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南疆
秦始皇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开始了第三次出巡。这次出巡,除了发现社会不稳定,老有人喜欢行刺外,秦始皇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个问题:秦朝的疆域还是太小。
此时秦国的疆域,是以七国的总疆域为主,在这个背景下,大秦帝国的最南面,只是到了今天的安徽、江西为止,帝国的最南面还有什么呢?南面的疆域还有多大呢?这些都引起了秦始皇的注意,并且勾起了无限的欲望。
开疆扩土是每个帝王的本性,何况还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征服帝国南面的土地,秦始皇三十年,秦始皇拜大将王翦为将,命他出兵百越,攻陷现在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少数民族部落,将大秦的疆域延伸到大海边为止。
对于这条命令,王翦欣然接受,当然,为了自己的“绝对的胜利”,他也没少要兵马。
公元前217年,王翦带着5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虽然王翦带的都是精兵猛将,但是这百越之地,岂是轻轻松松就能被征服的。
古时候的百越之地,不比现在,那里气候炎热潮湿,山高密林难行,无法消散的热气会形成“瘴雾”,人接触到这种东西,轻则致病,重则死亡。还有那毒虫猛兽,为了给自己换换口味,也会随时出来伤人。鉴于这些原因,王翦大军损失惨重,50万大军几乎损失过半。即使是王翦这样的猛将,也病死在了这次南征的途中。
王翦死后,他的遗骸被送回关中频阳老家。今天的陕西省富平县美原镇古城村还有当年王翦的坟墓。一代纵横驰骋、所向无敌的战神,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也终于消停了。
即使王翦病死了,秦始皇南征的决心也毫不动摇。为了弥补损失的兵员,秦始皇想了一个奇招。首先,他将所有的奴隶释放,将他们编成部队去南征。后来兵员还不够,秦始皇又打起了“五蠹”的主意,反正你们这些学者、侠客、游士、门客、商人都是社会的蛀虫,留着也没有用,都给我去南征吧。
秦始皇颁布这条政令后,一时间大秦帝国“热闹非凡”。大路两旁,村镇街头,到处都是哭爹喊娘、骨肉别离的场面,那真是哭声震天、泪雨泣千行呀。但是那些奉命出征的将军岂管这些,他们仗势作威,任由驱迫,瞬间就驱散了送别的民众,像驱赶牛羊一样,带着这支队伍就开始了南征。
这么一支心不甘、情不愿的队伍,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百越人民的顽强抵抗,秦始皇的这次南征,整整打了三年。最后,在牺牲数万人的性命后,秦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才终于平定了现在的广西、广东等地,并且在那里设立了桂林、南海、象这三个郡。桂林郡相当于现在的广西,南海郡相当于现在的广东,象郡相当于现在的越南中北部。此时的这个大秦帝国,它东到现在的朝鲜、韩国,西到云、贵、川,南到福建沿海,北到黑、吉、辽,这不仅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国,而且秦始皇还勾勒出了现在中国之基本版图。
如果没有秦始皇,今日之欧洲,就是现在的中国。不可否认,这是秦始皇的伟大功绩,理应千古传诵,更应该万古流芳。但是,这些伟大的政绩却是当时人民的最大不幸。
为了勾勒出这个伟大的版图,国家征战不断,百姓只能忍受流离之苦,亲历家园变废墟,忍看朋辈变新鬼。此时的秦始皇并不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所创建的这个大秦帝国,已经被播下了仇恨之火,虽然只是星星大小,但是早晚有一天,它们可以燎原。
因为现在这些火种还很微小,所以秦始皇根本看不见,在劳民伤财征服百越后,秦始皇依旧不知道悔改,还在一错再错。
在征服百越之地后,秦始皇便将南征之人留了下来,让他们替自己驻守南疆。这还不够,秦始皇又先后征调50万戍卒,让他们与当地越人杂居。为了保证南越人民的生活质量,秦始皇又下令,在今天的广西兴安县修筑了一条灵渠。
这条灵渠,能引湘江水入漓江,并且连通了长江和珠江这两条水系。此河道一修好,不仅是南征军的水路运粮量通道,更是一条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今,已经过去了2200多年,这条运河依旧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它不仅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个杰作,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然了,它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悲剧。
从历史的角度看,秦始皇开通五岭、劈凿灵渠、收复百越、发百万人戍边,这固然是功在万世的好事,应该予以肯定。但是,这百万之众的惨痛遭遇,实在是难以形容。此次南征,由于路途遥远、水土不服、风餐露宿、瘟疫横行、蛇兽侵害、将官驱迫等原因,十人之中必死七八,光死亡人数就达几十万人之多。
除此之外,维持这近百万大军的给养供给,又需要多少的人口?开凿灵渠,保证南北两地的运途传输,又给百姓增加了多少负担?所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被征调去戍边的人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因为过度劳累,运输途中倒毙路旁者甚多;不堪折磨、吊死在道旁树上的人,沿途随处可见,这是一幅何等悲惨的历史图画呀!
