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曹操率领大军南下的时候,吴国的大臣纷纷提出投降曹操才是万全之策。这时候周瑜站了出来,明确地反驳他们说:“这简直就是胡扯啊!我们吴国自从破虏将军孙坚算起,到现在已经过了三代了,哪能说废就废?曹操这家伙虽然自称汉相,我看他是汉贼还差不多。我们的君主神武雄才,靠着父辈们留下的祖业,牢牢守在江东,兵精粮足,应该去纵横天下才对,何况,我看曹操这次,不是来讨伐吴国,而是来送死了。我们怎么能向一个死人投降呢?我愿意与曹贼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周瑜的这些话,为东吴的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也为东吴抗击曹操大军鼓舞了士气,更显示了周瑜抗击曹操的坚定政治信念。连孙权都曾推心置腹地跟周瑜表示:“我觉得满朝大臣中,只有你和鲁肃是和我的心愿一样的。你们两个人简直就是上天派下来辅助我的福星啊!”一个有着如此坚定的政治抱负和远大政治目光的政治家,又怎会是《三国演义》中那个心胸狭窄,还得被诸葛亮用激将法才能联刘抗曹的人呢?
此外,周瑜是个优秀的统帅,勇气和组织才能都是顶尖水平的。周瑜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赤壁之战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故意隐去周瑜对赤壁之战的巨大作用,还特意虚构出“草船借箭”和“借东风”两个情节来突出诸葛亮的伟大功绩,编造出周瑜谋杀诸葛亮的细节来贬低周瑜的形象。但即使这样,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就算是按照罗贯中书中所写,除去“草船借箭”和“借东风”这些情节,诸葛亮在整个赤壁大战中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更何况,这些情节根本就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
事实上,周瑜才是这场战争取胜的最关键人物。在大战开始之前,面对曹操的数十万大军,东吴上下炸开了锅。周瑜从鄱阳湖回到柴桑的时候,先是张昭、顾雍一大帮文臣来找周瑜,想让周瑜劝说孙权投降,周瑜说:“我一早就想投降曹****,你们先回去等我消息。”这就给这些投降派吃了一颗定心丸,周瑜随后就把张昭一伙人打发走了;过了一会,程普、黄盖等一伙武将来找周瑜,想让周瑜说服孙权抗曹,周瑜又说了:“我也正想着和曹操决一死战呢,怎么会投降呢?”又把主战派的情绪给稳定下来了;又过了一会儿,诸葛谨、吕范等一班文臣也来了,给周瑜说明为什么要向曹操投降,周瑜淡定地说:“我早就考虑好了,明天你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刚打发走前一拨人,手下人又报告说吕蒙、甘宁等人来见,这些人更是说什么的都有,当着周瑜的面就吵了起来。周瑜平静地说:“你们不用说了,明天来我这里大家共同讨论。”
周瑜如此从容不迫,能压住内心的火气去接待各式各样的人物,这种耐性、大度、对别人的容忍称得上是宽宏博大。周瑜能有这样的雅量,怎么能说是“小气”之人呢!可以说赤壁大战的组织、指挥过程中,从与黄盖共同谋划设计苦肉计、指使阚泽献书、庞统献上连环计,直到三江口纵火,整个作战计划环环相扣;周瑜运筹帷幄之中,指挥三军沉着稳定,这种大将的风度,又哪是一部《三国演义》的“小气”之辈能够相提并论的!罗贯中花了不少心思构造出“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的情节来表现诸葛亮对赤壁大战的突出贡献,但他本人肯定知道,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其实压根就没参与过赤壁之战,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零陵搞后勤工作呢!
对周瑜的才干,即使是诸葛亮的老板刘备都非常清楚。刘备还曾经私下挖墙脚,想挑拨周瑜和孙权的关系,可惜没有成功。刘备无奈地对孙权叹气地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只是他气量太大,恐非久居人下者!”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年纪轻轻,不幸生病去世,终年36岁!周瑜明明是得病而死,罗贯中却说他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虽然都是死,但是这死法差得也太多了。况且,后世对周瑜的评价一向很高,像什么“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万人之英者”,就连毛主席都夸他是优秀的“青年团员”!
《三国演义》毕竟只是一部小说,罗贯中也对一些历史进行了艺术创作。作为四大名着之一,《三国演义》对人物的刻画是极其生动形象的,当然,这些人物的形象符不符合历史就另当别论了。一部《三国演义》让人记住了“既生瑜,何生亮”,假如周都督泉下有知,会不会大声呼喊“既生瑜,何生《三国演义》”呢?
