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我们生活在原子世界即生活在“电”的世界,生物及生物进化纯属自然现象。生物进化并不神秘,只要还原为细胞体,细胞体是在暴涨充盈规律下变化和存在着,变化的叠加出现“界门纲目科属种”逐级差异。详细解释暴涨充盈原理,并讲明何为“看”?何为“思维”?
生命是自然界的一种运动,当然具有自然属性。人的思维认识生命时很难过“自我”和“神力”两道坎。本章节用暴涨充盈规律认识生命变化现象,助力我们思维闯过这两道坎。
我们的头脑中被灌输了一系列传统概念,每一代人都沿用这套老概念看世界。往好里说,这叫文化传承,叫科学继承,如果其中有错误概念也要继承吗?往坏里说,其中一些错误概念也会把我们带到死路上去。如果说生物包括人类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就是,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是怎么死的!
从整个人类来说,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怎样看生命?怎样认识我们自己?怎样认识思维现象?这些问题关系到整个人类安危,必须要冲出认识误区,明明白白走路。
人是一种生物,说生物就会联想到生命,若问什么是“命”,众说纷纭,五花八门,大都以神、灵、气、精神、智能、基因、密码、天书等等予以解释。我们都深信西方科学很先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些先进都表现在物理科学上。在生物学上表现却相反,不合逻辑的低能。研究DNA双螺旋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却相信上帝存在,这不正常;世界科学家们热衷搞基因组计划(研究本身无可非议),但脑袋里总想着这是一部“密码天书”,总想着里面有现成答案;美国有位总统深信智能设计,认为创造世界是一件极其神秘的事情,需要有某种万能的力量,真不如坦率直说那就是上帝。这些说明西方科学在生命问题并不科学,距真理很远。说来说来,人的主流认识总想把生命活动归于自然以外的神力。这样看,人类要正确面对生命,要体会到生命的自然属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弄得不好,甚至临近灭绝也可能走不出误区。人类如何才能冲破“神力”的怪圈呢?为此,我想引出贴近自然理念的“暴涨充盈规律”帮助认识生命现象,试图避开“神力”及传统“生命”概念。这样做虽不容易,但能引导我们树立自然观,开生命是自然现象认识之先河。
进一步说,生命、生物、人类、思维、精神等等的出现都是自然现象,与地球形成、刮风、下雨、打雷等等现象一样,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不同表现;也与物理学规律、化学规律、电动力规律一样,具有普适的自然规律。这其间用不着超自然“神力”。当然,生命的自然观点很多人也能接受,但是,一涉及到具体问题就难摆脱 “神力”。如此一来,人类发展、科学发展、智慧提高,总迈不过这道认识上的门坎,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问题,当然与我们的思维缺陷有关。为此,我们想引入少许新概念,还原有关生命的自然属性,用新视角新观点解释生命世界的变化。
细胞体——生命的本质是水中化学变化。从原始细胞到今天的细胞,都是磷脂膜内包裹着的电平衡的稳定有序的水化学单元。一些人有权利不这么看,但你无法否定这一事实。这个小单元就是自然界的特殊物质形式——细胞体。
细胞体的循环——这些细胞体靠着:扩大→分裂→扩大→分裂……的循环运动而存在着。由于这些细胞体内是一套复杂的化学平衡单元,并不是简单的分子,所以,在循环中,既随环境变化,又趋向电平衡,还保持相对稳定。一个复杂的化学系统在“变化、平衡、稳定”的循环中要比简单物质变化表现得复杂和奇特,这种复杂和奇特就是生命现象的秘密。我们今天看到的生命现象说到底,就是这些细胞体的循环现象。
自我循环——细胞体循环中最关键的一步变化是:在海水“五元液”作用下靠着电力的推动,形成自我增长和自我分裂的循环。所谓“自我”,就是细胞体本身靠电力作用(电位及各种离子电流)推动着内外交换物质而增长,增长到一定程度再靠电力作用而分裂。这种循环方式一直持续38亿年没有完全停止过,总是有一部分存在着。所产生的结果今天被我们理解为是“活的”生命。人就是这种自我循环到极致的伟大产物。
