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产品具有定制化的特点,即通常是根据线路、站点信号设备供电的需要进行模块组合设计和参数调整,产品价格差异比较大。预计2012年全国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系统收入仅在铁路一项就可达到10亿元。
鼎汉技术最擅长的领域在于信号智能电源系统,2008年间公司市场份额为30.03%,高于其他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且国家铁路属于国家垄断行业,根据《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办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铁路建设项目所需要的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系统只能在铁道部认证许可的厂家范围内进行选择。这就给予了鼎汉较高的制度壁垒,再加上它本身的技术优势,都使其在信号智能电源系统的地位很难被撼动。
电力操作电源系统——头角已崭露
从近几年来看,我国铁路的全面提速和电气化里程的不断提高都要求国家投入巨资对铁路系统进行改造,这也带动了轨道交通电力操作电源产品需求量的增长。此外,现有电气化铁路电力操作电源技术还处于20世纪80年代水平,技术陈旧,可靠性低,已不能满足电气化铁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地更新换代。预计铁路电力操作电源销售收入2012年可达2.65亿元,地铁、轻轨等2012年可达1.56亿元。
电力操作电源行业的生产企业众多,但无优势厂商。鼎汉技术凭借其在其他电源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经验以及良好的市场渠道和品牌优势,很快就在市场当中占领了一席之地,并分别于2008年、2009年完成了产品的开发和用户环境的试验工作。
屏蔽门电源系统——红海中争优
目前,轨道交通屏蔽门电源系统主要还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轨道交通屏蔽门电源系统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原有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改造以及高速客运专线的站点建设等。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入的加大以及屏蔽门需求的增加,屏蔽门电源的生产商和系统集成商越来越多,行业竞争也会逐步加剧。鼎汉把这个行业也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尽力加快实现其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通信电源系统——逐渐受重视
铁路通信电源系统是铁路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构成各种通信手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确保通信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铁路系统的改造及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等都要配套大量的电源产品。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电源系统承担车站、控制中心、车辆段通信设备的供电。
为了能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在不同的轨道交通通信电源项目中,公司需要提供多种设备的有机组合方案,方案的确定取决于各地自然条件、技术需求、预算水平、经济发展和未来规划等多方面因素。鼎汉未来将积极拓宽产品线,在智能分时配电设备和智能配电监控设备等方面增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推出速度,满足轨道交通市场迅速增长的需求。
不靠运气靠实力,中国风投遇到鼎汉
“是有些巧合,但绝非运气。”中国风投总裁王一军这样评价对鼎汉技术的成功投资。2007年11月28日,距离跟鼎汉认识只有一个月,中国风投就决定对其投资了,王一军解释“正符合我们的胃口,印象很深刻”。
“我们在2007年之初就对国家‘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这个行业相关领域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本身就已经决定要选择与轨道交通发展相关的企业进行投资。”王一军说。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简称“民建中央”)发起成立的专业从事风险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民主党派。1998年,民建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几点意见》的提案,在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在民建中央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成思危先生的直接支持、关心下,由民建会员企业参股的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正式成立。这个“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试验田看起来是出身不凡,但风格却不是“风险”型,成立的前六年只投资了5个项目,虽然数量少,但是质量高,并通过对这几个项目的经验总结和用心思考,中国风投从中收获了很多,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用王一军的话来说,就是“埋头潜心学习”。
中国风投的长征历程跟深圳创业板的诞生过程有着极为相似的发展曲线。在中国风投成立后的6年时间里,其管理团队一直处于“探索和学习”的状态,正如公司总裁王一军所说:“提出创业板的初期,很多家创业投资公司冲动、膨胀,但如今都不见了踪影,而我们始终遵守成思危主席提出的要求,专业专注,谨慎投资。”厚积薄发——这是中国风投所追求的。
2006年开始,中国风投突然发力,到2010年已出手20多个项目。其中已有6个项目在香港、深圳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而与成立之初的“创业板”渊源,也体现为鼎汉技术的成功IPO。投资鼎汉技术之前,中国风投已经涉足轨道交通行业,在该行业做了大量的功课,非常看好这个行业,并且已经投资了一些行业内的公司,所以当遇到发展比较成熟的鼎汉时,公司发现鼎汉有众多其他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果断投资顺理成章。如果中国风投没有深厚的积累,那他自然也没有发现鼎汉的实力。
说到优势,首当其冲的就是鼎汉的管理,鼎汉的主要骨干均来自华为,受过大企业的洗礼,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强,而且继承了华为销售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方面,鼎汉具有较为完备的研发队伍,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鼎汉率先完成了依据铁道部新标准要求的产品研发,并且是唯一一家全部测试项目一次性通过铁道部认证测试的企业。受铁道部的委托,鼎汉负责并完成了全国信号电源模块互换性标准检测设备的设计和开发。行业其他公司只拥有部分核心技术或不具备研发能力,只是系统集成。
由于关键模块自主研发和生产,降低了公司的成本,使得鼎汉相比集成商而言具有价格优势。
