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要具备这样的情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挥知识的能量,在它的助力下,让我们的劳动更大化地转变为业绩和财富。
在进入这家上市公司之前,李海涛在销售领域的经验几乎为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了现在这家企业的销售员。
由于毫无经验,一开始接触客户,李海涛就出状况了,他紧张得双手哆嗦、额头直冒汗,而且说话结结巴巴,没有任何条理,对客户的问题更是一问三不知。当时和他一起共事的同事们都开始嘲笑他说:“这样一个没文化的农村人能卖出产品,见鬼去吧!”
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李海涛没有妄自菲薄,而是毅然选择了坚持。他相信,自己终会有一天做得很出色的。至于怎么让自己提高,李海涛想到了学习这个渠道。他暗下决心,就算是硬着头皮,自己也要从零开始,一点点学习,做一个合格的销售员。
通过阅读一些在业界很被认可的销售方面的书籍,李海涛学到了一些知识,掌握了一些销售的门道。他迈出的第一步,就是“看着客人的眼睛”介绍产品。在和顾客的交谈中,李海涛总是努力让自己把话说得简洁、流畅,同时他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另外,每当同事在和客户交谈的时候,他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学习他们的销售技巧。
就这样,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李海涛的业务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后来,李海涛所在的公司被竞争对手挖了墙角,有一批业务精英离开了,但是他却没有舍弃公司,依然效忠于这个自己从零开始做起的“东家”。两年后,李海涛在该公司的销售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了公司的顶梁柱。在年终员工测评活动中,李海涛当之无愧地成了该公司唯一一名“金牌员工”。
李海涛之所以能够取得人人羡慕的成就,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愿意付出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不仅“旁听”同事和客户的谈话,而且还自己买书苦读,这正是李海涛身上所具备的那种学习的劲头作用下的结果。
无论是职场还是社会,都需要人们不断地成长去适应各种环境,如果不去学习,那么你就只能停留在原地,最后被人们赶超。一个不能顺应时代成长的人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中很好发展的。在任何一个领域中,我们都要以新生儿的姿态去学习,这样才能获得有用的东西,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比起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先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你肯去学。不管我们处于人生中的哪个阶段,学习都不该是一种被放弃的技能。唯有时时不忘学习,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有新的动力。
004从内部破茧,才能成为完美的蝶
化茧成蝶可以说是每个人的梦想,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都做毛毛虫,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蜕变。但是真正能够达成自己心愿的人有几个呢?或许那些不成功的人会说是机会从来不光顾自己,或者是环境不够合适,自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年龄,等等。
实际上,这一切不过是人们逃避的借口而已。他们忘了,蝴蝶的蜕变过程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外界的助力。
到了收获玉米的季节。田地里有一株玉米颗粒饱满,它非常自信,认定自己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也相信主人会第一个把它摘下。可是,等了好几天,也没有人来到它跟前。
“明天肯定有人把我摘走!”这株玉米依然很自信,它不停地安慰自己。可是,第二天还是没有人注意到它,反倒是一些不如它的玉米被主人摘走了。
“我相信,明天主人一定会把我摘走!”玉米仍然这样鼓励着自己,可是,它对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也有些犹豫。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眼看着收获的季节就要结束了,主人还是没有把这株很棒的玉米摘走。它身上那些原本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就像是要炸裂一般,想到自己可能要和玉米秆一起烂在地里,它哭了。
就在玉米伤心欲绝之际,主人摘下了它,并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我留着它是为了做种子!”
