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5700000047

第47章 一体同观分(2)

“天眼”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又因缘成熟的报得,那么,就该是生命全体的财富,就是历史的财富。

你看,今日的自然科学不正是生命全体的财富,历史进步的财富吗?

当以“佛眼”看世界

我们简单抄录南老关于慧眼、法眼、佛眼的介绍:

慧眼就是智眼。

法眼是真空中起妙有。

佛眼不只是平等视众生,而且是慈眼视众生而救度之。

释迦正是具备了“五眼”,才会有“如来大愿”的发现。

释迦的慧眼,主要在于他发现了众生苦的根源。这一点前面我们反复说过,就是由于体现在众生身上的“明德”,同时产生自己的反面,即“我相”、“人相”、“寿者相”、“众生相”的心理错觉。这便使得本来的在“宇宙—生命”系统整体中自然流转的东西,被凝结为一团团的“死水”。“明德”一旦成了一团团“死水”,“死水”就迅速污染,形成自身的因果报应,“明德”的整体也趋向衰败、污浊……

释迦的法眼,便在于他知道,个人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的,从“宇宙—生命”系统中来,又回到“宇宙—生命”系统中去,“个人”只是一个假相。没它,宇宙法身本有的“明德”无从显现,有了它,又必然引起“明德”的呆滞凝固。人的行为,乃至每个念头都具备这个特点。所谓“如来大愿”,即所谓的“灭度”大愿、“弥陀本愿海”、“西方极乐”的发现,正是顺应了这个规律。

这样,“灭度”大愿、“弥陀本愿海”、“西方极乐”,就从根本上把生命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心理错觉中解脱出来。这种解脱,不是简单地“灭”了“四相”。“四相”还是“四相”,只不过是当每个“相”产生的因缘散失之时,这些因缘必须直接“返回”整体。从总体上讲,因与果便不会在局部凝结呆滞,从而污浊。因与果在“本愿大海”中合为一体。“宇宙—生命”系统便可以永远保持其新鲜的活力。而“明德”又必以“四相”为其表现形式,所以“生命”——“明”——“知”——“心”永远是整体与个体的对立统一。这个统一不被破坏,“明德”就永远保持鲜活。

“生命”——“明”——“知”——“心”,应该是同一回事。我们说“生”时,就是在说着“知”,我们说“知”时,就是在说着“心”。这个道理我们在前面已经反复说明了。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里, 许多人由于局限于“我” 、“人”、“众生”、“寿者”这些虚妄的概念,总认为从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有一个顺次修行而获得的过程。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这个误会在南老的《金刚经说什么?》一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南老说,“真正学佛依法修持而有所成就者,本身一定具备了这五眼……如果理论上认为自己悟了,而这个五眼功能没有发起,那是欺人之谈。”

恕我不恭。“五眼”还有个发起处?这已经是离佛学十万八千里了。南老,您说对吗?

“五眼”——事实上就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之“明德”的五种表现层次。肉眼、天眼都属于一般的“明德”,是“六识”的引申与扩大。“慧眼”“法眼”“佛眼”则属于“明明德”。用当代人的语言,可谓对“明德”的反思。我们这种提法对与不对, 都是可以探讨的。 我们这样说只是为了减少一般的宗教徒对“五眼”的神秘迷信,不要搞得神乎其神。

