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韩信踌躇:他与项、刘三分天下,是否可行
韩信在短暂的时间里,一举击破收降魏、代、赵、燕、齐等五个诸侯国,横扫北中国,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以至于从前根本不把韩信放在眼里的项羽,派出使者游说韩信。
疑点:当此之时,如果韩信自成一极,那么韩信与项、刘三分天下,是否可行?
一、韩信灭齐败楚
韩信出发没多久,刘邦阵营中首席谈判官兼酒鬼的郦食其耐不住寂寞,跟刘邦说齐国不是那么好灭的,不如让他用那三寸不烂之舌去游说齐王,不战而胜。刘邦一听好极了,那你就去吧!
于是郦食其抖擞精神直奔齐国首都临淄,进了齐王宫,一顿威逼利诱连哄带骗,这酒鬼的口才的确了得,当时就把齐王给忽悠了,表示愿意臣服汉王。郦食其心花怒放,使命已经完成,他可以放开肚量畅饮美酒,享受人生了!齐王自然也殷勤招待,宾主双方气氛无比融洽,俨然一家人。
这边郦食其和齐王把酒言欢,那边韩信可是气歪了鼻子,但是也无可奈何,正打算撤军。谋士蒯通跳出来说:“汉王有诏令叫您停止进攻吗?”
“但是齐国已经臣服。”
“郦生凭一张嘴就降服了齐国七十多城,将军统帅几万人马,辛苦一年多才攻破赵国五十多城,堂堂一个大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儒生么?”于是韩信引兵继续攻打齐国,戒备松懈下来的齐军自然节节败退。韩信一直打到临淄城下。
齐王大怒,立刻把郦食其喊来。
“齐国已经投降汉王,汉军为何还要进犯?”
郦食其醉醺醺地说:“岂有此理,莫非韩信不知道郦某来了,也罢,容郦某走一遭,解释清楚!”
齐王哪里还信他,这时项羽派来支援齐国的二十万大军也到了,齐王煮了郦食其,与楚联合。楚军的领兵大将是大将龙且,有人向龙且献计,韩信天下无敌,所向披靡,打是打不过的。但他客场作战,粮食不多,不如死守城池,深沟高垒,逼他不战自退。龙且哈哈大笑,韩信我太熟悉了,他有几刷子我还能不晓得!
龙且很是瞧不起汉军大将韩信。但他的错误正是太轻视了韩信这位熟悉的陌生人。(龙且虽然和韩信很熟,事实上对韩信的能力并无深入了解,无疑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于是龙且出阵,与韩信隔着潍水东西摆开阵势。潍水今天与往日不同,水流很小,河面很浅。能不浅么?韩信打着哈欠,昨夜里他命人加班加点,连夜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住了潍河上流。龙且不知死活,还乐呢,天助我也!韩信点起一半人马,涉过浅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自然出兵迎击。在河边纠缠了一会,韩信且战且退。龙且拍马追杀,楚军一拥而上。“韩信莫走!”
韩信已经上岸了,发出信号,上游的守军搬开壅塞潍水的沙囊,呵呵,河水奔流直下,浪头这个猛!龙且正过河呢,河水一下子过来就把龙且的一大半大军卷走,淹死在潍水,做了潍水龙王的虾兵蟹将。龙且幸运地抢上对岸,可是又很不幸运地被汉军包围,终于遇上汉将灌婴,一刀斩杀。
潍水一战,韩信不但平定齐国,还歼灭了楚国一支大军。这使得中原战场上刘邦的压力,骤然减轻。而项羽的日子,却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二、项羽要跟刘邦单挑
当韩信在齐国节节胜利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也在中原步步推进,刘邦出逃以后,成皋很快陷落,汉军退守巩县、洛阳一带。但是项羽正要向西扩大胜果的时候,东方的水泊好汉彭越又起兵了,这一会他得到了刘邦的支援,刘邦派他的堂哥刘贾以及好友卢带了两万多人,协助彭越,破坏项羽的军粮运输通道。
项羽饱受断粮之苦,军心浮动。不得不放下刘邦,去讨伐彭越。公元前204年,9月,项羽留下大司马曹咎和司马欣、钟离昧等将领守成皋,东征彭越。临走之前项羽嘱咐曹咎说:“侬帮我小心地守住成皋,汉军挑战,勿踩伊,十五天以后,我一定打败彭越回来!”