第三节阿斗“乐不思蜀”?原来心中自有计量
谁都听说过“乐不思蜀”,刘禅的愚笨让人觉得他不是一个好君主好皇帝,不能担当大任。可是刘禅真的愚笨吗?他的乐不思蜀正是因为想回蜀国而对司马昭做出的假象,在诸葛亮去世后他也安安稳稳地做了29年皇帝。
在中国,提起“扶不起的阿斗”这个成语,可能很少有人不知道吧!蜀国后主刘禅,也就是阿斗,千百年一直就是不争气、败家子的最典型人物。就连伟大的孙中山先生也说过:“阿斗是很庸愚的,没有一点能耐。”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阿斗的老爸刘备一代英雄,开创了蜀汉江山,三分天下。难道阿斗就真的毫无能力?
从公元223年即位,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阿斗稳坐蜀汉王位41年,是整个三国历史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许有人要说了,那是因为有诸葛亮的辅佐。可是诸葛亮在公元234年就去世了,即使在诸葛亮去世后,阿斗还是在蜀汉的皇位上坐了29年,直到蜀汉灭亡。
在我看来,在三国时代,聪明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就是像诸葛亮、周瑜那样,凭借惊人的才华,功成名就,留下千古的光彩;一类就是像杨修那样,虽然聪明,但不会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三类人,不去在乎别人的目光,隐去自身的才华,虽然历史上没留下什么成就,但是却好好地活着。阿斗无疑属于第三类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阿斗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相反的,阿斗的老爸刘备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学习治理国家的本事,很早就让阿斗多学一些像《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这类的书,而且让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阿斗学习。此外,阿斗还拜伊籍当老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阿斗还从小就习武,练就了一副好身体(《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对于阿斗的表现,诸葛亮也是很满意的。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阿斗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除非诸葛亮有心讽刺,否则,连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都说阿斗“敏”了,那么阿斗肯定不是太笨的人。
另外,《晋书·李密传》中李密更是对阿斗敬仰三分。他认为阿斗作为国君,跟春秋霸主齐桓公有的一拼。齐桓公因为有了管仲而为霸主,阿斗有诸葛亮辅佐而能和强势的魏国相抗衡。
其次,阿斗有容忍他人的肚量。阿斗刚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死的时候还一再叮嘱阿斗:“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从此,不管有什么事,阿斗都按照老爸说的那样,“按丞相说的办”。至于对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没像其他皇帝那样,去想方设法打击诸葛亮来巩固自己的权力,相反,对待诸葛亮真正是“事之如父”。即使后来阿斗长大成人,诸葛亮也没有把权力还给阿斗,还说什么阿斗没有经验,现阶段不适合掌权之类的话。就算诸葛亮在外面带兵打仗,还派人去“监督”已经22岁的阿斗。对这些,阿斗没说什么,为了不引起国内的政治混乱,阿斗只好一味地忍让。阿斗虽然不赞成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但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可以说,阿斗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
即使后来阿斗的生活变得堕落时,对于学者谯周和老臣董允的上书劝谏,阿斗最多也就是无可奈何,而不是觉得这些话不好听就大开杀戒。历史上能像阿斗这样宽容对待劝谏的大臣,不轻易对大臣动刀的皇帝,实在是太少了。由此可见,阿斗具有一个政治家宽容大度的胸怀。
再次,阿斗德行出众,有情有义。当诸葛亮为了国家大事积劳成疾病倒时,刘禅像热锅上的蚂蚁般,立刻派人前去探望诸葛亮,并向诸葛亮虚心请教此后的国家大计,阿斗更是亲自日夜为诸葛亮祈福。当诸葛亮的死讯传来时,阿斗一连好几天伤感难忍,不能上朝,经常哭倒在龙床之上。当诸葛亮的灵柩运回时,阿斗亲自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并下令全国穿白衣为诸葛亮哀悼三日。此外,阿斗还把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提升为长水校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继承诸葛亮的爵位。
阿斗不仅对诸葛亮有情有义,对其他大臣也是一视同仁。比如魏延叛乱被杀,阿斗心里清楚得很,魏延是自己的老爸最信任的将领之一,甚至比马超更加受信任,这样的人怎么会忽然叛乱?不过是魏延刚愎自用,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惹的祸。阿斗对于魏延没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阿斗这短短的几句话,“仁敏”二字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至于其他两国,实在是找不出一个像阿斗这样对待手下人仁爱的皇帝。在魏国和吴国,杀戮臣下或被权臣谋弑的事一直屡见不鲜。在魏国,曹植被手足同胞曹丕逼迫作七步诗,感叹“相煎何太急”。东吴的孙皓更是拿大臣的性命当作儿戏,将朝堂变成了屠宰场,无论是谁,只要看不顺眼,立马刀斧伺候。相比之下,后主阿斗的仁厚有目共睹,成都人民非常怀念刘禅。南北朝时期还为他建立了专祠,与诸葛亮的武侯祠一东一西,位于昭烈庙前面的两侧,如果阿斗真的扶不起,还会有人帮他建立祠堂?
