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回族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商业经济的活跃的东南沿海、云南等回族聚居的大中城市出现。民国以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的推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回族商人、华侨、地主及少数经济地位提升的中小商人、手工业者将长期经营积累的资金投资于近代工商业,涌现出一批投资创办新式工商业的回族实业家,推动了近代回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首当其冲就是武汉的陈经畲。
爱国实业家陈经畲(1897—1968):
陈经畲名庆纶,字经畲。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于南京吉兆营一个回族穆斯林家庭。父亲陈长聚,自秋潭,曾在南京从事机织业。经畲幼年在同仁西街一位陈姓人创办的私塾读书,稍长到评事街钱米店当学徒。后做店员。1903年随表兄金润生到汉口表兄开办的“义盛成鞋帽店”当店员。数年后,金润生因年迈告辞,陈经畲继任该店经理,随改店名为“义顺成鞋帽百货商店”。由于陈经畲经营有方,业务发展顺利,与几家亲族合股成立了“义顺成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一职。为扩大经营范围,先后创办了“义顺成申庄”、“汉昌肥皂厂”、“义顺成呢绒厂”、“义顺泰桐油号”。由于“义顺成申计庄”的开辟,“义顺成”大批购进上海产品,投入武汉市场后获益匪浅。他又将公司的“游资”委托杨叔平投入上海的钱庄生息,之后又从上海购进货运回汉口销售。这样的运营方式,获利颇丰,“义顺成”的经济基础也日益雄厚。
之所以说陈经畲是一位爱国实业家,与他开办“汉昌肥皂厂”有莫大的关系。当他看到国内市场“洋货”充斥,痛心疾首,遂产生“实业救国”的想法。1915年他投资创办“汉昌肥皂厂”,生产质量优良,经济耐用的“七星皂”、“兰花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使英商经营的“好北忌”、“祥茂”牌洋皂销路大减。为了进一步提高“七星皂”的质量,扩大销售市场,陈经畲于1936年投资20多万元,向德国商人购买了全套既能制造优良肥皂,又能提炼高纯度甘油的设备,还聘请国内最有名望的化工专家叶莲承等,但这些却引起了侵华日寇的注意。因为提炼高纯度甘油可以制造烈性炸药。为此日本人多次找杨叔平,提出合资经营。为了不为敌所用,陈经畲、杨叔平将机器重要部分拆除销毁,机体当废铁卖掉了。在武汉沦陷前夕,陈经畲担心厂子落入敌手,也将“汉昌肥皂厂”的机器全部拆掉,并雇佣了两艘木船运往重庆。不幸一艘在沙市赤脚沉没,另一艘船上的机器运到重庆后被经管人盗卖。他不甘心这样的失败,又筹资建厂。岂料1939年5月初,筹建中的厂子遭到日本飞机轰炸,变成了废墟。抗战胜利后,国内经济萧条,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加之“洋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陈经畲得到几位金融界的旧识相助,才使得“汉昌肥皂厂”艰难地支撑到武汉解放。武汉解放后,他担任汉口商会会长,后又出任汉口市副市长,湖北省副省长等职务。陈经畲1968年去世,享年70岁。
西北工商业家马辅臣(1884—1968):
