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四千年前,有人类远祖尧姓,因其德胜,被先民推为部落首领,即史记之尧帝。尧当初封地本属陶界,因遭天灾洪水泛滥,陶地全然夷为一片汪洋,古称晋阳湖。尧帝无奈!只好迁都临汾,其地自然成为今之大尧庙所在。日后,陶地经禹治水恢复原状。尧帝归天,后人为念其功德,决定在尧当初之封地兴建城邑。以示尊祖!尧裔带领一帮众人选址,来到陶地汾河边沿。偶然发现河岸上有一只大金龟缓慢爬行至现存陶城地界,众目睽睽之下,神龟倏忽不见。人们左右顾盼,杳无音信!大家都认为此乃天兆,尧祖显灵理当在此兴城。尧裔即令随从就地破土立基,动工筑城。取神龟之吉意,引据河图洛书、结合先天易理。历经数载,造就了一座原始的八卦龟寿城。
(以上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比较完整的县城——本故事的发源地“陶城”的神奇传说。)如今的陶城,虽比不上四大京都、苏杭二州等名胜古迹,却也有它独特的诱人之处,加上附近还有两座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寺庙。当地的特殊景象,吸引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一年四季来这里旅游观光,乃至求神拜佛烧香许愿的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陶城的布局非常独特,整体呈乌龟形状。城墙方圆十里,总共有六道门。除南门和下东门是直进直出外,其余四道门都是弯的。南门直出为龟头,左右两边分别各有一井,乃为龟眼。北门为龟尾,东西四道门分别为四条龟腿。下东门直出,城外有一条河叫惠济河。距城东十五里地的冀郭村,村内有一座古庙,庙中建有一座大塔。惠济河水隐喻一条绳索,绕着塔转了一圈,河水由东向西,通过与古城一脉相承的九眼桥与护城河连接,就算是把大龟牢牢地拴在了塔上。想是拴着的大龟要跑,用河绳牵着的下东门龟腿是被拖直的。六道城门上都筑有城楼,周围城墙上隔一段还建有一座小楼,一共七十二座。环城垛口总计三千。小楼和垛口的数目是按照孔子的学生“三千门弟子七十二贤人”设计建造的。因陶城的总体布局为乌龟形状,就有许多人说,这座龟城是应了万年龟寿之吉意,才能有幸跨越千年历史、经过数番劫难,比较完善地保存下来。特别是耸立在城中心的市楼,在有关部门的重点保护下整个完好无损,与市内众多古建筑相比,更是显得金碧辉煌、鹤立鸡群。楼下有一口井,传说里面藏有金马驹,故名金井楼。
刚进西门的右面,残存一处土台,原来上面盖有楼阁,称为凤凰台。传说,古时候凤凰台上曾经落过真凤凰,故而得名。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蚰蜒巷;街街不同、巷巷有别:什么葫芦肚啦!阴蛾巷啦!其名称来源全有一段小故事。鸟瞰城内街道的总体布局,实为一个完整的大繁体寿字。原建的“文庙武祠、阴阳二衙”左右对峙;以及四大街两旁的古建筑民舍,参差不齐、风格迥异。旧时的各种赁当票铺、门面字号,大都保存完好有迹可寻。再往八小街,虽左拐右弯、略显残缺,大体上也还说得过去。深究七十二巷,却由于古人的着实难为,加上今人的胡乱折腾,现已变得杂乱不堪,让人迷惑不解、晕头转向、很难理出个总的头绪来。世事大概如是!
像陶城这样保存完整、极有讲究的古县城,在当今国内十分罕见。许多电视台拍古戏,大都千里迢迢到这里来选外景。一些有哲学头脑的游客逛到兴头上“触景生情”不免会联想追寻,当年在这里生活的古人之踪迹。当时城内最热闹的东大街,一个小十字口的路南有三间店铺。解放后曾开药店多年,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涂刷,眼下变成为棕黄色的油漆门脸。这座普通门面,一般人走到跟前并不在意。唯有一马姓人家的后代,许多年来,每每路过这家店铺门前,总免不了偏转脸多看两眼:暗自寻思,这里曾发生过他家上辈人的一段不平凡故事;那重新涂刷过的门板下面,留有他祖先当年的许多指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