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PC年代的成功复制到移动终端,互联网企业既有先天优势,又有必须做的动力。复制好了,继续自己的优势地位;复制不好,就可能被别的“新”的移动终端替代,被淘汰出局。马化腾曾说,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让他惊出一身冷汗。幸好,微信的成功,让他接续了QQ的辉煌。对百度来说,如果不能从PC终端“平移”到移动终端,百度也可能被新的能够移动的“千度”所代替。如何平移?李彦宏的第一着棋,也是一步显而易见的棋——开发基于百度平台的终端机,内置百度。
坎里那些事儿
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元年。这一年,智能机获得了爆发式增长。据IDC数据显示,全球201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91亿台,首次超过了PC的出货量3.53亿台,智能手机已成为互联网体验的又一重要终端。而且,看起来,这个似乎能集手机、电脑、电视甚至导航等终端于一体的东西,有可能成为互联网的阶段性的终极终端。
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也基本和世界同步,一样形势喜人。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比2010年两倍还多,达到7210万台。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智能机的增速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之一,又是争夺用户的重要阵地,一时之间,智能机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各方关注的焦点。
传统手机厂商积极转型,努力以智能手机为发展重点,争取近水楼台先得月,分得一杯羹;电信运营商也不甘示弱,利用自身平台优势,通过定制机、自有品牌机等形式,强势杀入;互联网公司也不甘寂寞,不管此前和手机有没有关系,也纷纷踏入进来,争抢这块诱人的蛋糕。
百度也是热衷于智能手机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不过,百度进入的也是一个竞争惨烈的战场。在百度的面前,主要有三大困难:
第一,手机操作系统五强争霸,已经基本清晰了。当时,牛据市场的五大系统是:诺基亚Symbian、黑莓操作系统、iPhone?OS、微软Windows?Mobile以及谷歌Andorid。可以说,市场本身已经很饱和了。哪里是百度的容身之处呢?
第二,手机操作系统并非一蹴而就,其技术上完善一般需要23年。这要命的23年,百度可等不起。等完善好系统,市场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哪里还需要新的操作系统呢?
第三,就算百度的操作系统和别人的一样好,用户为什么要用百度的操作系统?用户的黏度和忠诚度是百度有没有胜算的关键因素。腾讯就是依靠QQ的超强用户黏度,成功实现从PC到手机的顺利转换。但百度没有这样的优势,因为搜索是个实用工具,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性,因此对用户也就没有太大的黏性。换句话说,百度积累的所谓忠实用户,其实远不如QQ的用户那么忠实。
当然,此外,从纯技术角度出发,百度也有一些不好迈过的坎。新的百度易系统也是采用的Android的源代码,并会运行一些Android应用。但这并不是简单地在原有的Android系统里增加些应用,因此,它一方面增加了平台开发的复杂度,还可能像不同版本的Android一样,遭遇API(应用编程接口)不兼容的问题。
尽管困难重重,但李彦宏知道,这是一场不得不进入的战争,也是一场势在必得的战争。百度易平台的第一次出海,搭乘的是戴尔手机。2011年9月,百度易平台发布。2011年12月20日,搭载百度易平台的戴尔手机?发布。
为了这个战略性的产品——百度易手机,百度投入了不小的心血:
第一,为了让消费者易于接受,百度·易平台是从Android起步的——尽管百度从不认为其有Android阴影,而只是“兼容Android”,可以运行Android海量的应用程序。
第二,百度在类Android的熟悉的环境下,集成了百度本身的智能搜索、云服务和其他百度特色应用。百度易手机开机数秒后即可以进行搜索,并且支持语音即说即搜等功能。
第三,百度还使出了独家绝活:开机瞬间即可使用的“智能框搜索”。百度希望,随时随地轻松点击就能快速地让使用者找到所求。
当然,180G的初始超大容量,可免费升级至无限量云端存储空间等,也是百度放手一搏的希望所在。此外,百度易平台还支持本地文档、图片、音乐、视频的同步和通讯录、程序进度的备份。
百度在百度易上够下功夫,也够有亮点,因此,李彦宏希望消费者觉得惊艳,有好的应用感受。甚至,有这种感受,就够了。而销量,不重要。但可能也正是这种对市场和销量的不关心,造成了这款手机的滑铁卢。自上市之后,再无消息。后来戴尔发表声明,放弃智能手机市场,退守和“专注”PC。