但是,这幅历史图画,还不是秦王朝最惨的图画。跟下面这件事情比起来,它根本不是事儿。
秦朝最悲惨的历史画卷,即将上演。
亡秦者胡也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的某一天,第四次出巡归来的秦始皇,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咸阳大殿上,因为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他派去寻找仙药的方士回来了。
这个方士,不是已经出海四年却杳无音讯的徐福,而是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士——卢生。
卢生,燕国方士。此人原来是燕国的一个小小的公务员,燕国灭亡后,他就开始了四处游荡的生活。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卢生知道了徐福的成功事例。为了能像徐福一样,卢生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咸阳,从此当上了一名“西漂”,开始了自己坑蒙拐骗的生活。
要知道,此时的这位燕国方士“卢生”,在秦始皇的心目中仅次于徐福,甚至可以说,现在的他,比徐福更靠谱!
那位“天下第一大忽悠”徐福已经出去整整四年了。这期间,徐福音讯全无,至今生死未卜,秦始皇的钱算是打水漂了。反之,这位卢生才出去了一年就奉旨回京了。您说,卢生的工作效率高不高。
此时的秦始皇,心里一定是非常忐忑的,难道说传说中的仙丹,就这么容易到手了吗?还是说,此次卢生回来另有隐情?
秦始皇在这种忐忑不安、万分焦急的状态下,卢生奉旨上殿了。在行过君臣礼仪后,卢生立刻汇报了这次出差的情况,而他这次回京复旨,让秦始皇异常的失望。原来,卢生没有带回秦始皇梦寐以求的仙丹,却带回来了一本书,一本号称“谶书”的书。
谶书,也叫录图书,是古代预测将要发生事的书,相当于现在的预言书。就是这么一本无稽之谈的书,也犯得着拿回来给秦始皇看?
秦始皇不看也不行呀,因为这本谶书的内容,那是相当的“劲爆”。
在这本谶书最醒目的地方,毅然决然地写着五个大字:“亡秦者胡也”。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秦始皇看见这五个大字的时候,一定是彻底蒙了。这条消息就是一个“晴天霹雳”,直接劈得秦始皇找不到了北。
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此次卢生回来复命,不但没有给他带来长生不老的仙药,反而带来了“胡将亡秦”的消息!
当看见这条预言后,秦始皇也不管长生仙丹了。要知道,找不到仙丹,以后还有机会,要是亡国了,长命百岁也没有用了!知道了这句“亡秦者胡也”后,秦始皇立刻召集大臣们开紧急会议。他要准确地知道,这句谶语中的“胡”到底是谁!
经过了群臣的不断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亡秦者胡也”中的“胡”,指的是北方的匈奴。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的末代皇帝夏桀。夏朝灭亡后,这些人为了生存,只能向西迁徙。在这个迁徙的过程中,这些人融合了当地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血液,最后形成了匈奴民族。
由于生活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下去,匈奴人被迫从农耕生活转变为了游牧生活。结果这一转变,居然诞生出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
匈奴人从一出生,就是马背上的民族,小孩就能骑马,精通各种弓箭,当这些人长大了以后,直接就是精于骑射、骁勇善战的剽悍骑兵。
在冷兵器时期,骑马与步兵相比拥有无敌的先天优势。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匈奴人就成为北方国家的一个大患,并且频繁地骚扰燕、赵、齐、秦等国家,只是规模不大。
在战国晚期的时候,匈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社会组织由原来的部落转为了联盟,联盟的首领叫做“单于”。
对于中原各国来说,没有比这个“联盟”更让人闹心的了。以前匈奴是分散的部落,来中原抢劫的不过几十、几百人,现在人家有联盟了,光顾一次就直接用“万”计算了,这可叫人咋办?
