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不仅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也是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加速调整以及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大幅增长,海权竞争再度成为国际焦点,态势渐趋激烈。各国纷纷从战略高度谋划、参与海权竞争,海权在各国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同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主要海洋机制的深入实施,也使国际海洋秩序的调整呈现加速态势。从国土构成上看,中国是一个海陆复合型国家,不仅有数万千米的陆上边界,也有着漫长的海上边界。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确立,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倚重海洋。海洋不仅关涉中国安全利益,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诸多发展利益。
一、战略竞争加剧
伴随世界政治、经济向纵深发展,国际海权竞争也出现新变化,获取和运用海权对大国战略竞争的影响日益凸显。
(一)各国加紧海洋战略谋划
一是作为海洋超级大国的美国,始终将维护、拓展海洋霸权作为维系其全球霸权的重要内容。从2000年至今,美先后出台《海洋法案》、《国家海洋安全战略》、《21世纪海洋蓝图》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涉海立法、政策体制机制,建立统筹协调国家海洋事务的“国家海洋政策委员会”。此外,美国还提出要打造兼具太平洋、印度洋重大战略利益的两洋强国,抛出“全球海上伙伴关系”,加紧整合各国海上力量。
相关链接:美国简介
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
和制国家,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国是个多文化和民族多元的国家;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人口总量超过三亿人,居世界第三。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美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今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球20%,其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均领衔全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二是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区域海洋大国也纷纷将海权竞争视为拓展国家利益、实现大国抱负的重要手段。俄出台《俄罗斯联邦海洋规划》、《俄联邦至2020 年及更长时期的海洋战略发展》,设立由总理亲自领导的俄联邦政府海洋委员会,将争夺海洋主导权、开发海洋战略资源,作为重振大国雄风的重要战略着力点。日相继出台《海洋基本法》、《海洋基本计划》,不断充实、完善海洋立国的战略定位,将海洋作为拓展疆域与增强国际影响的重要途径。印公布《海军新作战学说》、《印度海洋军事战略》等文件,将获取印度洋控制权作为维系、争夺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支点,极力排斥域外大国参与印度洋多边合作机制,加紧打造“蓝水海军”,大力推进“远洋延伸”战略,东出太平洋,西进亚丁湾,借以彰显海洋大国形象。
三是一些中小国家也将海权竞争视为国际海洋秩序重新洗牌、海洋利益重新分配的重要契机。韩国会通过《韩国21世纪海洋》、《2016未来国家海洋战略》,以实现“世界海洋大国”梦想;积极维护拓展管辖海域,将开发海洋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越南也出台《至2020年海洋战略规划》,将维持、取得东南亚海军第一强国地位作为争夺海洋权益、获取地区大国地位的基础,大力强化军备建设。菲律宾加紧侵夺南沙海洋权益,将控制海洋通道、争夺海洋资源视为提升国际地位、加速自身经济发展的良机。
纵观各国积极推进海洋战略的各种政策、措施,可以看出,伴随海洋在支撑各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获取、运用海权在其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相关链接:海洋权益与海权
“海权”与“海洋权益”是两个概念。海权属于权力政治的范畴,海洋权益属于权利政治的概念。“海权”概念最基本的内涵是国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控制和利用海洋的力量。“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及有关海洋利益的总称,海洋权益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科技权益等。二者的联系在于,海权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力量基础,海洋权益是海权所要实现的目标。
(二)争夺焦点向公海及国际海底区域拓展
首先,以外大陆架划界为核心,各国纷纷加紧对海底资源的争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方已达161个。针对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共收到了54项划界案和45项初步信息。其中,在54项划界案中,有49项为单独提交,5项为联合提交;在45个初步信息中,42个为单独提交,3个为联合提交。围绕大陆架的争夺渐趋激化。
美国虽未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始终对大陆架等深海洋底的划界问题保持介入态势。美海岸警备队多次前往北极绘制海底地形图,获取大陆架划界的第一手资料。俄出台《俄罗斯联邦保护国家边界、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其资源法》,为获取、利用大陆架主权权利提供法律依据,成为首个向联合国提出划界申请的国家。
日本投入巨资,全面展开对相关海域的深海环境及洋底大陆架的科考,以率先获得事关外大陆架划界的重要地理、水文数据,并在东亚国家中率先向联合国提交了大陆架划界申请。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中小国家也积极提出外大陆架划界案,通过各种方式加紧主权宣示。
相关链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大陆架的规定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领海基线)起,自然的大陆架宽度不足200海里,通常可扩展到200海里;如果自然的大陆架宽度超过200海里而不足350海里,则自然的大陆架与法律上的大陆架重合;自然的大陆架超过350海里,则法律的大陆架最多扩展到350海里。大陆架上的自然资源主权,归属沿海国所有,但在相邻和相对沿海国间,存有具体划界问题。
