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我有这样的想法:“经营健身俱乐部的生意好像挺不错?”我会马上阻止自己说:“谁要去做这种生意?我有我的赚钱行业,根本不需要做这种生意。让别人去做好了。”三、自甘贫穷:也是一种懒汉思想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默默无闻,穷困潦倒,苦苦挣扎,从根本上讲,乃是他们的心底害怕成功,因而不敢选择成功。也许,他们刚刚成年时,确实非常向往成功,向往财富,他们会正常工作并制定一些计划。但是在奋斗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工作阻力就会慢慢增加。为了更上一层楼所需的努力似乎很艰苦。他们觉得这样下去实在不值得,因而放弃努力,变得自暴自弃。
他们会自我解嘲:“我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我是个平凡人,也不想发什么大财了。”于是,他们省吃俭用,一辈子受苦。
其实,这种甘于贫穷的思想,正是一种懒汉思想。
▲“不想有钱”意味着选择贫穷
有一个32岁的聪明人甘愿守着一个很有保障的很平凡的职位。他往往会花好几个小时告诉别人他为什么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他真会掩饰对工作的不满)。但是人们知道他在欺骗自己,他自己也知道他在自欺欺人。他需要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才能继续发展与成长。但是,就因为有无数的阻力,使他深信自己不适合做大事了。
其实这种人已经有恐惧感,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大家不同意,害怕发生意外,害怕失去自己已有的东西。他们并不满足,因为他们明知自己已经投降。这种人中有些很有才干,只因为不敢重新冒险。才愿意平平淡淡度过一生。
我们再来看一看另一位年轻人。
他的生活一直处于苦苦的挣扎中。他已失业很久,后来,才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不足夸耀的工作。这个年轻人已经结婚生子,而他竟敢对自己说:“我不要有钱。”他每天都设法存下几块钱,希望将来有一天能送他儿子进大学。他知道应该存钱留作儿子的教育费,这是他的明智之举。用“苦战”二字实不足以形容他的困境。他不肯上电影院,不肯涉足比较像样的餐馆,怕太贵,不去听音乐会。他也没有能力带家人出去度假。因为他花不起这种钱。像这样一个人,他竟对自己说:“我不想有钱。”
你还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永远在闹穷吗?他们没有想通,是他们自己甘于过穷日子。他们没能认清自己有选择的权利。节俭并没有错,有很多人也的确必须节省,否则日子根本过不下去。但这类人同样也可以发挥威力,做出良好的选择,大可不必把美好的事物全然拒之于门外。
然而,我们每天听到的却是这样的话:“我很喜欢那个东西,但是我买不起。”“我买不起”、“我花不起”。没错,你是买不起,但不必挂在嘴上。只要你不断地说“我买不起”,那你这一辈子就真的会这样“买不起”下去。
选择一个比较积极的想法。你应该说:“我会买的,我要得到这个东西。”当你在心中建立了“要得到”、“要买”的想法,你就同时有了期待,就在心里建立了希望。千万不要摧毁你的希望,一旦你舍弃了希望,那么你也就把自己的生活引入了挫折与失望。
有一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人,他说:“总有一天,我要到欧洲去。”坐在旁边的朋友一听此话便笑了起来:“听,这是谁在讲话呀?”20年之后,那个年轻人带着妻子果然去了欧洲。当时他并没有说:“我想去欧洲,就怕我永远花不起这笔钱。”他心抱希望,希望就给了他动力,促使他为了要去欧洲而有所行动。假如你说“我花不起”。那么一切就会停顿,希望没有了,心智迟钝了,精神也丧失了,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让自己相信事情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我们懂得运用“选择的威力”,则能带给我们希望、力量、勇气,使我们能够力行不辍,去获取我们真正想得到的东西。
贝尔发明电话之前,“电话”本来只是他心里的一种想法;电灯泡在发明之前也只是爱迪生心中的一个想法。
洛克菲勒在他还一文不名的时候曾说过,“有一天,我要变成百万富豪。”他果然实现了愿望。
所以你应该了解:一切你想要得到的东西在还未实现之前,本来都只是一些想法。
你的经济情况也一样,先要有想法,然后才会变成现实。想法改变了,外在改变也会随之而来。这可是一条永远不变的法则!如果你经常说“我付不起”、“我永远得不到”、“我注定是受穷的命”……那你就是封闭了通往自谋幸福的路,只有不时进行选择性的思考,才会改变想法和现实,必要的时候,不妨运用一下想像力。你不会失望的。以前不敢奢望的好运会降临,生命会有转机,你的生活会出现一种崭新的面貌。这种威力———即选择的能力,如果运用得法,将能使生活尽如人意,其效果屡试不爽。有一个年轻人,他有一条极其不寻常的经验:他发现每当他存足了20000块钱,就有事情来了,诸如一些小小的意外、不测的麻烦……总之他的存款老是无法突破20000块钱。我敢说这个年轻人一辈子都解不开这个结,除非他开始运用选择的威力,以不同的看法来面对这件事。
