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很难的问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搞定了,这使家旺和大菊开心不已。那段时间里,俩人夜夜加班,如漆似胶,日子比蜜月还甜。
“老婆,同你商量个事。”一天中午,家旺下班回到家,前脚刚一进门,便冲屋里喊道。
“什么事?这么急慌慌的。”大菊从里屋出来,问。
家旺将手里的信递给她:“刘爱国考上大学了,是自费的,想找我们借点钱。”刘爱国是家旺大姐家的老大,是晚辈中最大的一个,复读了一年才考了个自费的本科。
“借钱?我们哪有钱借,这次买的电视机冰箱还不是你借来的钱?”大菊边说边打开信纸看了起来。
“我们现在是没有钱,但外甥上大学缺少学费,做舅舅的无论如何也要帮一点吧?”
“帮是要帮,可你说怎么帮吧?”大菊两手一摊,“反正我手里是没有,看你怎么办?”
“要不我再找人借一点?”家旺试探着问。
“借,你就知道借,你以为不要还的。”大菊别了家旺一眼,脸上明显写着不快。
“那你说怎么办吗?”家旺为难地说。
“要他去当兵,考军校行不行?”大菊问。
“不行,他是近视眼,右眼视力才0。6,要是能当早让他去当了。”
“能不能拉拉关系,找人疏通一下?”
“不行,像他那个情况就是当了兵也没用,说不定复检时就会退回去,连武装部都要受牵连。”
“那怎么办啦,我们又能给他多少呢?要是他家里没钱送的话,光靠我们怎么行?”大菊沉吟了一会,断然地说:“要依我说,自费的,要那么多钱,干脆别读,别把家里读穷了,到时饭都没得吃!”
“……也是啊”,家旺应付着,“要不回信去,要他别去读?”
“你看着办吧,反正我是没办法。”大菊转身进了厨房。
这封信该怎么写,家旺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按理说,外甥读大学,应该支持,可大姐家的实际情况,家里三个读书的,就靠姐夫做乡工赚那点钱,读个中学都已经很为难了,再去读个自费本科,那几万元从何而来?而且毕业后又没有工作安排,一样出去打工,还不如读个技校学个技术。……对,建议他去技校学技术,这样家庭经济压力少很多,自己也好说一点。家旺打定主意,便很快写好了那封信,发了出去。
爱国收到那封信,一下子傻眼了,他没想到当官的舅舅竟然不让他读大学,这令他既失望又难受,闷闷不乐了好几天,父母问他,他才把信拿出来。
“怎么会这样?他不就是读书出去的吗?怎么不让外甥去读书呢?”大姐夫刘解放不解地问。
“他不是在信里说了吗,读大学花钱太多,又没有工作安排,不划算。”大姐李早秀说。
“什么不划算,我看他是怕给他找麻烦。不想帮忙就算了,还要说得这么好听!”
“看你怎么说话的?我弟弟他不是那样的人!”早秀拿眼死盯着丈夫,生气地说。在她眼里,她这个弟弟是完美无缺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她不允许任何人说他的不是,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她虽然没读书,但在这个家里,不要说几个同胞姊弟,就是母亲也不会同她违拗!父亲在世时,几乎所有家人都挨过打,唯独她没有!她平时默默无闻,埋头做事,不声不响,尽可以吃亏受苦,但一旦她说起话来,就是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还在她很小的时候,大概四、五岁吧,因为活泼可爱,她被一个下放到农村的乡干部看上了,那名干部不能生育,想要了她去做女儿。那对夫妇上门说了好几次,父母退不了情面了,又考虑到她的前途,便想答应下来,没想到刚要跟她说的时候,她便知道是咋回事了,说你们是要把我送人是吗,对不起,我死也不会去!母亲问她为什么,跟着人家去享福不好吗?只见她把头一昂,像个大人似的说:父母只有一个,在父母身边才是最好的。父母再要说,她便紧绷着脸,从牙缝里挤出这样一句话;你们不要我,我就跑出去,永远不回家!说完头也不回地朝门外走去,吓得父母赶紧把她追了回来,从此再也不敢提送人的事。个性是从小养成的,早秀的个性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不是那样的人?行了,别说了,我们自己想办法吧,不麻烦他了。”刘解放自然是知道妻子脾性的,而且多次领教了,每次发生争执,好像运气总在她那边,自己只能低头认错。现在见她生气了,态度立即缓和了下来,说完转身出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