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采集发展而来的原始农业在黑水国史前时期占据一定比重,从工具组合上看,石铲、石斧可以开挖土地,根据研究,原始人类利用木制农具进行耕作;通过数量较多的石刀、石锛分析,当时加工木制农具或木制其他工具的能力较高,用量也很大;大量的砍砸器则是加工石器和砍伐树木的主要工具;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发现,到晚期的四坝时期,农作物主要是小麦;黑水国多见有石磨盘、石磨棒和石杵,是加工粮食的工具。
畜牧业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益强盛。黑水国史前文化遗址中多见有羊骨骼,民乐县东灰山墓葬中发现有猪骨做陪葬品。在黑水国和后来的东灰山遗址中多见有羊角形陶器装饰,这是羊在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反映。原始畜牧业发展到后来便以游牧为主要经营方式,后面我们另作探讨。
渔猎活动作为当时社会经济的主要补充内容。在黑水国史前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石网坠,证明生活在黑水国的原始先民和内地原始部落一样,能够制作鱼网,在附近的河湾及湖泊中大量捕鱼。细石器技术的迅速提高,冶炼铜技术的出现,均为制造更加先进的渔具创造了条件;黑水国区域临近黑河,水源充沛,周围土地辽阔,草木丛生,这无疑是各类动物栖息的乐园,更是原始部落进行狩猎活动的理想环境。
采集和狩猎是人类童年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活动,甚至延续到高科技的今天。黑水国史前文化遗址中多见有石簇,虽然,木簇、骨簇同样被大量使用过,但石簇硬度更高,性能更好,这是细石器工艺发展的结果,用这些细小的石簇能够射猎飞禽和兔子等小动物。在黑水国还发现有石矛,石矛较同样被大量使用过的木矛、骨矛硬度更高,杀伤力更强,用石矛能够射猎大型的动物。
黑水国史前部落的手工业分工具制造、制陶、纺织、编织、冶炼、装饰品加工制作等行业。工具制造和冶炼是与生产紧密相关的,其余行业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工具制造包括石器制造、木器制造、骨器制造、铜器制造等,这支史前部落在工具制造业上最突出的成就是能够用坚密的石材加工出各类精细的细石器,简直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细石器往往被镶嵌在骨、木柄上作复合工具,例如石锯、箭竿、雕刻器等,再用它制作工艺要求高的工具或用具;制陶业水平和其他同时代部落一样,能够做出各类陶质容器,用泥条盘制法把陶坯制成后,用慢轮修整,再用打磨器将表面打磨光滑,晾干后再彩绘,最后入窑烧制成器;在黑水国采集到较多石纺轮和陶纺轮标本,说明当时史前部落善于用羊或其他动物毛来纺成线,再织成毛料衣物,当然,用兽皮加工衣物已不在话下;纺织和编织是孪生关系,我们在黑水国陶器底部见有编织物衬垫时留下的痕迹,可以看出他们能够通过变化经纬让编织物出现花纹,我们也可以推断他们能够用毛线织出有简单花纹或图案的衣物;黑水国史前部落和其他同时代部落一样,已经掌握了冶炼铜的技术,并将熟铜煅成刀具等;黑水国史前部落的装饰品可谓丰富多采,加工非常精细,当时已经能够钻出直径2毫米的孔,笔者曾经在一个地方发现许多未加工的装饰品,这可能是手工业相对分工所致。
黑水国史前部落的原始对外贸易已经十分突出,这可以从遗留下的玉料、珍珠、贝壳来判断。昆仑山的玉料、和田玉料、绿松石和沿海的珍珠、贝壳等均为交换来的物品。原始对外贸易的特征是物物交换,用自己的地方特产换来其他地方的特产,互通有无,极大地丰富了生产和生活资料。
以上只是对黑水国史前部落社会经济的一些粗浅推断,当时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多样化是显而易见的。经济生活已由狩猎、采集为主发展到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手工业的综合型经营形式。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以一业为主的部落、氏族或原始家庭。这种分工只是相对的,在相对分工的同时,兼营他业,综合经营,取长补短,各业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划分。总之,史前时期的黑水国部落,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没有落后于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其他部落。
马厂文化至四坝文化时期原始人居住的房子仍然是半地穴式的。黑水国地面上能够看到房屋遗留的痕迹,排列有序,最清晰的一座房子呈方形,5米见方。
笔者在黑水国采集到两件人头形雕塑,均为夹砂陶质。人头形雕塑是被作为器物盖来用的,一件作陶祖壮,长发向后背披,应为男性;另一件呈凹尖扁叶形,是中分式发形,眼口具备,应该是女性。将男女头像置在器物上的做法可能属于原始宗教中的神祗。通过一件加工的石祖(男性生殖器)来看,当时存在生殖崇拜。这在东灰山四坝文化遗址中也存在。在许多双耳陶器的耳下,对称堆塑出一对乳突,形似女性乳房。另外多见有乳房状的陶杯,很可能是由于古人从小到大离不开母乳和羊乳的营养的缘故,如果不是妄加推测,当时的黑水国男女在社会中没有明显的尊卑差别,在部落生产生活中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是和谐共存的。
黑水国史前部落可以称作宝玉石部落。他们从遥远的地区交换来昆仑玉料、和田玉料、绿松石、珍珠、贝壳等,用来加工工具和大量的装饰品。这些装饰品有管状珠、环状珠和球状珠,串起来带在身上非常美丽。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佩带这样豪华奢侈的装饰品,普通人只能带木质、骨质或陶质项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其社会形态也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和剥削压迫现象日益发展和严重起来。
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是无限的,对自然界的索取也是无止境的。童年的人类主要依赖树梢上的果实生存,后来取材于树干和顽石,射猎森林中飞禽走兽,再后来驯服动物,有组织地集中利用自然植被,开发土地,为人所用。自从人类懂得探矿以后,对自然界的索取便进入到更深层和更广阔的领域……发迹于黑河之滨的原始部落,小小的黑水国区域即将承载不下他们的欲望了……
黑水国最晚的史前文化堆积是四坝文化类型的灰层,堆积层并不厚,目前所见面积也比较小,发现的陶片比例也不大。后来的沙井文化类型的堆积目前还没有发现,人类在这里的活动似乎逐渐消失,这些迹象表明:大约在距今3600年以前,生活在黑水国的原始部落开始走出了黑水国。
是不是当时的原始部落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而迁徙了呢?
