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
有人问苏格拉底:“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低头是一种能力,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会更精彩!
胡宗宪此时便不得不低头,按理说不费一兵一卒,仅仅动动脑袋就平定了凶狠彪悍的徐海匪帮,此时无论多么谦逊的人也该有点志得意满的飘然,但胡宗宪明显神经绷紧,因为凭借着天生的战场嗅觉,他知道,那个最可怕的对手正在向他逼近,两个人正面交锋的日子临近了。
老实说,胡宗宪怕汪直吗?
怕,谈不上,但一想起汪直,胡宗宪便头痛不已。
因为汪直实在太强大了,据统计,汪直的嫡系部队多达五万,这还不算,最可怕的是,汪直这个名字已经变成了一个品牌,大海航行的所有海盗海商全部惟他马首是瞻,这股力量多达几十万人,而胡宗宪手中能够调集的全部兵力不过十余万人,还要防守直浙两省,武力解决根本不可能。所以硬拼不行。
再加上汪直为人圆滑义气,东部沿海很多地方官都和他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胡宗宪想要设下陷阱圈套,请汪直入瓮,基本上计划的草图刚描完,就会有个山寨版本到了汪直手中,所以偷鸡也不行。
倭寇多是利益之辈,所以理论上讲用钱财收买分化瓦解是完全可行的,徐海那样的悍匪也照样被胡宗宪船载斗量的金银珠宝所麻痹,但这招对汪直没用,因为汪直比胡宗宪有钱。实际上汪直不仅比胡宗宪有钱,还比胡宗宪的老板嘉靖皇帝有钱,据史料记载,汪直团队一年的营业额超过浙江全省的税赋总和,汪老板握有的白银储备超过明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海盗比政府有钱,你让胡宗宪去给谁送钱,所以行贿还不行。
这样看来,汪直成了胡宗宪无解的难题,但即便无解,胡宗宪也得硬着头皮面对,因为汪直,已经来了。
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月,汪直率领数千军队,突然开赴浙江沿海,并停泊于舟山岑港。
一个问题出现了,汪直来干嘛?
来打仗?肯定不是,徐海2万人刚刚覆灭,这个时候就带几千人上门挑衅,汪老板的智商干不出这样脑残的事。
不打仗,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大明政府的地界,那他来干嘛?
拷问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得要看他的思想动机,对汪直而言,他当然知道此次轻兵简从来到敌境,无异于站在人生的悬崖、地狱的风口上。
但他觉得这是个最好的时机,为了他的理想他需要这么做。
汪直的理想是开放海禁,允许自由贸易,从历史的进程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方向,而嘉靖皇帝的海禁政策才是国家祸乱的罪魁,但在集权体制下,汪直的理想暗淡无光。
但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汪直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奇迹,而现在便是最好的时机。
因为剿灭徐海,全靠他的情报和计划,这对明庭而言是不世之功。
更重要的是,他相信胡宗宪,不是相信胡宗宪的良心(徐海投诚被杀,良心这个东西和胡总督确实不太沾边),而是相信胡宗宪的眼光,他相信胡宗宪不敢杀他,明政府不敢杀他。因为他是汪直。
汪直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代号,一个品牌,一个倭寇的盟主。有他在,他手下几十股势力会相安无事,没有他的许可,倭寇不敢轻易侵扰大明万里海疆,如果他出现不测,群雄顿时无首,那些嗜血如命的杀人狂魔将再也没有束缚,到时局面必将失去控制,必然导致天下大乱。
带着这样的自信和诚意,汪直来求和,希望说服明政府改变外贸政策。
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汪直便受到了这样的损害,当他来到浙江沿海,迎接他的是凝固的空气,上弦的大炮,出鞘的刀剑,和满脸杀气的明军。
官场是一个阴险的行当,身处其中,每个人都会变得居心叵测。胡宗宪宦海浮沉十余载,每一刻都在算计别人,每一刻也在被别人算计,久而久之,胡宗宪练出了一身乌龟般的硬壳,周身刀枪不入。他没有朋友,从来不说真话,也不相信任何人。
此次汪直来访,只带几千人马,气氛友好和睦,但胡宗宪依然猜忌多多,怕中了汪直诡计,于是他严令各地紧急戒严,倭寇旦有不轨,立刻抽刀火拼。
这下可把汪直彻底激怒了,于是他立刻派人质问胡宗宪到底想干什么,之前合作通商的约定还是否奏效。
胡宗宪这才意识到自己聪明过头导致失算,汪直一向奸诈却没想到这次如此实诚,于是连忙派使者不断道歉,并且热忱地邀请汪直上岸谈判。
江湖最忌交浅言深,汪直这次看出了胡宗宪并没有十分的诚意,连连表示信任感已失,难以重建,因此拒绝上岸。
胡宗宪为此懊恼不已,但懊恼无用只能再思对策,终于苦思良久心生一计,他从金华的监狱中找来汪直的亲儿子,让他给自己老爹写信,催他快点上岸谈判,并且很婉约地暗示,如果不谈判,儿子小命难保。
很快,胡宗宪收到了回信,满怀信心地拆开一看,顿时惊得冷汗凛凛。
在信中,对于谈判的事,汪直连提都没提,只对他儿子的智商和处境进行了点评:
“儿子,凡事多动脑,江湖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老子在外面威风,你才能在里面享福,你爹要是上岸谈判,那就全家相聚断头台了(阖门死矣)!”
