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为霍光洗刷冤屈后,又命人追捕那个递交信件的人。上官桀听说后,深怕被人供出,就对汉昭帝说:“这种小事,不劳皇上费心,还是交给臣子们去处理吧。”汉昭帝不允,下令继续追查。上官桀战战兢兢,害怕自己的鬼把戏早晚都会被人揭穿,就找到盖长公主、桑弘羊等人,密谋起兵杀死霍光,废黜汉昭帝。汉昭帝与霍光得到消息后,先发制人,命令田千秋领兵将上官桀、盖长公主一伙一网打尽,避免了一场政变。
霍光废昌邑王
汉昭帝聪明绝伦,但是体弱多病,21岁就病死了。他死后,没有留下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霍光就开始考虑立谁为新君之事。当时汉武帝的儿子里面,广陵王刘胥是硕果仅存的一个。但是他品性很差,这正是汉武帝当初没有将皇位传给他的原因。
霍光想立广陵王为皇帝,但是又担心他品行不好,不能让天下人信服。他想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帝,又怕有人反对。这时有人上书说:“当年周太王舍弃太伯而立王季,周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姬发,都是看谁适合做天子,而不是看长幼顺序。”霍光听了这番话,心中没了顾虑,就派人迎接昌邑王刘贺入京。
刘贺的父亲刘髆早死,母亲又对他极其溺爱。他由于缺少管教,长大后成了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进京时,带了二百多名心腹随从。他当上皇帝后,不理朝政,整天躲在内宫与亲信们饮酒作乐,荒淫作乱。霍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问自己的幕僚田延年,现在该怎么办。田延年说:“大将军是国家的栋梁,既然皇帝不堪重任,为什么不去问问太后,另立明君呢?”霍光听了他的话,豁然开朗,他说:“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由于没有前例,我担心别人说三道四。”田延年说:“伊尹在商为相时,因为商王太甲昏庸,就废掉了他,从而使江山社稷得到巩固,后人也没有人说他不对。大将军你如果能跟他一样,你就是当代的伊尹。”霍光听后,任命田延年为给事中,让他有了自由出入宫廷的权力。然后,他召集大臣,到未央宫议事。
大臣们到齐后,霍光说:“昌邑王行为乖张、淫乱,如果让他这样下去,早晚会给国家带来危害,你们说现在怎么办?”大臣们听了,惊愕不已,都不敢乱说话。田延年手扶剑柄站出来说:“武帝当年将太子托付给大将军,就是为了汉室江山社稷着想。皇上昏庸,如果断送了汉室江山,我们有何颜面去见先帝?今天的讨论一定要有个结果,谁不赞成,我拼却性命也要杀了他!”霍光对大臣们说:“事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我的过失。不论你们如何指责我,都是对的。”大臣们见他主意已定,只好表示赞同。
霍光带领大臣们入宫来见太后。霍光拿出证据,说昌邑王仅派人征调违禁物品就多达一千多次,那些淫乱的勾当更是数不胜数。太后听了非常生气,起身前往未央宫,命令守门的士兵将昌邑王的手下拒之门外,然后命令昌邑王前来觐见。
昌邑王接到太后的传令后,对发生的事情丝毫不知。他大摇大摆地来见太后,看到群臣都在那里时,心中才怕了起来。尚书令当场公布了昌邑王的罪状,然后代表群臣进言,要求废掉昌邑王,太后同意了。
昌邑王见大事不妙,企图挣扎,他大声叫道:“只听说天子废臣,没听说臣废天子。人们不是常说,只要臣子有道,就可以保住天下。既然这样,为何还要废我?”霍光呵斥道:“太后已经下旨将你废了,你算谁的天子?”他走到昌邑王身边,将他的王服和披挂统统取了下来,转交给太后保管。到了这时,昌邑王才真正明白,自己真的被赶下了王位。昌邑王被废后,被霍光遣送回他原先的封地。