“明德”也好,“明明德”也好,都不是某个圣人的专利,某个大气功师、巫师的专利,都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之德,本能之功能,只是在因缘成熟之后,才一步步表现出来。例如,“眼”等感觉器官并不只属于人,几乎大量的动物都具备这种“明德”。当人类从动物界脱颖而出之后的一个漫长历史时代,人类也只具备“肉眼”的功能。只是到了巫术图腾时代,“天眼”才大张其帜。正如南老所说,在“天眼”产生之初,与“天眼”共存的是“幻眼”,即许多人着魔之后的神经质表现。 如果从个体上说“幻眼”与“天眼”, 并无本质的区别,都应该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因缘合和的产物,只不过是对于个体生命来讲,有一个神经正常与不正常的区分。从“宇宙—生命”系统本体说,“天眼”可以说是“慧眼”、“法眼”、“佛眼”的基础,“幻眼”则只是反面教材。一定意义上,“慧眼”的产生,即对“肉眼”“天眼”的反思,“幻眼”起的作用更大。“幻眼”的出现,正是“天眼”的稳定性大成问题了。在那个时代,“天眼”的获得是极其困难的事,即便获得了也不稳定,“天眼”与“幻眼”也难以区分,这样一个“困境”,才会引发出人们对“眼”的深层反思。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明德”从存于“体”发展到成熟为“用”,在“用”中,从肉眼进而发展为“五眼”俱备,都不是“我”、“人”、“众生”的作用,而是“宇宙—生命”系统整体因缘的作用,只不过这种整体的作用,必须通过“我”、“人”、“众生”这样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这才给人们一个错觉,好似“五眼”是“修”得,其实它是“宇宙—生命”系统的整体因缘的“报”得。

如果不是法身本有,报身因缘成熟,化身是不可能取得什么“明德”的,更谈不上什么“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了。

正是由于此,“明德”这种“宇宙—生命”系统的本有之德,就必然成为一切“众生”的功能,而不是某些修持人的私利、专利。

“五眼”在一切众生中功能的圆满,有一个过程,先是个别人掌握,逐渐扩充向全体众生。这个过程,总是随着“宇宙—生命”系统内部的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的生生不息的过程而不断扩充的。比如说,“天眼”功能随着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是趋向稳定,同时也为人类所共有。正如上文所说,不仅天文望远镜、电子显微镜,人类社会的全部自然科学成果,都是“天眼”的表现形式。生命的自然科学水平越高,“宇宙”本身就越“明”。考察一下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不正是这样的吗?至于说,“天眼”除了练功的形式、自然科学的形式之外,还会有什么形式,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将来会不会都成为肉身人的功能,这是用不着臆测的。臆测它毫无意义。“明德”是“宇宙—生命”系统本有,从化身角度讲,什么形式都是可能的。诸行本来无常,为什么还要去推测它?

“明德”作为“宇宙—生命”系统的本有之德,不存在生也不存在灭,只有一个因缘是否成熟,是否显化,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显化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谁也不知道,这种法身本有的明德,还会不会以更高的形式加以显化,这是我们不必思考的问题。但是,“明德”在众生中,不管采取什么形式表现,总是以生生灭灭的状态表现出来,在一段生灭过程中,“明德”的显化往往千差万别,千奇百怪,要想在一个人身上,显化全部“明德”,基本是不可能的(了解了这种“不可能性”,恰是“明德”“明明德”的圆满体现)。只是由于此,这世界才会丰富多彩、繁花似锦。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还发现,“肉眼”功能对于人类来讲,基本是稳定了。“天眼”功能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也逐步稳定下来。“慧眼”在人类社会也逐渐走进人们的常识,像理论物理达到的水平,现代哲学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达到的水平,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都可以说已经或正在接近“慧眼”水平。正是这种参差不齐的发展状态,令世界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婀娜多姿、绚丽夺目。

佛学绝不要求世界再现“大一统”的现象,佛学就是希望这世界的“明德”越是千差万别越是千奇百怪,便越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们这样的解释,看来从《金刚经》原文中找不到依据,这是由于人们阅读经文粗心的缘故。

请看《金刚经》的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

这里反复说的都是“如来”呀!!

既然是说的是“如来”,就没“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应远离四相去理解,就是说的一切众生,就是说的历史。

如果人们细心一点,你会发现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对这一品的解释,全部远离了“如来”,完全是从“我、人、众生、寿者”的修行的角度去论述,那就没有不错的。

从“如来”的角度说话,就是“佛眼”。南老以“我眼”、“人眼”说“佛眼”中的实相,焉有不错的道理?

