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5300000029

第29章

努尔哈赤在攻破抚顺、清河之后,鉴于同明军交战路途遥远,需要在与明辽东都司交界处设一前进基地,以备牧马歇兵,于是在吉林崖(今辽宁抚顺市东)筑城屯兵,加强防御设施,派兵守卫,以扼明军西来之路。此时,努尔哈赤已经获悉明军分进合击的企图,判断明军西路威胁最大,其他三路因山险路远不能迅速到达目的地,遂决定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夏允彝《幸存录·东彝大略》)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利用要隘和谷地,集中八旗军精锐6万人先破明军西路,然后视情况再破其他三路,将主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准备迎战。杨镐对后金军的企图及部署一无所知,仍按原计划分路进军。2月29日,后金军发现刘綎军先头部队自宽奠(宽甸)北上,而西路杜松军已出抚顺关东进,进展过于迅速、孤立突出时,决定以原在赫图阿拉南驻防的500兵马迟滞刘綎部,乘其他几路明军进展迟缓之机,集中八旗精锐兵力,迎击杜松军。三月初一,东路军刘綎正由宽奠(宽甸)向西开进;北路马林军由开原出发时,叶赫军尚未行动;南路李如柏虽已由清河出发,但行动迟缓;只有杜松率西路军“违期先时出口”,突出冒进,黄昏进抵浑河,冒着严寒徒涉渡河。半数部队在渡河后,立即遭到后金军伏兵的袭击,杜松匆忙分兵为二,留一部分兵力及火器辎重在萨尔浒山扎营,自率一部分兵力进攻后金新筑的界凡城(位今抚顺与新宾交界之铁背山)。此时,后金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率八旗军进至界凡城下,针对杜松部署,议定分兵两路,各为四旗分别向两部分明军发动进攻。这时努尔哈赤亲临前线,改变了平分兵力的部署,命令其中两旗兵马救援界凡城;自率六旗主力部队急趋萨尔浒山,猛攻杜松部后方辎重。两军交战,将过中午,天色阴晦,咫尺难辨,杜松军点燃火炬照明以便进行炮击,后金军利用杜松军点燃的火炬,由暗击明,集矢而射,杀伤明军甚众。此时,努尔哈赤乘着大雾,越过堑壕,拔掉栅寨,攻占明军营垒,杜松军一部被击溃,被歼大部;努尔哈赤旋转兵力与救援界凡城的另外两旗兵力及筑城役夫1.5万人,分别从山上和山下合击杜松另部,大破其众,又追击10余公里至勺琴山,搜剿残余。杜松、王宣、赵梦麟等战死。努尔哈赤获悉明西路军后营游击将军龚念遂已领车营骑兵近万人退往斡浑鄂漠(在今抚顺县境),环绕营区挖凿堑壕,列炮准备守御,遂与皇太极率精骑千人追至斡浑鄂漠。后金军迅捷的进攻行动,让明军措不及防,悉数被歼。至此,明西路军全军覆没。

明军主力被歼后,南北两路明军形孤势单,处境不利。是夜,马林军进至尚间崖(在今抚顺县境,萨尔浒东北),得知杜松军战败,不敢前进,匆忙扎营于尚间崖,将所部分驻3处就地防御。马林为保存实力,环营挖掘三层堑壕,将火器部队列于壕外,骑兵继后。又命部将潘宗颜率万人,扎营于附近之飞芬山,分屯大营数里之外,以成犄角之势,并环列战车以阻挡后金骑兵奔驰突击。努尔哈赤在歼灭杜松军后,即将八旗主力转锋北上,迎击马林军。三月初二晨,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及努尔哈赤先后进至尚间崖前线。后金军仰攻不利,下马步战,明军见状军心动摇。代善怒马入阵,阿敏、莽古尔泰亦督众鼓勇急进搏战。努尔哈赤见机,督率六旗主力直冲马林部。后金主力进攻尚间崖,马林亲率军迎战。后金以骑兵一部迂回到马军阵后,两面夹攻,大败马林军,夺占尚间崖。马林急收残卒逃走,得以幸免,逃回开原,副将麻岩战死。接着后金军旋又集中兵力驰攻飞芬山击破潘宗颜部,尽摧明军战车和枪炮,全歼潘宗颜所部。叶赫兵未与后金交锋即惊慌逃跑。北路明军大部被歼灭。