最后,阿斗知人善用,治国有方。虽然诸葛亮一再地穷兵黩武,而且大权独揽,但是不可否认,诸葛亮为蜀汉带来了长足的发展,因此,阿斗在即位后,一如既往地重用诸葛亮来治理国家。即使在诸葛亮死后,阿斗还是会重用诸葛亮提拔起来的人才,没有因为诸葛亮的去世而对这些人进行打击。在人事任免上,刘禅也显示出过人的一面。为了防止大权独揽的现象再次发生,阿斗在诸葛亮死后立刻废除了丞相制。任命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主要管理政务,兼管军事;费祎主要管理军事,兼管政务,军政及内政大权从此独立。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着不会再次出现事无巨细,都要取决于丞相一人的局面的发生,而自己也不会变成一个手无实权的挂名皇帝。
后来蒋琬去世,阿斗更进一步亲自处理政事。从此之后,无论是外出征战还是人事任命,都要阿斗拍板同意。刘禅掌握了蜀汉的实权,而且长达19年。这一系列内政举措,岂是一个平庸的人能做出来的?
再到后来阿斗对夏侯霸使用怀柔拉拢的手段,把夏侯霸收入自己麾下,充分显示了阿斗礼贤下士,求才若渴。虽然不如自己老爸刘备当年的“三顾茅庐”,但也不至于差得太远。作为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君主,刘禅有自己的一套治国理念,知人善用,绝对不是昏庸低能之辈。
至于阿斗被人千古诟病的“乐不思蜀”,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其中并不是像表面那样。
话说曹魏兵围成都,阿斗心里很清楚,要么抵抗,要么投降。要是抵抗,士兵的伤亡一定会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阿斗在深思熟虑后,决定以百姓的性命为先,开门投降。刘禅投降后,北上到达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这样一来,虽然保全了百姓的性命财产,但是阿斗却多了一个卖国的骂名。无论在当时的老百姓看来,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开城投降,确实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阿斗投降后,司马昭在一次大宴蜀国君臣时,特意令人奏起了蜀汉的音乐,以观察刘禅的反应。蜀国旧臣听后无不现出悲伤的表情,只有阿斗一人不悲反笑,开心得不得了,活脱脱是一个缺心少肝、没心没肺的二世祖。司马昭问刘禅,说你还想念蜀国吗?刘禅马上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就跟人说了:“一个人没有心肝怎么可以到这种地步!”
说完不思蜀之后,跟阿斗一起来的邵正就跑去找他说:“陛下您这样说实在太没心肝了,怎么对得起蜀国的百姓呢?下回司马昭再问,您就说,先人的坟墓在蜀国,我没有一天不想,然后把眼睛闭起来装作很悲伤的样子。”果然,不久司马昭再次问刘禅,说想念蜀国吗?刘禅说:“哎呀,我祖先的坟墓都在那儿,我每天都在想。”司马昭说:“这不对啊,你这话我怎么听着像邵正说的。”阿斗马上把眼睛一睁,一副很吃惊的样子:“啊,你怎么知道的啊?就是他让我这么说的。”乍一看,阿斗的确是没皮没脸、毫无羞耻心了。但是,寄人篱下,阿斗还能怎么回答?正是因为“此间乐,不思蜀”,给司马昭制造了自己窝囊无比的假象,阿斗也因此安乐地度过了自己剩下的时光。
南朝史学家裴松之在谈到阿斗的时候,说他是:“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虽然有些夸张,但刘禅也绝对不是《三国演义》中那样懦弱昏庸的蠢材。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像刘禅这样,光明正大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装傻充愣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虽然没有留下什么光辉的成就,但也没给蜀国人民带来灾难。作为诸葛亮光环掩盖下的蜀汉后主,刘禅已经做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