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周六下午,亚拉来电话,问她在忙什么。她说她在苦读。亚拉就说,你不能这样没日没夜埋在书堆里,要有张有弛,效果会更好,大脑疲劳过度会提抗议的。明天周日,我们一道出去玩玩,你还没去瞻仰过自由女神像吧?
呃,她应着,我现在哪有游览的心情哪,我打算等我考进了哥大再去。
哈哈,你把进哥大当做唯一的奋斗之路哪,你不要那么死心眼,人生的路千万条,哥大只是其中的一条而已,进学校读书只是学习的一个途径,并非终极目的地,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服务,通过读书获得知识是为创造社会财富打基础,但也有人是靠自学,边工作边学习获取成就的。你可不能把进哥大当做唯一的奋进之路。万一不能如愿呢?明天休息一天吧。让左和我们一起开着车去海边玩玩,你们中国不是有句话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吗?
她一下沉默了。半天说不出话,每次她问到左志理,她都说他到南方去了,她不是骗她,当时她也确凿无疑地相信他真的在南方山区,可现在怎么好意思跟她说呢?她会不会对她的真诚产生怀疑?以为她没有以真诚来对待她的友善情谊。他们分手的事,她不想瞒她,她是她在曼哈顿唯一的朋友,她真诚地关心她,她是要告诉她的。但在电话里说不大合适,她停了会才回答说,你现在方便吗?我想见你。
有话跟我说?
嗯。
我到你家来吧?
好的。沫若细声地说,我也是这样想的。
左不在?
不在。
我五分钟后到。
我在门口等你。沫若放下电话就打开电磁炉烧开水。她第一次上她的家,她这里什么都没有,拿什么招待朋友呢?她想起了母亲在她临动身时往她箱子里塞了一小瓶香洲的新茶,就找了出来。拿什么来泡茶呢?除了自己从国内带来的保温玻璃杯就只有从超市选买的一次性纸杯。用一次性纸杯泡茶有些不像样,但也只有这样了。她刚把纸杯和茶叶准备好,水就开了,她冲好茶就拉开门,亚拉已从楼梯上下来了。她张开双臂迎上去抱住她,相互在脸腮上亲着,她松开臂膀,紧紧拽着她的手说,欢迎你来我家,把她往屋牵,我这里是真正的寒舍,用中国的话说,家徒四壁。
我刚来的时候还不也是什么都没有?亚拉安慰着她,有地方睡觉有地方做饭就行了。在美国,只要努力,就会想要什么有什么的。
是呀,沫若把她牵到沙发前,按她坐下,我请你喝我家乡的茶。就把泡好的茶端到她面前的小茶几上,实则只是个小凳子。你尝尝。很香的。
亚拉端起尝了一口,微微仰起头品味了一下,点点头说,嗯,淡淡的清香,淡淡的甜,像你这个人,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像这茶一样清纯。她攥住她的手,坐下吧,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沫若依她而坐,她却不知如何开口。亚拉攥了下她的手,遇到了什么难事吗?
她摆了下头,没有。她觉得离婚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对朋友还有什么开不了口的,就说,我和左志理离婚了。
亚拉并不觉得吃惊,她早就感觉到他们间出了问题,妻子万里迢迢从地球那边的家乡来,哪有做丈夫的丢下不管的道理?这是她的私事,美国人不习惯过问别人的隐私。她没问为什么,只问是什么时候的事?
这个周一办的手续。
你很在乎左?
她又摆了下头,不是在乎不在乎的事,中国女人把爱情看得至高无上,谁都希望她爱的人永远爱她,都希望与相爱的人白头偕老,谁都不希望丈夫背叛她的情感,我想这不只是中国女性的心愿,而是全人类女性的愿望。一旦碰上了,心里总有点不舒服。可我们这代人已不把离婚看得那么严重。不再爱了就分开,我们是友好地分的手。
她把沫若的手紧攥了一下,这就好。好男人多的是,对吗?