努尔哈赤击败马林军后,立即移兵南下,迎击刘綎军。刘綎素称治军严整,行则成阵,止则成营,炮车火器齐备,装备精良。努尔哈赤根据刘军这一特点,决定采取诱敌速进、设伏聚歼的战术,力求全歼。初三,刘綎率明军东路进抵阿布达里岗(今新宾与桓仁交界山岗,北距赫图阿拉约40公里),因不知西路、北路明军已经失利,仍按原定计划向北开进。努尔哈赤闻讯,先后命阿敏、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日夜兼程前往迎战;自率4000骑入卫都城。初四,为全歼刘军,努尔哈赤采取诱其速进、设伏聚歼的战法,事先以主力在阿布达里岗(赫图阿拉南)布置埋伏。代善令士兵以缴获的杜松旗帜乔装明军,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号,持着杜松令箭,诈称杜松军已逼近赫图阿拉,要刘綎速进。刘綎信以为真,立即下令轻装急进。刘綎先头部队进至阿布达里岗时,遭到代善遂与阿敏、皇太极从四面伏击,明军大溃,刘綎战死。努尔哈赤乘胜率领后金军转兵南攻富察(今属桓仁),击败明监军康应乾所率东路剩余部众。初五,支援明军的朝鲜部队因败投降后金。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兵力,但对四路明军未做任何策应。及至杜松、马林、刘綎三路军战败后,才慌忙调南路李如柏军回师。李如柏军行动迟缓,仅至虎拦岗(在清河堡东)。当接到撤退命令时被后金哨探发现,后金哨探在山上发出冲击信号,大声呼噪。李如柏军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在撤退途中指挥失灵,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无数。最后总算是逃脱了被全歼的悲惨命运。至此,萨尔浒之战落下帷幕。

三、作战评析

萨尔浒之战,是明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历时5天,以明军的失败、后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明军的失败,作战指挥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后金军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情况不明,料敌不准,筹划不周,准备不充分,因而分进不仅未能达成合击,反遭各个击破。二是主力突出冒进,孤军深入,陷入重围,全军覆没,并使南北两路也陷入力单势孤的危境,为后金从容转移兵力,依次各个歼击造成了有利战机。三是杨镐掌握的机动部队置于辽阳,远离前线,既不能及时策应前队、协调指挥,也不能掩护撤退。加上杨镐远处后方,对战况盲无所知,前线又无人统一指挥和协调各军的行动,其失败是必然的。另外,明军作战意图事先泄露,使后金预先有准备,也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反观努尔哈赤,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是十分成功的。首先,及时探明敌情,适时判明对方进攻的主次方向,正确决定首先反击对其威胁最大而又孤立突出的杜松军,形成对明军各路的中间突破。其次,善于集中使用兵力,除以一部扼守要点,八旗主力始终集中使用于一个方向上,从而在总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使每战形成局部优势,保证战斗的胜利。再次,能发挥其骑兵快速机动的特长,及时迅速转移兵力,既弥补了兵力不足,又使明军猝不及防。另外,努尔哈赤善于用间行诈,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

后金军此战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完全陷人被动,辽东局势顿形危急。此战之后,后金军乘势攻占开原、铁岭,征服了叶赫部。明由轻忽自大变为软弱妥协,消极保守的战略思想占了主导地位,直至最后清叩关而入,明朝灭亡。