为了对抗这些强悍的匈奴,燕、赵、齐、秦等北方国家就纷纷修筑城墙,用作防止匈奴入侵的一种军事手段,还经常派数十万大军在边境警戒。
后来,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燕国、赵国只能顾及自己的存活,也就无暇顾及匈奴的入侵了。而秦国忙着兼并六国,也没有工夫管理匈奴。就在这段时间里,匈奴抓住壮大自己的机会了。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十年里,匈奴人趁中原边境防御空虚,频繁南下,不仅掠夺牲畜人口,还一举攻下了河套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军事基地。
河套地区,即今天的宁夏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的地区,因为黄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大弯曲,所以称这里为“河套”。这片地区,草场肥沃(鄂尔多斯草原),非常适合放牧,又因为离中原近,所以匈奴人就选择这里作为自己马踏中原的“跳板”,时不时来串个门,拿点东西。
秦始皇刚刚建国的时候,也不在乎这块破地,河套全是草,也不能耕种,丢了就丢了。可是后来秦始皇惊讶地发现,放弃河套地区,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匈奴人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基地,不是为了开店做生意,而是为了更好地抢劫。自从有了河套地区以后,匈奴人就跟街头摆摊的小贩似的,天天吵得你不得安生,而且还时不时杀你的人,抢你的货,甚至还集结起来,发重兵攻打中原的重要城镇。
由此可见,此时的这些匈奴人,已经成为秦始皇的心腹大患。
早在一年前,即公元前216年,秦始皇就开始对匈奴用兵了。而这句“亡秦者胡也”,则彻底转变了秦始皇对匈奴的态度,为了自己千秋万代的大秦江山,必须彻底重创匈奴,最好一次性解决。
秦始皇三十二年(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在南征军胜负未果,帝国南面还没有完全平息的情况下,不惜发动两线作战,倾全国之力集结了30万大军,决定北击匈奴,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兵有了,该选将了,此时秦国主力正在南征途中,王翦已经逝世,王贲抽不开身,李信又难堪大用,唯有你了,去吧。
这位秦始皇选择的主将,就是号称“中华第一勇士”的蒙恬。而蒙恬的副将,应该是那个让秦始皇异常失望的李信。如果李信当年不是那么的自负,也许永载史册、受后世顶礼膜拜的人,应该是他。
事实证明,蒙恬不愧为蒙氏一族骄傲的子孙,他不负众望,一战大破匈奴,顺利收复河套地区,并在那里设置了44个县。
蒙恬这一仗,不仅打出了大秦王朝的威风,还让那些匈奴彻底吓破了胆。西汉桑弘羊就说过:
“经蒙恬反击后,匈奴势慴,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这一场战斗后,匈奴整整十年不敢南下。
虽然匈奴被打败了,但是人家主力不减,国力尚存。假以时日,人家休养生息好了,还是要卷土重来的,秦王朝的边患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呀。
对于这个问题,您会说了,把匈奴灭了不就得了?怎么灭?如何灭?匈奴全是骑兵,打不过就跑,我们都是步兵,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后世那位汉武帝刘彻,倾全国之力讨伐匈奴,结果和匈奴打了整整44年。最后,汉武帝不仅没有征服匈奴,反而拖垮了自己强大的西汉王朝。可见,征服匈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那有什么办法呢?派一个“能征善战、百战百捷”的将军在这窝着,匈奴来一回揍一回,那也没有用呀,打一百次胜仗也没有用呀。因为“将军百战死”,总不能让将军白白去送死呀,所以还得用别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修长城。
“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长城
秦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在打跑了匈奴后,秦始皇命令蒙恬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一条巨龙出现在了中华大地上,此龙横跨今天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九个省区,全长8000多公里,号称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不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它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
没有之一!