活命的结构——我们把“细胞体自我循环”看成是“有生命”,说他“活”着。活命是有条件的,需要水,需要带电离子,需要各种相应分子……。传统概念把细胞体外面叫环境,环境概念范围太大了,其实,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与该细胞体有关。我们把与该细胞体有关的相互作用部分叫该细胞体的“生命境”。“活命”的结构就是由细胞体与细胞境两部分组成的,单一部分不构成“活”。还可以这样理解:细胞体是“生成物”,与细胞体相互作用部分的“生命境”被看成是该生成物的“容器”。有“容器”细胞体才能循环而活着,无“容器”细胞体就停止循环而解体。
暴涨——暴涨现象发生在我们周围,先看几个例子。①细菌繁殖一代约20分钟,动植物细胞分裂一次约20小时。理想条件下,细菌在不到2天时间内数量可以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动植物细胞用2个月时间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②一对家蝇从初春开始繁殖,理想条件下,到秋末家蝇总数可达1.9×1020个,足以铺满地球表面。③一个雌性棉蚜虫理想条件下,在150天内可增殖到6.7×1020个,重量相当于3000多亿人的总体重。④理想条件下,一颗小草种子经过几年繁殖就可以将地球覆盖。⑤人的繁殖时间比较长,若在理想条件下,千年以内,也会一个紧贴一个挤满地球表面。这些说明,只要条件充分,在理想“生命境”中,细胞体生成速度是一种暴涨现象。细胞体在理想状态下变化速度(实际是化学变化速度或细胞体循环分裂速度)呈现几何数列规律,关于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在现实中,这种“暴涨”被“容器”或说“生命境”所制约着,不会呈现理想结果。
充盈——从细胞体角度看是“暴涨”,若从生命境角度看就是一种“充盈”。由于暴涨总会迅速充满生命境。这样看,生命境增加,细胞体繁盛;生命境减少,细胞体衰减;生命境消失,细胞体灭绝;新生命境产生,新细胞体辐射。用容器来理解也一样。容器增加,细胞体增加;容器减少,细胞体减少;容器消失,细胞体灭绝;新容器产生,新细胞体辐射。充盈是暴涨式的充盈。
体与境平衡关系——细胞体本质是被磷脂膜保护的化学系统,当原料充足条件适宜时,化学反应进行,这个系统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分裂成两个,分裂数量遵循几何数列规律,实际数量受生命境“原料”制衡。这就是说,只要生命境(容器)大于细胞体数量,细胞体会在短时间内暴涨充盈“满仓”。只有条件被耗尽分裂才会停止。这种生命境丰富程度(容器量)决定细胞体数量的关系,是体与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平衡关系。地球上现有众多细胞体数量的稳定都是体与境平衡关系所决定的。平衡的速度即暴涨充盈的速度,平衡的数量即该细胞体实际存在的数量。
暴涨充盈原理中的变化——细胞体循环这种特殊物质运动形式在38亿年里的变化和存在遵循着暴涨充盈规律。细胞体很脆弱,极易解体,尽管地球环境发生地震、火山、严寒、酷暑、撞击等等,无论怎样骤变,只要部分容器存在,细胞体就不会完全消失(全灭绝)。在地球上,若把“生命境”这种“容器”变为零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细胞体总会有存在的原因。我们把这看成是生命的顽强存在。细胞体循环运动中,生命境的变化可促使细胞体变化,细胞体变化又可以充盈新生命境。细胞体与生命境双方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导致了细胞体的多样性,即生物多样性。细胞体与细胞体之间的关系如果成为生命境中的重要因素,将出现暴涨充盈的飞跃,即生物进化的飞跃。细胞体与细胞体的包容是共生关系,相当于扩展了生命境,可理解为真核细胞的产生。相近细胞体间的融合,既适应现有生命境又具有扩展新生命境的能力,差异较大细胞体间的融合,丧失现有生命境的依托,就难于存在,这就是生物产生有性繁殖的原因。细胞体间固定紧密互为生命境,是多细胞生物产生的原因。细胞体间松散自由互为生命境,是生物社会化产生的原因。当地球环境发生灾变,大批物种灭绝,空闲环境中新生命境将促使其他循环细胞体发生变化并迅速充盈其中,这就是生物辐射现象。细胞体循环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变化,随时间推移,新变化不断叠加,差异逐渐加大,这样就出现“界门纲目科属种”的逐级差异现象。细胞体循环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细胞体本身产生各种类型的保护层维护基本生命境的稳定,这就保护了基本细胞体的存在,这就是内环境产生的原因。细胞体循环中充分利用无机分子和太阳光为生命境会充盈出植物。细胞体循环中充分利用细胞体碎片有机分子为生命境会充盈出动物。细胞体循环在多样性的地球环境中最终会充盈出生物的多样性。