还有一个年轻人,是个万事通,他会的事情很多,所做的事,也样样成功,可是奇怪得很,他从来都赚不到钱。大家都不懂到底为什么。他有野心,也很有人缘,个性也很开朗,就是在金钱上,始终不得意。后来,他终于发现毛病出在哪里了。原来问题就出在他老是说:“我样样都行,就是赚钱不行。”
这种想法害了他,只要他想通了这一点,情形就会改变。他开始改口说:“我什么都行,赚钱也不例外。”结果不到几年,他的经济情况就有了起色。他果然赚到了钱。自此以后,他的经济情况一帆风顺。本来这个人很可能是一辈子都是样样能干,就是不会赚钱;但由于后来他领悟到他所“选择”的是一条思想上的歧途,并且设法纠正,他的经济情况就此便有了好转。发挥“选择的威力”会带动出更强、更有效的赚钱能力。
▲过度谨慎:最容易失去成功机会
那种活得过于仔细的人,他们往往借口条件还不具备,不肯轻易付之行动,因而坐失了很多良机。
也许你听过这个笑话:
“昨天晚上,机会来敲我的门,当我赶忙关上报警器,打开保险锁,拉开防盗门,它已经走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如果你活得过于仔细,你就可能错失良机。
吉恩快40岁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份安定的会计工作,一个人住在芝加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结婚。他渴望爱情、友谊、甜蜜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以及种种相关的事。他有几次差点就要结婚了,有一次只差一天就结婚了。但是每一次临近婚期时,吉恩都因不满他的女朋友而作罢(那就是说,在犯下恐怖的错误之前还来得及补救)。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两年前吉恩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好女孩。她端庄大方、聪明漂亮又体贴。但是,吉恩还要证实这件事是否十全十美。有一个晚上当他们讨论婚姻大事时,新娘突然说了几句坦白的话,吉恩听了有点懊恼。为了确定他是否已经找到理想的对象,吉恩绞尽脑汁写了一份长达4页的婚约,要女友签字同意以后才结婚。这份文件又整齐,又漂亮,看起来冠冕堂皇,内容包括他所能想像到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其中有一部分是宗教方面的,里面提到上哪一个教堂、上教堂的次数、每一次奉献金的多少;另一部分与孩子有关,提到他们一共要生几个孩子、在什么时候生。他把他们未来的朋友、他太太的职业、将来住哪里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等等,都不厌其烦地事先计划好了。在文件结尾又花了半页的篇幅详列女方必须戒除或必须养成的一些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化妆、娱乐等等。准新娘看完这份最后通碟,勃然大怒。她不但把它退回,又附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普通的婚约上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条,对任何人都适用,当然对我也适用。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吉恩先生还委屈地说:“你看,我只是写一份同意书而已,又有什么错?婚姻毕竟是终身大事,你不能不慎重其事啊!”吉恩真是大错特错。他可能过分紧张,过度谨慎,但不论是婚姻,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不能过分吹毛求疵,以免你所订的每一种标准都偏高了。吉恩先生处理问题的做法,跟他对工作、积蓄、朋友的交情,甚至每一件事情都很相像。席第先生的经历也很有代表性,他不满现状,但他一定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席第先生进入美国邮政局的海关工作。他很喜欢他的工作,但5年之后,他对于工作上的种种限制、固定呆板的上下班时间、微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资升迁的死板人事制度(这使他升迁的机会很小),愈来愈不满。他突然灵机一动。他已经学到许多贸易商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在海关工作耳濡目染的结果。为什么不早一点跳出来,自己做礼品玩具的生意呢?他认识许多贸易商,他们对这一行许多细节的了解不见得比他多。
至从他想创业以来,已过了10年,直到今天他依然规规矩矩在海关上班。