鼎汉在其直销体系中已建立覆盖各路局、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院和铁道部的客户关系平台,建立了从设计、应用、技术决策、商务决策等层面的普遍客户关系,显著区别其他小厂薄弱的局部单点客户关系。
鼎汉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其产品在可靠性方面明显优于竞争对手,并且已建立覆盖各路局和城轨系统的规范服务平台。
由此可见对鼎汉技术的迅速出击并不代表中国风投的投资风格是不谨慎的,而恰恰是中国风投在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才能迅速而精准地命中这家有前途的龙头企业。
鼎汉与中国风投一拍即合
在2007年中国风投果断地向鼎汉技术伸出橄榄枝之前,鼎汉技术就早已被多家创投机构所青睐,而其也多次与创投公司进行接触洽谈,但最后鼎汉技术还是选择了中国风投。“鼎汉并不是很缺乏资金,他们需要增值服务和对行业有了解的投资者,这是我们所特有的,而我们也非常看好由顾庆伟带领的鼎汉的管理团队和鼎汉突出的行业地位,因此双方一拍即合。”王一军这么说到。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1000万元,这占到了鼎汉技术公司增资后注册资本的4.13%。作为一家深入贯彻“支持创新者创业”的创投机构,在中国风投向鼎汉技术注入资金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增值服务。中国风投在鼎汉安排了一个董事席位,由中国风投营运总裁孙集平女士担任此职。作为一家成熟期的企业,鼎汉技术在各方面已经做得颇有成绩,而且由于其管理优势,中国风投在鼎汉技术的产品方面给的建议并不多,更多的是跟他分享自身的资源,还有上市过程中的辅助。
在市场拓展方面,由于中国风投投了多家轨道交通企业,这些企业在业务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中国风投像很多创投企业一样把他们互相联系到一起,不仅给企业提供了市场整合的便利,而且给企业以兼并收购的机会。鼎汉技术因此受益,因为中国风投给他找了不少于六家收购对象。这些收购的产品增强了鼎汉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给予鼎汉新的发展方向,比如轨道交通通信电源系统和电力操作电源系统,随着市场认知度的提高,都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国风投进入鼎汉以后,各项财务数据显示鼎汉的业绩上了一个新台阶。公司的规模增大,伴随着规模效应也在增大,每股收益从2007年的0.5660元增长到2008年的0.5976元。营业收入也是迅速攀升,能清楚看到公司的效益有巨大的进步,这份成绩是对中国风投的肯定。
慧眼才识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鼎汉是一匹良驹,即使没有伯乐,以鼎汉自身的能力应该也能成为“八百里马”,但是“伯乐”中国风投在万马奔腾中发现了鼎汉的实力,然后以培养千里马的方法来培养他,鼎汉不仅可以成为千里马,而且可以更早地成为千里马,从而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后面,坐稳行业第一把交椅。
“千里马常有”,在各行各业中都存在一些有潜力的良驹,关键是能否独具慧眼。首先是对行业的判断力,对于轨道交通这个行业来说,其潜力不容小觑,中国风投行业研究做得深刻,因此会有更精准而大胆的投资。其次是对企业的判断力,对这个行业了解的多了,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企业,从而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当潜在的千里马出现时,抓住他然后“策之以其道”,这就是投资的真经。
中国风投与鼎汉的结合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典范。轨道交通是国家重点支持而且也是国家直接管理的一个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高,鼎汉技术成绩斐然,逐渐成为行业标杆,与公司高层的出身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千里马的地位自此奠定。中国风投如果没有那么久的积淀,最后也许就抓不住鼎汉这个机会,同时如果没有中国风投的积淀,鼎汉方面可能也就不会看好中国风投了。总而言之,该案例的成功要肯定被投企业的领先行业之能,而更值得称道的是创投企业的厚积薄发、慧眼识才之势。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于2000年由民建中央发起、民建会员参股设立,是国内最早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得到了“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的关心和指导。中国风投的主营业务是创业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及管理,重点投资领域有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及现代农业等,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深圳、宁波、青岛、温州、郑州等地设有办事处。
中国风投管理资金约30亿元,在北京、深圳、杭州、宁波分别设立人民币基金共6只,其中包括与科技部引导基金合作设立的节能环保领域专业基金,以及正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合作设立的新材料领域专业基金。中国风投目前已投资项目50余个,其中7个项目已在海内外上市,还有6个项目已向中国证监会申报上市材料。此外,中国风投还设立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开展创业投资理论研究、出版《中国风险投资》杂志和《中国风险投资年鉴》,承办每年一届的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中国国内最大的风险投资论坛之一)。
中国风投主要股东有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中国宝安集团、通威集团、林达集团、天正集团等。其中,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以联系中国经济界和工商界成功人士为主的民主党派,会员多为成功企业家,这不仅为中国风投提供了政府背景资源、丰富的人脉资源,也为中国风投提供丰富的资金来源。
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国度里,令人敬佩的投资家们,精心经营着自己钟情的投资事业,在这片充满了机遇、睿智、风险和丰厚回报的天地里,彰显着卓异才华。中国风投跃马横刀进军鼎汉技术,将麾下充盈的风投财富与顾庆伟优质的实业资源完美结合,不仅创造了短期商业利益和远期发展潜能同步实现的奇迹,也为2007年的资本市场,留下了一段“玉质金相,剖决如流”的佳话。
中国风投联姻“小华为”,有两个创新令人叹为观止。其一为顾庆伟领衔的鼎汉科技,在创业进取的同时,严守了现代商业的运作规则,在其核心管理团队的带领下,智慧、优雅地绕开了源自华为公司的同业限制壁垒,创造性地选择了轨道交通领域电气设备供应商这一角色,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了自华为公司吸收的全部潜能,终于造就了“中国风投入资小华为”的基础。其二,中国风投的决策者们秉承着“投资就是投人”的理念,在万马奔腾之中,以伯乐之相,慧眼独具地选中了鼎汉技术,貌似不经意间的惊鸿一瞥,却已注定了鼎汉技术会在创业板上奏响开市宝钟的宿命。
郝省
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合伙人、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