送走昌邑王,霍光召集大臣开始再次商讨立谁为王之事。大家商量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有人想起被汉武帝杀害的太子刘据有个孙子流落到民间,口碑甚好,就提议立他为皇帝。霍光听后,就派人将汉武帝的曾孙刘询(又名刘病已)迎入宫中,立为皇帝,就是汉宣帝。汉宣帝果然贤明,在他的带领下,西汉王朝进入了又一个繁华时期。霍光为了国家利益,当机立断,罢黜昏君的故事也随之流传开来。
霍氏灭门
霍光在汉武帝时期就极受恩宠,位极人臣。汉昭帝在位时,每听到别人说霍光坏话,就以诽谤罪将人治罪,可见汉昭帝对他的信任。霍光拥立汉宣帝后,更是权倾朝野,霍光的家人也跟着沾了光。霍光的儿子霍禹和侄孙霍云担任了中郎将职务,霍云的弟弟霍山官拜车都尉侍中,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了东宫、西宫的卫尉。霍光一族几乎把持了朝廷的所有军政大权。
汉宣帝在民间时,对霍光的权势就有所耳闻。他登基伊始,为了不变成第二个昌邑王,对霍光毕恭毕敬,对霍家处处谦让。霍光见汉宣帝贤明聪慧,对他也极其尊敬。但是,即使这样,来自霍光和霍氏家族的压力还是常让汉宣帝感到吃不消。汉宣帝登基后,去高庙祭祖时,霍光与他同车而往。汉宣帝由于畏惧霍光,和他坐在一起时浑身不自在,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霍禹为自己修建府邸时,府邸的规模格式与皇宫差不多,汉宣帝听到别人的议论,也只好装聋作哑,假装不知。此时,无论霍氏家族如何嚣张,汉宣帝都不会有所举动。原因有二;一,汉宣帝此时势单力薄,没有与霍氏集团抗争的资本;二,霍氏集团的首领霍光确实是一心为国,没有不臣之心。所以,汉宣帝登基不久,霍光要“还政”与他时,汉宣帝诚惶诚恐地拒绝了。
汉宣帝在民间时,曾娶平民女子许平君为妻。两人感情深厚,恩爱异常。汉宣帝即位后,准备册封许氏为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溺爱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一心想让她做皇后。她将女儿送入宫中,然后暗中怂恿群臣支持自己的女儿为皇后。汉宣帝虽然平时对霍光言听计从,千依百顺,但是这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册封许氏为皇后,霍显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按照惯例,皇后的父亲一定要封侯。但是霍光听从妻子的建议,坚决反对封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为侯。汉宣帝没有办法,只好封许广汉为昌平君。
许皇后与汉宣帝原先生有一子刘奭,就是后来的汉元帝。后来,许平君再度怀孕,生下一女。霍显由于女儿没有子嗣,非常恼火。许皇后坐月子期间,霍显买通御用女医淳于衍,让她在皇后的滋补汤药中加入附子,结果许皇后毒发身亡。许皇后死后,霍成君顺利当上了皇后。由于许皇后死得太突然,大臣们议论纷纷,请皇上将女御医关押起来,严刑拷问。霍显一听慌了手脚,就将自己如何使人毒害许皇后的事告诉了霍光。霍光听后,进退为难,只好想办法包庇那个女医,费了好大功夫才算没有露出马脚。