九一疑战

本篇旨在阐述作战中如何设置疑阵迷惑敌人的问题。设置疑阵,实际上就是制造假象、达到伪装自己迷惑敌人发一种“示形误敌”的手段。当然,己方也有被敌人的假象所迷惑的可能。因此透过表面假象看事物的本质,依据客观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战法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是指挥员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只有真正做到既善于以假象迷惑敌人,而又不被敌人的假象所迷惑的指挥员,才能说是多谋善断的优秀指挥员。依据战场自然景象的特点和变化来观察和判断敌情自然早已过时。现在观测器材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侦察的概念和范围已决非古代可比,但是本篇运用现实可行的手段迷惑敌人,所述判断情况的思路和方法,仍有可供参考之处。

【原文】

凡与敌对垒,我欲袭敌,须丛聚草木,多张旗帜,以为人屯。

使敌备东,而我击其西,则必胜。或我欲退,伪为虚阵,设留而退,敌必不敢追我。法曰:“从草多障者,疑也①。”

【意译】

与敌军对垒的时候,如果我想袭击敌人,就应该多聚拢些草木,在草丛中多设些旗帜,让敌人错误地认为这里有我方军队驻扎。用以迷惑敌军,以达到敌人在东部防备,我攻击西部的作战目的。这样,我就必然能够获得胜利。或者在我准备撤退时,伪装设置假阵地、伪装成留有伏兵的假象,而实际部队已经退走,这样做的话,敌人必然不敢贸然追我。《孙子兵法》指出:“在杂草丛生的地方应多设障碍,以迷惑敌人。”

【原例】

周武帝东讨,以宇文宪为前锋,守雀鼠谷。帝亲临围晋州,齐主闻晋州被围,亦自来援。时陈王纯屯千里径,大将军永昌公椿屯鸡栖原,大将军宇文盛守汾水关,并受宪节度。宪密谓椿曰:“兵者,诡道。汝今为营,不需张幕,可伐柏为庵,示有处所。令兵去之后,贼犹致疑。”时齐主分兵万人向千里径,又遣众出汾水关,自帅大军与椿对。椿告齐兵急,宪自往救之。会椿被敕追还,率兵夜反。齐人果以柏庵为帐幕之备,遂不敢进。翌日始悟。

(自《北史·宇文宪传》)

【译文】

北周建德五年(公元576年),周武帝宇文邕率军东进讨伐北齐,以齐王宇文宪所部为前锋,进驻于雀鼠谷。周武帝亲临前线指挥部队围攻晋州,北齐后主高纬获悉晋州被围的消息后,也亲自率军前来救援。当时,北周军的部署是:陈王宇文纯所部屯驻千里径,大将军永昌公宇文椿屯驻鸡牺原,大将军宇文盛所部屯驻汾水关,以上各路兵马都受齐王宇文宪统一指挥。宇文宪秘密对宇文椿说:“用兵打仗,是一种以诡诈为指导的行动。你现在设置营垒,不必张设军帐帷幕,可以砍伐柏树搭成草屋,伪示有兵驻守的样子。一旦使部队撤离该地后,敌人见到草屋仍会产生疑惑而不敢前进。”这时,齐后主高纬派遣兵力万人向千里径进攻,又派一部兵力进击汾水关,他自己则亲率主力进至鸡栖原与宇文椿部对抗。宇文椿把齐军来攻的消息紧急报告给宇文宪,宇文宪亲自率军前来增援。但当他赶到鸡栖原时,恰值宇文椿奉周武帝命令率兵连夜退还。追击中的齐军,当其看到以柏树枝搭设的草屋时,果然误认为是周军设伏备敌之所,于是望而生怯不敢继续前进了。到了第二天,齐军才明白自己了上周军的“疑兵”之当。

九二穷战

本篇虽取意于“穷寇”,但全文所阐述的是对于“不战而遁”之敌实施追击作战应当注意掌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穷寇”陷于绝境,大都会拼死争斗。

宋代学者梅尧臣说:“困兽犹斗,物理然也。”《吴子》说:“一人投命,足惧千夫”(《吴子·励士》)。因此对这样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他。毛泽东主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名句,以及我军渡江战役的胜利足以说明古人这一原则的不足,既是穷寇,其战斗力必然有限,就应穷追不舍,彻底歼灭之。