心,可得还是不可得?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6:不请之友

    星云日记6:不请之友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本书分为“不忘初心”、“不舍众生”、“不请之友”、“依法不依人”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是人类的伟大遗产。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圣经》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在原典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浩大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原名《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共两卷。为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品味,改名为《六祖讲<金刚经>》。《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并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热门推荐
  • 倾城一笑十年间

    倾城一笑十年间

    “唔——”这个男人怎么可以老是吃她的豆腐呢?她嗔道:“冷少,你犯了强行罪,触犯了法律!”“法律是什么?能吃吗?”男人装傻。面对这个腹黑闷骚的男人,她没撤了。“再说,我这是在证明我为什么不怀疑你的身份了。”男人补充道。啥?强吻她来证明!?清阑愣住了。男人很委屈的解释:“一看这手感很口感,一等一嘛,和那晚一个样啊。”“冷少,我可以一巴掌拍死你吗?”“阑儿,你不能谋杀亲夫啊!”男人道。What!谋杀亲夫?清阑真想分分钟拍死眼前厚颜无耻的男人。……蒲公英花海中,清阑对着他倾城一笑。原来,他们十年前就有了一个誓约。只是一场误会让他们十年未见,但当年的真相解开,他将她揽入怀中,道:“原来,你注定是我的。”
  • 穿越观山海

    穿越观山海

    苍穹大陆中的国家背后都有一些庞大的修真家族、门派所支持,表面上的争斗实际上都是这些修士暗中操控。原本雄霸半个大陆的嬴家因为寻找仙界打开了一扇大门,释放出无数恐怖生物,一场惊天大战爆发,将一片大陆化为大漠,嬴家强者也因此尽数陨灭。在一个小小的城池中一个从小被看成废人的孩子嬴轩为了活下去,走出家门,来到这个广漠、异兽横行的修真世界······
  • 妃子有毒

    妃子有毒

    【重生系列文一】前世她被渣男剜心致死,重生一回她定要叫他生不如死!伪善庶姐欺负她,抢她未婚夫?撕了她伪善面皮!狠毒姨娘两面三刀?看看什么叫做四面六刀!渣男尽管蹦跶,一刀毙命上黄泉路!更有大神把她宠上天:“柒柒,只要你乖乖的,为夫陪你一统天下也不为过!”这一世,她誓要夺回自己的东西,取渣男的项上人头!害过她的都给她死回来,排好队,一个一个选死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路争锋

    鬼路争锋

    我是一只小小鬼,每天吃饱喝足便是睡,某一天,我想着出去看看这世间,于是我从坟墓里爬了出来,自此,这片大陆上便出现了恶鬼传说,为了能够吃的安稳,睡的舒坦,我不得不每天起早贪黑,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除了这些,还要天天忍受美少女的调戏…我是一只鬼,我本善良,奈何世间不容,我只能拜师父,入宗门,修长生,斗苍穹,炼帝尸,踏八荒,收小弟…一路高歌间逆转乾坤,我为尊。
  • 一字箴言

    一字箴言

    救赎从来都是互相的,我愿为你成神,也愿为你堕魔。因为是你,所以所向披靡。
  • 战神指引之双重错误

    战神指引之双重错误

    上古秘术,战神指引,召唤强者的灵魂再次回到人世战斗。然而这一次的召唤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错误:第一,错误的选择灵魂让刘海龙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力量。第二,错误的身体与地点,打破一切布局,让这个古老法术产生的结果更加扑朔迷离........
  • 从斩妹开始的神话黎明

    从斩妹开始的神话黎明

    在神话复苏的黎明,获得古怪的系统,从踏入斩妹的世界开始获得【帝具锻造师】的职业,再于龙族的世界获得【言灵师】的道路,随后凡人,斗罗、斗破、盘龙、神墓、遮天······最后融汇诸世界道路于主世界超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只为陪你慢慢走

    只为陪你慢慢走

    初中的相遇,注定了今生情缘。并未偷尝禁果,默默等待与守候的爱,终于在六年后开花结果……我,会陪你走完这一生……我,只爱你……我,只为你……(本文也在贴吧上发过,原名为《爱,从清晨开始守望》,所以,本文是我的原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