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0年,张仪求事于魏惠王不得,反遭莫大屈辱,这使得他原本极热的心变得冷却,从此沉沦迷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张仪立在魏国的边境上,深深地还望着大梁的方向,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中。
出山前,张仪原本以为,属于他的时代正在向他招手,凭他的满腹韬略,只要出山,必定能立即为世人所瞩目。直到了此时,他才真正的明白,他原来还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现在,他的祖国抛弃了他,他的理想从此幻灭,他的人生变得迷茫不堪,他感觉到自己已经为世所不容,面对这种困境,他除了感慨,别无他法。
张仪现在有些后悔了,他并不后悔下山,只是后悔当初不听师父的劝告,现在才吃了大亏。
但悔恨归悔恨,无论如何,云梦山是不能再回去的了,自己选择的路,哪怕是爬也要坚持把它走完。
可除了云梦山,他还能去哪里?
秦国?
不,公孙衍在秦国位高权重,此时正如日中天,现在去,恐连秦王的面都见不到。
齐国?
邹忌在齐国为相,此人心胸狭窄,私心极重,就连田忌和孙膑都不是他的对手,我去了更是枉然。
楚乃富庶之国,听闻楚相昭阳招贤纳士,收容门人过百,我不防先投入其门下,再见机行事。
打定主义,就收拾上路,远去楚国。
不久,张仪来到楚国,以鬼谷子高徒的名义得以拜见楚相国昭阳。
昭阳想试其才学,故问道:“先生自称是鬼谷先师的高徒,我自不敢怠慢。传闻鬼谷先师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更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只是不知先生所学如何,还请为我国的形势指点一二!”
张仪自上回直言上书魏王遭辱后,为事都谨慎恭谦了许多,此时更无锋芒与骄气,他知道求人办事得圆滑奉承些,得说些假话和不现实的东西。
于是,张仪和气而回话,说:“鬼谷先师的神通我只学得皮毛,实在不敢在尊前卖弄。”
昭阳听了甚喜,笑问道:“那依你之见,此时我若攻城掠地,该如何?”
张仪难为情地说:“承蒙相国大人看得起,那我就直言了,有说的不好的地方,还请海涵。”
“想当年楚庄王在位时,曾大败晋国而饮马黄河,从此称霸中原。如今楚国要想更加壮大,就必须向中原扩张,而欲入主中原,必先征服魏国。”
“此时魏国刚被秦国大败,元气尚未恢复,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若迟了,等它恢复了实力,再想进军中原就困难了。”
“先攻魏,再伐齐,然后称霸中原。”这就是张仪为楚国绘制的战略方针。
张仪此番,凡是明理之人都听得出来,大半是忽悠人的奉承话,听起来虽毫无破绽,但一细究就漏洞百出了。
他敢这样说,无疑是断定昭阳没多少分量,而且喜欢吹夸之言。而他的目的则一是为报复魏国,再就是把昭阳捧上天,以而搏其好感。
果然,昭阳被吹到云里雾里去了,还做着有一天能称霸中原,名扬天下的美梦。
就这样,张仪成功的投到了昭阳门下,也成功的把他的纵横游说之才第一次展现了出来。
之后,昭阳对张仪言听计从,凡大小事无不过问于他。
一年后,昭阳终于忍不住寂寞而找张仪商议道:“从先生至楚的那天起,我便在殷勤地谋划着出兵攻魏的事了,我无时无刻不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称霸中原饮马黄河。说实话,我虽贵为楚相国,但许多人在背后对我大有论调,就是威王(楚威王)对我也颇有意见。”
张仪听了,喜不自禁,就趁机火上浇油,说:“那还等什么!这就出兵攻魏,我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不瞒相国,我是魏国人,对魏国的军备和内政再清楚不过。”
昭阳欣喜地说:“这样最好。有先生相助,我定能马到成功。”
张仪听了,有些不自在地说:“本来,能在将军鞍前马后效劳,这是我的荣幸,只是,我始终是魏国人,不宜随军去打魏国,望请体察。”
昭阳说:“既然如此,那就请先生把攻城之策教我,区区小战,就不用劳烦先生随军了。”于是二人密计了一番。
昭阳不日大起三军,浩浩荡荡开向中原。
张仪随军队出城,站在高山上望着楚军人马扬起的遮天尘土,又有些心酸地说道:“我的祖国啊!不是我张仪无情,只怪魏王抛弃了我,其实我又何尝不念着故土和故国呢!”
