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9500000006

第6章 故土·血亲——湖湘文化的最初孕育(2)

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我最害怕的是我国传统的,前头吊着三朵棉花球的孝帽。我戴这样的孝帽的时候是三岁半,因为我父亲死了。家里人把我抱起来,给我穿上孝衣,戴上孝帽,那白色颤动的棉花球,就像是成团成团白色的眼泪在往下抛。因而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他们给我戴好那帽子后,就把我放到堂屋里。堂屋的墙壁上都挂着写满了字的白布,那就是孝联,也就是挽联。可我不懂,只看到白布上乱七八糟地画了很多东西。我的母亲也穿着一身粗麻布衣服,跪在一个长的黑合子的后面;家里人把我放在母亲的身边。于是,我就放声大哭。我不是哭我的命运,我那时根本不会理解到这是我一生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我的命运就要和过去完全不同了。我觉得,我只是因那气氛而哭。后来,人们就把我抱开了。但那个印象,对我是深刻的,几十年后都不能忘记。(丁玲:《死之歌》,《丁玲文集》第8卷第382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白花、灵堂、死亡:恶梦,给童年的丁玲太多太深的印象,以致她在走上人生道路的时候,在创作的时候,对死亡特别敏感,体验也特别深刻。

丁玲在《死之歌》中写到她一生见过的和未见的死。如未见过面的表哥之死和那个抱着表哥的灵牌结婚的表嫂的死,想到向警予的死,胡也频的死,写到自己身处魍魉世界,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到南京,落在魔掌里、蒙受敌人卑贱下流的谎言的折磨、上吊自杀而又未死的痛苦和感觉。此后,在风雪漫天的北大荒,在北京的秦城监狱,都想过这个问题。1985年在两度住院、生命垂危之际,死亡的感觉再次袭来,她写下了《死之歌》。

值得注意的是,丁玲在写到自己对生与死的感觉和体验时是十分深刻入微的。譬如写胡也频之死的感觉体验是:“这给予我的悲痛是不能想象的,没有经验过来的人是不容易想象的,那真像是千万把铁爪在抓你的心,揉搓你的灵魂,撕裂你的血肉。”(丁玲:《死之歌》,《丁玲文集》第8卷第390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死亡”,本来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这对于童年就有着最初印象、后来又长期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丁玲来说,对它就有着某些人所不曾有的特殊的敏感,并自然而然地会在她的笔端流露出来。这样,对于死亡的感觉,死亡的体验,生命的意识,便成为她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由此成为了她文学作品风格的一个方面。童年的印象太具有决定意义了。丁玲说:

“整个幼年,我就是跟着在死的边缘上挣扎的母亲生活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对死就这样的敏感。我常常要想着别人,替别人想,我不能忘记一些悲伤的往事。”(丁玲:《死之歌》,《丁玲文集》第8卷第383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她又说:“我小的时候,是一个好哭的人,常常要想到别人的生、死,好像这些都和自己的生命纠结在一起似的”。

(丁玲:《死之歌》,《丁玲文集》第8卷第385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丁玲不幸言中了,以后“死亡”一直和她的生命纠结在一起,并不断地在她那荒冷的记忆中加上血的颤栗。

2—3母亲——文化的一片沃土

最初给丁玲以影响的,自然是她的父母。虽说丁父是个挥金如土的败家子,且又是一生不曾做过任何实际工作的公子哥儿,但他人很聪明,也有才气,年青时中了秀才,而且善良。在丁玲的印象中,他是一个行医散药、造福乡里的仁慈的好人。丁玲回忆说:“他生了两场大病以后,中医不能成功地诊治他,于是他读中国的医书,得了不少中国医术的知识。穷亲戚常来把这种问题请教他,甚至深夜唤他醒来。他不以金钱为意,常布施给穷人。因为他的慷慨,后来在一次因水灾而发生盗劫和一般骚扰的时期中,许多人家被抢,我父亲的家里可没给碰过”