这里说一句,秦朝的长城,由于王朝时间短,所以秦长城也比较短,没有“万里”之说。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征服匈奴,同时为了保护刚开发的丝绸之路,又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汉长城西起新疆罗布泊,东到辽东,全长11000公里,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所以历史上的长城,绝对有“万里”之说。
中国第三次修建长城是在明朝。明朝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7000多公里。所以现在的长城,已经没有了“万里”之说。
我们现在看见的长城,主要是明朝长城留下的遗址,而秦、汉两个王朝修建的长城,由于时代太久远了,早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不经让人扼腕叹息。
但是问题来了,汉朝的11000公里长城,明朝的7000多公里长城,都是耗费了王朝数年、数代时间才修建而成的。蒙恬仅仅用了四年时间,他就修建了一条8000多公里的长城,他是如何做到的呢?难道蒙恬是神仙不成?
原来,蒙恬充分利用了战国时期秦、赵、燕、齐这四个国家原有的长城。
秦王朝的西段长城,是借用了秦昭襄王时期修筑的长城;而它的中段和东段长城,是借用了赵国和齐国的长城;最后他的北段部分,则是借用了燕国的长城。有了这些国家的长城作为基础,这项巨大的工程,才得以在四年之内完工。
要知道,在冷兵器时期,这道万里长城就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一条分界线。如果没有这道长城的保护,面对游牧民族入侵的时候,我们的中原王朝就要付出更加巨大的代价,甚至是亡国之痛。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了这条长城的保护,中华民族璀璨的5000年历史,可能早就戛然而止了。
翻开地图咱们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黄河流域,它全是平原,适合耕种,但不适合作战,甚至根本无险可守。唯有北面的太行山、军都山、燕山这些山脉,才能作为抵挡敌人的屏障。而伟大的万里长城,就是沿着这些山脉修建而成的。
长城以外的地方,全是游牧民族居住的地方,比如匈奴、契丹、女真、辽、金、元,还有清。一旦塞外的游牧民族突破了长城,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整个华北平原将无险可守,他们的部队将纵横天下、所向披靡。
您说可以防御呀?怎么防御,游牧民族的主要部队是骑兵,而我们中原正统王朝的主要部队是步兵。如果没有长城的保护,这就意味着:在千里平原上,我们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直接用步兵去抵御对手骑兵的攻击。这不是什么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而是嫌自己活得太长。
除了长城,华北平原将再无险可守,不要去指望那条黄河,那条破河天天发水灾不说,冬天还会结冰。寒冬腊月的时候,那些游牧民族骑着马、滑着冰“啪啪”地就过来了。
北宋就是因为没有长城的保护,才会被敌人那么欺负,最终亡了国。所以一旦长城被攻陷,中国只能以长江为起点,重新构成第二条防线,这也就构成了南北两个中国的格局,不管是三国争霸,还是南北两朝,北宋南宋皆如此。
所以,长城关系到中原地区人民的存活,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元前230年,伴随着长城的完美竣工,从此以后,这座雄伟的长城就像母亲的手臂一样保护着自己的孩子,抵御着各种游牧民族的入侵。
在它的庇护下,中原得以彻底结束动乱,农民可以安心地勤劳耕作,商人不用再害怕来回奔波,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出现。不管你承认与否,长城的修建,为中原民族的发展和延续,做出了自己巨大的贡献。
这是不朽的历史政绩。
下旨修筑长城的秦始皇,更应该不朽。
无论修筑长城是对是错,也不管后世如何评价这座雄伟的建筑物。但是长城的功勋无人可以抹去,它的重要作用也无人可以否认。秦始皇,历史将证明你的伟大。
对于秦始皇而言,修筑长城本身,是一件正确无比的事情。但是,“历史的贡献往往与历史的罪孽是一对孪生兄弟”。秦始皇修筑的长城,不仅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正面影响,反而还让他遗臭万年。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长城的黑暗一面。
长城的修筑完成,虽然是一件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好事。但是同时,长城也是一把双刃剑。
秦始皇修筑的长城,虽然抵挡了游牧民族的进攻,但是在它落成的时候,就给这个庞大的帝国画了一个“牢”。从此以后,中原王朝700年来生生不息的王道和霸气开始逐渐消退,甚至一代不如一代,最后沦落到了“东亚病夫”的时代。
不管你承认与否,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民族,虽然会诞生几个格格不入、不伦不类的猛人(如汉武帝、唐太宗),但是这个民族的整体趋势,已经无法与大秦王朝那种“尚武精神”所媲美。
除了减少民族精神以外,秦始皇修筑长城最大的不幸,就是百姓在因为战乱、苛政、严刑等原因已经苦不堪言的情况下,他还是发动了这场巨大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甚至还在他们伤口上,狠狠地撒了一把盐。
据《水经·河水注》记载:“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秦始皇命令蒙恬修筑长城的时候,民间就开始流行一首歌,这首民歌的大概意思是:“生下男孩一定要摔死,生下女孩才能够喂养,你看不见长城的城墙吗,那都是用无数尸骨堆积而成的。”
中国人历来“重男轻女”,特别是万恶的旧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儿子就是要了人命。但是在秦朝,因为长城的关系,百姓居然兴起了“重女轻男”之风。可见,这座绵延万里的长城,给秦朝百姓带来了多么沉重的负担。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专家的分析,为了修筑这条长城,秦始皇至少动用了100万劳动力,这几乎就是当时秦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这种劳民伤财的暴政,得激起当时老百姓多大的痛恨!