曹咎,在第二卷我们提到过此人,他是项梁的老朋友,项梁身陷大牢的时候,曹咎救过他一命。所以项羽知恩图报,重用他为大司马,封爵海春侯。但曹咎其实没什么军事才能,这一点项羽也知道,所以嘱咐曹咎不要应战,只管死守。
问题是项羽为什么不任用钟离昧为主将呢?可见陈平的离间,效果还在。
项羽走后,曹咎一开始还能遵照项羽的命令,坚守不出,结果刘邦索性在成皋城外搭起一个高台子,特意从军中挑选大嗓门的军士,轮流上台,辱骂海春侯曹咎。好家伙,一连骂了五六天,曹咎终于憋不住了,不顾属下的劝阻,率军出战。结果自然是大败,汉军乘胜攻陷成皋,曹咎知道自己铸成大错,愧见项羽,和司马欣在汜水河边双双自刎而死。
刘邦乘胜追击,把钟离昧围困在荥阳东郊,这时候项羽已经击溃彭越,率军赶回来,却得知成皋已经沦陷,于是双方在荥阳北面的广武山对峙。
汉王刘邦的营地在广武山西头,高出黄河近200米。西楚霸王项羽的营地在广武山东头,居高临下,上有有一个隆起的土堆,后人称之为“项羽堆”。据说和刘邦陷入僵持的项羽希望尽快决一死战。有人给项羽出招,押出刘邦的老爹刘太公逼迫刘邦出战。于是项羽在这土堆上搭起一个高台,把火锅子点起来,老人家架起来。
准备停当,项羽派人大声喊话:“姓刘的,有种就出来和老子打,像个王八似的,缩在里头算什么?再不出来,就把你老爹当羊肉片子涮了!”
刘邦一瞧,还真是老爹。原来当初从彭城逃出来的时候,刘邦把老爹和老婆都丢给项羽做了俘虏。刘邦一拍大腿,在城墙上回答说:“项王,怎么说咱也是结拜兄弟,凭咱兄弟的交情,我爹不就是你爹?真要涮爹的话,别忘了分碗肉汤给咱喝!”
嘿,项羽想想没辙,真的打算把刘太公煮了算了,好久没出场的项伯连忙跳出来,劝阻说:“大家都是出来混的,谁管家里头人的死活啊!杀掉刘太公,一点用都没有。”
于是项羽不杀刘邦他爹,自己站在高台上对刘邦喊话:“你我二人争夺天下,何必让百姓受苦,生灵涂炭!我们就在这里一对一的单挑,决个胜负,如何?”
刘邦一听乐了,这不开玩笑么,十个刘邦也打不过一个项羽啊!回答说:“老弟,我不会和你单挑的,要不我们比脑筋急转弯好了!”(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羽见刘邦不应战,干脆派出三个将领到城下挑战。“你自己不能打,就挑三个人出来,和我的部下决斗!”
刘邦在城头窥探着,找来一名来自北方楼烦部落的神箭手,搭弓射箭,把项羽的三个将领全射死了!
项羽这个气啊,这不无赖么!他亲自被甲持戟挑战,汉军的楼烦神箭手想射他,被他瞋目大喝一声,吓得“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刘邦听说项羽亲自出阵,与他搭讪说,这样吧,我也不和你单挑,我们比说脏话骂人,这个我拿手。于是开始数落项羽,项羽更火了,恨不得飞上去宰了这老头。刘邦正骂得开心,西楚军中的神射手也出场了,架起弩机,瞄准刘邦,一箭射去。刘邦哎呀一声,已然中箭!
中了哪里?刘邦说:“虏中吾指!”其实射中的是刘邦的胸部,抬下去卧床休息。顿时汉军将士议论纷纷,张良在营中一走,这军心不稳会出大事的。进去找刘邦,刘邦躺着哼哼,张良请他起来慰劳军队。
“老子都这样了,慰劳个屁!”
张良强请,再三催促。刘邦明白他的意思,勉强起身,包扎伤口,披上厚厚的外衣,出去巡视军营,士卒们一看,没啥事!情绪都稳定下来了。士卒们都安心了,刘邦可闹心了,病情也加重,只好回成皋休养。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203年、汉王四年的冬天。
三、韩信与项、刘三分天下,是否可行?
冬去春来,韩信在齐国歼灭龙且的消息,也先后传到了项羽和刘邦军中。韩信在报告喜讯的同时,也提出了改善个人待遇的请求:“齐人奸猾,田家残余还在继续活动,南面又邻近楚国,请求委任末将为假王(代理齐王)。”
刘邦一听就火了,老子在这里快撑不住了,你小子不来支援,还想封王。这不是做梦吗?张良和陈平一听这话急了,忙踩老刘的脚趾头,跟他咬耳朵:“韩信真的称王,你也拦不住他,逼急了他一翻脸,你什么也捞不着!不如顺水推舟,就封他当王。”
刘邦醒悟过来,反应奇快:“男子汉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做个屁假王!”
派张良做使者,到临淄去,封韩信为齐王,同时抽调韩信的军队到广武来帮忙。(刘邦这是第三次从韩信那里调兵。韩信灭魏破代后刘邦抽走他的主力让他带新兵打赵国,韩信灭赵以后刘邦抽走他的主力让他带新兵打齐国)
韩信歼灭龙且的消息,也传到了项羽军中。情报人员告诉项羽:“现在汉军的大将就是曾在我们西楚陆军总参谋部工作多年的韩参谋。”
“哪个韩参谋?”