张仪心中很愧疚,毕竟负他的是魏惠王,害他的是惠施,魏国和魏国百姓都是无辜的。
但为了出那一口怨气,为了成就自己的将来,他只能选择这样做。
不久后,前方频频传来捷报,昭阳率军连下魏边境八城,并斩首魏将数人。魏军节节败退,魏王听从惠施之言,收缩兵力,在内境死守,以拱卫大梁,一方面派人向齐国求援。
当张仪听到这一消息,想想自己的大仇已报,先是觉得无比痛快,但少时又有些悲痛起来,这毕竟是他的祖国。
直到此时,张仪的心中还放不下魏国,但此时想劝昭阳回军已无可能,他因此而痛苦。
不久,齐国出兵干涉,昭阳再难进取。
昭阳进不能进,只好退兵,不日率军回到郢都(楚国都城)。
昭阳这次出兵,虽然没能如愿以偿,但也攻得魏八城,威逼齐国,这使得楚威王很长脸,遂把国宝和氏璧奖赏给了他,以昭功德。
为了庆功,宣王为昭阳大摆宴席,除其百余名门客参加外,还宴请了郢都的高官大族。
宴上,饮酒作乐之余,昭阳得意地拿出和氏璧给大家欣赏,传来传去,最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
大家认为,张仪贫困,是他拿走了和氏璧,昭阳也深以为信。
张仪原本没拿,就是不承认,他大声地辩解说:“我张仪虽贫困,但志向决不在此区区小物上,不要说偷了,就是你送我我也不会要。”
昭阳听了此话更怒,于是下令严刑逼供。
张仪被打得遍体鳞伤,始终不承认。昭阳只为出一口气,犹感其助攻有功,只得放了他,将他逐出郢都了事。
张仪再次遭遇横祸,其怒难以言表,在他的心中,恨不得此时就把楚国灭了也不足以解恨,他跟楚国的仇恨从此结下了。
张仪被逐出郢都,伤痛与心痛折磨得他不知所以,他这一回彻底地落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无论在生活或身体还有情绪上都无助了。
他周身血淋淋的在大街上翻爬着,两眼充满了仇恨的怒火,只凭着心中坚强的毅志支撑着身子。张仪看着人来人往,始终没有哼一声,没有向一个人求助。
这时有一个长相出奇、身着一身白衣且一尘不染的约摸十岁大小的小男孩正如同一个成年人一般思想得出神地朝张仪走了过来。
也许是他思想什么事太投入了,以至于踢到了一个什么东西才醒过来。
这个小男孩正是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屈氏,名平,字原,楚国宗室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出生于丹阳。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思想家。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十岁的屈原当时踢到的不是物体,而是一个人——张仪。
屈原感觉脚下不对头,等他定神一看,立即让他大吃一惊。
他看到一个浑身血淋淋的陌生人在街上拼死地爬着,血水已经模糊了全身,这让他看了,顿时激发了无上的慈悲之心。
屈原蹲下身子去亲声问道:“叔叔,你怎么了?是谁把你打伤至此的?”
张仪只听得一个小儿在问话,他以为是哪家无知的小孩子在逗他玩,遂不以为然,仍一个劲往前爬去。
散乱的头发和血水遮住了他的眼睛,他连看一眼这个关心他的人的想法都没有,他此时的内心是冰冷的,也是麻木的。
屈原看到此情景,不自觉的就流下泪来,见那人不理他,急忙追了上去,用一种近似痛哭的声音问:“叔叔,你伤势太重了!你要去哪里?”
张仪从感觉中听得这个小儿的痛哭之声,他确定这是发自内心的声音,不免有些感动,遂停止了爬行,但他还是一句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