在西北地区,民族工商业也在举步维艰的发展着,马辅臣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马辅臣,原名马佐,字辅臣,清光绪十年(1884)生于甘肃省河州县(今临夏县)漠泥沟大庄村一个回族农民家庭。小时候就以贩运马驴从事小本经营,往返于甘南藏区及西安、包头等地。后来投靠掌握青海军政大权舅父马麒,他以干炼的胆识和精准的枪法深受马麒的器重,被任命为矿务马队管带,负责监管青海境内所有金矿和柴达木地区盐矿,马辅臣凭借着舅父的权势和自身的努力,控制了青海大部分矿务,得到了累积财富的机会。由此也得到了“马矿务”、“矿务大人”、“矿务仓”的名号,成为青、甘、宁地区妇孺皆知的人物。1921年,他弃商从军,到西北冯玉祥部下任骑兵第七旅第一团团长。1929年青海设省后,马麒任主席,马辅臣又来投靠舅父,被任命为榷运局局长。马麒去世后,其子马步芳代理青海省主席。马辅臣开始在西宁、临夏专心从事商业经营。他发现盐业有利可图,在1913年夏天同青海蒙古王爷达成协议,将蒙古王爷管辖区内的青盐运往化隆县杂巴和湟源县塔尔寺等地,与马辅臣准备的青稞、炒面等生活用品相交换,首次交易,马辅臣即获3倍之利,尝到甜头的他,开始扩大经营,与甘肃省盐务总办达成协议,以2万两白银包办了青海的销售业,在西宁、大通、湟源、上五庄、塔尔寺、贵德、扎巴7处设立盐栈,广储青稞、炒面、茯苓、布匹,用来对换青盐,获纯利润4万两。同时,他还经营皮毛和木材生意。1919年,在西宁东关设立“德义恒”商号,主要经营畜产品,收购羊毛和牛羊皮,兼营鹿茸、麝香、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在西宁周家泉建了个羊毛加工场,将羊毛洗净、晒干后包装好,然后用骆驼或羊皮筏子运往包头,再转铁路运往天津,售给外国洋行。再从天津购进西北地区缺乏的百货、布匹等,运回兰州、临夏、西宁等地销售。如此往返获利,马辅臣隧即成为西北地区的富商之一。1937年马辅臣在临夏设立了“积源号”,派出经纪人驻武威、兰州、包头、天津、拉卜楞等地,经办各种商务。他派专人到甘南、青海等地大量收购皮毛、在永靖县集中加工后,运往天津销售。在他的带领下,临夏不少回汉商贾做起了羊毛生意,产品运往内地各大商埠销售,然后将内地的布匹、绸缎、百货等大宗购进,运回临夏销售,贸易搞得十分繁盛,遂使临夏成为甘肃南部的商业重镇。马辅臣为经营木材业,投资白银数万两在兰州骚泥泉建起“振业公木厂”,在共和、大通、华隆等县办起林场,将木材装筏后运往兰州销售。1940年以后马步芳控制了青海林业,马辅臣便在甘肃临夏购得山林一处,伐林数万棵,经洮、黄二河,运往兰州出售。1936年,马辅臣开始将把经济实力转向临夏和兰州。他先后在临夏开设粉坊、油坊、磨坊、砖瓦窑等多处,火柴厂、糖厂各一处,在武威开设“义行车行”一个。1948年,马辅臣投资20万银元,开始筹建民生水力发电厂。
新中国成立初,在西北地区工业部的帮助下,1950年安装了300千瓦的发电机组。该厂1951年9月建成投产,是临夏历史上最早的水电厂。马辅臣在定居西宁和一度移居临夏的前后30年致力于工商业活动中,曾历经挫折,但雄心未老。先后在西宁、湟源和临夏修建清真寺六七座,自己两度朝觐麦加。还在临夏堡子举办完全小学一所,一应经费包括书本费和教师工资,均由他本人供给。为交通不便之地出资修桥筑路,热心地方公益。1949年人民解放军挺进青海,西宁商会和地方绅士推选马辅臣等人赴化隆、循化迎接解放军,并协助稳定青海局势,并为争取率部驻新疆的族侄、骑五军军长马呈祥和平起义做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马辅臣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工业部部长,从1953年开始至1958年,连续多年担任青海省副省长,1968年因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2岁。
西北小张謇——哈锐(1862—1932):
在西北民族工商业道路上艰难行走的还有被誉为“西北小张謇”的哈锐。