“就是那个长长细细白白斯斯文文的韩信。”
直到韩信已经威震天下,横扫北中国,令专心与刘邦在中原对峙的项羽苦不堪言时,项羽才明白这个曾在西楚陆军总参谋部工作多年的年轻参谋是何等厉害,而这个年轻参谋还曾经给他制订过不少作战方案,但他却总是不屑一顾。
项羽决定派一个韩信的老乡去游说韩信重回西楚,或者三足鼎立。韩信这位老乡的说词很有说服力,他指出了刘邦的品行缺陷和不可信任(这一点日后很快证实),并进一步阐述道:“韩将军,你的力量已经足以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你站在汉王那边汉王就会得到天下,你站在楚王那边楚王就会得到天下,但你想过吗?以刘某人的德行,楚王灭亡后,他还能容得下你么?”
老乡接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既然如此,你不如抛弃刘某人,自成一国,与项、刘三分天下,这岂不是你韩将军最好的选择!”
但做惯了“打工仔”的韩信似乎没有自己当老板的野心,更何况他对在西楚的不得志记忆犹新,对刘邦破格启用他感激涕零。韩信诚恳地对老乡说:“我当年在项王帐下做事,提了那么多建议,项王没有采纳一条,所以我干了那么多年也还是个小参谋,所以我投奔汉王。结果汉王对我非常欣赏,拜我为将,独立作战,让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我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我怎么可能背叛汉王呢?”
老乡无话可说。
韩信的老乡回去了,韩信的谋士蒯通却不死心,他说要给韩信相面。“将军的面相很一般,顶多不过封侯,又动荡不安。”蒯通绕到韩信身后,“可是将军的背,那真是贵不可言!”
接着,蒯通为韩信指出三点:其一、楚汉分争,已经到了相持阶段。其二、决定胜负的天平,正是将军韩信你本人。“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其三、正因如此,两方面都急于拉拢你。你的选择“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韩信表示拒绝,理由是刘邦对他有恩。蒯通不同意韩信的观点,又为韩信指出三点:首先,感情这东西是靠不住的。张耳、陈余就是现成的例子。其次,君臣之间更不存在恩情。“野兽已尽而猎狗烹。”当年的句践为什么杀文种,就是因为越国已经强大起来了,你的利用价值没有了。现在你韩信的情况,一模一样,一旦“野兽”项羽被消灭,你这条“猎狗”能存活么?最后,你功劳太大。“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你韩信平定魏、代、赵、燕、齐五国,这些功劳太大太多,刘邦已经没有办法酬谢你。
蒯通说:“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这一席话显然对韩信有所触动,他答应蒯通,考虑几天后给他答复。但是韩信犹豫许久,最后还是决心忠于刘邦,蒯通大为失望,他不愿意做韩信的殉葬,假装精神失常,离开了韩信的幕府。
韩信忠于刘邦,缘于他的道德判断,从报恩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问题是,蒯通所建议的三分天下,是否可行?
认为不可行的,有两点理由。一是认为韩信缺乏刘邦一样的政治才能。二是认为韩信的部下和军士都来自汉营,一旦韩信独立,未必能掌控得住。即便一时弹压下去,也是身在韩营心在汉。
这两点,看似很有道理,其实都不成立。首先说韩信没有政治才能,理由并不充分。这就好比某人没吃过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显然不能服众。退一步讲,即便韩信的政治手腕不如刘邦,至少强于项羽或相当于项羽。其次说韩信的部下和军士都来自汉营,那就更是胡扯了。韩信的兵,基本上都是在赵国和齐国招募的新兵,来自关中的老兵,早就被刘邦调走了。至于将领,曹参、灌婴这些人,倒的确是刘邦的老部下。但是这未必就等于说曹参、灌婴就一定不支持韩信独立。相反,一旦韩信独立,曹参、灌婴的地位如果得到提升,也有可能对新主子忠心耿耿。道理很简单,一样是打工,给谁卖命不是一样,只要韩信够强、够大方,新主子比旧主子更吃香。
事实上,如果韩信真的独立,三足鼎立的形势下,刘邦倒是危机四伏,因为他的兵力,抵御项羽已经很吃力,怎么还有余力讨伐韩信。况且刘邦的兵,一大半是韩信带过的,晓得韩信的用兵如神。从国际形势上说,赵王张耳,曾经是韩信的副将,晓得自己不如韩信。同时又是刘邦的好朋友,也不可能与刘邦一下子翻脸。所以采取中立的态度比较可能。至于项羽,啃不下刘邦,也打不过韩信,而且从格局来看,更倾向于联韩抗刘。彭越,满足于割据梁地,如果韩信强大,他必然不会为刘邦火中取栗,讨伐韩信。相反,他很可能依附于韩信。刘邦,在失去韩信的支援之后还谈什么进取天下、吞并项羽,能够保住眼下的地盘就很不错了。
那么,三足鼎立之下,谁会更有优势呢?刘邦最吃亏,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相持个十几二十年,刘邦必走先,那么他的继承人,就是柔弱的刘盈,好在他有个强大的老妈吕雉。不过吕雉再想骗杀韩信,就不太可能了。项羽刚满三十,前面的路还很长。岁数大了,不知道会不会成熟一些、智慧一点。韩信出生年月不详,估计比项羽略年轻些,他前面的路就更长了。一些小国和小军阀,如张耳、彭越,可能会被韩信陆续吃掉。人是会变的,韩信真的独立为王了,他的政治才能或许也会慢慢挖掘出来。果然如此,天下可就真的难以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