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风土类谚语指一些反映风土迷信类的谚语,如:日晕晕过午,庙内打破鼓。二月二龙抬头,虫虫蚂蚁往外游。跟到好人学好人,跟到师娘子跳假神。眼前就是桃源洞,还在哪里找神仙。红纤早,白纤迟,不红不白正合适。一人成仙,鸡犬升天。阎王不怕鬼瘦。有好多泥巴塑好大个佛。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天上有个怪。
(7)商业类谚语主要是指一些商贾方面的基本知识.如: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有钱难买早晓得。一屋两头坐,生意各做各。不怕官,只怕管。运气不对头,处处碰到马咬牛。财多累己,树大招风。一坐行三里,三早当一工。东方不亮,西方亮。有心开饭店,怕你大肚汉。二精练优美的方言青川谚语作为一种民间语料,突显方言的特质。纵观其谚语内容,可看出一些独有的特点,举例分析如下:
1.青川谚语是精练化了的方言精练,就是要求用最少的词语或句子,准确而高度地概括人们生活的经验与思想,使之内容丰富而多彩、思想深刻而富哲理、感情真挚而浓厚强烈、形象鲜明而生动感人,并产生很强的理性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从字数上看,青川谚语少的只有四个字,多的也只有十六个字。四字谚语如:逢火必破;水涨船高等。五字谚语如:壬癸多逢雨;顺秋十八河;气大不养家等。六字谚语如:头伏漏,好黄.豆;秋裹伏,热得哭;人强不抵货硬;荞裹灰,麦裹泥;荞上山,麦下河;七月半,打开看。七字谚语如:七葱八蒜九锣锤;酒好不怕巷子深;白露麦子寒露豌;下雪不冷化雪冷;立秋无雨万人愁。八字谚语如:一脉不合,周身不遂;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日图三餐,夜图一宿;人怕伤心,树怕剥皮;瞒天要价,凑地还钱;二月下雪,白马吃麦;人不哄地,地不哄人;地要深耕,儿要亲生;小暑大暑,泡死老鼠等。这些谚语,都以最少的字数反映出最深刻的道理。
字数多的谚语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以及"一张桌子四个角,说得脱的走得脱","到处黄土养得人,到处黄土埋得坟"等,从字面上仔细分析,仍可看出其语言精练的特点,字多不等于罗嗦,也不等于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仍然是精确、简洁地反映出了一种道理。
2.青川谚语是口语化了的方言口语化特征是青川谚语在语言表现上的另一个特点。一般来说,口语是与书面语相对而言的。口语词一般来说比较通俗易懂,但我们却不能认同口语词就是浅显、粗俗,不生动、不形象。青川谚语的口语词极其丰富多彩、精练,而且还形象、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例如,"大哥莫说二哥,鼻子莫说眼窝"里的"莫说"一词就是一个在民间广为运用的词语。今青川人仍在许多场合使用,如"这儿很安静,莫说话","莫说了"等等。其它如"老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里的"觉得"(感觉到,觉音jl031)、"是脚不是脚,敢往鞋里戳"中的"戳"(穿,伸,戳音C031)、"今晚起的瓦瓦云,明天晒的胯胯疼"中的"瓦瓦"(像瓦片一样的,瓦音wa52)、"胯胯"(大腿根部,胯音kua41)等,都是民间广泛使用的口语。谚语口语化,能使之更接近劳动人民的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因此,特别易于被人接受和传讲。
3.青川谚语是充满音乐化的方言音乐化是青川谚语在语言表现上的又一个重要特点。青川谚语的音乐化主要体现在谚语的音律上,如押韵、平仄等。
(1)押韵青川谚语在语言结构上可分为单句谚语、双句谚语以及多句谚语,其押韵情况也不尽相同。单句谚语的押韵:单句谚语主要是通过句中某字与句末字的韵母相同而造成押韵。如:小暑大暑,泡死老鼠。(暑、鼠韵同)猴跳三遍没人看。(遍、看韵同)气大不养家。(大、家韵同)逢火必破。(火、破韵同)
双句和多句谚语的押韵:双句和多句谚语主要是通过句末字的同韵而押韵。如:
牛吃路边田,儿子使老子钱。(田、钱韵同)天干怕的午时风,一生怕的老来穷。(风、穷韵同)大梁不正二梁歪,中柱不正倒下来。(歪、来韵同)长不过路,短不过年;松不过帽儿头,紧不过钱。(年、钱韵同)茄子不开虚花,老实人不讲假话。(花、话韵同)到哪个坡,唱哪个歌。(坡、歌韵同)黄牛角,水牛角,大难临头各顾各。(角、各韵同)
(2)平仄平仄主要指不同声调的搭配形成的一种语音节奏。汉语的平仄构成缘于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即古平声,因其调值"平声平道莫低昂",故称"平"。"仄"指古上去人三声,因其调值不像平声那样高平,而有着曲折变化,故称"仄"。
现今的汉语已不能像古汉语的声调那样,将"平声"与"上去人"三声整齐划一地分为"平"和"仄"两个大类。只要语句中在声调的搭配上能体现出明显的抑扬顿挫(即高低、轻重、快慢、急缓)的感觉,能表现出语音上的节奏感,就可认定其"平仄"关系。例如(带下划线的字有平仄转换现象):
浪子回头金不换。要得公道,打个颠倒,从小看大,三岁知耋。一脉不合,周身不遂。姜开胃,蒜解毒,多吃萝卜状筋骨。七葱八蒜九锣锤。麦倒一包糠,谷倒压断仓。
上述例子中,句中有一处下划线的字(词)主要是起"仄"的作用,而句中有两个下划线的字(词)的往往是平仄转换。因此读来就出现了高低、轻重和急缓的变化。
总之,押韵和平仄节奏的运用,使青川谚语产生了音韵铿锵,节奏鲜明的音乐美,增强了谚语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使谚语顺口易记,并广为流传。