胡宗宪的计谋彻底失败了,他清楚意识到,汪直的倭寇盟主之位绝非浪得虚名,其智商水平高徐海太多,绝不在自己之下,是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但是人就有弱点,汪直的弱点就是通商,沿着这个弱点追寻下去,胡宗宪相信自己能找到战胜汪直的道路。
经过缜密观察,胡宗宪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虽然汪直表示不愿谈判,却始终呆着不走。
这下一切清楚了,汪直是真心想谈,只是很难信任自己,再加上不想无功而返面子难堪,于是进退维谷。
只要让汪直再信任自己,他就一定肯上岸谈判,只要他一上岸,海龙王瞬间变成泥蚯蚓,怎么摆弄全看心情。
但信任感这个东西,失去很容易,建立很难,尤其是汪直这种世事洞明的老江湖,想信任一个人谈何容易?
不过越是不容易的事胡宗宪做起来越兴奋,在认真思量后,胡宗宪决定故技重施,骗徐海投降,他要通过徐海的老婆,这回诳汪直上岸,他要通过汪直的儿子,只不过不是在监狱里的亲儿子,而是跟着汪直打天下的干儿子毛海峰。
之所以选择毛海峰,是因为他是汪直最信任的人,而且此人忠肝义胆性情耿直,当然,这些修饰语决定了此人的性格特点——好骗。
就这样,汪直船上的毛海峰很快收到胡宗宪的秘信,邀他上岸共议通商大业。
当然胡宗宪也知道,第一个拆开这封信的人肯定是汪直,
汪直看完信后,沉思片刻,对毛海峰下达了指令:
去探听虚实,想尽一切办法弄清胡宗宪的真实想法。
带着汪直的使命,毛海峰单骑独舟来到对岸,看到了笑靥如花,列队欢迎的胡宗宪。
毛海峰个性耿直所以开门见山,询问胡宗宪请他的目的,以及和谈通商的诚意。
但胡宗宪却说你远来辛苦,大家打了十几年,难得相聚,今天必须喝个痛快,一醉方休,酒足饭饱才好谈事。
酒席之间,毛海峰问道:通商之事如何?
他话未说完,胡宗宪便已接口道:“先生有求,胡某自当应承。”
毛海峰大吃一惊。这答应得也太爽快了吧。我的魅力有这么大吗?我精心准备的演讲才刚刚开始,观点都还没来得及展开呢。所谓起承转合,我只说到起的阶段而已。就好像套中人带齐了成套雨具,一出门却发现是晴天,心内不免怏怏。因此,目的虽然达到,毛海峰却并无预期中的兴奋,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
此事非小,总督大人不可玩笑”
胡宗宪哈哈大笑,道:“既为先生所请,胡宗宪无有不允,何须多思。
毛海峰摸了摸脑袋,我哪来这么大的面子?
胡宗宪执李斯之手,道:“因为若不是先生引荐,我派出的使者哪能见得到汪直先生,若不是先生的情报,又怎能轻易将徐海匪帮一举剿灭,得了弥天之功,全赖先生,我之富贵,也全亏先生,胡宗宪欠先生的。今夜,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