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归智
内容提要:本文从诗作联语、论文札记和访谈等多个方面综述了姚奠中先生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和体悟。姚氏诸子学以庄子为核心,包衍儒学及诸子,其内蕴是“内圣外王之道”,指归是“以用世为归”。
关键词:庄子用世内圣外王
一、咏庄索微
过庄子庙三首
一
漆园有小吏,体道超常流。鲲鱼化鹏鸟,蝴蝶梦庄周。寿夭宁有异,
是非本同俦。吉祥生虚室,任天逍遥游。但怜人间世,嚣嚣复悠悠。
二
至人惟寂寞,庄周独多情。隐词皆感激,高歌同哭声。痛极甘曳尾,
愿死悔蕲生。万籁咸自取,解悬齐殇彭。著书动千载,神识照八纮。
三
我来谒生庙,怊怅心欲摧。豺狼横九有,中原多奸回。战血生青草,
白骨化尘灰。扞敌同所愿,阋墙倍可哀。我欲从生去,去之濠水渨。
洪水摧濠梁,猛兽出林来。眇躬何足算,但忧万人灾。感之肠欲断,
空殿徒徘徊。
1940年春,日寇攻陷了皖东,28岁的姚老师,于3月逃难到大别山,这是路过安徽蒙城时游览城东的庄子庙所作。
庄子即战国时代的诗人哲学家庄周,史载庄子曾任漆园(今山东菏泽南)吏,是“蒙人”,本指河南商丘,安徽蒙城建庄子庙,乃由“蒙”而附会。不过诗人不是作历史考据,触景生情,寄情咏志而已。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是道家学派的代表。姚老师18岁读《十子全书》,就特别喜欢《庄子》。23岁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求学时参加论文竞赛,以一篇《拟〈庄子·秋水〉篇》夺冠,获排印分发全校的殊荣。后又去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学习,25岁完成研究生论文《魏晋玄学与老庄》。32岁任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副教授,讲授庄子研究等课程,并印出讲义《〈庄子〉通义》。36岁则在《云南论坛》一卷第6期发表论文《〈庄子〉内篇间绎》,并撰写《论治诸子》和《诸子略论》。44岁《试谈作为文学家的庄子》刊于《山西师院院刊》。札记中还有《〈庄子〉论知人》、《中国的“角斗士”——〈庄子·说剑〉所反映的史实》。这三首《过庄子庙》,是姚老师“庄学”中的一次诗意体现。
《庄子》一书,一般以为内七篇出庄周亲笔,外、杂篇则为后学所作。庄子思想,流行的见解,认为乃任自然,倡无为,“相对主义”、“隐士哲学”,有“消极悲观”的“局限性”。
姚老师的“庄学”则别有心得:“我认为外、杂篇虽有他人作品羼入,但主要的仍出庄子之手;内七篇为庄子晚年成熟之作,中年以前不容毫无作品遗留。我认为没有外、杂篇,就很难看出庄子思想的发展;而内七篇的思想根源,正以外、杂篇为基础。大体说来,庄子早年曾服膺儒术,但已每予以新解;等到涉历日深,深感儒者所倡仁义礼智之弊之害,于是大力予以揭露、抨击;从而转信老聃之言,称扬阐释,不遗余力;再从老聃的以卑弱谦下来逃避矛盾,进而谋求从精神上解除桎梏以达到‘内圣外王’之最高境界。我的《〈庄子〉通义》就是用外、杂篇和内篇比较互证,来掌握《庄子》一书的基本精神的。”(《姚奠中自传》)
有了对姚氏“庄学”的基本了解,读《过庄子庙》,其思想之深厚、情感之挚诚和艺术之超卓就洞然昭然了。第一首共十句,概括《庄子》书中最突出的一些思想和意境,如鲲鱼化鹏鸟的“逍遥游”,庄周梦蝶而“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的“齐物论”,“小年”和“大年”的寿夭、是非无差别论,“坐忘”、“玄览”的虚室生白等,其画龙点睛之语则在最后两句。“人间世”本内七篇之一,重点讲处世之道。“但怜人间世,嚣嚣复悠悠”。全诗最后落足于对“人间”的关切,表达对社会黑暗历史异化的深刻痛感,即第二首之所谓“痛极甘曳尾”。这就是后来姚先生所申论:“庄子的思想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却仍有进步性、甚至革命性的东西。”“他深刻透彻地批判了现实,为古今所少有。”这才是庄子“体道超常流”的本质,核心是一个“怜”字,也就是对“人间世”之“放不下”的一腔真情,一颗热心。
这种由“内圣”而“外王”的情感思路,在第二首开头就发为警句:“至人惟寂寞,庄周独多情。隐词皆感激,高歌同哭声。”可谓直捣垓下,石破天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如此超脱而“寂寞”的寓言卮言,其实只是表象,其所蕴含的内核却是“多情”,那貌似旷达的“隐词”和“高歌”,却是“感激”和“哭声”!荒诞奇特的故事,暗示着多么炽烈的对现实人生社会之刻骨铭心的体验!