霍光死后,汉宣帝痛失国家支柱,非常悲痛。他为霍光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葬礼,给予了他极高的待遇。霍光死后不久,霍显谋害许皇后的事也慢慢流传开来。汉宣帝大怒,从此对霍家起了厌恶之心。他为了彻底铲除霍家,开始着手削弱霍氏的权力。他提拔御史大夫魏相为丞相,让他与自己一起参与朝中决策。任命自己的岳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对他委以重任,将朝中大权收归己手。汉宣帝先解除了霍光的两个女婿东、西宫卫尉的职务,又将霍光的两个侄女婿调离了中郎将和骑都尉的位置。然后,汉宣帝还任命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通过明升暗降的手法,剥夺了他的兵权。当时,霍山、霍云在朝中担任尚书事的职务。为了架空他们,汉宣帝又对上书制度进行了改革,宣布百姓军民可以不必经过尚书,直接上书。汉宣帝通过这一系列的夺权措施,将霍家的权力剥夺殆尽。霍家人又气又怕,但是无计可施。
霍显见霍家的大权一天天被削弱,对众人大加埋怨。她以为自己谋害许皇后的事情暴露了,于是,就将当年的事告诉了家人,让他们研究对策。霍氏一族惶恐不安,决定在皇上铲除霍家之前,起兵造反。在叛乱发动之前,汉宣帝抢先一步,对霍氏家族采取了镇压和围剿。霍显和家人被斩首,霍禹被腰斩,霍云和霍山畏罪自杀,所有参与叛乱的人都被处以极刑,霍氏一门惨遭灭族。霍皇后被废,囚于冷宫,后来自杀。霍氏灭族后,汉宣帝最终确立了自己对国家的绝对统治。
朱云直言敢谏
西汉时期,不但出现了很多名臣良将,也出现了很多铁骨铮铮的谏臣,朱云就是其中最有名气的一个。
朱云年轻时,身高八尺,仪表堂堂,以轻财仗义而闻名。他四处打抱不平,自己有困难时,也会请朋友出头为自己撑腰。但是,40岁之后,他突然改头换面,戒除陋习,学习诗经,研究起学问来。他先后拜博士白学友和前将军萧望之为师,学习《易经》和《论语》,学业完成后,他俨然换了一个人。
汉元帝对专门研究《易经》的五鹿少府非常宠爱。他想考察一下五鹿少府研究的梁丘注版本与其他版本的不同之处,就让五鹿少府与其他学派的学者进行辩论。其他学派的学者知道五鹿少府口才很好,又深受皇上宠信,因此纷纷找借口躲开,不敢参加辩论。有人向汉元帝推荐了朱云,朱云就被皇上召进宫,与五鹿少府辩论。朱云学问渊博,见识超群,辩论过程中,常常将五鹿少府驳得无言以对。朱云因此名声大振,被汉元帝拜为博士。
后来,朱云担任杜陵县令时,因故意放走犯人而获罪,朝廷准备将他抓起来下狱,后来赶上大赦他才得以幸免。石显担任中书令时,和五鹿少府勾结在一起,为所欲为。朱云上书弹劾丞相韦玄成,说他软弱无能,不知道清理朝中污秽,只想着如何保住官位。韦玄成大怒,在汉元帝面前诬陷朱云私自纵任属下杀人。朱云的好友陈咸知道后,准备将案子揽到手中,自己审理,以救朱云一命。但是,朝廷将案子交给了韦玄成处理,朱云听后害怕,逃往长安找陈咸商议此事。汉元帝将朱云和陈咸抓起来,将他们罚为修建城墙的苦力。一直到汉元帝去世,两人都没有被起用。
汉成帝登基后,任命自己的师傅张禹为丞相,张禹才干一般,靠着太子的关系当上丞相后,虽然无所建树,却极受恩宠。一天,朱云上书求见天子,汉成帝就宣他觐见。朱云见到皇帝后,激动地说:“现在有些人,上不能辅助君主建功立业,下不能安抚黎民百姓,却尸位素餐,宠冠朝廷,臣引以为恨。请陛下赐我宝剑,让我斩杀一个奸臣,以儆效尤!”汉元帝问:“你想杀谁啊?”朱云大声说:“我要杀的就是张禹。”汉元帝见他在朝堂上污蔑大臣,龙颜大怒,命令左右将朱云拖出去斩了。
侍卫将朱云拖出去时,朱云手抓殿堂门槛,死都不肯松手。他大叫道:“我能够在九泉之下与比干等人见面,死而无憾了。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们大汉江山要断送在佞臣手中。”后来,门槛被拉断,朱云也被人拖了下去。左将军辛庆忌站出来,对汉元帝说:“朱云狂放正直,人所皆知。如果他说的是对的,皇上不应该杀他;如果他说的是错的,还请皇上宽容,臣愿以死相争。”他说完,就对着汉元帝叩头不止,额头都磕出了血。汉成帝的火气消下去之后,饶恕了朱云。事后,有人建议将门槛修好,汉元帝说:“不用修了,就放在那里吧,用来勉励和表扬正直的臣子。”