要知道,这条长城经过的地方,没有一点平原,全是那种崇山峻岭、峭壁深壑的地方。古时候又没有现在的机器装备,长城上的每一块砖头,都是那些贫苦的夫役去搬、去运、去扛的。
我能够想象,在修筑长城的工地上,巨石滚动的隆隆声,搬运泥土的哗哗声,监工挥舞皮鞭的训斥声,痛苦难耐的工人的呻吟声,这些声音彼此交织在一起,响彻了整个山谷。
即使走出了这个山谷,远离了喧哗吵闹的工地,我们依旧可以听见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声音,那是秃鹰在天空的叫声。
这些代表死亡的生物,用它们沙哑的声音叫着,用它们贪婪的眼神到处寻找着,寻找那些因为累死、饿死、渴死、病死、摔死或者被砸死而暴尸荒野的人,来好好地享受自己下一顿的美餐。
为了修筑这条长城,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也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无数刚刚结婚,身体壮实的年轻人,就被强行抓了壮丁来修长城。在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劳苦折磨后,这些人全都变成了弯腰驼背,他们面目憔悴、未老先衰、不成人形。即使这样,这些人也要感谢上苍、感谢阿弥陀佛,殊不知,有多少人能侥幸不死呢?
看那长城的工地上,被几十斤大石头砸死者,攀爬悬崖摔死者,劳累过度病死者,不堪忍受自杀者,体力透支累死者,饥寒交迫冻死者……根本不计其数。那些惨死在长城墙基下的人,人们懒得将其尸体搬走,就索性把他们砌在了长城里面,这些埋葬在长城里的尸骨,最终变成了长城的一把泥土,一指尘灰。
万里长城,它根本就不是一座防御用的城墙,而是一座无数人万古不朽的丰碑!
鉴于这些原因,后世人只要一聊到长城,他们就咬牙切齿,痛苦万分。那些文学作者、诗人们,更是用最恶毒、最龌龊、最险恶、最卑鄙的词汇,来形容这座“伟大”的长城,来“歌颂”那位伟大的秦始皇。
在这些“歌功颂德”的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老百姓修筑长城的悲惨命运,更寄托了人们对大秦的仇恨和推翻其暴政的强烈愿望。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千年之后,依旧不朽。
但是您知道吗?这个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居然是一个杜撰,一个与秦始皇毫无关系的传说。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在秦始皇时期,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完婚。这本来是一件喜事,然而他们新婚仅仅三天,范喜良就被当做壮丁抓走了,被迫去修长城。
在修筑长城期间,由于饥寒劳累,范喜良没干多久就累死了,他的尸骨就被埋在了长城墙下。他死后,孟姜女历尽艰辛万苦,不远万里寻夫来到了长城边上。当她听说丈夫的噩耗后,开始痛哭不止,一直哭了三日三夜,城墙居然为之崩裂,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抱着自己丈夫的尸骨,在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以上,就是《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大概剧情。
这么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今的“孟姜女哭长城”,已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与“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齐名,成为我国民间的“四大传说”。
这么一个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果我跟您说,这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与秦始皇一点关系也没有,它甚至都跟长城没有关系,您会相信吗?