绝对正确。我这么优秀还能没有人爱?她拥住她,两人哈哈地笑了起来。
明天我们陪你玩一天。亚拉看着她的眼睛,我和斯蒂文也两周没休息了,需要放松一下。你这段时间一定也非常辛苦,就自己给自己放一天假吧。亚拉松开了她的臂膀,我有个建议,就是我在电话里说的,就我对你的了解,你的文学理论基础很稳固,你的文笔流畅优美,就你的文学修养,你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先读研再去考博,你可以直接考博,我将你写的论文给我的导师谢尔顿先生看了,他很欣赏。哪天我领你去拜望他,如果他愿意接收你,凭你的努力决不成问题,这样你可以节省两年的时间,两年的岁月对一个人来说能做很多事的哟。你还可以在读博期间一边做理论研究,一边将中国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介绍到美国。这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呢。
她的一席话就像穿云破雾的阳光,一下把她的视野照得亮堂堂的,她欣喜地说,你的建议太好了,我很想试一试,就怕考不上。
只要有这个愿望,向这方向去努力,就有希望的。我会帮你的。
太好了,谢谢你。
谢什么,不用客气。
只顾着说话,也忘了给你添水,沫若兴奋得光彩夺目,跑去拎来开水,往亚拉茶杯里倒。她问,斯蒂文在家吗?
昨晚他为修改一部书稿,天亮时才上床睡觉。唉,亚拉感慨起来,做编辑很辛苦,可他就乐意为他人做嫁衣呢。
晚上就在我这里吃饭,我做个简单的中餐给你们尝尝。沫若心情非常好。你喝茶,我去看看冰箱里还有点什么菜。她快步去到厨房拉开冰箱。自遇到志理和吕宇那次后,她就没去过那家超市,也没做过菜吃,她选的那块准备做粉蒸肉的猪排还在,那一小袋肉沫也没动,饿了就到附近的方便店买点速食,面包方便面什么的。几乎没煮过饭。两条生黄瓜和两只番茄也没有坏。太好了,她在心里说,可以蒸个粉蒸排骨,做个番茄肉丸汤,拍个黄瓜,煮锅米饭。香洲有句俗话,就粉做粑。菜是少了一点,但这是在美国,不是在中国,亚拉夫妇不会说她小气的。她将这几样菜拿出来,把肉沫和猪排放进微波炉里解冻,就对亚拉说,我这里餐具极缺,你借几只碗给我用一下。
好的。亚拉站起身准备回家去拿。
她走过来拦住她说,斯蒂文在睡觉,等他睡得差不多,去叫他来吃饭时拿来就行了。你来,她把她拉到她的卧室,你看看我选读的这些书,请给我指导指导。
亚拉翻看起来,考研考博一般也都看这些书。但哥大更看重考生的实际才学,面试和答辩很重要。大多教授接受学生不是绝对看考分和笔试成绩,更注重表达能力。当然,论文是硬件。
哦,我知道了。沫若要她坐下,把她按到椅子上,我去准备做饭,你在这看看书,会很快的。
我还是回去拿两副餐具来吧。亚拉站了起来,再看看他可醒了。
好吧。她把亚拉送出门,你就来哟。
好的。
她在他们家吃过几回,这算是第一次回请他们,今天她的情绪特好,反身就洗黄瓜和番茄。左志理可能很少自己做饭,她这里除了一个微波炉,一个18公分的电饭煲,一个电水壶,一个不大的不锈钢煮锅,就只有一个人用的刀叉筷子和盘子。连切菜刀都没有,只有一把水果刀,更没有砧板。她将厨房的小台子擦洗干净,没有菜刀拍黄瓜,就用水果刀把黄瓜切成小块,洒上细盐腌了,没有蒜末也没陈醋,就有一点白糖。但她泡方便面时余下了一点佐料,她就在里面加了点糖来提鲜。她从微波炉里将解冻了的猪排放进容器中,用酱油白糖和方便面里的佐料进行腌制;把肉沫用盐和料酒搅拌了,再打进去一个鸡蛋,再次搅拌均匀。她将腌好的猪排与五香米粉搅拌均匀,亚拉就敲门了。她把一叠盘碗递给她问,这些够了吗?