(见韦尔斯:《续西行漫记》,上海复社(中文版),1939年版。)。可见,父亲在这个四岁孩童的印象中是个乐善好施的好人,洒脱大方的男子。不过他毕竟死得太早。而母亲,在丁玲童年的印象中,更具有决定的意义,而且还可以说,那是哺育丁玲的一片文化的沃土。在丁玲幼小的心灵中,母亲早已播下了文化的种子。

1878年,丁母出生于湖南武陵(即今常德)。姓余,闺名曼贞,丈夫死后改名胜眉,改字慕唐,因她羡慕唐朝的武则天时代,女人也可以考官做事,故取此名。

常德位于沅水下游,洞庭湖之滨,古代称为武陵,这就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那个美丽迷人的地方。它东临洞庭湖,西凭武陵山脉,沅水和澧水流贯其问,屈原足迹遍及沅水流域,著名的《九歌》便创作于此。屈原投江后,这里便建立了“招屈亭”,以纪念这位忧国爱民的伟大诗人。据说,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被此地美丽风光所迷醉,在澧水上立马停弦。因而至今澧水上有个老渡口,叫“停弦渡”。武陵不但风景秀丽迷人,而且文化意蕴深厚。同时,武陵又是湘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也是一个军事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武陵古称四塞之国。梁山、德山、平山称鼎城三足,形势险要。

丁母的父亲家住杨家牌坊,在当时是个绅市区。他是一个宿儒,后官至太守,曾任云南大理普洱楚雄知府。据丁玲回忆,她的外祖父家大门上有一块“余太守第”的门匾,非常气派,房子大得很,是个大“印子屋”,三、四进,后面有花园,有藏书楼、大理石桌椅、茶几,一套又一套……。

说起丁玲母亲闺名曼贞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说丁玲外祖母怀她母亲时,因梦游古刹,于佛座前拾曼陀花,顷刻变幻,似梅非梅而醒,故名之日曼,号似梅,以示不忘”。(《丁玲母亲自述》,《丁玲研究》第3页,湖南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余太守52岁得此幼女,甚为珍爱,由于她体弱多病,因而家庭对她也不太施以严格的封建规范,而让她与兄弟们一起读书,看小说、写诗、作画、吹箫、下棋。她与蒋浴岚结合,完全是其母酒后戏言所致。1879年春,曼贞还不到l岁,其母与同乡蒋家同饮酒,酒后戏言,竟将幼女许给蒋家三公子蒋浴岚,曼贞父亲不以为然,说:“吾家清寒士族,攀此富贵家子,悉他日若何?恐误我爱女。母说既已许诺,不便翻悔。”(见《丁玲母亲自述》,《丁玲研究》第3页,湖南师太出版社,1992年版。)这样,一句戏言就定了两个人的终身大事。

1897年,曼贞20岁与蒋浴岚结婚后,经常为丈夫的无所作为而感到惆怅,又看不惯他的挥霍浪费。因此,常常回娘家,而对于夫家经济、礼节诸多琐事则不太过问。

1907年,丁父猝然去世,家庭的累累债务,亲戚本家的落井下石,将这位年青的寡妇几乎压垮了。但是,丁母毅然决然冲出这个封建家庭,走上一条新的自力更生的道路。

本来,按封建伦理规范,“夫死从子”,丁母在丈夫死时,有一遗腹子,那么应该按老规律,守着几亩薄田,一间老屋,安分守己,把儿子养育成人,替蒋家续香火。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所有的寡妇们必走之道。但是,曼贞毅然冲破了这个封建的樊篱。1909年,她带着两个小儿女回到娘家,住在丁玲三舅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凄苦的生活。那是辛亥革命前夜,维新思想日趋高涨,恰逢城里在办女学堂,于是丁母拐着一双小脚上学,进了师范班。而女儿也和她一起,进了幼稚园,母女同校,一时轰动武陵城。