事实正是如此。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见于《左传》,最早始于春秋。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襄公二十三年,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在鲁襄公二十三年(即公元前550年)的时候,齐国打了一个大败仗,著名将领“杞梁”战死。战斗失败后,齐王就来悼念这些阵亡的家属,因为阵亡的人太多了,所以仪式就在一个露天的地方举行。
正当仪式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突然之间,阵亡将领杞梁的妻子不干了,她大吼道:“我丈夫为国捐躯,难道还有罪吗?为什么要这样侮辱他的亡灵?如果要诚心诚意地祭拜,就要到我家中进行,不要在野外这么敷衍了事。”在万恶的旧社会,敢这么顶撞国君的人,都应该算是一个另类,何况还是一个弱女子。经她这么一闹,齐王知道自己错了,立刻当面谢罪,并且在杞梁的家中又举行了一次追悼会。
可见,这个故事就是让大家“注意礼仪”。因为野外凭吊不合礼制,所以不管是谁,哪怕是一个弱女子、刚刚丧夫的小寡妇,她也有权利提出抗议,进而维持宗教礼仪的规章制度。
这种思想,才是编撰这本书的作者——孔子的心声。
综上所述,《左传》记载的这个故事,就是这么一个维护礼仪的故事,里面没有长城或者城墙,也没有“哭”,更没有“城崩、投水”等情节。这么一个和“孟姜女哭长城”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事,是如何与这个经典名著扯上关系的呢?
两百年之后,孔门后世子孙重新整理了这个故事,并把它编纂在了《礼记·檀弓》里。
在重新书写的时候,为了增加这个故事的阅读性,当时的那些编辑们就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情感,擅自增加了一句话:“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
“而哭之哀”,正是这四个字,彻彻底底改变了这个故事。
一个刚刚丧夫的弱女子,在冰冷的马路上哭哭啼啼,这会让多少人产生怜悯之心,又会让多少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呀。
从那以后,这个故事就越传越广,越传越神,在这些人的不断“评价”中,这个弱女子是越哭越厉害,越哭动静越大。到了最后,她不仅自己哭得死去活来,还出现了跳楼、上吊、自杀的情节。
“哭夫崩城、殉夫死节。”
正是这些故事,构成了《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基本雏形。
时间到了西汉惠帝时代,汉惠帝下令收缴天下图书,便于进行重新整理和管理,而负责这个工程的人,就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
在编纂图书期间,刘向就将这个故事编纂在了自己《说苑》和《列女传》里。
《说苑·善说篇》中记载:“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从此以后,这个维护宗教礼仪的故事,终于出现了“城墙倒塌”的情节,连时间也有了(十日而城为之崩)。但是,这个倒塌的城墙,应该是齐国的城墙,跟万里长城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记录完了这个故事,刘向还是不满意,他再接再厉,在自己另外一本书《列女传》中,又重新演绎了这个故事。
《列女传·齐杞梁妻》中记载:“杞梁妻乃枕其夫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城为之崩。既葬,杞梁妻曰:我何归矣?遂赴淄水而死。”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杞梁死后,他的妻子抱着他的尸体在城墙下号啕大哭,哭声之感人,路过的人也都伤心挥泪。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哭了十天后,齐国的城墙轰然倒塌。看见城墙塌了,杞梁的妻子也止住哭泣,就把杞梁厚葬了。丧事办完后,杞梁的妻子心想,反正自己也没有地方去了,就跳进淄水自杀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加入自杀环节呢?