二高超的艺术技巧青川谚语看起来平凡无奇,但内中却饱含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1."赋"手法的运用"赋"最早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一种归纳,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并称"赋、比、兴为《诗》之所用"。"赋"实则是指诗词民歌中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特点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青川谚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料就是运用直接敷陈事物的方法表现的,话语直白,不拐弯抹角,让人一听便明。例如:人怕伤心,树怕剥皮。过了三月三,皮褂子脱下给狗穿。麦出火焰天,谷出泪涟涟。秋前不结,秋后不黑,立秋道好,又怕天隔。一个牛子四两油,离了牛子没搞头。地要深耕,儿要亲生。豆见阎王麦见天,巴山豆要耕三尺宽。牛马年广收田,谨防鸡猴饿狗年。雨下四月八,田缺没消扎。正月十五雷照灯,八月十五月不明。2.修辞手法的大量使用在青川谚语中有不少谚语很注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之能更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地体现所要表达的主旨。
(1)比喻比喻是青川谚语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因本体句和喻体句前后位置的变化而有不同。如(本体句在前,喻体句在后):人怕老来穷,谷怕午时风。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邻居处得好,犹如穿皮袄。人有人不同,花有几样红。再如(喻体句在前,本体句在后):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穷不离猪,富不离书。独柴难烧,独儿难教。
比喻能使描摹的事物更具体、生动和形象,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2)借代借代的修辞手法能使语言形象显明,从而启发人们的联想。青川谚语中可经常见到这类的修辞手法。如:人是个桩桩,全靠衣裳。(桩桩:代人)没得指甲子,不揽蒜瓣子。(指甲子:手艺)
过了九月九,大夫高抄手,萝卜熬米汤,病从哪里有。(高抄手:闲手,指无事可干。)
惊蛰种瓜,疙里疙瘩。(疙里疙瘩:指瓜的样子。)前头有个和尚,后头有个模样。(模样:代人。)(3)对偶对偶能使语句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便于记诵。常见的对偶能整饬语言,增强语势,而且两个偶句可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传统的严式对偶要求极严,上下两句对应的位置要词性相同,且声调、平仄相对,不能有相同的字。而谚语中虽有对偶形式,但相对于严式对偶,要求不是那么严格,只是在字数、词性等方面大致吻合即可。如: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日图三餐,夜图一宿。荞上山,麦下河。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4)排比排比就是把一组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排比可说理,可抒情,可叙事。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能使语句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排比有助于加强语词的气势,能强调表达的重点,还能增强语词回环往复的韵味。如:
二月清明,过了清明;三月清明,不等清明。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算一辈子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5)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比较,使是非、真假、善恶、好坏等能更清楚地展示出来,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如:
萝卜进城,药铺关门。黄瓜上街,药铺打开。吃了人的口软,得了人的手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冷茶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夜夜做贼不富,天天待客不穷。(6)反复反复多采用语词的同义重复或近义重复来照应,以强调和突出重点,引起人们的注意。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牛子四两油,离了牛子没搞头。八月初一下,麦子到河坝;八月初一晴,麦子进老林,正月开雷坟堆堆,二月开雷荞堆堆,三月开雷谷堆堆。红纤早,白纤迟,不红不白正合适。(7)夸张夸张指通过有意地夸大和渲染来进行强调,给人留下鲜明、强烈而独特的印象。如:
麦出火焰天,谷出泪涟涟。家有千根桐,子孙不受穷。误了一年春,十年理不伸。太阳反照,明天晒得鬼叫。
总之,青川谚语作为青川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储存、加工、传播民间知识、文化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并持续影响着很多年来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成为川北地区乃至四川地区方言里重要的语料之一。
青川联语分类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