其次,极地成为各方争夺的新焦点。在北极,美国出台北极政策文件,强化战略核潜艇巡航,加快组建北极航母编队,加紧勘测北极新航线。俄罗斯大力建造进行极地海洋科考与勘探的船只,将重要通道划为内水,限制外国海军活动。俄科考队还将国旗插在北冰洋底,将罗蒙诺索夫海岭视为俄大陆架延伸。加拿大举行大规模北极军演,总理哈珀亲临视察,并计划在北极新建军事基地和深水码头,加紧组建北极陆军军团。
丹麦、挪威、冰岛、瑞典、芬兰等邻近北极的欧盟国家,召开北冰洋军事安全合作会议,推动欧盟参与北极竞争。在南极,英国、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等南极沿岸国家不顾《南极条约》,纷纷对南极海域提出主权要求。其中,澳大利亚大陆架划界案获得批准后,其部分大陆架延伸已进入南极海域。
第三,大片国际海域被圈定为专属经济区。伴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深入实施,近代海洋法中“领海以外即是公海”的规定走入历史。全球超过1/3的公海被划为各濒海国专属经济区,公海范围大大缩小。一些国家甚至不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社会利益,趁机抢占公海。
2010年初,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法案,拟将距东京1700千米的冲之鸟礁认定为岛屿,并以此为基点圈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将西太平洋的大片公海水域划入管辖范围。菲律宾修改领海基线,将大片本不属于已的公海划为领海与专属经济区。
相关链接:冲之鸟礁
冲之鸟礁是日本南部太平洋海域的一个环礁,低潮时露初水面仅6平方米。位于北纬20度25分,东经136度05分,在东京南偏西约1730千米、冲绳东南约1070千米、关岛西北约1200千米。冲之鸟是岩礁而不是岛屿。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礁岩不能划定专属经济区。
冲之鸟礁不能供人类居住,也无法维持人类生存,不能划定专属经济区。2009年9月11日,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表示,该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工作小组已经着手处理日本提出的南太平洋大陆架延伸申请。中方已向联合国正式提交反对意见。
二、海上博弈升级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美、俄、日、韩等频繁在东亚海域举行军演,各国海上战略博弈更趋激烈、诡谲,海上安全格局正面临深刻调整。
(一)美海洋战略重心转加速向东亚转移
美将2011年作为重返亚洲的“关键年”,新版“国家军事战略”与“2011年海军作战部长指南”高度关注亚太安全事务。自2010年美宣布“南海事关美国家利益”后,加紧海上军力调整,大规模扩建关岛基地,强化第一岛链对东亚海域的监控、封锁,将维护东亚海上霸权作为亚太战略的关键环节。此外,美还加紧强化与日、韩、澳海上军事同盟,建立美、日、印海上安全定期协商与政策联动机制,推动日韩签署军事情报共享合作协定。
(二)海上摩擦不断,局势时有紧张
域外大国加紧介入与区内固有矛盾发酵,使亚太海洋新旧热点问题相继迸发,导致地区安全格局持续动荡。中日“撞船事件”再次引发******归属争端。朝韩北方岛屿、海域争端升级,“天安号”、“延坪岛事件”招致美、韩、日冷战后最大规模海上军演。
日俄围绕“北方四岛”主权问题口水战骤紧,俄将四岛纳入远东地区2025年前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加紧推进四岛开发。此外,俄在东亚海域举行大规模军演,拟在南千岛群岛配备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除防日武力夺岛外,也有意染指东亚海上“安全事务”。自北极航道开通以来,已有多艘商船经白令海峡往返于欧亚港口之间。俄高度重视北极航道的战略、经济价值,有意投棋布子,控制战略通道。南海周边国家联合对我,形势紧张、急迫。
在此情况下,各主要力量加紧海上战略博弈。日拟实施“领海警备”新方针,增强海上保安厅在“争议海域”的“执法权限”。韩积极筹划成立负责韩朝争议海域防务的西北海域司令部。越宣布将与俄共建金兰湾。菲律宾与美加紧海空合作,重点强化菲海军监控南海的能力。东亚海域已成为各主要战略力量角逐的重要舞台。
相关链接:中日“撞船事件”
2010年9月7日,福建省渔船“闽晋渔5179”号在中国******海域作业时,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舰只的非法阻拦,导致中国渔船与日海上保安厅舰只相撞。日方强行登上中国渔船,扣押包括中方船长在内的15名船员,并拟以日本国内法起诉中国船长,借以表明对******的实际管辖权。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多次对日交涉,要求日本立即放人。国内也群情激愤,多个城市出现抗议声浪。日国内右翼势力借机煽动反华情绪,冲击我驻日使领馆,围攻、威胁我在日旅游人员。9月25日,日方迫于压力,释放中方船长。中日“撞船事件”使两国政治、经济以及民间交流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
(三)国际海洋秩序加速调整
一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化日趋严重,难以再现共同争取海洋权益的局面。历史上,围绕划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发展中国家曾经团结一致,同发达国家展开了长期的外交斗争。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的深入实施,外大陆架划界与专属经济区划界工作日益深入,为了在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上占得优势,发展中国家彼此之间的分化、斗争明显加剧。当前,大部分划界争端都发生在相邻、相向的沿海发展中国家之间。
发展中国家间的海洋权益之争已经成为国际海权竞争的热点之一。
二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海洋问题的合作、斗争加速向纵深发展。一方面,双方在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仍存在深刻矛盾、斗争,反遏制、反海洋霸权仍是发展中国家海洋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伴随发展中国家内部分化的加剧,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在海洋竞争中获取主动,有意借助域外海洋大国的力量,增加外交筹码。
近年来,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有意在南海问题上与美国形成“利益捆绑”,制衡于我。2010年,美国以对越关系正常化15周年为由,加紧拉拢越南。美国务卿克林顿称越是“伟大国家”,总统******承诺“将把两国关系推向更高层次”。美越举行副防长会晤,美邀越高官参观航母,并派舰停靠越海军重镇岘港市,美海军官员拜会越海军第三战区司令部。
此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海洋环境治理、打击海盗、反走私等跨国性问题上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有所凸显,加强彼此合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增加,以往在海洋问题上泾渭分明的阵营划分有所模糊。
三、加速国际海权竞争的多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