朱云获赦后,离开京城,回到了家乡。他开馆办学,招收门徒,空闲时,就带着学生四处游历山水。人们因为他节守高尚,都很尊敬他。朱云70岁时,老死家中。后人敬重他为人耿直,将他折槛进谏的故事代代相传。
王莽篡汉
王莽是孝元皇后(汉元帝皇后)的侄儿,他的父兄去世早,他继承了父兄的爵位。王氏家族在当时权倾朝野,一家有九个人封侯,五个人担任大司马,家族很多成员都过着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的生活。但是王莽却生活简朴,为人谦虚谨慎,无论是侍奉寡母、孤嫂,抚养幼侄,还是接待门客,都极尽礼数。因此,王莽在朝廷内外素有贤名。
王莽的叔叔大司马王凤生病时,王莽在他身边衣不解带地侍奉了好多天。王凤见王莽孝顺,心中喜爱。他临死前,特别委托孝元皇后对王莽多加照顾。建始十一年(公元前22年)王莽被朝廷任命为黄门郎。王莽的叔父王商上书汉成帝,表示愿将自己的一部分封地让给王莽,很多重臣、名士也都纷纷替王莽说好话。汉成帝听了他们的话,也认为王莽是贤明之人,于是,提拔王莽为光禄大夫侍中,又将王莽封为新都侯。王莽身居高位,愈加礼贤下士,清廉朴素。当时国家政局混乱,很多人都将王莽视为能匡扶江山社稷的国家栋梁。王莽成为国家重臣后,为了站稳脚跟,曾大肆铲除异己。王莽的表兄淳于长深受汉成帝信任,王莽为了扳倒他,派人秘密搜集了淳于长的罪行,汇报给王太后,王太后派人将淳于长杀死。
王莽的叔伯大司马王根退休时,推荐王莽接替自己的职位。因此,王莽38岁时,就做了大司马,成为国家的高级执政官。王莽执政后,将所有钱财全部拿出来招聘贤良,为自己博取了贤明爱才的好名声。有一次,百官到王莽的家里探望王莽的母亲。王莽的妻子衣衫简陋,装扮朴素,很多人都将她当成了王家的仆人。从此以后,大家对王莽更加敬佩。汉成帝死后,汉哀帝的外戚得势,王莽只好辞去官职,隐居于自己的封地。很多人为王莽鸣不平,汉哀帝只好重新启用王莽,但是没有恢复他的官职。
汉哀帝去世后,王太后将传国玉玺收入囊中,朝政大权再次落入王太后之手。王莽再次得到起用,官拜大司马。9岁的汉平帝即位后,王莽辅政,野心也日益暴露。他威逼大臣为自己宣传造势,然后又卸磨杀驴将朝中元老排除殆尽。南郡太守毋将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内太守赵昌等都被王莽驱出朝廷,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等人也被王莽剥夺了爵位。王莽驱除朝廷元老后,开始大肆培植党羽、亲信,为自己称帝做准备。他的堂兄弟王舜、王邑及甄丰、甄邯等,都是他的亲信和爪牙。王莽想要做某事时,都会先指示这些人按照自己的意思上书,就算皇上同意,王莽也会痛哭流涕,跪拜推辞,最后再“勉强”接受。他的这一做法不但迷惑了百姓,就连太后和皇上都被他迷惑住了。
不久,大臣们上书,说王莽功德盖世,可与古人相比,应该大加封赏。王莽假意推辞一番,然后就陆续接受了“安汉公”、“四辅首领”等封赏。不久,全国大旱,王莽拿出钱财救济灾民,朝廷上下争先效仿。大司徒司直陈崇上表歌颂王莽,劝王莽晋位。王莽大喜,提拔了他的官职。于是各种祥瑞与劝进直说纷沓至来,王莽见时机成熟,逼迫王太后交出玉玺,篡汉称帝,建立新朝,年号始建国。
王莽篡位后,宣布推行新政,他发行新币,恢复井田制,抑制商业发展,发起了一系列对外战争,使得国家和人民深受其害,也加剧了社会动乱。后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也死于乱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