【原文】

凡战,如我众敌寡,彼必畏我军势,不战而遁。切勿追之,盖物极则反也。宜整兵缓追,则胜。法曰:“穷寇勿迫①。”

【意译】

在作战中,如果我众敌寡,敌人必然惧怕我军威势,不战而逃。对这样为保存实力而退走的敌军切不要急于贸然追击,因为物极必反,对这样的敌人反击会产生对我不利的后果。应当整顿部队有条不紊地追击,这样就能获得胜利。《孙子兵法》指出:“不要追击已经陷入绝境的敌人。”

【原例】

汉赵充国讨先零羌。充国兵至羌虏所,虏久屯聚,懈弛,望见大军,弃辎重,渡湟水。道隘狭,充国徐行驱之。或曰:“逐利行迟。”充国曰:“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死战。”诸校曰:“善。”虏赴水溺死者数百,余皆奔溃。

【译文】

西汉宣帝时期,后将军赵充国奉命讨伐先零羌。充国率兵进至羌军驻扎的地方,发现羌兵因长期驻扎这里,已经非常麻痹松懈,远远望见朝廷大军便丢弃战车辎重,企图渡过湟水而西逃。

因为所经道路险要狭窄,赵充国率军于后面缓慢地追逐羌军。有人对此提出意见说:“追逐敌人贵在迅速,现在行动太迟缓了。”赵充国回答说:“这是陷于困迫危殆的敌人,不可追击太急。因为,缓慢追击,敌人就会无所反顾地向前逃走;急速追击,就会迫使敌人反身与我拼死一战。”众校尉听后都赞同说:“讲得好。”羌兵因为慌忙逃走,故在争渡湟水时淹死数百人,其余的人都奔逃四散了。

九三风战

本篇旨在阐述怎样借助风向实施作战的问题。利用风向顺逆等自然、气象条件与敌作战,这在古代战争中屡见不鲜,而且也屡屡获得胜利。可以说本篇是作战经验的总结,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在现代高技术战争的战术行动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原文】

凡与敌战,若遇风顺,致势而击之;若遇风逆,出其不意而捣之,则无有不胜。法曰:“风顺致势而从之,风逆坚阵以待之①。”

【意译】

凡与敌军作战,遇顺风,可乘风势发起进攻;如果是逆风,可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吴子》指出:“如果顺风就乘势而攻击,如果逆风就严阵以待。”

【原例】

晋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杜重威等,与契丹战于阳城,为虏所困,而军中无水,穿井辄崩;又东北风大起,虏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何以用兵,令士卒枉死?”诸将请战,杜重威曰:“俟风少缓,徐观可否。”马步都监李守贞曰:“风沙之内,彼众我寡,莫测多少,但力战者胜,此风力助我也。”即呼曰:“诸军齐击贼!”马军左厢都排阵使张彦泽召诸将问计,或曰:“虏得风势,宜待风回与战。”彦泽亦以为然。马军右厢副阵使药元福谓曰:“今军饥渴已甚,待风回,吾属为虏矣!且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诡道也。”马步左右厢都排阵使符彦卿等乃以精骑击之,逐北二十余里,契丹主乘奚车走十余里,追兵击之,得一橐驼乘之遁去。晋军乃退保定州。

(自《旧五代史·汉书·杜重威传》和《资治通鉴·后晋纪五》)

【译文】

同类推荐
  • 天生我材必吴用

    天生我材必吴用

    现实社会中的吴家亮是个矮锉穷的屌丝男,在一家事业单位当职员,一事无成的他,处处倒霉,就连爱情上一次暗恋都被领导霸占了暗恋对象。气恼的吴家亮穿越到宋朝,没想到正好穿越到梁山宋江被奸臣毒死,军师吴用和花荣一同吊死在宋江坟前那一刻的吴用身上,吴家亮大叫我咋这么倒霉。
  • 抗日之不死传说

