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心理测试仪,探查测量人的心理痕迹,使无形变为有形,让人看到其心理痕迹并量化之,因而它是科学、客观、公正的一种鉴定技术手段。本章中,FBI专家将为你介绍心理法测谎术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 了解撒谎心理,轻松识破破谎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般认为以下四种心理状态的人更爱说谎:
第一种,过分以自我为中心
FBI专家指出一般人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时,都不免会以自我为中心,但问题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应被约束在一个合适的限度之内。如果没有严重到损害他人生活的程度,大家自可相安无事。但如果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严重到过分的地步,谎言就会随之而出。
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常常会在许多场合自顾自地讲自己,他们的谎言有时简直成了精彩的创作,如自己与名流的交往、在名校接受教育、高贵于凡人的出身,甚至一些冒险的经历、奇特的艳遇……撒谎者在吹得得意忘形的时候,往往会像演戏那样夸张自己的表情,看着令人感到很不自然。偶尔有些撒谎者也会表现得忧郁,但在演戏这一点上没有两样,撒谎者常常会向人们唠唠叨叨地讲自己如何担惊受怕、愁肠百结,或者毛病如何严重,几乎要发病之类的事情,其实这些事情往往半真半假,甚至完全是虚构的。从心理学上讲,这种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又是具有幼稚心态的人。大家几乎都知道,小孩子常常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常以“我……”为话题。
第二种,虚荣心太重
这类撒谎者注重外表的装饰,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喜欢追逐时尚,说起话来满口的时髦话。撒谎者对华服美食、名车名店、高级娱乐场所、趣闻轶事、小道消息等似乎懂得极多,谈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因为撒谎者太注重外在的东西,而对个人的素质与气质疏于培养,但又渴望得到别人的喝彩,于是,他们凭内在的实力无法达到这种目的时,撒谎便成了最便利的手段。
第三种,太要强
一个人要强本来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可以促使自己奋发向上,在工作和事业上有较大的成就和作为。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便走向它的反面。要强也是如此,事事要强,时时要强,总想高出别人一头,这作为一种理想是非常不错的,但如果把它落实在生活中,则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是困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受天赋、出身、教养以及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要达到在每一时间、每一领域都高人一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有着太要强心理的人活得很累,这些人不理解生命的局限,或者根本看不到这种局限,他们只是拼命地要向那个不可企及的高度进发,一旦失败,又不愿坦然地面对,于是撒谎编织理由为自己寻找退路,虚构成功的情景蒙骗他人或欺骗自己便常常成为他们的拿手好戏。
第四种,自卑感太强
一般来说自卑感太强的人内心大多十分敏感,这种人既能敏锐地感受到自己许多不如人的地方,同时,又极容易把周围一切人对自己的注意——哪怕是关心和帮助——看成是对自己的怜悯。
自卑心理较强的人,一方面虽然自卑,但另一方面却又绝不甘心自己眼前的处境,总觉得自己应该有比眼下更好的表现,更佳的物质待遇,受到更多的尊重和承认。但这些只能存在于他的梦境中,在现实中这些都没有。于是作为对自卑的反抗,这些自卑者多半会以谎言为武器来调整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
§§§第二节 愚夫蠢妇,容易受骗的心理状态
既然我们知道了爱说谎者的心理状态,那么,什么心理状态的人容易受骗、容易听信谎言呢?一般认为,从众心理比较强的人,认知偏见较深的人,贪欲心理比较强的人,具体知识较匮乏的人以及思维定势的人,都比较容易听信谎言而上当受骗。
从众心理比较强的人,就是大家常说“没主意”的人,看别人都这么做,他便也随大流,这种缺乏自己独立见解的人,也是比较容易上当受骗的。此外,从众心理比较强的人,往往对权威有较强的敬畏心理。因此,说谎者也正是认准了这种易受骗的心理,爱借某某“权威人士”“权威媒体”的口气来说谎行骗。
