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而成绩差,几乎是所有差生的共同特征。
说到孩子成绩差,很多父母的脑子里会蹦出一个词来:差生。其实,“差生”与“成绩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差生一般是指那些不守纪律,成绩落后的学生。他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为习惯差,表现为经常与同学吵架、打架,上课不专心,搞小动作,常常迟到,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另一种是学习成绩差,其表现为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时虽然不搞小动作,但是,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对老师的提问不举手发言,每次测试成绩都不及格,接受能力以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这些学生,在各所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虽然差生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应该尽量慎重使用差生这个概念,尤其是在学生面前,最好不用。之所以如此,还有下面的理由:
(1)差生概念的相对性
学生的成绩好与坏是相比较而言的。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差生的具体内涵也会不同。一所普通学校和一所重点学校相比,由于学生来源不同、素质不同,虽然都有差生,那情况就很不一样,这不仅反映在差生的数量上,也反映在差生的水平和层次上。
具体到每个学生,差生这个概念也是相对的。每一天、每一周的情况都在变化,不可以笼统而绝对地将成绩差的学生称为“差生”。
(2)差生概念的复杂性
一个学生,怎样才算差生?很难说得清楚。从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就可看到这种复杂性了。有的学生学习不好,纪律不好,但对集体的事情特别热心,干起活儿来也不惜力,你怎么评价他呢?当然也有的学生学习不错,但从来不关心集体的事情,自私心很重,你又怎么评价他呢?即便我们以“学习差生”、“品德差生”加以区别时,也很复杂。
曾以《离开身体的心脏还能跳动吗?》一文荣获《中国少年报》第二届“科学小园地”全国优秀作品个人奖的小胥,就曾是一个留了三年级的“老留级生”,可他的科学小论文得到了茅以升、高士其等著名科学家的高度评价:“有独特的实验方法和比较精确的数学统计。”本来,从连续留级这个角度看,他属于差生肯定无疑了,但他的小论文又是真正的优秀,班上的优秀生也未必写得出来。
(3)差生概念的片面性
这种片面性常常表现在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来衡量、评价学生。在许多人眼里,学习差、成绩低的学生就足以戴上“后进生”的帽子了。如果该学生纪律、品德再有些问题,那他肯定被称为“差生”了。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确确实实可以称为“差生”呢?只有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达不到教育培养目标和对该生年级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学生,才是差生。用这个标准去衡量,那么在有的班级里(重点校的一些班级)可能只有相对差的学生了。
差生(或某方面后进的学生)的产生,是孩子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发展不和谐的反映。引导、促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和谐地发展,是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父母的责任。帮助孩子进步,甩掉“差生”的高帽,做好转化差生工作,是每个父母的义务。父母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成绩差的孩子,以有效的方法指导孩子的学习,使他们走出学习成绩差的低迷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