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魏公子信陵君的姐夫。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什么样的人都有。
赵王见有说话的人,这才觉得脸上有了点面子,就问:“赵奢何许人也?”
赵胜回答说:“就是几年前我推荐给大王的那个赵奢,他现在掌管着赵国上下的税务。”
赵王想想,这才回忆起来,但听了赵胜的话,自觉有些惭愧,于是说道:
“哦,对了!我当时想,既然他连你家的税都敢收,那么全国上下谁还敢抗税,于是就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嗯,不错,自他掌管国税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平原君点头不已,赵王转念一想,又疑问道:“他收税确实是把好手,但不知军事才能如何?只要公正公平,不畏权势,不念私情,就能收好税,可这用兵打仗是另外一回事啊!”
平原君回答:“大王有所不知,天下大才多是全才,无论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外交、谋略,他们都能胜任。”
其实,平原君推荐赵奢是有私心的,如果赵奢能战胜,他不仅能搏得个荐贤和胸怀大度的美名,还能讨君王高兴。
如果战败,他就能报当日被赵奢斩杀手下和羞辱自己的仇了,虽然他表面举荐了他,但心里还是忘不了那昔日的事。
赵奢生卒年不详,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将之一,他带领赵国军队首次战胜秦军,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
有一回,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的管事。
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
赵奢趁机劝说道:“您贵为赵国公子,又是赵国相,如果你都不交税以作模范,天下谁还会缴税,到那时,国库贫弱,法令不存,赵国何以得存,赵国都不在了,你还能拥有现在的一切吗?”
平原君想想,深知其理,虽然心里不快,但他身为相国,又有天下公认的美名在身,只能哑口无言了。换作常人,打狗还要看主人,赵奢杀平原君的人,那更是打他的脸,一个当众人打他脸的人,若不恨他就不正常了。
赵王当下就唤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道远更好,成败的关键就于此。”
无疑,赵奢是想出兵援救韩国的,他更想凭这次机会大展抱负。凡是有志之人,谁都想。
而廉颇之所以不出战,是因为他已是成名悍将,一旦出兵,即使胜了,也不会有多风光,但如果败了,他在赵国的名声就毁了。所以,在无胜算又事不关己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但于赵奢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他本有军国大志,却无立功之机,现在正好这些老将不愿出马,君王又有那个心,怎能不争取呢?即使前面有千难万阻,也要去拼死力争。
于是,赵奢把这次出战描述得轻而易举。
赵王听了非常高兴,赵奢的话让他把在廉颇面前丢失的尊严争了回来,于是又问要多少兵马,赵奢说只要十里挑一的精兵一万。
这一说,全场的人都惊呆了,回过头瞪着他。赵王虽然觉得很长脸面,但赵奢这话毕竟有点儿戏。
赵王说:“即使孙、吴再世,怕也不敢如此轻狂吧!那秦军可是神话,是不可战胜的神话。”
赵奢镇定地答道:“江山轮替,人才辈出,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者,时代不同不可相提并论。他们不能胜的不代表别人一定不能胜,别人能胜的他们不一定都能胜。用兵之道,讲究天时地利人谋,诸多因素缺一不可。”
其实,赵奢在来之前,就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战争是瞬息万变的,没有百战百胜的策略,只能做到胸有成竹。赵奢既然身怀大才,胸怀大志,就一定盼望有朝一日能一将功成,扬名立万。而赵国此时有廉颇在,这是赵国的王牌,带兵打仗的事哪里论得到他。
但赵奢无时无刻不在计谋,并时时刻刻关注着列国的军事动态,他期待着,如果有一天,赵王叫他出兵,他应该怎样去打赢战争。
可能在赵奢的心里,早就已臆想式的打过了许多战争。
这回秦军围韩国阏与,他也可能想过,如果让他去打,他应该怎样用兵。
他更有可能还盼着秦军来攻打赵国,而恰好廉颇和其它将领有事或者不敢出战,赵王无人可用了,他的机会就来了。
都说机会是留给那些准备好的人,这赵奢就是一个时时刻刻作好准备只等着机会到来然后一把死死抓住的人,所以他后来的成功并非偶然。
当时赵王答应赵奢,任他去挑一万精兵,即日出兵救韩。
赵奢心里对这场战争是这样盘算的,他想,既然道路狭窄危险,那么人多无用,只要有一支尖刀式的强兵猛将就行了。
既然道路很远,他就先慢行军然后急行军,以此来打乱秦军的判断,然后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而他的一万精兵恰好就符合这一作战特点。
秦军不是不可战胜的神话吗?那么秦军一定非常骄狂,而他又是一个从未在战争中留下过哪怕是一小点声名的、不起眼的税务总管,这让秦军听了难道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廉颇都不敢接手的战争,让这样一个无名小辈去,岂不是儿戏吗?