-学习对于一个拖儿带女的妇女尚且很不容易,更何况曼贞还裹着一双小脚?家务和孩子拖累了她,她就起早贪晚地学习,有些小姐、少奶奶因怕累怕苦,读了几天书便告退了,而曼贞却连迟到也没有。为了把脚放大,她解开裹脚布,把脚放在水里泡,慢慢地泡大了,一个月甚至一、二十天便要换一双鞋。她苦苦的挣扎着,忍受着刺心的疼痛。坚毅的意志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曼贞终于闯过了难关。

女师结业后,走上教育岗位,曾任桃源县立女校职员,创办常德公立育德女校,担任平民工读女校校长、妇女俭德会附属小学校长等职。提到办妇女俭德会附属小学,丁母做出的牺牲是人人敬佩的。因为这个小学的前任校长不负责任,学生不到校,教员退约,学校即将垮台。丁母本有一份待遇较好的工作,她在临澧县立高小当管理员,月薪较高,而俭德女校是没有月薪的,全属尽义务的工作。然而,丁母还是去了,而且干得很欢。她经常进行家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将生病的学生接到学校,亲自为她们煨汤熬药,在学生和家长中很有威信。幼小的丁玲心目中的母亲是一位乐于助人、勇于为事业无私奉献的人。

丁母热心妇女解放事业,在妇女界中的声望是很高的。1922年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委成立时,她被推举为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长。(参见《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湖南文化史日志》。)

丁玲在《我母亲的生平》一文中曾说:

母亲一生的奋斗,对我也是最好的教育,她是一个坚强、热情、吃苦、勤奋、努力而又豁达的妇女,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留下一部六十年的回忆录和几千首诗,是我保存在箱屉中的宝贵财产。(丁玲:《我母亲的生平》,《丁玲文集》第5卷第199页,糊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丁玲有幸,她拥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并且幸运地得到母亲供给的文化养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从母亲身上,看到了坚毅的榜样,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的榜样。无庸置疑,丁玲那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母亲遗传给她的文化基因,母亲把乐观、坚韧、百折不回的因子,注入了她的精神气质之中。

母亲,还在她的思想中播下了民主思想的种子。她经常给丁玲讲古今中外慷慨悲歌、忠勇壮烈的故事,如讲秋瑾的故事,讲法兰西革命女杰罗兰夫人的事迹。她从母亲口中知道秋瑾是个女革命家,参加革命党、办学校、办报纸,宣传革命道理,策动推翻清朝帝制,穿男子服装,骑马,射击,准备武装起义。革命计划泄露后,她从容指挥学生老师撤退,以保存革命实力。当大批清兵包围了秋瑾的大通学堂时,她临危不惧,焚毁文件。被捕入狱后,忍受酷刑,后英勇就义……。丁玲为秋瑾所感动。每次听母亲讲这些故事,她都要流下激动的泪水。秋瑾大义凛然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丁玲的脑海中。在充足的文化阳光、雨露、水分中,丁玲得到滋润,民主主义思想迅速萌芽。母亲的奋斗精神、为人处事,是丁玲学习人生的最初教材。丁玲说:“因为有了这些最初的影响,我能够抛开那堆集在我幼小心灵里的忧郁感伤。”(丁玲:《我的生平与创作》,《丁玲文集》第5卷,第406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女人天生爱美,爱打扮,可是丁玲自小“却如女子不可缺少的穿衣扑粉的本行也不会,年轻女人媚人处也没有”,“没有年轻女人的做作,也缺少年轻女人的风情”,“在做人方面,却不大像个女人。”(沈从文:《记丁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版。)我以为:这些与丁母的言传身教大有关系。

丁玲回忆道:当她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过年了,她看见表姐表兄们穿绸着锦,穿新衣,她就向妈妈要新衣。妈妈总是教育她:“一个人只穿得好,就活像一个绣花枕头,外面虽好看,里面还是一团稻草。妈妈只希望你书读得好。有学问,有知识,这是比一切穿戴打扮都重要的,也是比一切财富都值得骄傲的”。丁玲听了马上说:“我一定要做个好学生,做个将来有学问的人”。于是,她对于穿好衣,戴手饰不感兴趣了,而且把自己最心爱的小金戒指交给母亲,说自己再也不做“绣花枕头”了。

