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建立隋朝
杨坚,生于公元541年,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
杨坚之所以最后能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跟杨氏家族的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父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功臣之一,官爵升至柱国,封随国公。
杨坚在青少年时期,学习成绩并不好,但由于其父亲的关系,他年仅14岁就开始做官,后借父亲的光升为骠骑大将军、大兴郡公,不满20岁时又做了随州刺史。公元557年,当朝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看上了杨坚,便将刚满14岁的女儿独孤伽罗许给了他,从此,多了独孤家族势力的保护,杨坚的仕途之路变得更加顺利。
到了公元578年,周宣帝即位,封杨坚的长女为皇后,而将杨坚升为柱国、大司马。从此,杨坚开始掌握了朝政大权。杨坚见年少的周宣帝整日沉迷酒色,荒淫无度,在群臣中也没有什么威信,便打算取而代之。
后来,杨坚的动机被周宣帝察觉到了,但因为没有真凭实据,他也不能将杨坚怎么样。杨坚得知皇帝开始对他有猜疑了,为了消除皇帝的戒心,他就想到地方去任职,顺便积蓄自己的实力。公元580年,机会终于来了,周宣帝下令出兵南伐,凭借好友郑译(当时的内史大夫,深得皇帝的信任)的举荐,杨坚这才当上了扬州总管。但是,还没有等到出征之时,周宣帝便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在郑译的帮助下,杨坚以周宣帝的名义做了一封假诏书:“杨坚总管朝政,辅助刚八岁的周静帝宇文衍。”
几天后,宣帝驾崩,杨坚等人并没有立即将此消息公布出去,而是趁机利用假诏书夺取了军政大权,还有京城军队的指挥权。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他们这才公布了宣帝的死讯,并辅佐小皇帝登上了皇位。
小皇帝周静帝即位后,杨坚做了辅佐大臣。杨坚利用自己的权力,建立了新的领导班子,招纳了不少有才干的人,从而稳定了政局。接着,杨坚开始对威胁其地位的皇族宗室展开了进攻。当时,周宣帝的弟弟宇文赞在朝中的地位与杨坚不相上下,是杨坚执政的第一大障碍,于是杨坚就派人迷惑宇文赞,使年轻而又没有谋略的宇文赞心甘情愿放弃了自己的职权,回家做起了“皇帝梦”。因为,来人对宇文赞说:“您何必这么操劳呢,以后的帝位肯定非您莫属,现在您还不如回家等着,岂不甚好?”
除去身边的心腹大患后,杨坚又利用假诏书将其他的五个宗室王召回京城,收缴了他们的兵权和印信。这五个王心中不服,便寻机设下了鸿门宴,准备谋杀杨坚,但最后被杨坚的随从察觉到,帮杨坚逃脱了。杨坚回去后,便命人将这五人以谋反罪致死了。就这样,宗室的势力被消除掉了,而杨坚的皇帝之路平坦了许多。
中央的威胁解除后,杨坚又开始了与地方势力的较量。他与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起义官兵,战斗了长达半年之久,最后杨坚取得了胜利,并彻底掌握了北周的政权。到了这个时候,对于杨坚来说,做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了。
公元581年,杨坚让人替周静帝写了一封退位禅让诏书,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了出来,杨坚假意再三推辞后,才接受了天命,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此时,杨坚刚刚40岁。
因为杨坚是承袭父亲的爵位随国公,后来又晋封为随王,所以他将新朝定名为“随”。后来,他觉得这个字有个和“走”同义的偏旁,不吉利,于是就将新王朝改为“隋”。就这样,杨坚建立了大隋王朝,将年号改为开皇。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的谥号)励精图治,他不仅成功地统一了处于分裂局面几百年的中国,而且使政权稳固、社会安定、人口锐长、垦田增速,让国家迅速强大和繁荣起来,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史称“开皇之治”。
德才兼备的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即隋文帝的皇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独孤伽罗(公元543—602年),隋朝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二女儿,嫁给隋文帝时年仅14岁。
公元581年,隋文帝即位,将独孤伽罗册封为皇后。独孤皇后,从小饱读书诗,她不但通达古今,而且品德高尚,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德才兼备的皇后。
独孤皇后懂谦卑、知恭孝、识大体、尚节俭,深为人们称赞。
有一次,突厥与隋贸易时,带来明珠一盒,价值八百万银子。当时的幽州总管殷寿劝独孤皇后买下此珠,皇后却婉言谢绝道:“如今戎狄屡次侵犯,边境战士征战疲劳,不如将这八百万奖赏为有功之士,岂不更好?”皇后此举立刻传遍朝野,深为官员和百姓称赞。