虽然第一战和戴尔的合作,以失败告终,李彦宏并不因此罢休,他总结完血的经验教训,又出发了,他要继续战斗。
2012年5月15日,百度携手电视厂商长虹,推出运行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的低端智能手机。这款型号为H5018的“长虹炫·色”智能手机,除了百度和长虹外,还是由富士康生产、联通定制的,因此虽定位低端,却是结结实实的品牌“富二代”。
在软件方面,百度除为其预置了百度云平台,还内置了大量云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为了显示其百度基因,在手机时尚的背面,还刻上了百度的LOGO。为了打个翻身仗,手机发布当天,百度在自己的网站上贴出了这款新款的云智能手机。虽然“立即购买”并不是真的,百度就急着把手机贴上了网,但正好可见其心急如焚。
可惜,市场不相信眼泪。百度的云智能终端平台的新浪微博还是比较冷清的。粉丝量很少。看来,消费者对百度的手机并没有抱期望和关注。
李彦宏的战术
在经历了两次智能终端的失败之后,李彦宏看清了一个事实:走终端之路,不是百度所能够做和应该做的。
推出百度炫5
百度的思路,终于离开了端。或者说,离开了具体的端,而是以所有端为目标,把精力放在做更好的平台上。2013年8月26日,百度云炫5正式发布。据介绍,百度云炫5将横跨高通8225、8255、8625、8625q、7627a、7227a、8260,MTK6577、6589,Nvidia?Tegra3,三星Exynos4412、Exynos4210,德州仪器OMAP4460等共13大平台!炫5支持的机型也覆盖了安卓4.0、4.1、4.2等三个版本。
2013年8月30日,我们看到,在百度云的官方网站首页,快速切换着一组FLASH,总体意思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位置、任何平台、任何应用……都兼容。还有一句:用户超过3000万。
虽然还不能和微信、QQ之类的动辄论亿的平台相比,但3000万,也还算一个骄傲的数据。而且,百度的云平台,还在路上。李彦宏终于明白:云,终究是在云端,不在终端。
重视战术,更要重视战略
对百度来说,和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一样,通过定制终端从而在手机中“预装应用”打造自己的“半封闭”系统黏住用户,是对他们的无尽诱惑。为了打造这种“半封闭”系统,互联网公司并不满足于只在自己擅长的单一应用服务中领先,而是都盯上了平台性更强、更基础的服务——操作系统。因为,操作系统是终端软件平台体系的核心,操作系统拥有者在移动互联网服务中具有“主场”优势,甚至强绑定排他。大家都这么做,还因为已经有一个这样做而且成功的模板——谷歌。
看起来,更像谷歌的百度是最适合学习谷歌的。于是,百度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路。因此,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上,尽可能充分地投入和匹配,甚至没有直接的产出,企业也是乐意的。但美好的愿望不一定产出合适的结果。毕竟,在操作系统领域,经过几年的搏杀,苹果、谷歌的强势地位和绝对优势已经很难被撼动了。因此,从更长远的角度入手,相对弱化对终端的重视,把精力更多放在“云”端,实是互联网公司长期的战略重点所在。百度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终于成功转化为平台化经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百度虽走了些弯路,但毕竟还算及时地得到了修正。
合理选择合作伙伴
百度在智能手机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一直选择与没有经验的公司合作,先是戴尔,后来是长虹,这着实令人感到惊讶。
首先,这种合作的风险很大。虽然电脑与手机有一些共同点,但戴尔更擅长的是电脑业务,而不是手机;长虹在电视领域几乎独霸一方,但电视与智能手机似乎毫无关联可言。因此,两个外行想要合作去做一件不熟悉的事情,很难想象会取得成功。
其次,这种合作的成本很高。不管是戴尔还是长虹,因为没有行业经验,当然也没有成本优势。当它们面临中兴、华为等这样的成熟企业的低成本竞争时,几乎可以肯定劣势够大。而中兴和华为们的低成本手机运行的正好是谷歌大受欢迎且可靠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对消费者来说更有吸引力。百度等于是用自己竞争力较弱的新操作系统,绑在同样不具成本优势的产品身上,所以,成功难度太大。
所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成熟的智能手机厂商,不愿意搭载百度易这样的新平台。如果是这样,我们只能为百度的英勇喝彩。因为,还是那句话,移动互联网,是个输不起的战场,因此,知其不可,也要为。当然,不管什么原因,如果百度能找到更理想的合作伙伴,或许能改变百度对终端方面投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