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宝安县的一个小县城,东坡先生将要任职的城镇惠州城一直都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古代就有粤东门户之称。
而且,惠州这个地方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一个安居乐业的理想去处。
吴天良进城前首先看到的,便是惠州城那高大的城墙,看那个样子和高度,明显要比宝安县大了不止一倍,天良发不禁发出了赞叹声。
在惠州城的大门口,天良就看到了不少的人群,进城之后,人群更是很多,数量明显比宝安县的多了不少。
宋朝的经济发达,官俸饷银向来不低,苏东坡先生虽说被贬了官,但毕竟还是做了这么久的朝廷大官,带来的银两当然不在少数,再加上这里的房价不比京城,他们一家人很快就在惠州城内找到了一处僻静地方,购了房子。
很快,吴天良就被分到了一间舒适的房间居住。至于天良要做苏东坡先生的什么人呢,就暂且算做是个幕僚吧。其实,说是家丁也可以。
当然,苏东坡先生也会把握分寸,平时不会让天良在府内做什么太过粗重的东西。毕竟,天良的绘画才能的高超苏东坡他一直铭记于心,他要保护天良作画的手,不会让他搬什么太重的东西。
至于吴天良呢,就一直跟 随着东坡先生左右,一来趁机学多点风土人情,了解些时事政治,二来,也提高点自己的说话水平、写字水平和阅读古文的能力。
为什么要提升说话水平呢?东坡先生本来就从开封过来,本来就不会听说什么粤语,他想当然就认为天良所说的就是当地的粤语,也就释然,但其实,就算是岭南当地的粤语,天良也说不好,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年代的久远原因。一百年过去,语言和口音都很肯定会出现重大变化,更何况是一千年前的北宋了。
吴天良很快就发现,其他人老是听不懂天良说的话,从其他人的耳朵听起来,天良说话的特点是口音实在太重,其他人有点难听,不用说是外地人,就算是当地说粤语的人也经常听不懂。每次,天良都要放慢自己的语速他们才能理解天良所说的话。
对了,还有一点是值得提点一下的,吴天良在学校所学的是较为纯正的普通话,总的来说纯正的普通话是在大约400至500年前在东北地区所说的话,之后就被人当作是北京话,和现在宋朝他们所说的话是有很大区别的,当初天良和苏东坡先生辩论时,天良还要被迫放慢语速,这样了,苏东坡先生才能听明白天良到底在说些什么。
但这样是不行的,天良当然不能让周围其他人都改变他们的语音,只能想方设法来改变自己的语音。只有这样,天良才能和身边其他人交往得更深一点。
说实话,吴天良真的有点佩服项少龙这个人,他是黄易写的一本书里面的主角,书名叫《寻秦记》,里面的项少龙在秦朝尚未统一中国时,也就是在整个神州大地尚未统一语言文字的时候,就孤身一人穿越时空来到那时的赵国,但他居然一下子就能和其他人说话说得滚瓜流利,这种事只能在神话里出现。
吴天良深信,如果是他这样做的话,就绝对做不到,如果还是要做的话,说不定以前学过的语言文字之类的要全部丢弃,从头学过才可以呢。
吴天良还记得以前学英文的时候,从小学的时候便学起,结果花了十几年的功夫,依然是哑巴英语,和老外对话根本谈不拢,就可以得知要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最麻烦的,是天良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一个有着语言天赋的人,因为他的英语学了那么久,但和老外对语时依然是哑巴英语。
至于说到写字,那更是为难这个天良这个从网络时代过来的人了,对于他来说,打字的水平一点也不差,五笔一分钟也可以打得到一百来字,但是来到这个时代,不但要写字,还是要写毛笔字,而要让自己写出来的字其他人能看得懂,看起来还是得重新开始练习书法。
没有办法,吴天良不想在这个时代做一个不能和其他人顺利交流,不能写字的无用之人,于是,他唯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补课,争取能尽快地掌握宋朝的语言和书法。于是,每天天良都用功到凌晨才睡。
在这其间,苏凌也帮了天良不少的忙,写字还好,临摹一下字贴就可以了,但是说话就不可以,一定要找人来练。苏凌很配服天良的画画技术,天良为她所作的画就好好地保存着。当天良来到她家为她父亲办事的时候,苏凌就不时地过来搔扰天良,让他告诉自己一些外界的知识,而自己就帮助他纠正口音上的问题。而苏凌也乐于助人,也很有耐心,在她的帮助下,天良解决了不少说话上的毛病,说这个时代语言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天良有着这样的一个美少女相助,自然是学习得很愉快,学习效果也相当有成效。
回过头再说一下苏东坡先生,虽说东坡先生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是个闲官,但他的名声依然在这里,还是大宋黎民百姓最受爱戴的人,因此也受到惠州城广大民众的拥戴和爱护,东坡先生到惠州后更是亲力亲为,帮助民众解决民生问题,并为民众修筑桥梁,开垦荒地,取得的功绩不少,大家都能有这样一个知名人物来惠州当地感到相当荣幸,于是,民众们就自发热情地帮助东坡先生处理他在惠州的工作。
也可能是名人效应或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吧!在宝安县的私人宴会上,有很多的官员和商贾知道了有些卖出很高价钱的画,皆出自于东坡先生称赞的那位画师之手,而那位画师正是寄住在东坡先生府内的吴天良。
正因为此,吴天良的名声很快地就在惠州当地传了开来,向天良求画的富商也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