孩子那纯洁无瑕的小心灵,犹如一张白纸,母亲可以在那上面画上最新最美的文字和图画,也可以撒下最美丽的希望的种子。曼贞——是丁玲第一个文化的播种者,第一个启蒙老师,她那广阔的胸怀,是丁玲心中文化的一片沃土。正如穆尼尔·纳素夫所说的:“母亲对于孩子是第一所学校。”(柯楠编:《名人名言录》第302页,华艺出版社,1997年版。)丁玲有幸从小就进入了这样好的“一所学校”,有这样一位好的启蒙老师。

2—4“五四”风雨的滋润——叛逆的种子发了芽

1918年7月,刚刚小学毕业的丁玲,离开了常德,坐船逆沅江往上游走90里路,来到了桃源县城,投考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二女师是辛亥革命后湖南省所办的3所公立女子师范之一,1912年由宋教仁先生创办。宋教仁是辛亥革命著名领袖,国民党初期创建者之一,他出生于桃源县上香冲。1913年3月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二女师学生除交10元保证金以外,食宿、书籍、纸张都由学校供给。这所学校风景宜人,办学条件好、办学成绩突出,颇有吸引力。学生大部分来自湘西边境辰河上游各县,同时鄂西、黔北接壤湘境者,由于方便,来学的也不少。它座落在桃源县城,那时城里只有』临江一条街,二师在上街的西南端。出县城西行十余里,便是著名风景胜地桃花源;’二师对岸是绵延的青山,层峦迭嶂。校门口大树参天,郁郁葱葱;踏进校门,校舍整齐,运动场宽敞,周围也都是参天大树。丁玲喜欢在操场散步、谈天。离开那个家规很严的舅舅家,她觉得自由、舒畅。

同类推荐
  •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

    本书主要回顾、研究了从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中叶在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发生过一场“中国礼仪之争”。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吃茶去

    吃茶去

    本书内容包括茶史、茶叶、茶道、茶艺、茶馆、茶具、茶叶的多用途、高山茶与平地茶等。
  • 亲情哈密

    亲情哈密

    少年时,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认真地清除瓦砾砖石,给它以最好的肥料,灌溉以最清纯的水,每日看它在阳光下抽芽、生长,便成为生活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事。长大了,忽然明白,原来亲情也是点播在血脉里的一颗种子,我们落地的时候,它便开始生长,渐渐长成一棵树。那棵树的养分,是母亲的第一滴乳汁,是父亲的第一声叮咛,是祖母细细缝就的第一件小棉衣,也是祖父意味深长的第一个故事。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热门推荐
  • 我变成了一只雄狮

    我变成了一只雄狮

    从一只步履蹒跚的幼狮,到威风凛凛的狮王。他本以为领地广阔,君临草原,令敌人闻风丧胆,就是狮生的高潮和结束。却不料,狮生,才刚刚开始。地球能量突变,各种变异生物来袭,人类从食物链顶端跌落,非洲草原也陷入了危机。而他,也在进化变异中,逐渐强大。
  • 一梦一生一世一魔

    一梦一生一世一魔

    一个落魄的神族,一个修仙的真人,一群狂热的恶魔,一个颠倒疯狂的世界,谁人知,谁人懂,何处才是难得的清净之地。
  • 豪门千金的布衣人生

    豪门千金的布衣人生

    程璃安本是叶家名副其实的大小姐,享尽荣华富贵。可亲生父母却在她还是襁褓婴儿的时候把她寄养在别人家。可命运却不允许她苟且偷生,亲生父母的秘密,自己身世的秘密,背负的仇恨,暗中陌生人的提点和帮助。到底谁是谁的阳光?谁又会带着谁走向黑暗?秘密总有一天都会揭晓,阴谋也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 武丘林灵志

