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一语出,余词尽废。这是历代文人的通病,同类间相互厮杀,捅破纸,推开窗,遥指远方,隔空对望。
“你的文章,我不敢苟同。”
“你的不敢苟同,我不敢苟同。”
才说了一句话俩货都感觉力不从心,这才有了打笔仗。
笔伐社打笔仗之风日趋白热化,齐逸少为了在战斗中,不至于太过狼狈,努力修炼笔锋,日夜研究笔战界的经典案例,更是搜集了很多杀伐的文章,文字里就透着碎金裂石的霸气。齐逸少私下偷偷仿写了几篇批判性的文章,但从没让人知道,就是关系顶好的白佐也没告诉。
齐逸少的笔战文章好似看多了西班牙弗朗西斯科?戈雅的画,讽刺粗俗的很。通篇看来,写的就像是《老子想尔注》的残本,字体不分大小,章次不分,过章不另起一行。
“仓颉造字”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后,齐逸少逐渐被人淡忘,齐逸少想了几日,决定从潘叔湘开始伐挞,这样大胆的事件一定夺人眼球,自己也会重新回到众人的视线中。
潘叔湘此人极其自负,一生追求浮名,小说写的一塌糊涂,脏字连篇,这些个污言秽语,足证浊者一枚。此人附庸风雅,更喜穿凿附会,乃天底下第一等的俗人。思想陈腐,孤陋寡闻而不自知。以长者自居催人上进,作品没作品,人性泯人性,深刻不深刻。教出来的弟子,全是一帮窝囊废。此人喜听饰美之词,两三句灌进耳里,必对你青眼相加,所望着,能文者皆出其门下。此人玷污文学,身为师长,却不懂得慧眼识人,让明珠蒙尘。尘土三尺,泫然有泪。
齐逸少的批判潘叔湘的文字一出,万马齐喑。都在猜测齐逸少跟潘叔湘之间因为什么产生了裂痕,女人还是货币。
齐逸少用潘叔湘传授的文风笔伐潘叔湘,就好比是鲁道夫?赫尔曼?洛宰(RudorfHermannLoze)早年深受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却发展了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在潘叔湘看来,齐逸少批评潘叔湘的话,就好比是当年刘西渭解读卞之琳的《圆宝盒》,潘叔湘恨不能站出来说“全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