始股,也无法在董事会上拥有足够的表决权。
投资了百度的股票却不给相应的表决权,这让不少投资者很是不满,百度的融资价格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负面的影响。李彦宏认为这样的股权结构非常合理。“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我们手中,谷歌的投资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没有任何特权。对于百度的发展、运营和日常决策,他都无法干预。”至于牛卡计划是否会破坏百度的融资,李彦宏也十分自信:“只要百度能发展良好,投资者可以获得足够的回报,百度的股票就一定能卖得出去。”
果然,百度在纳斯达克的融资还是得以顺利进行。百度IPOA完成后,总股本扩大为3232万股,其中百度高管持有43.5%的股份,处于控股地位。
在所有高管持股中,李彦宏占到22.4%,为最大个人股东。
在“牛卡计划”面前,谷歌只能绝望。2006年6月,在百度身上无所作为的谷歌,只好卖掉百度股票赚点儿钱了事。表面上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百度实现了融资,更赢得了广大西方投资者的信任,谷歌也在股票市场上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
顺利上市,与谷歌决裂
上市之后,百度和谷歌正式决裂了。百度向外界发布了一则让施密特震怒的声明:“百度的中文搜索技术是强大的,人才是最好的,渠道是最完善的。”而这恰恰是谷歌在中国的软肋之一。
施密特终于发现自己失算了。在收购百度的计划落空之后,他迅速推出了自建中国区总部的计划,并冒着与微软正面冲突的代价挖来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谷歌希望,熟悉中国市场的李开复,能够打造出一个“梦幻中国版的谷歌”。
百度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李彦宏离他的互联网梦想又近了一步。从此,百度在美国声名鹊起,在中国,百度超越了谷歌,稳坐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第一把交椅。
任何时候都别小看对手
当百度还是200家小搜索公司之一的时候,谷歌没有把它放在眼里,谷歌觉得百度只是百度而已,并没有区别于其他小搜索公司的地方。但是,百度用自己的快速崛起告诉谷歌,百度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百度,不容小觑。不过,此时才幡然醒悟的谷歌已经无力回天,它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一去不返。
市场是变幻莫测的,一个企业不管多么强大,都不要丢掉忧患意识,因为在那些看似弱小的后来者中,很可能就藏着足以威胁到自己地位的黑马。
战胜强大对手的前提:冷静
李彦宏知道,和谷歌这样优秀的公司玩游戏,一定不能出错,尤其不能出大错,而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前提。
李彦宏招牌式的微笑,给公众和媒体以自信,也给对手以无懈可击的寒意,这样的微笑,是在与谷歌的斗争中炼成的。其实对李彦宏来说,“微笑是怎样炼成的”,就是对他成功的最好总结。就像毛泽东在井冈山上面对敌人重重围剿时写下的名句:“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面对对手的各种可能,李彦宏心如止水,他似乎在向对手们宣告:“我准备好了,放马过来。”
企业在遇到竞争对手的时候,不要着急也不要慌乱,在稳定自己心态的同时,更要正视眼前的竞争,全心全意地做应该要做好的事情。冷静,是一种智慧,也只有冷静,才能让你在最好的状态下把自己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