    武丘林灵志

    林灵爱哭,武丘爱笑,林灵哭着哭着就笑了,武丘笑着笑着就叫了。抽丝剥茧,洞江湖大秘。爱恨情仇,谁知是非。两个欢喜冤家大脑异世武林,到最后不知是哭,还是笑。
  • 狐仙驾到请开门

    狐仙驾到请开门

    万年前就早已结下的缘,一个是冰冷无情的杀神,一个是有先天灵识的新生魂。手中紧攥的一片衣角,将两人的缘绑在了一起。再遇时,却已物是人非。前世缘未了,今生,再续。当大杀神变成了悲催萌妹,小半妖变成了驯妖世家意外死亡而成为半妖妖王的少家主,两人间的缘又会怎样神发展?早亡的沈家大少爷,百里家封印的种种秘密,万年前的意外,各种离奇事件……一一浮出水面。某狐狸:“开门。”某女:“表!”并且紧锁房门。门锁掉落,房门被推开,是那个银发绿眸的少年。“诺,要记得啊,以后你家狐仙大人驾到,一定要开门哦,否则后果很严重哦?”说着扑向某女。某女:“别过来!!”
  • 再见又识你呀

    再见又识你呀

    高中落安:这是一个厉害而又冷漠的学霸!大学落安:是一个贴心又帅气的男朋友!后来,啥也不记得的落安在屏幕上再见瑾瑜:这个明星有点帅哦。后来,记起来一切之后,落安表示:呵然后紧接着回望自己的人生:荒诞又戏剧????有些日子,众少女心中的付影帝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以前:冷酷、狂拽、帅!现在:面上含笑、脸带桃花、还学会了跨年演唱会上表白!?还有,那个挑战综艺上的那个神情的男人是谁?确定不是来演电视剧或者是电影的嘛!*前部分要交代的较多,略微细长,等他们在一起之后就………………:)
  • 穿成小说里的各类配角

    穿成小说里的各类配角

    秋笙所在的星球叫智研星,星球上遍布科学家,是个研究成习惯的星球。智研星前几百年刚开发了一个新项目,力在研究如何穿越时空。进行这项研究需要能源,而这种能源正是次元人物的精神能量。她身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平时没有什么追求就爱钞票。恰好这个新项目招员工,看哪后面不知道多少个0的工资她心动了。本以为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没想到只需要精神能量能契合器械就行,虽然这个情况微乎其微……果然,她秋笙就是天选之女!最后,秋笙顺利成为了一名高薪人士。小说里的世界围绕着男女主展开,孰不知配角也有别样的人生。秋笙与她们达成协议,以精神力为代价,为她们筑梦。[无固定男主,不诋毁原小说主角,大家各自美丽]
  • 行尸走肉

    行尸走肉

    上帝创造了人类和世界,创造了这个游戏这个工程,有一天他发现有人即将穿越防火墙,于是进行了抹杀。但是,他错了……小生本是一名科学领域针对细胞再生的研究者,一次彻头彻尾的背叛,家人被杀死研究成果被抢走,他被当成标本浸泡在营养槽里一百多年,侥幸的逃过了世界大劫。面对僵尸横行崩坏的世界,主角艰难的挣扎,拾回曾经的拥有……
  • 旋风少女:永不放弃

    旋风少女:永不放弃

    百草离开了元武道。去了美国!在美国更加努力地练习元武道。“我回来了。松柏。”“我是百草。我退出了元武道。在离开了松柏的几年。我!居然渐渐忘不掉若白。我决定了。我要追求幸福。”
  • 琴魅天下

    琴魅天下

    大概他永远都记得她离开前的话,她说:我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杀人狂魔。毁了我,你是行大道,你的大道是天下苍生,而我的大道,是你。我和你不一样,我为你,宁负天下。希望你记住,和你的对弈,不是我棋差一招,不是你技高一筹,我只因情深,才会惨败。381375121.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