还有一次,独孤皇后的表兄大都督崔长仁,触犯了国家的王法,按律当斩,隋文帝顾及皇后的情面,欲赦免其死罪。但是,皇后知道文帝的心思后,立刻进谏道:“国家大事岂可顾私。”于是,隋文帝便将崔长仁处死了。此外,还有一件事,更加表现出了独孤皇后品德的高尚。皇后的异母兄弟独孤陀曾因仗势欺压百姓而遭皇后训斥,故怀恨在心,常常诅咒皇后,按律当处于斩刑。皇后得知此事后,气得三天都吃不下饭,但她还是向文帝请求道:“如果独孤陀犯的是祸害百姓、威胁朝政的罪,臣妾自不敢为其说情。但如今他是因为诅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才敢请求陛下赦免了他。”独孤陀这才免于一死。
独孤皇后从小饱读诗书,加上聪慧过人,因而具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和治家才能。
隋文帝喜欢与独孤皇后议论国家大事,因为每当二人在一起议论时,皇后的看法往往都会与他不谋而合,十分一致。
另外,在管理皇家后宫方面,独孤皇后也很有一套,她将人员庞杂、事务繁多的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朝朝后宫多是非”,平民百姓之家的内务都难以了断,更何况事务纠缠不清的后宫了。但是,独孤皇后大力施展其才能,再加上严格办事,就将后宫治理得卓有成效,使文帝都不得不畏惧她三分。
前朝亡国的故事,独孤皇后记忆犹新,她深知红颜祸水的道理。因此,为了大隋王朝的长治久安,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杜绝后宫内讧。于是,她利用皇后手中的大权,整饬了千百年来的后宫体制,废除了皇家三宫六院的惯例,提倡简朴,禁止宫中女子浓妆华服,不允许妃嫔随意亲近皇帝。独孤皇后这样的行为,虽然有些强硬和霸道,但治理出了一个秩序谨严的后宫,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文帝专心致力于朝政。
除了管理好嫔妃之外,聪明的独孤皇后还十分注意保持与皇帝的感情,她深谙作为女子必须以自己的柔情和体贴,才能长久地牢牢抓住丈夫的心。于是,每天她都亲自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帝洗漱穿戴,然后与他同坐一辇,把他送到朝阁中,皇帝上朝,她就在殿外静静等候,待散朝后,二人又同辇而回。由于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坚持着,隋文帝感动不已,所以一直对她宠爱有加,也从不敢怠慢上早朝。
杨广篡位
杨广(公元569—618年),隋文帝次子,又名英,小字阿嬷,其母为独孤皇后。杨广从小聪慧机敏,好学习,善诗文,且容貌俊美,因此深得文帝和皇后的喜爱。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广被封为晋王。六年,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九年,年仅二十岁的杨广任行军大元帅,统帅51万大军南下进攻富裕强盛的陈朝,并帮助父皇完成了统一大业。灭陈后,杨广晋升为太尉,后在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又立下了大功。
在建功立业的同时,杨广也不忘为自己笼络一批人才,以便将来可取代同胞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
杨广不但慧敏、有心计,而且十分伪善。独孤皇后对朝三暮四、妻妾成群的男人十分厌恶,不仅对丈夫隋文帝严加看管,而且对儿子的行为也十分留意。而隋文帝崇尚节俭,十分讨厌生活奢侈、贪图享受的人。于是,为了迎合父皇与母后的心意,杨广便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每当文帝或皇后到他府中,他就将貌美妆浓的姬妾藏入屋内,只安排几个又老又丑的宫女,穿着粗布衣服,在左右侍奉。杨广与妻子萧妃,穿着打扮也很陈旧、简单。另外,家里的一切陈设也都因陋就简。他还故意把乐器上的弦弄断,使乐器上布满了灰尘,看上去是许久不动的样子,给人留下他不喜欢玩乐的印象。
杨广夫妇还十分会笼络人心,凡是朝中的大臣,他们都倾心与其交往;凡是皇上和皇后派来府中办事的人,不论贵贱,夫妇二人都到大门口迎接,并周到招待,还赠送厚礼。因此,朝中的许多大臣和宫中的许多婢仆,都称赞杨广夫妇的仁德和孝心,皇上和皇后听了,心里很高兴有这么一个儿子。
而太子杨勇生性率直,为人宽厚,但由于生活奢华,宠妾很多,因而逐渐遭到皇上和皇后的厌恶。尤其是皇后,十分看不惯其宠姬妾、疏嫡妃的行为。杨勇与嫡妃元氏性情不合,因此每夜宿于其他美姬住处,而让元氏独守空房。独孤皇后得知此事后,极为气愤,自此对杨勇再也没有过好脸色,而且还在皇上耳边吹枕边风,经常数落杨勇的不是,致使皇上也开始疏远杨勇。
杨广见太子杨勇渐渐失宠,便抓住时机,向皇上和皇后诬告杨勇:“父皇与母后都知道,儿臣是个十分看重兄弟情谊的人,对太子更是真心相待,但不知怎么得罪了他,他一直想杀掉我。儿臣每当想到不知哪天就会被毒死害死,就整日恐慌不安。”杨广一面哭诉,一面装出万分可怜的样子,这使得皇上和皇后对杨勇更加厌恶。后来,杨广又勾结越国公杨素,诬陷杨勇在文帝生病期间盼父快死。文帝听后,恼羞成怒,派人逮捕了杨勇,并于公元600年将其废为庶人,而将杨广立为太子。至此,杨广终于取得了篡位胜利的第一步。