为什么呢?因为他每一次准备搏一搏时,总有一些意外事件使他停止。例如,资金不够、经济不景气、新婴儿的诞生、对海关工作的一时留恋、贸易条款的种种限制以及许许多多数不完的借口,这些都是他一直拖拖拉拉的理由。
其实是他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被动的人”。他想等所有的条件都十全十美后再动手。由于实际情况与理想永远不能相符,所以只好一直拖下去了。他的理想也就成了空想。具有过度安稳心理的人常常会失掉一次次获得财富的机会,所以人生就应当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过度的谨慎就会失去它。
我们知道,这种过度安稳的心理,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在瑞典,政府告诉每一位公民,政府会终身照顾他们。虽然圣经中清楚地教我们不劳动者不得食,可是许多瑞典人却相信,政府有义务养他们。大体上真是如此。任何公民到医院看病时,都不必付账,由政府代付。婴儿出生时,政府会付账,并供养母子。如果收入不足以维持最低的生活,政府也会给予补助。
有了这种绝好的安排,瑞典应该是最快乐的民族了,你说是不是呢?可是,瑞典除了有西方国家最复杂的税收制度外,还有增长最快的少年犯罪率、急速增加的毒品问题和最高的离婚率。所有这些,还要加上瑞典老人的问题。瑞典退休的老人在西方国家中有最高的自杀率。
真正的安全是现在的工作,这种安全无法给予或提供,必须由自己来争取。
字典上指出,安全是免于风险与危险的自由,免于疑惑或恐惧的自由,不是焦虑或未确定等。麦克阿瑟将军说:“安全是生产的能力。”为自己的需要努力生产而获得自尊与自信的人,总是比将问题留给别人去解决的人,来得安全。
工作带来比生活所需更多的东西,它把生命给了我们。任何人只有能供养自己并贡献于他人时,才能感到真正的快乐。塞万提斯说:
“取道于‘等一会’之街,人将走入‘永不’之室!”此话说得太对了。
我们都知道,在职者比失业者更容易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失业很久的人,就更不易找到好工作了。
大部分人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工作过分挑剔,一直在寻找完美的工作或雇主,可是他们并不自知他们不是完美的员工。许多人过分强调工作应当能提供成就、假期、病假与退休。对于已经有工作,且做得相当好的人而言,这个要求并不过分;而没有工作的人,一开始便如此要求,似乎野心过大。
你至少要先起步,才能到达高峰。一旦起步,继续前进便不太困难了。工作越是困难与不愉快,越要立刻去做。你等得越久,就变得越困难,越可怕,有点像第一次站在游泳池的跳板上准备跳下去一样,你等得越久,跳水的机会就越渺茫。命运无常良缘难!在我们的一生中,每人都有良机佳遇的到来;但总是一瞬即逝。我们当时不把它抓住,以后就永远失掉了。
拖延往往会生出悲惨的结局,凯撒因为接到了报告没有立刻展读,遂至一到议会便丧失了生命;拉尔大佐正在玩牌,忽然有人送来一个报告,说及华盛顿的军队,已经进展到拉华威,他将来件塞入衣袋中,牌局完结他才展开那报告,他立刻调集部下、出发应战,但时间已经太迟了,结果全军被掳,而他本人也以身殉国,仅仅是几分钟的延迟使他丧失了尊荣、自由与生命!
应该就医而拖延着不去就医,以致病情严重而不能再被医治,这样的人为数不少吧!
习惯之中足以误人的无过于拖延的习惯,世间有许多人都是为此种习惯所累而至陷入悲境。拖延的习惯,最能损害及减低人们做事的能力。
你应该极力避免拖延的习惯,像避免一种罪恶的引诱一样。
假使对于某一件事,你发觉自己有着拖延的倾向,你应该直跳起来,不管那事怎样的困难,立刻动手去做不要畏难、不要偷安;这样久而久之,你自能扑灭那拖延的倾向。
应该将“拖延”当作你最可怕的敌人;因为他要窃去你的时间、品格、能力、财富与自由,而使你成为他的奴隶。
▲懒惰成性:免费的午餐往往是个陷阱
我们常听人说:“如果有人肯给我一点钱,使我能付清欠账,并在银行有1万元的存款,那我就能自力更生了。”不幸的是,许多人相信这件事,所以一直在等人提供那笔钱。我们一直鼓吹要帮助别人,但是,如果你给一个人一条鱼,你只能供养他一天,但是如果你教他打鱼,就等于供养他一生。这种捕鱼的教训很有意义。资助金钱是一种错误的帮助。受帮助的人必然会把钱财花在无关痛痒的事物上,不改花钱的习惯,最后又落得一无所有。一旦你养成习惯(不管是好是坏),习惯就一直占有了你。
有一则关于冒烟山老人的故事: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次,几条猪逃跑了。经过几代以后,这些猪变得越来越凶悍,甚至威胁经过那里的人。几位经验丰富的猎人很想捕获它们,但这些猪却狡猾得很,从不上当。
一天,一位老人赶着一辆毛驴车,走进野猪出没的村庄。车上装的是木料和谷粒。老人告诉当地的居民说他要帮助他们捉野猪。他们都嘲笑他,因为没有人相信老人能做那些猎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但是,两个月以后,老人又回到村庄,告诉居民,野猪已经被他关在山顶的围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