认知偏见比较深的人与从众心理比较强的人相反,这些人并不从众,表面看来还很有“独立思考能力”。但实际上,这样的人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看问题过于主观。因此,当说谎者迎合他们的心理抛出一些虚假信息时,这类人不但会相信,甚至还会有“遇到知音”的感受。“非典”期间,香港一名14岁的少年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假消息:香港即将被宣布为疫区。结果居然引发了一场大恐慌,成千上万的香港人冲进商店,抢购食品。这些香港人都是先人为主地认为:非典型性肺炎是无法控制的传染病。
贪欲心理比较强的人,应了中国一句成语——财迷心窍。这种人未必是不聪明、不精明,但在说谎者抛出的虚假利益面前,却变得晕头转向,一再上当。
具体知识较匮乏的人,也是比较容易上当受骗的。很难想象,一个专业研究硬件的人会买回一台旧电脑,一个专业研究汽车的人会买回一台拼装车。在真正的专家面前,骗子是无计可施的。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关老爷面前耍大刀”,那是自找没趣。爱上当受骗的往往是“愚夫蠢妇”,这么说虽不一定合适,但具体知识匮乏的确与上当受骗有直接关系。
§§§第三节 蛇打七寸,抓住说谎者的心理负担
一般来说,一个人生理上出现了问题会加重其身体上的负担,如果精神上出现了问题同样也会加重其心理上的负担。心理学家证实,说谎者的心理负担很重,因此破谎要从说谎者的心理负担开始。
1.期盼谎言“天衣无缝”的完美心理
俗话说:“说谎容易圆谎难”,说谎者第一个谎言一旦出了口,尤其是事关重大的事情,说谎者的麻烦就会滚滚而来:比如说撒谎者必须记得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对谁说过什么谎言,而且必须随时小心,以防不留神说漏了嘴。当别人问起前因后果或提出质疑时,说谎者还必须能够自圆其说、头头是道,以确保天衣无缝。
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说谎者往往得需要用越来越多的谎言来“支撑”前面的谎言,因而也往往有越来越多的漏洞要补。因为每多说一次谎,露出破绽或被人捉住马脚的风险就会加大一些,因而说谎者的心理负担也会越来越重。在社会交际中,说谎者还常会碰到这样的烦恼:为了炫耀自己或摆脱困境而说的一个谎话,恰恰同时又是一个言不由衷并且力不从心的承诺,到后来却被逼得将谎话落实为行动,自食恶果。
2.良心不安的愧疚心理
或许有人会说,说谎的人还有什么良心?其实,说谎的人大多都是普通的人,他们怎么会没有良心呢?在许多情况下,一般人选择说谎并非是通过深思熟虑,甚至是并非出自本心。因而,当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说谎者发现自己的行为给受骗者造成了不应有的可怕伤害,或发现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陷入“信誉危机”的可怕境地时,说谎者很可能会悔恨自己的行为,会自责心灵中丑陋的一面,或会感到对受骗者所受伤害负有罪责。
当这种因为说谎而造成的愧疚感十分强烈的时候,说谎者心理上会非常痛苦,以至于觉得当初说谎很不划算,得不偿失,终日追悔当初为什么不选择说谎以外的其他方式,甚至当碰到受骗者或别人在谈话中提及受骗者的名字时,也会显得神情不安。有时候,一些说谎者为了摆脱这种心理上的折磨,明知说出真相将受到惩罚,也会全部抖搂出来。
心理学家认为,说谎者说谎后所产生的良心不安的愧疚心理,是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的:首先,就受骗的对象而言,如果说谎者所欺骗的是他平素所敬重的人,或者一直信任他的人,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违道德规范,产生良心自责。相反地,如果说谎者所欺骗的是他平常所厌恶、憎恨的人,特别是那些以往经常欺骗他的人,那他就会认为欺骗他们并让他们遭受损害是合理而正当的,充其量只是个恰如其分的报复罢了,心理上良心不安的自责会减轻许多。其次,就说谎本身来说,如果说谎者能从说谎中得到好处,而这种好处正是受骗者所失去的,说谎者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不正当、不道德。如果说谎者认为自己并没有从说谎中得到什么好处,或者认为受骗者并没有损失什么或根本没有受到伤害,他就不会产生多么强烈的愧疚心理。最后,就说谎者本人的特点来看,那些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与整个社会大相径庭的人,即使撒下天大的谎,也难以产生丝毫愧疚感,在他们看来,获取利益和成功可以不择手段。相反地,容易对说谎感到愧疚的人,大多是那些从小就接受了正常的严格教育,确信说谎是可耻行径的人。
3.寻找借口的狡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