够了。她接在手里,斯蒂文起来没有?
他一会就过来,我来帮你。
不用帮。沫若对她微微一笑,你看着我做吧。她将洗净的大米放进电饭锅里,加入适量的净水,架上蒸架,把准备好的粉蒸猪排放到架上,盖上盖,压上阀门,插上电源插头,不一会室内就开始弥漫起香味。接下来她着手做番茄肉丸汤。她用筷子将肉沫和鸡蛋搅拌均匀,加进少量浆粉再搅拌,番茄用开水烫一下,掀去薄皮,切成几大块,放进油锅里过几下,放水煮沸,用匙子把搅拌好的肉沫鸡蛋做成圆圆的小丸子放进沸汤中。不一会儿,丸子就漂起来了,亚拉耸着鼻子说,好香呀。
她挑一只送到她嘴边,尝尝。
亚拉也不客气,张嘴接了,品了品说,别有风味,好吃。
沫若突然想起她家还没来得及置办餐桌,怎么办?关掉电磁炉,奔进卧室,把条桌上的书统统搬到床上,亚拉和她一起把条桌抬到了厅里,把当茶几用的方凳搬开,把条桌放到沙发前,只有一把椅子,当茶几用的方凳也可以坐一个人,沙发上也能坐人。餐桌的问题解决了,她搓了个干净抹布,把它们擦拭干净,就催亚拉给斯蒂文电话,饭菜都好了,叫他快点过来呀。这时门铃响了,说曹操曹操就到了,亚拉拉开门,斯蒂文手捧一束康乃馨站在门口,亚拉把斯蒂文让进门。她正把一大锅肉丸汤端出来,斯蒂文,欢迎你来做客,她把汤锅放到桌上,就迎上去,斯蒂文把鲜花递到她面前,送你的。
你们太客气了,还专门去买鲜花。她双手接过花说,谢谢!亚拉,你看放在哪里?她这里没有花瓶,她到处一望,发现窗台上有个大的饮料罐,欣喜地跑过去把花插进去,我这室里就有春光了!她放好花说,让你们见笑了,餐桌都没一张,只能凑合一下了,一切都得待我进哥大后来置办啊。请坐呀!
我来帮忙。斯蒂文说。
不用不用,你坐,觉得那里好坐就坐那里吧,只有两个菜一个汤。我也是第一次动手学做菜,也不知可不可口。她反身回厨房,亚拉跟在她身后,她开了电饭锅,取出粉蒸肉。亚拉伸手要端,她说,很烫的,你端黄瓜吧。她把粉蒸肉端到小桌上,就拿来三只碗。亚拉把拌黄瓜放到汤锅边,三个菜一字排开。她让亚拉夫妇坐在条桌的两边,她坐横头。她开始舀汤,她先舀一碗放到斯蒂文面前,再舀给亚拉,最后舀给自己。她端起汤碗说,真不好意思,我什么都没准备,连饮料都没有,更没有酒,斯蒂文,我们先喝汤,以汤代酒。就先喝了一口,谢谢你们的友情和对我的提携。
为友情!斯蒂文和亚拉同时端起汤碗,喝了一口。斯蒂文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啊!真好喝,太鲜美了!中国菜味道丰厚,他大快朵颐。
亚拉也说,番茄还能这么做来吃,用食油爆一下煮汤就变得又香又醇厚,沫若,你从哪儿学来的?
我母亲哪,她能做很多美味佳肴呢。你们若去中国观光,就到我们香洲去,闻名世界的黄山离我们那里不远,佛教圣地九华山和天柱山就在香洲附近,我们那里不仅有好山好水,还有美食,我妈妈一定会给你们做很多好吃的招待你们。
黄山离你家很近呢?