大分子序列化——细胞体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细胞体内部电平衡化学稳定系统中有序列变化的分子具有适应变化的优势,这就是核酸分子及蛋白质分子序列化不断增大的根本原因。
看——感受太阳光的存在是很多生物的特征,这种自然现象,并不神秘。地球自转一周,太阳光强弱、明暗、黑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自然变化会与细胞体发生作用。细胞体与周围的关系必然会借助光线这种媒介。从本质上说,细胞体对太阳光的反应就是“看”。人所理解的看要复杂的多,那也不过是,周围环境对不同光波及强弱的复合反射现象在细胞体上的反映结果。
思维——细胞体自我循环的“活”是因为“电”;细胞体正常运动(生理活动)也是因为“电”;细胞体对光的反应还是靠着“电”;人眼睛的看,是周围环境对不同波长光波及强弱的复合反射现象变换成复杂电脉冲网络在大脑细胞体上的传导反映。存储的电脉冲网络与新形成的电脉冲网络之间反复进行比较并取舍,就是思维活动。所以说,思维活动的本质仍然离不开“电”活动。电活动本是我们这个原子世界的最基本规律,当然也是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更是水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没有理由认为思维活动具有超越自然的属性!我们把精神世界抬高到与物质世界平起平坐的程度,这是人的主观自赏,也是人对自然规律的无知。精神现象不过是细胞体循环、对光的反应、脉冲电流网络等复杂变化综合效果所体现出来的自然现象。我们对精神现象看不透就抬出“神力”自圆其说。我们不要再对精神的认识问题上自欺欺人了。理解这一点人类才能真正飞跃!
我们生活在原子世界,原子世界最显着的特征就是“电”现象。地球上不同分子是“电”现象的反映,生命中分子变化肯定离不开“电”,我们人的存在,思维智慧的存在,都是“电”规律下的产物。这样来看,细胞体、生命境、思维活动等等,这些复杂的物质运动所产生的变化,只能是大自然界的杰作。我们生活在原子世界也即生活在“电”的世界。
生物进化问题真的很神秘吗?进化的本质真的那么难理解吗?首先把所有生物体简化为细胞体;细胞体进行着循环运动;地球表面环境无休止随机变化是细胞体变化的根源(生物进化的原动力);细胞体循环过程中两大特点:一是细胞体的存在,一是细胞体的变化;细胞体是在暴涨充盈规律下的变化和存在。因此,理解细胞体的暴涨充盈规律是生物进化问题的关键。
以上叙述说明,任何生物在理想环境下数量的增加都能很快充满地球。自然界细胞体这种暴涨规律,我们是把他理解为惊人的繁殖力。其实,暴涨(繁殖力)的特性揭示着进化机制中的重要规律。任何生物的理想增殖速度远远大于理想死亡的速度,每种生物实际存在数量是增殖数量与死亡数量的差。因此,生物对其生命境的扩展是暴涨式的充盈状态。这很容易理解,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反应,满足条件,反应物产生,而且反应速度很快。对任何生物来说,只要有适宜的生命境,该生物就会迅速充盈该生命境空间,不留空隙。限制增殖速度的因素是生命境,左右死亡速度的因素也是生命境,实际存在数量是增殖数量与死亡数量的差。某种生物存在数量是由该生物的生命境决定的。反过来看,某生物存在数量反映该生物的生命境优劣程度。当环境有较大变化时,不适应的生物数量减少,相适应的生物数量增加。从生物本身来说,当生物本身变化有利于适应其生命境时,该生物存在数量增加。当生物本身变化不利于适应其生命境时,该生物存在数量减少。这样看,生命境的变化以及生命境促其生物本身的变化,都是在暴涨充盈原理作用下的生物循环现象。这就是说,地球环境的不稳定,一方面改变着生物本身;另一方面决定着生物的存在数量。改变的不断叠加,差异不断加大,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数量变化的结果无非是,增加、不变、减少或灭绝。在长期地球环境变化中,生物本身的不断变化并能保持一定数量的存在,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生物进化现象。若数量减少为零就是灭绝现象。这样说来,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命境的变化。这是任何尊重事实的人都能理解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