根据目前考古调查可知:张掖地区大规模的四坝文化遗址另有3处。
位于山丹城南5公里的四坝遗址,由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1947年发现,堆积层厚度0.1米—3米,发现文物和遗存有磨制石斧、单孔石刀、敲砸器、双耳红陶罐、单耳红陶罐、陶杯、高柄陶豆等。
位于民乐县六坝乡镇东北3公里的东灰山遗址,遗址堆积南北400米,东西600米,厚度0.2米—2.5米,地表密集暴露出夹砂陶片和打制过的残石器、石块。1987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对东灰山进行了发掘,布探沟发掘面积380平方米,清理墓葬249座,获得各类文物627件。
位于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村北3.7公里的西灰山遗址,遗址南北500米,东西300米,堆积层厚度0.5米—2.7米。文物遗留与东灰山相似。
另外,在山丹县城东2.5公里的壕北滩,山丹县东乐乡西屯村、城西村,甘州区碱滩乡甲子墩村,甘州区安阳乡余家城村西侧等地也有小面积的四坝文化遗址。
以上遗址说明:四坝时期的远古部落并没有离开河西走廊,而是在更广袤的绿洲腹地生活繁衍。那么,究竟是仕么原因导致黑水国衰落的呢?
原因之一:黑水国的自然资源出现了危机。
经过几百年的集中居住和开发利用后,黑水国的树木、植被濒临枯竭,畜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在植被遭到破坏以后,沙质土壤在西北风的吹刮下,最易出现沙尘飞扬的天气,这样的环境很不适宜人居。
原因之二:四坝时期的远古部落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经营方式以游牧为主要形式。
以游牧为主要形式经营畜牧业的方式早在距今4000多年的马厂文化时期已经出现。1964年高台红崖子乡六洋坝村民在村南一初高台地上修水渠时,遇到一座史前墓葬,挖出了3件马厂时期的彩陶。1987年肃南县水电局职工在县城北面的波罗台子挖水渠时发现一件马厂类型的彩陶罐。1987年11月,山丹县龙首山草场洼一农民在挖羊圈时遇到马厂类型墓葬,出土12件陶、石、玉器。
1995年,肃南干部、职工在县城东高台地喇嘛坪修路时,发现一件马厂类型的彩陶罐。1999年5月,甘州区城西闸村修建房屋时,遇到一座史前墓葬,出土彩陶2件,骨匕柄1件。
民乐东、西灰山也发现过马厂式彩陶片,笔者在甘州区小河乡的双墩滩、沙井乡上寨子、碱滩乡甲子墩等处也发现过马厂式彩陶片。说明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原始部落已经开始寻找水草丰美的地方去放牧,由于比较分散,所以找不到明显的遗址,发现的只是零星的墓葬或遗物。
黑水国原始社会晚期,原始部落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劳动工具以石器、木器、骨器为主,兼有青铜器。经济生活已由狩猎、采集为主发展到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手工业的综合型经营形式。由于这里的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自然环境逐渐退化,原始先民开始走出黑水国,分散到广阔绿洲中水草丰盛的地方,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游牧业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利用土地、水利等自然资源,也有利于较好地利用劳动力资源。“这种适应自然条件,通过实践、摸索而确定的经济结构,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是先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寒冷而干旱的气候、大片的荒漠戈壁和稀少的地面水源,这些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史前时期,就不能不在自然环境允许的条件之下发展经济。
杨建新先生说:“真正代表和体现了西北经济发展史总体面貌的,是现在的新疆、青海、宁夏和甘肃的西部。在这一大片土地上,有史以来就散布着各种游牧部落,就是以牧业为主,中间夹杂一些小片的农业地区,所谓‘用谷量马牛’,所谓‘凉州之畜为天下饶’等,都是古代对西北畜牧业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在这里,畜牧业是维系各族居民的主要生活资料,是支撑这里政治活动和地方政权的主要支柱,是商业、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基础,是国内外交往的主要环境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