起初,颗粒饱满的玉米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认定主人会第一个注意到它。然而,天不遂其所愿,主人迟迟没有将它摘走。漫长的等待让饱满的玉米粒变得干瘪,而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伤心欲绝。然而,就在它暗自神伤的时候,主人却把它摘下了,并宣布要拿它做种子。对于一株玉米而言,成为种子是自我价值的最大体现,因为它的生命可以延续下去。玉米的故事提醒人们,成长,有时是需要耐心等待的。
成功总是太诱人,有些人一直很自信,也曾全身心地投入过,认真地努力过,但他们最终还是没能抵达理想的终点。不是命运不公,也不是天意弄人,他们和成功之间的距离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可惜他们没能在绝望的时候再坚持一下,鬼使神差地选择了放弃。等到真的醒悟了,已经太迟,没有岁月可回头。成功的确需要艰辛的努力,但更需要的是不懈的追求和耐心。
苏格拉底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很多人都相信他掌握着人生的真理,所以许许多多的人都拜他为师,希望能够学到一些经验、知识。
有一次,苏格拉底和自己的弟子们聊天,有个学生问他:“老师,人究竟要怎样做才能成功呢?”
苏格拉底想了想,说道:“今天回去后,你们做一件事吧,将自己的手前后甩动一百下,接下来的每一天都要这样做,直到我说‘停’为止。”接下来的一周里他都没有再说过这件事情。一周后的一天,他问自己的学生们是否还在坚持,他发现,已经有10%的学生放弃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剩下的人继续下去。一个月之后,再询问,坚持做的学生只剩下了一半。他还是没有说什么,让剩下的人继续……一年过去后,当苏格拉底再问曾经甩手的学生们,只剩下一个人还在坚持了,他就是柏拉图。
苏格拉底被很多人看作智者,认为他无所不能,所以他的手下有很多学生,然而,最终能够和他齐名的学生就只有柏拉图而已。难道这是能力的差异吗?当然不是,能力随着人们的成长是可以不断培养的。通过故事就可以看出,柏拉图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学者,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自己成长。
耐心是一种不轻易放弃的“恒心”与“决心”。在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能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能够坚持到最后,但是时间是最能消磨人意志的东西,外部环境千变万化,大部分人都无法在变化的环境中一如既往地坚持。但是若想成功,就必须具备在任何情况下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痛苦的能力。也只有自己把控自己,才能不去管世界如何变迁,一直坚持自己的步伐,最终走向成功。
005别人脑子里有自己脑子里没有的东西
别人脑子里有自己脑子里没有的东西。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生活经验不同,考虑事情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必然不同。特别是那些有深厚经验的长者,看得多见识得多,有时倚仗直觉就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在古代,高官们大多拥有自己的“智囊团”,聘用有智慧的人做自己的幕僚,下判断之前先让幕僚们商议,给出参考意见,为的就是防止自己刚愎自用,一件事没想到,给自己招来祸端。而智囊团的集体智慧,能够保证制定出的政策稳妥,不出现疏漏。一个人的思维力度和广度总是有限的,善于把别人的想法应用在自己的实践中,是成功者的一大特征。
同样一棵树,天上的鸟看到的是一块可以筑巢的绿地,地上的蚂蚁觉得这是一座高楼,啄木鸟当它是病人,行人当它是暂时的遮阳伞。你是不是总觉得事情太复杂?那就多去了解别人的看法,了解得越多,对事情的评价就越全面。
人与人的交往也是一样,你愿意听别人的心声,遇事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让对方知道你考虑了他的利益、他的立场,他就能看到你待人的诚意,解决问题的诚意,你们就会很容易形成一个“共识空间”,相处时互相尊重,有冲突时各退一步,你们的关系也会比其他人更加稳固。
不论在事业上还是生活中,肯听人一言的人,总能收益良多。人们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老”,并不单单指年龄,还有经验。做什么事听听别人怎么说,耐心询问别人的建议,只会让你的计划更加周全,目标更加确定。当然,也有一种人耳根子特别软,别人说一句,他就变一次,这样的人连自己的主见都没有,先回去修炼一下何谓“自主”,再来向别人学习吧。
K先生是某家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每一年,公司会在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招一批新人,填补职位空缺,补充新鲜血液。K先生说,“扭转新人的自我思维模式,是我们每年都要花大力气做的事,今年也如此。”