    抗日之不死传说

    抢车、抢粮,还抢毒气弹!这是要干啥?土匪李景说:“抗日!”前世是特种兵的他被变异细菌附身,意外穿越,成就不死之体!不想被管制,他毅然决然的成为了一名抗日土匪。拉山头、攻要塞,屠敌如屠狗!战火!硝烟!侵略!面对破碎的河山,李景发誓:“侵略者,我定要你们有来无回!”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国土苍穹

    国土苍穹

    国土虽大,但不容一分他有。万里海疆,没有一寸多余,不容一分他囊。生而为国死,死而为国魂,驱除四方鞑虏,荣耀华夏九州。……………………………………………………不是军事YY,也不种马,主角虽然牛叉,但不逆天,只想以此文向那些最可爱的人致敬,爱你伟大的祖国。
  • 三十六计(国学大书院)

    三十六计(国学大书院)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在众多的兵书中独树一帜、雄踞一流,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的经典,与《孙子兵法》一起,并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双璧”。故古书中称:“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 钢铁的咆哮3咆哮终曲

    钢铁的咆哮3咆哮终曲

    二战因为美国突然遭受前英王爱德华八世亲自煽动起来的法西斯暴动,而迟迟没能决出胜负。到了80年代,随着北方各国的战事再度激化,南极洲的边缘——南极半岛的中部建立起了数个人类城邦,一个全新的国家——维尔吉亚独立国在南极洲宣告成立。当然,这个国家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是放在烤肉架上的:各国的移民可不是脑袋空空地来到这片大陆的。而且,外患更是无法阻止:21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几乎同时研究出了掌握聚变反应堆的技术。由于新型的战舰“超兵器”对钢铁和其他材料的需求量再度提升,各国原本便已开始有所担忧的不可再生资源进一步吃紧。还没有掠夺的土地只剩下两块了:富含氘和氚的月球、富含矿产资源的南极洲。
热门推荐
  • 父仇记

    父仇记

    讲述了一个学武报仇的故事。武侠小说,怎么能不报个仇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夏目友人帐之落日余晖

    夏目友人帐之落日余晖

    “愿我们历经人间种种仍觉人间值得。”给夏目。
  • 活死人回忆录

    活死人回忆录

    故事的起因是主人公丁家旺的准岳父阮星绝说出了自己女儿是僵尸的事实,从而杀死她。因为此,丁家旺的心爱女人小春尸变,引发了一场整个槐山村沦为人间地狱的劫难。主人公在悲痛欲绝中决定和自己的好兄弟一起回到村子,他们想找到阮星绝报仇雪恨。在听到阮星绝的解释后,丁家旺对这个仇人又产生新的看法,并跟着他学习本领,学习为人处世。
  • 少年离歌

    少年离歌

    一次惊心动魄的相遇,一群意气飞扬的少年,一段尘封十三年的旧事······,一首首如泣如诉的离歌。有些事,有些人,有些情。看得太透彻,反而会更加心痛。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生,终究要一个人走下去。
  • 我爱你无畏人海的拥挤

    我爱你无畏人海的拥挤

    我爱你无畏人海的拥挤,爱上你是我落下的险棋。或许命运就是给我们开了这么一个玩笑。棋差一招,再没有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羽妖神

    天羽妖神

    凡人?妖怪?不,你是妖神!可我不想当什么妖神啊,村里的小姐姐还等我回去娶她。。。。。。。
  • 武道灵路

    武道灵路

    巍巍武道之极,漫漫灵路终点,淬武修灵,逆转天命!启灵脉,聚灵体,栽灵根,断骨淬武,洗髓重生,灵武登峰!
  • 幽幽你心

    幽幽你心

    幽幽你心里到底有我没我,有,我赐你鱼塘千亩,没,我封你做我皇后。陛下你怕是傻了吧,现在你哪里还有王王位,哪里还有江山,不过是只落水狗罢了。但是谁说我就不喜欢落水狗了?我要嫁给你,还要把这天下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