哈锐,字蜕庵,清光绪翰林院庶吉士。出生于天水一个儒医世家,创办天水炳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是他创办实业的高峰。早在哈锐寓居重庆期间,他与在渝经商的乡人胡子瞻、王鼎山二人达成共识,商讨实业救民。1913年夏,胡子瞻和王鼎山在渝州各厂家考察并调研商品经营,发觉创办火柴厂适于家乡山区,在天水最有发展前景。1913年末,三人商量制定了以“炳新”为名的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但由于战乱,此规划搁浅数年后才得以付诸实施。
1917年夏,哈锐于离川返甘途中,进一步与胡子瞻和王鼎山议定利用天水小陇山林区木材资源开厂生产火柴,为此胡、王再度深入重庆附近火柴工厂了解生产管理诸环节及物色技工,并提前回天水做准备工作。当年9月,哈锐携眷辗转归里,筹集股金、选址建厂、招募技术人员的活动全面展开。哈锐早以前是清翰林入官,学博识广,在家乡久著声誉,加以胡子瞻精通商情,素孚人望,因而筹备工作进展极其顺利,地方富商巨贾闻风响应,1918年底就募得股金白银三万二千两,购得市区合作巷原黄家烟房为厂址;在小陇山林区党家川设立山厂,生产火柴梗、火柴盒片;在甘泉寺元店附近建外厂,加工、运送山货原料;派人去重庆聘请技师、购买生产设备,研制出黄磷火柴。1919年3月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决定设立董事会,选出张仲武为董事长,哈锐为经理,胡子瞻为副经理,王鼎山为监理,同时报请立案注册,成立“天水炳新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以“雄鸡”为注册商标,1920年正式投入生产。
哈锐、胡子瞻等为火柴生产朝夕谋划奔走,锐意经营,生产扩展迅速。“雄鸡”牌火柴投入市场后,先以质量优于陕西宁羌“松鹤”牌火柴而占领陇南市场,逐渐扩及陇东、河西一带。半年后,又开发出发火迅速而相对安全的“山羊”赤磷火柴,更受消费者好评。炳新声誉日增,产品销路日旺,行销陕西、青海,在西北市场占有很大份额。1921年到1930年10年间,由日产7箱到20箱上下(每箱100包,每包6小封,每封72盒,每盒100枝火柴),年总产值达15万元以上。随着业务扩展,炳新公司在天水城市周边新办了多处相互关联的工厂、企业,尝试建构合理的城市地域产业布局体系。例如,在外厂附近红崖创办铁厂,生产铁锅、铁铧;在三岔(今吴訾镇)设立炼磺厂、煤矿;在高桥办有造纸厂;在甘泉寺设立有杂货店;利用本公司骡马、胶轮车等组成运输车队,发展运输和商贸。另外,还购置水磨、田地多处。通过建立企业体系和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巩固公司经济地位。
在炳新火柴公司原料和产品运输的促进下,天水城市物资运输业和粮食、布匹、食盐及日用百货等商贸业也随之发展,当时炳新公司有骡马百头、胶轮车十余辆,其车队往返于川、陕、甘之间,有力带动了商贸物流业。随着炳新公司壮大,企业职工人数迅速增加,火柴厂由最初108人发展到常年保持800人,加上公司开办的铁厂、硫磺厂、煤矿、造纸、水磨等多种经营企业,职工总数达数千人。而1940年代末期,天水城市总人口不过5万余人。受炳新公司创办成功等因素的影响,天水其他实业也相继兴起,先后建成工合火柴厂、光华火柴厂、天水电灯电话公司、和丰制革厂、天隆纺织厂、天水造币厂等一系列工厂和隆昌丰绸缎庄、文源祥、大同洋行等较大商号。炳新火柴公司不但对天水,而且对甘肃近代工业的兴起、商贸的繁荣起到了号召和启动作用,明显促进了天水城市产业集聚、城市规模增长和城市功能完善,这位被誉为近代中国西北小张謇的回族实业家,在近代少数民族实业开发、企业制度和理念、城市产业布局模式、城市文化建设和民族和睦等方面的探索和创造,具有很高的现实借鉴意义。
白亮诚与云南普洱茶(1893—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