什么是“自我思维模式”?就是刚刚毕业的新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创意是最好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不会根据他人的想法完善自己的创意。K先生说,有些年轻人身上的才气的确吸引人,他们的想法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如果他们不懂得向前辈学习,不懂得如何把自己的方案加入更多让客户满意的元素,不懂得在细节处下功夫,他们的想法再好也没用。
K先生还说,十年前的他也是这样一个新人,来到公司后恃才傲物,根本瞧不起老前辈。当时的创意总监每拿到一个项目,都会召集所有人开会,创意总监说:“让我们讨论一下这次广告的具体方案吧。”然后大伙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K先生觉得他们的发言既没有新意也没有营养。他甚至觉得这个会议只是走个“过场”,反正最后总监总会采纳自己提的方案。
总监对K先生的“自信”表示忧虑,接连找他谈了几次话,K先生的态度还是那么“嚣张”。最后,总监要求K先生单独做一个产品的企划案,然后在开会时说:“这几天有一个洗发水项目,我做了一个企划案,大家提提意见。”
K先生并没理解总监为什么说那个企划案是他做的,就听同事们七嘴八舌地开始提意见:“创意足够好,成本太高。”
“这个洗发水是新牌子,没有口碑的情况下做这种广告,有点冒险。”
“男女主角街头偶遇的元素可以保留,其余还需要重新构思。”
……
整整一个上午的会议,K先生终于开始认识到,自己构思的方案并不是那么十全十美,公司的同事们也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没用”,他们在行业里浸沉多年,目光老辣,让他们提新点子,未必有,但却一眼就能看出方案中的漏洞。K先生最感谢的,恐怕是总监说那方案是他自己的提案,维护了他的面子。
从那以后,K先生开始参与讨论,开始重视他人的意见,即使别人不愿意提,他也会找那些有经验有想法的人不断追问。他的能力越来越强,拿出的方案越来越成熟,很快就成了一位优秀的广告人。他经常把自己的经验告诉新人,用“一定要听别人的意见”教育新人,这种观念,已经渗入了他的生活,成了他的行为准则。
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的奥斯本提出了有名的“头脑风暴”概念。头脑风暴,是指一群人对同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时集中讨论的情境,没有拘束,没有规则,任何参与会议的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进而把思维引向崭新的领域,产生新观点、新方法。这一概念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学科,各行各业。K先生所在的公司每次的方案讨论会,就是“头脑风暴”的一种形式。
头脑风暴的效果显而易见,只要与会者都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全部人员开动脑筋,永远好过一个人闭门造车。大家的意见相辅相成,即使争论,也能使最终的方案达到最优化。“风暴过后”,风景不再相同。所以,人们愿意运用这个方法,促进事情的解决。
对个人而言,“头脑风暴”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一种“听别人意见”的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做事的态度。我们思考问题,苦于没思路,没创见,不全面,不切实,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其固有的模式,自然有优点也有缺点,想要改善和补充,最好的办法有两个,一是不断充实自己,二是向别人学习,后一个方法最直接,也最有效。
人生路自己走,但路上你会遇到很多过客,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能力是自己的,只有不断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经验,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成长。这个世界上,谁都不一定比自己强,反过来说,谁也不一定就比自己差,只有懂得学习的人,才有可能成长,当然,谦虚是首要前提。
经常与别人交谈,与别人探讨,听听他人的看法,看看他人的做法,会让你的思维有更多的角度,让你在思考问题时有更多切入点,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方法,成功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多。记住这句话:思考,不只要用自己的脑子,还要借用别人的脑子。
006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成长方案”
完美人生是所有人最理想化的期待,当然,人们都知道这也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完美,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靠着试探前行的,跌跌撞撞中受了伤、犯了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因为一次的失误、挫折就否定整个人生,那么你的人生将会陷入无边的苦痛当中。
动物园举办了一次舞会,夜莺的歌喉引来了众人的掌声,大家纷纷夸它是森林里最棒的歌唱家。骄傲的孔雀在台下愤愤不平,一肚子的怨气。
孔雀对身边的燕子说:“夜莺的歌声那么美妙,人们都喜欢它。可我呢?嗓音沙哑,一开口大家就笑我,上天真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