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霸王别姬:英雄末路之咏叹调
项羽在与刘邦的一对一对抗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但是项羽在局部战场的优势,不能掩盖西楚在整个天下棋盘上的节节败退,韩信、彭越、英布等势力以咄咄逼人之势,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包抄项羽的后方。
英雄末路,纵然力拔山兮气盖世,也只是一曲悲剧的咏叹调。
疑点之一:楚军为什么会在楚汉战争的第四个年头失去战斗力?鸿沟协议糊弄了谁?
疑点之二:项羽失败的个人品格溯因和他为什么不愿渡乌江?
一、项家军饿得撑不住了!
楚汉战争打到第四个年头,项羽撑不住了,原因倒不是刘邦变强了,而是一个字:饿!有人说,饿你就吃饭啊!问题正在于此,自从彭越起兵以来,项羽的粮食运输线遭到彭越、刘贾等人孜孜不倦的骚扰破坏,项羽多次放下刘邦去讨伐彭越,企图一举歼灭。但这彭越好似滑溜的泥鳅一般,总也抓不住他!项羽也曾经分出小部队,委派将领保护粮道,但这些不中用的家伙不是被杀,就是溃败逃走。
那么汉军那边怎么样呢?荥阳附近就有个粮仓,关中还有萧何将补给源源不断地送来,刘邦的日子滋润得很。《史记》说得很清楚:“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
但是和平谈判的话题却是汉王这一边主动提出的,刘邦先后派遣了两位谈判专家去项羽那里交涉,头一位是陆贾,后一位是侯公,最后终于达成一个协议:“一、项刘两家即日起停战,友好往来,平等互助。二、项羽把汉王刘邦的家眷,送还汉营。三、项刘两家以鸿沟为界限,鸿沟以东,归楚。鸿沟以西,属汉。”
双方代表将协议书送给领导人审阅,取得同意之后盖印签字,处理妥当,项羽叫了一队吹打,热热闹闹将刘邦的老爹和老婆送到汉营。于是这边刘邦父子夫妇喜重逢,悲喜交集,又哭又笑,那边西楚霸王带了虞姬,收拾帐篷,打道回府。那些士兵们听说战争结束了,也都笑逐颜开。“总算活下来了!终于可以回家和老婆儿女团聚了!”
按说刘邦得了老爹和娘子,又签了和平协议,就应该回关中安享天伦之乐,可是刘邦在营帐里与张良、陈平一合计,这仗还得打下去。
为什么?其一,项羽已经在撤退途中,全军上下都以为战争结束,斗志松弛,毫无戒备。其二,刘邦已经拥有天下的一大半土地,占有战略优势,正是大反攻的好机会!
于是起兵追击,同时通知韩信、彭越,前来会师。时汉王五年,汉王刘邦在一个叫固陵的地方,追上了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回头一瞧,这个气啊!有这么不要脸的人吗?说话跟放屁一样,根本不算数的!就是这样不诚信的家伙,搞得社会风气乌烟瘴气!二话不说,将刘邦军一顿暴打!刘邦大败,又陷入防守姿态。
刘邦也气,韩信、彭越怎么不守信用,讲好了会师攻打项羽呢!(还怪人家不守信用!)张良说,这是等你封地给他们呢!于是刘邦派使者告诉韩信、彭越:“一起灭了楚国,从陈县以东一直到海边,都给齐王(韩信),从这里到那里一大块土地,给彭相国(当时彭越的职务是魏国的相国)。”
于是韩信从齐地,彭越从梁地出发,与刘邦会师,这一来项羽就势单力薄了,连彭城也回不去,只好向东南方向且战且退。同时汉将刘贾会同九江王英布从西南方包抄楚地,而留守后方的西楚大司马周殷眼见形势不妙,扯起白旗叛楚降汉,与英布、刘贾会师,北上合击项羽。最后汉军几路大军合计近七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撤到了垓下。
二、垓下绝唱
垓下在哪里?这地方其实离刘邦的老家不远,在安徽省固镇县一条名为沱河的南岸(也有说在沱河北岸的灵壁县),有一块隆起的高冈绝岩,正是垓下古战场。相传当年的项羽退守垓下,利用垓下的有利地形,率军士和当地百姓用衣襟兜土修筑起一道简陋的防御工事,与刘邦作最后的抗衡。
汉军兵多将广,在韩信的指挥下,将项羽重重包围。到夜晚,项羽在营帐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依稀听得远处有歌声由远及近,飘扬过来。这歌声时高时低,一声长,一声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项羽不觉愕然:“这是我们楚地的歌声啊,难道楚地已经被汉军都占领了吗?”
项羽更加郁闷,起来喝闷酒,虞姬为了开解他,为他起舞。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这个关头,谁也没必要再装腔作势,弄些虚情假意。项羽在垓下被围之时,听着营帐外的四面楚歌,想必也该真情流露吧!
面对一生的爱人虞姬,项羽用浑厚的声音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悲歌慷慨,呜咽欷歔!虞姬听了,也是泣不成声。据说虞姬也回了一首:“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就从项王腰间拔出佩剑,向颈一横顿时血溅珠喉,香销玉殒。
这一出动人情节,后来演绎为一折《霸王别姬》。将这悲情一瞬,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