《秋水》篇中说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至乐》篇中说死人的髑髅宁愿死而不愿复生,说死的解脱“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齐物论》说人籁、地籁和天籁,有“吹万不同”语,“万籁”出此。《逍遥游》中活了八百岁的彭祖与八千年的大椿一比,长寿和殇夭也很难绝对。“解悬”则为《大宗师》篇中“悬解”之倒语,所谓“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悬)解也”,亦看破得失生死之喻。这些关乎“形而上”的庄周哲理确实宏观而超轶,能让人恍然大悟,获得心灵解放,真乃照彻宇宙(八)的“神识”,耸动千载的奇书。然而这些“勘破”之典故皆统摄于开首四句,统摄于关键词“多情”。看破了看穿了却不“冷”而要“热”,对现实,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
这就是姚老师意中的庄子精神和情怀之实质,故顺理成章,第三首就直接切入了当时外寇入侵、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严峻现实。十六句分为两段,前八句刻画血淋淋乱纷纷的当下,笔笔沉痛,字字血泪,鞭挞日寇为横行的“豺狼”,斥责汉奸卖国,表达抗战志愿,感慨国人犹自党派内争,未能团结一致对外。此情此境让人痛苦哀伤,故下段开始说想随庄子避于濠水,《秋水》中庄子和惠子作濠梁之游,“出游从容,鱼之乐也”。但紧接着却以洪水摧梁猛兽出林揭示国难深重已无处可避,而踏实于“万人灾”和“肠欲断”。最后一句“空殿徒徘徊”留下了一个在空寂的大殿中独自徘徊的青年身影,可谓“以景结”,富有形象感。一个“空”,一个“徒”,再加上“徘徊”,孤独,愤怒,焦急,希望,思感纠结,纷纭万状,尽在其中。
当全民族遭遇劫难,任何个人(眇躬)的痛苦都与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只有勇敢面对而不能也无法逃避。从艺术技巧说,这可谓“反跌”,究其实却是真实感情的自然结构。姚老师在自叙传中概括《魏晋玄学与老庄》论文宗旨说:“结语引《文中子》的话:‘虚玄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可以概见其主旨所在。”这也可以看作就是《过庄子庙》的微旨,庄子的根柢不是“相对主义”和“消极避世”,而是“内圣外王”。姚老师于1938年春曾参加两个月抗日游击队,时年26岁,正是“知行合一”的体现。
姚老师十几岁时就学作长篇歌行体诗,后深入朴学,诗也转写五言古诗。故姚老师的诗作以感情真率、语言古朴为尚,非雕章琢句、恍惚幽渺、追求“唯美”者。《过庄子庙三首》无疑是姚先生诗作中的精品,其“至人惟寂寞,庄周独多情”数语尤可称融情、志、思、学、艺为一体的不朽名句。
集庄自署:为一世蕲乎乱,之二虫又何知?
这是将《庄子·逍遥游》中并非一处的两句话“集句”为一副联语。从联语所要求的对仗技巧而言,“为”对“之”,“一世”对“二虫”,“蕲乎乱”对“又何知”,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自然而工巧。
上句在这样一段原文中:“肩吾问于连叔:‘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这本是通过两个虚构人物的对话传达一种哲学思想。肩吾转述的接舆之言描述了一种“超人”形象,所谓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连叔则嘲笑肩舆不理解“超人”境界,进一步发挥“超人”的不同凡响,说其境界和德行“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意思是“超人”的胸怀境界空前宏大雄伟,包罗万象,早已超越了“天下”的狭隘概念。
由于古籍没有句逗,而词义也古今流转变迁,具体解释起来,就存在歧异。比如断句标点,有作“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又有“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而“蕲”训为“祈求”或“安定”;“乱”训为“混乱”或“治理”(所谓反训,即上古文章有些字其实正表达其字面相反意思)等不同意义。
下句的原文语境是:“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而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适苍莽者,三飧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这个寓言接着北冥大鱼化为鹏鸟腾飞的故事,说蜩与学鸠两个小动物不能理解鲲鹏的境界,进而引申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辩证相对哲理。古人把一切动物分为“五虫”,如能飞翔类为羽虫,人类为裸虫。“之二虫”就是指蜩(蝉)与学鸠(小鸟),“又何知”当然是嘲笑它们囿于常情常理,对超凡境界无认知能力。