因为《列女传》本身就是一部禁锢妇女思想的书。书中全是提倡“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内外有别”的故事,虽然有《孟母三迁》《周宣姜后》这种正面、积极的故事,更多的故事则是告诉那些妇女:“要守好自己的妇道,要好好地服侍自己的老公,老公对你再不好,也要忍着,不能给老公戴绿帽子。老公死后,要给老公守孝,一生忠贞不二,最好以死殉情。”
总之,宋朝的理学家程颐就是看了这本书,悟出了一个“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结论,还大肆提倡女性争做“贞洁烈女”。
综上所述,对于男人来说,《列女传》绝对是一本好书,值得买回去送给自己的老婆、女朋友,让她们好好地学习一下。当然了,后果自负。
书归正传,经过两汉的不断演化,杞梁妻子维护宗教礼仪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忠于爱情、情比金坚的故事。可见,通过自己的手笔,按照自己的思路,最后成功篡改历史的那些文人们,该是多么的“可怕”。
现在您知道“评价”的可怕了吧。
因为某种“需要”,我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评价”这个人,进而混淆历史的真相,改变人们阅读历史的心态和立场,最后成功改变历史,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万恶的旧社会,统治者使用这套“把戏”真可谓屡试不爽。
但是不管如何“评价”,都是要有一个前提的,即必须得到一样“东西”。
只要缺少了这样东西,即使“评价”再好,再完美无缺,也终有一天会被人们揭穿,终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但是,如果有了这样东西,即使“评价”得再烂,再错漏百出,也会被广大人民接受,甚至成为永恒。
这样东西,叫做“民心”。
在万恶的旧社会,普通百姓没有话语权,更没有言论自由权。面对昏庸无比的帝国统治者,普通百姓不敢直接抨击统治者,他们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来表述自己无奈的心声。而《列女传》中“梁妻哭夫”的故事,正好为他们提供了素材和倾诉的平台。
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处于弱势群体的老百姓也会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评价”这个故事。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老百姓是如何“评价”的吧。
这个故事中,杞梁是战死的,这个不“劲爆”,为了表达我们的心声,他应该是被苛政、暴政折磨死的。杞梁死的地点在哪呢?在齐国的城墙底下,这个地点也不好,为了表达我们的心声,您就受累一下,死在长城底下吧。
老百姓这么一“评价”,这个故事就变成了:
杞梁被抓去修长城,最后惨死在长城脚下,杞梁妻知道这件事情后,抱着他的尸体在长城底下哭,哭了10天后,长城就被哭塌了,最后杞梁妻也投河自杀了。
至此,《孟姜女哭长城》的基本框架,就此敲定。
基本框架有了,剩下的就是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了。通过一代代的口耳相传,不断地演绎与修改,到了盛唐时期,孟姜女的故事得到了最终的完善。
在唐朝的时候,这位杞梁之妻,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根据《敦煌曲子词集》记载:“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这是“孟姜女”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也是现在掌握的文献中,出现朝代最早的一次(部分考古学家说,“孟姜女”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文献证实)孟,是庶长的意思,表示为妾所生的孩子,所以孟姜女地位卑微;姜,是美女的意思,是古代人对女子的尊称。
妻子的名字改了,丈夫的名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唐朝以后,为了方便记忆,人们就把“杞梁”的名字进行了改进。
这位丈夫原来姓“杞梁”,名“殖”,现在被改名了,姓“范”,名“杞良”。后来的影视作品中,他的名字不仅叫“范杞良”,还被称为“范希良、范四郎、范喜郎、万喜良、万四郎、万死郎”等,这些名字根据各地方言而定,除了“万死郎”这个名字难听点以后,其他的名字都还不错。
最后,唐代诗僧贯休的一首《杞梁妻》中,把杞梁夫妇与万里长城联系了起来,也使《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完美地“尘埃落定”。
秦之无道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综上所述,民心所向,何其重要。一个与秦始皇修长城毫无关系的故事,经过不断地演变,最终变成了一个秦始皇暴政的民间传说。可见,人民是多么憎恨秦始皇。
“天下苦秦久矣!”这真是一句大实话。
按照现在文学家、史学家的分析,《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至少反映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民间百姓对秦始皇暴政最强烈、最直接的控诉;第二,修筑万里长城,是秦始皇最大的暴政;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秦始皇是暴君!
对于秦始皇来说,修筑长城无可厚非,长城的意义也不言自喻,这本应该是他的政绩,是他千古传颂的伟业。但是,即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其正确的事,他却选择了错误的时间,也选择了错误的地点。
如今的长城已经变成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唯有时间,才能证明秦始皇的伟大。
如果说南征百越,北修长城,中修御道,还算是秦始皇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人民而实现的“政绩”的话,那么他接下来要干的这两项工程,则完全没有国家,没有人民,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劳民伤财的“壮举”。
因为这些工程,人民终于无法再忍受秦始皇的暴行了,秦始皇也由一位千古一帝,彻底变成了一个骄奢无道、遗臭万年的昏君。
这两项工程,一个“秦始皇陵”;而另外一个,就是那座传说中“东西五百丈,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的阿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