所以,赵奢的谋划,足可让他相信,他能一战成功,威名天下。于是他才敢在赵王面前振振有词,才敢率一万军马去援韩。
赵奢拜将后,来到沙场点兵。
他点兵的方式跟别人不同,他一到场,什么都不说,就让将士围着圈子跑步,没有他的命令谁都不准停下。
几圈跑了下来,赵奢按照他心里的选择标准,从十个军营中选了三万无论如何也能坚持跑到最后的将士。
然后又从这三万将士中选出最勇敢最有纪律的一万军马。
赵奢出师前,把他欲出兵援韩的事大肆宣扬,唯恐秦国不知道似的。又命令士兵装得疲惫不堪、弱不禁风的样子,让别人看了俨然是一支残兵败将。
他率一万军三天才出邯郸三十里,然后就多有士兵开始抱怨道路艰险,一个个半死不活的,都要求他就地安营扎寨,休养生息。
赵奢假装命令士兵急行军,却多有军士不服他的统领,说廉颇将军都不敢救韩,他却非要去送死,要送死就自己去,何必拉着一万人马垫背。
士兵不走,赵奢就想尽一切办法逼他们走,这样一来,将士多有不服,结果矛盾越来越严重,士兵开始哗变,大有兵变之势。
其实这些都是赵奢事先安排好的,他这是要演戏给秦军看,让秦军对他放松警惕。
于是他就按计划将那些带头闹事的士兵虐待了一顿,后来见全军情绪暴动,才假装无可奈何,然后下令就地安营扎寨。
赵奢一旦住进营帐里就开始享乐起来,哪还想着出兵的事,不仅自己醉酒作乐,还纵容士兵为非作歹,现在的赵军,哪里是精兵强将,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他更下令说谁敢来劝他急行出兵的,定要斩首示众。果然,赵惠王听说赵奢此举,就派人去催促他出兵,赵奢就当着全军的面借醉酒将来使斩首了。
从此赵军再无人敢进谏,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
当时围韩的秦军将领是白起,他打韩国的目的是伺机攻打赵国,而此时的赵国无论在哪方面都不比秦国差,所以他不敢明着攻打,只能借韩国作跳板以图赵。
他虽然兵围韩地,但无时不担心赵国会出兵救援,因为他深知,赵国不是白痴,不可能看不出他的意图。
于是赵国方面的情况,他都派探子时时盯着,凡有点风吹草动,他都要一一掌握,以便应对。
秦军探子把赵奢出兵救援的事报告了白起,白起当时就笑了个半死,笑罢又问:“你确定是那个叫什么……叫什么来着?”
他停了一下,似乎记起来,说:“赵……赵什么的统兵?只带一万残兵败将?”
探子答道:“正是。”
白起更加轻狂起来,说:“自我领兵以来,从未败过一仗,死在我刀下的人少说也有五十万!只要赵军敢来,这一万小蚂蚁,我闭着眼睛,足不出这个屋子就能把他踩死!”
探子附言道:“想必赵军是害怕将军的威名了,三天才出邯郸三十里,赵军甚至还说,那白起是杀人不眨眼的人屠,他们都不想前来送死。于是全军哗变,赵奢无法,只得下令就地驻军。赵王派人来催他,他居然把使者斩首示众了。”
白起这一听,都笑傻了,就命探子再去打探,随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