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重,卧床不起。杨广认为自己是时候登上皇位了,便迫不及待地给杨素写了一封信,请教该如何处理将要到来的文帝的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到了文帝手中,文帝看后,恼怒不已,当即宣召杨广入宫,要当面指责他。正在这时,文帝的陈夫人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向文帝哭诉杨广调戏她的无耻行为,文帝一听,顿时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受了杨广的蒙骗,便急忙命身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可是,诏书还没来得及公布,杨广就通过安插在文帝周围的爪牙,知道了这件事。于是,杨广忙与杨素密谋后,带兵包围了皇宫,将柳述、元岩逮捕,并残忍无情地谋杀了文帝和兄长杨勇。就这样,杨广最终利用弑父杀兄的手段,篡夺了皇位,史称隋炀帝。
杨广夺得帝位后,于第二年将年号改为“大业”。即位之初,杨广就揭掉了其伪善的面具,并充分暴露出了荒淫奢侈、残暴酷虐的本性,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暴君。
暴君隋炀帝
隋炀帝(公元604—618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后人常拿他与秦二世胡亥相比,认为二人一样,都是最残暴的皇帝。
在位14年间,隋炀帝一直骄奢淫逸,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滥用民力,拼命地搜刮民财,弄得民不聊生,最后激起了全国规模的民变。公元618年,他被起义大军的浪潮困于江都,为发动兵变的部下宇文化及等逼迫自缢,终年50岁。
杨广本性凶残,野心勃勃,这一点单从他弑父杀兄,靠踩着亲人的尸体登上皇位就可以看出来。自即位第一年起,他就每月役使二百万人,营建东都洛阳,为自己修造华丽的宫殿和花园。在建都的过程中,他不惜过度浪费人力财力,到全国各地征集奇材异石,运送至洛阳。人民被迫运输,千里络绎不绝,使许多人活活累死在半路上。
同一年,为了巡游作乐以及加强对南方的统治,隋炀帝又征调一百多万民工,历时六年,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京杭大运河。此运河,北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南到苏杭,全长四千多里。大运河的开凿,前后共用了大概一亿五千万工人,平均当时每户百姓要出近二十个人工。由于赶时赶工,许多挖运河的民工都累死在了河中。更残暴的是,其中有一段河道挖得浅了些,隋炀帝竟下令将挖掘此段的官吏和民工五万多人全部捆住手脚,活埋于河岸边。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虽然在此后的近千年都发挥着便利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统一的重要作用,但它在客观上,确实造成了当时无数劳动人民的流血牺牲,给千百万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隋炀帝喜欢游乐,因此经常出去巡游,他北到过榆林、长城,西到过张掖,此外,他还顺着京杭大运河,三下江都。每巡游一次,他都会大肆挥霍勒索,致使许多百姓倾家荡产。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第一次游江都,就出动了数千艘船只,使舳舻相接,绵延二百余里。每过一处州县,皆令方圆五百里内均要贡献食物,多得吃不完的山珍海味就随地掩埋。更可恶的是,有野史记载,出巡时炀帝的船在后,所用纤夫皆是赤身裸体的青年男女,且女退男进,行进在铺满黄豆的岸边,用这样荒唐的黄色镜头,只为博得隋炀帝一笑。
隋炀帝还先后四次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而隋朝的老百姓却为此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在第一次征讨高丽前,隋炀帝征调了大批工匠,派往山东东莱(今山东省掖县)海口大规模造船。工匠们被迫在水中不分昼夜地辛苦劳作,时间久了,腰部以下的部位都生了蛆,死亡人数高达十分之四。另外,炀帝还征调江南地区的民工和船只,要他们把黎阳仓和洛口仓的粮食运到涿郡,几十万民工和士兵昼夜不停地奔走在路上,结果累死病死无数,使千里之路,尸臭不绝。准备就绪后,炀帝命官兵一百多万人分海、陆两路大举进攻高丽,结果长途跋涉却大败而归,最后逃回来的只有两千七百多人。
综合上述,可见隋炀帝真不愧为一代昏君、暴君,他使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他的残暴统治,最终导致广大人民群众走上了一条“官逼民反”的道路,也让刚刚维持了38年的隋朝葬送在了自己手里。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隋炀帝的悲惨结局,是咎由自取,更是历史的规律。
隋朝法官赵绰
赵绰,隋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大约生于公元539年至542年之间。赵绰是隋文帝杨坚时期的大理丞,主掌刑法,为人刚正不阿,执法严明,深为后人敬仰。
身为法官,赵绰十分注重维护法律的尊严,曾屡次纠正隋文帝违法量刑的错误行为。开皇元年,社会上偷盗抢劫等犯罪现象屡禁不止,隋文帝杨坚非常气愤,下令只要抓到此类罪犯,就处以斩刑,以严明法纪。但是,赵绰却不同意这么做,他向文帝进谏道:“法律是天下最大的信约,难道可以失信吗?”文帝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还是按律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