姚老师《庄子闲绎》中阐述《逍遥游》有云:“至人、神人等名,乃为有特殊修养者之号。而所谓‘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等特异之事,皆就其精神状况而言。盖其知识上已破除死生寿夭之见,而心理上亦遂觉与大化为一。故‘不食五谷’可,‘水不濡’、‘火不热’,亦无不可。言其精神方面,免除一切灾害也。”这就是姚先生理解的“逍遥游”,其要旨在“精神”、“修养”的超越。但超越后意欲何为?却并非高蹈避世,而是不再顾及个人得失利害生死,而将生命热情投入于“为一世蕲乎乱”。“蕲乎乱”无论阐解为“安定纷乱”或“祈求大治”,都是一种热辣辣的人间情怀。曲解庄子哲学为“消极”一类,都像那两个小雀虫对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无法理解一样,此即“之二虫又何知”之转喻微言。
姚老师27岁在安徽柏浦“菿汉国学讲习班”任主讲时,制定了十条“教条”:“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这是姚老师为学生也是为自己确立的立身处世之原则性铭箴,可视为这副集庄联语情怀的具体细化。
这也是他师承章太炎《齐物论释》“贯通”、“求是”和“致用”的学术传统,发扬庄子“大知观于远近”(《秋水》),然后能知“大通为一”,而始终身体力行之境界体现。姚先生不认同庄子隶于南方“楚文化”的说法,认为蒙城处南北交会之地,故庄子实乃融汇南北而得“天下之中”的思想集大成者。
姚老师回忆从章太炎学习时情形说:“我的研究方向,就定为诸子,而以庄子为重点。章先生也很赞成我治诸子。我研究庄子,主要是看重庄子对人生的作用,特别对精神修养的作用。使人思想开阔,毫不偏执,而意志坚定。”纵观姚老师一生行履,的确把《庄子》的精华付诸了实践,难怪要书写这幅集庄联语并长期悬于厅堂了。
姚老师还有另一幅集庄联语“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在挽友人及题赠等联语中也常用庄典,如“伟哉造物将悉以女运,嗟来桑户而已返其真”、“薪尽火传寓诸无竟,功遂身退死而不亡”、“德近坐忘子綦能闻天籁,年超不逾荀卿最为老师”、“吹万入乐章”、“吾其鱼乎思夏后”等,足见其寝馈庄子意境之深了,当然这是一个因觉悟到宇宙之大而超越一己小我,天人合一乐观而非悲观进取而非退隐,实际上综合了儒、道、禅等传统真萃,章、姚一脉相承的庄子。
二、“天地之中”的庄子
姚老师认为庄子乃“天地之中”而非南方楚文化流亚的学术观点,形成于数十年前,由于《〈庄子〉通义》等讲义著述未能留存,其具体而微的论证付之阙如。但此论的“合理内核”耐人寻味,它不仅是姚老师人生观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学术上的一大课题。
有价值的观点总会被重新提出并发扬光大。2010年第6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就刊出一篇《〈庄子〉文化背景新论》,作者刘生良博士。此文颇可以作为姚老师观点的注解或展开来参照。下面将刘文的大略加以介绍,亦可为一种互证。
唐代成玄英《庄子序》说庄周“当战国之初,降衰周之末,叹苍生之业薄,伤道德之陵夷,乃慷慨发愤,爰著斯论”(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后人多继承此说,当然没有错,但细究起来,却有些“大而无当”。所谓哓哓乱世,天下皆然,而为何蒙叟独能出此奇想,成此奇书,当有其更具体的时代背景,尤其是文化背景。
庄子的文化背景被归于楚文化,或南方文化,起自宋代。朱熹有云:“庄子自是楚人”、“大抵楚地便多有此样差异的人物学问”(《朱子语类》),降及清末民初的王国维,仍然予以发挥:“南人想象力之伟大丰富,胜于北人远甚,彼等巧于比类,而善于滑稽,故言大则有若北冥之鱼,语小则有若蜗角之国,语久则大椿冥灵,语短则蟪蛄朝菌……此种想象,决不能于北方文学发见之。”(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今人再加演绎,以楚国农业的发展,由弱到强的历史和水乡的地理环境等,来论证道家和庄子乃楚文化的产物。(舒金城《中国古代智慧的殿堂》,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刘博士表示:“这种在当今学界十分流行、近乎定论的所谓‘楚文化说’,其实根本不能成立,绝难苟同。因为于史无征,上述说法都纯属想象,有的甚至十分荒唐。”
那么正解为何?
关键之点,即庄周乃蒙人,而蒙即今河南商丘东北,正是“天地之中”。这一论断史证凿凿,坚强有力。司马迁《史记》中庄子本传,其文曰:“庄子者,蒙人也。”其后刘向《别录》即谓庄子“宋之蒙人也”。班固《汉书·艺文志》在《庄子》下注曰:“名周,宋人。”张衡《髑髅赋》拟庄子云:“吾宋人也,姓庄名周。”高诱《淮南子·修务训》注亦云:“庄子名周,宋蒙县人。”汉代学者众口一词,别无异议。其后晋皇甫谧,唐成玄英,宋陈振孙、林希逸以下历代治庄者皆认同接受。
至宋代有人提出“楚蒙”说,乃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对《水经注》之误改误增。朱熹等人之“楚人说”即由此发生的想象之辞。至于近年再由“楚蒙”衍生之“安徽蒙城”说更属无稽之谈。《史记》诸多内证及《汉书·地理志》都证明蒙即今河南商丘之北,汉代属梁,西周至战国属宋;而今安徽蒙城在汉代叫山桑(汉前尚未置县),至唐玄宗天宝元年才改名蒙城,与史迁所说“蒙”风马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