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不知所措,当下想:“商鞅死后,被诛九族,是秦国的第一大罪人,要是让外人看见我在这里,将对我的前途大大不利。”
张仪听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慌张之下,就藏到了商鞅像背后,以观动静。
也许是天意使然,与张仪同来商鞅庙的不是别人,正是秦惠文王。
文王走近,见庙门大开,有些惊奇,想想:怕是经年不来,为禽兽或者大风推开。所以,也就不当回事了。
文王进庙来,但见庙宇被人打扫过,更加疑虑,心忖道:“莫非有人来祭扫过?”
想想又摇摇头,径自走进,立在商鞅像前,似乎很是伤痛,盯着雕像看了好久,才叹息说:“商公,我看你来了。这一年,你可好?”
“你虽然走了,但你为秦国创下的基业却万世永存,你虽然走了,但你的英名却在世人心中千古流芳。只要有秦的一天,秦人将按照你的法度世代生活,秦君将按照你绘制的蓝图奋勇前进。”
张仪听到这里,不用看,他也知道这来者定是秦惠文王了。
他静静的听着秦王对着商鞅像诉说道:“于私,你是我最崇拜的人,于公,你是我大秦兴起的不世功臣,于公于私我都不曾想过要害你。”
“但作为一个君王,我别无选择。”
说到这里,文王更加伤痛起来,就连张仪也为之真情感动。
秦王稍息,又说:“我虽然不后悔,但深感遗憾。你也许不知,你走后的那些年,我是怎么撑过来的。”
“很多时候,我都很羡慕父王,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商鞅。可是,如今我的商鞅何在?你告诉我,我的商鞅何在?”
张仪听到这里,觉得时机到了,就在商鞅像后大声道:“商鞅在此!”
惠王一听,大吃一惊,想想,当即吼道:“什么人?休要装神弄鬼,本王从不信邪!”
这时,张仪坦然而出,笑说道:“古人已成古,何不怜取眼前人!空叹空恨又有何用!”
秦王打量了张仪一番,问:“公为何人?怎会到得此处?”
张仪伏地而拜道:“大王无虑,魏国人张仪给秦王叩首了。”
惠王方打消疑虑,叫张仪先起来,然后问:“你来此作甚?”
张仪回答:“我和商公共同师从于鬼谷子,我出山前,先师嘱托我,他日若至秦,定要来拜祭师兄。不想今日在此有幸得见秦王。”
秦王很纳闷,惊问:“世人只知我车裂商鞅,诛其九族,就连我秦人也不知道我为其建庙祭拜之事,你何以知道?”
张仪说:“这不难。凡是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大王爱才更比孝公。大王虽处死商鞅,但商公的精神仍活在大王心中。”
秦王因说道:“我看你来此祭拜是假,心怀目的是真。”
张仪道:“都是真的。”
秦王问“你来秦国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张仪反问秦王:“敢问大王一生之志为何?”
秦王想想,直言道:“此生能称霸中原足矣!”张仪又问:“那秦国之志何在?”秦王想想,想说什么,又摇摇头,终没说个究竟。
张仪见势,又问:“大王可知道我的志向如何?”
秦王无语,等待其自圆其说。
张仪说:“我的志向就是,能尽平生之力,以助秦王实现天下大一统!”
秦王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得眼珠都掉出来了似的。
张仪正色道:“没错。我此次来秦国,就是为了送中原六国的版图及四方戎夷的江山给秦王的。”
秦王问:“我却看不到版图何在!”
张仪说:“商鞅变法已经为秦国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只要秦国世代君王举贤任能,励精图治,早晚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秦王不信,于是问:“你凭什么说天下之主是秦国,而不是其它诸侯?”
张仪斩钉截铁地说:“就凭秦国能招纳并重用四海之贤能这一点就足以去征服天下。因为事在人为,只要有人就能创造出一切。放眼天下,诸国哪个做得到!”
秦惠文王听张仪这么一吹,立即热血冲脑,不知是梦还是现实。
忙问道:“能不能说得实在些,我有些摸不着头脑。”
张仪说:“远交近攻,连强图弱,足矣!”