是呀!
太好了,我和斯蒂文一定去。就是专门去吃你母亲做的菜也值呀!
只要你们去,我母亲一定会热情接待。我现在就向二位发出邀请。
好。斯蒂文说,我们接受你的邀请,最好是你陪我们同往。
那你们得等我几年哟。
几年?亚拉有些不解。
你想呀,她微笑地看着亚拉,为了来美国,你们大使馆的门坎都被我踩矮了,我一事无成就回去值吗?我总得要在你们这里学到点什么回去吧?
斯蒂文连连点头,你不用急,我们等。
哦,光顾说话了,吃菜呀,快把碗里的肉丸吃掉,她拿起叉子,尝尝我做的五香粉蒸肉。沫若把粉蒸肉往亚拉和斯蒂文面前的盘子里叉,这是我们香洲的特色菜,最好用荷叶包着蒸,吃在嘴里还有股荷叶的清香,没有荷叶,只能这样了。
斯蒂文耸耸鼻子,这也很好,闻着就香。忙用刀切下一块,叉进嘴里品嚼片刻说,好吃,很好吃。亚拉也说好吃。
这时她想起了还有主食。起身到厨房端来了电饭锅问,你们是吃面包还是吃大米饭?
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吃米饭。
她就把饭往他们的餐盘里舀,接着给他们的碗添加肉丸汤。
康,亚拉停住刀叉看着她,你光叫我们吃,你怎么不吃呀,快坐下吃,她叉起一块粉蒸猪排放到沫若的盘子里。拉她坐下。
凉拌黄瓜味道也不错。斯蒂文说,松脆可口,很多美国人喜欢进中餐馆,原来中餐独具魅力哟。你说是第一次学着做菜,若是常做就可以去开中餐馆了。那我们就到你那里长期包伙。
呵,这个创意倒不赖,等我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去开餐馆。那时你们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呢。
你若真开餐馆,亚拉接上说,我们肯定是你的老顾客。你要给我们优惠哟!
没问题。
他们边吃边聊,聊得很开心。吃得也尽兴。饭后,沫若给亚拉的茶杯添上水,也给斯蒂文沏了一杯,三人接着聊天。亚拉接着先头她的话题,邀请沫若第二天跟他们一起出游。
你不是想认识我的老板达卡奇先生吗?斯蒂文全力敦促沫若同去,我打电话问问他明天可方便,他若有空,我们先去看他,再去海边。他说过多次,要我转达他对你的问候。他很赞赏你的文笔。
好。听从你们的安排。
他们又给沫若介绍了一些曼哈顿风情。他们回去后不久,斯蒂文的电话就来了,他说达卡奇先生很乐意与你会面,约好明天上午十点去他家。我们九点出发如何?好的。
沫若一夜都处在兴奋中,她为第二天的会见激动不安。美国于她还是非常陌生,纽约也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她虽然在曼哈顿生活了三个来月,可她对这个城市还是全然不知,除了志理和吕宇,就只认识亚拉夫妇,她没有别的朋友,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一心只想着考进哥大,可谓一个与世隔离者,她向往窗外的世界,向往结识更多的朋友。她虽然对斯蒂文工作的达卡奇出版传媒公司也知之甚少,但他们的《清风》杂志刊了她的文章,她就对之有了好感,对他们的老板也就充满了感激之心。好像他们之间有了一根无形的弦,牵系着他们,能认识他是她的荣幸,还可以通过他结识更多的朋友。她要在曼哈顿打天下,就不能再把自己困在窄小的天地里。这不像是在祖国,她有那么多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更有父母的呵护和慈爱。如果达卡奇先生对她有好感,愿意提携她,对她未来的发展将是福音啊。亚拉的建议很有道理,她不应该只把目标锁定在进哥大。她天南地北地胡思乱想起来,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