秦王还是不明白,张仪就地取了一根木棍,在地上将当时诸国的版图及周边戎夷部落的分布情况完全画出来,一边指划道:
“第一步,打通入主中原的通道,也就是收复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这一点大王已经做到了。
第二步,灭义渠,驱胡奴,以获取优良的战马和无边的天然牧场,为大一统准备锋利的战争工械。
第三步,使用外交手段和军事打击,或纵或横,因时制宜,从而达到兼并诸侯的目的。
第四步,灭巴、蜀、苴、取汉中,使之与秦国的关中连成一大片。
巴蜀、汉中乃富沃之地,它能带给秦国享之不尽的粮食和财富。
有了这些地方,秦国就能尽占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上游一带,从此可以虎视眈眈地俯瞰着河山以东的万里河山,给六国以居高临下的压迫感。”
张仪见秦王听得出神,更是得意,听他继续说:“大王试想,秦国一旦有了和谐的政治、社会以及充足的经济作后盾,再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有利的战略地位,天下大一统难道还会是梦想吗?”
秦王看了张仪的比划后,一切都信以为真了,当下对他说:“你这就跟我进宫,在我身边听用。”
张仪感激不已,再三拜谢。
秦王扶起张仪,突然想起了什么,因问:“对了,你说你是魏国人,对吗?”
张仪点头,秦王大笑道:“真是天助我大秦。你说得不错,秦国想不做天下主都不行了。先是商鞅从魏至秦,接着是公子昂,再有公孙衍,现在老天又把你送来了。魏国真是一个盛产人才的地方啊!可惜魏王太昏庸了。”
张仪听了,不知所言,恭维地回了一句:“那是秦王的贤德才让天下归心的!”
秦王想想,拉着张仪的手说:“或许,这是商公显灵,为我大秦举贤。来,我们共拜商公。”
二人再三拜罢,尽皆欢喜的同去了。
张仪为秦惠文王所赏识,一起归秦都咸阳,欲以大事托付。
这日,秦王在咸阳宫会文武于朝,欲问国家大事。待群臣会齐,行过君臣之礼毕,惠文王喜出望外,对众人说:“在议事之前,我要隆重的给你们介绍一个人。”
群臣正在惊讶无措之际,听宦官大声高呼:“宣魏国人张仪!”
这时,只见张仪从容得意的走上殿来,近前拜见惠王。
惠王很严肃,对众人说:“他就是张仪,我打算先拜之为客卿,参与谋划朝政,以后再论功行赏。”
公孙衍见了张仪,直觉告诉他,这人将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于是心中恼怒难忍,当下谏道:“大王,张仪尚未立过寸功,更不知其本事若何,更有可能是魏国派来的奸细,像这样的人,怎么能轻易委与重任呢!”
陈轸也附和道:“我也觉得此人可疑,大良造的话不无道理。”
这么一闹,群臣文武也都跟着蠢蠢欲动了。
惠王暗忖道:“只有大才方会遭人妒忌,看来我没看错人!”
张仪见了此状,心想道:“我要想在秦国有所作为,必须挤走公孙衍和陈轸不可。”
张仪虽然这样想,但没有立即反驳公孙衍,因为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于是,他向秦惠王请命:“小人刚入秦国,未立寸功,不敢奢求官职,还请大王收回成命。”
张仪的示弱很好的起到了自我保护的效果,让秦国群臣暂时放松了对他的警戒,为他日后的崛起争得了时间。
之后不久,张仪借与秦王亲近之机,对秦王说:“大王明察,如今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这实属误国之举。”
“魏国自有霸主的根基,如果让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于此,我不得不想,是不是公孙衍拿了魏国的好处,才……”
这是事实,秦魏河西之战后,魏惠王确实用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才向秦惠文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
这些话,字字牵动着秦惠王敏感的神经,他专注的听着,没有说一句话。
听张仪继续火上浇油说:“公孙衍为秦国收复河西之地,其功劳远远超过商鞅,若他一心谋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秦惠王还是一言不发,因为他知道,张仪和公孙衍这是在玩权术斗争,有些东西只要心头明白就行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轻易去做的。
张仪见秦惠王态度沉稳,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此事暂时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