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是后天形成的,在童年时代是最关键,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比小学、中学重要。现在提出一个问题: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现在最新的观点是胎教(朱熹就提过)这是对的,问题是方法,《新观察》1985年第20期谈了这问题。当前日本妇女不工作,在家教育孩子应怎样看,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复杂问题。老师对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应该是越早越好。对学生学,接受的情况怎样看,一个学生能不能成材,对学习能不能感兴趣,是否有一个转折的年龄。如二岁什么就感觉兴趣,四岁进了武大,宁伯是四岁就爱学,有多少人到了十几岁才爱学,有的人到了大学才爱学习。这些标志的是学习出于主动,不是外面有人来赶着走了。还有些浪荡子弟,家里虽然把他送到大学毕业了,有的还当了博士,但始终没有建立学习兴趣,以后靠父母的余荫混一辈子,这种人是没有转折点的。个性在学习这方面的表现,一是出自天赋,二是出自环境,“伤仲永”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应说天赋人人有,显示有差异,关键在后天的教育,上述“神童”和不同转折点的出现,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因材施教的引导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材施教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对学生因材施教越早越好,但学生本人怎么能适应这个因材施教。如有的学生在初中时不好好学习,到高中时突然变了,非要学习不可。在旧社会有人发愤学习是为了找饭碗,就发愤要学,再是长一辈的希望在起作用。再是碰上了一个好老师,结交了一个好朋友,读一本好书等而发愤的,转变是有早、有晚、有机遇的,作为教育者就在于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转变的条件,也可说是“机遇”,反之,堕落也是一样。
八、积极性原则
1兴趣
兴趣与个性程度和环境有关,也是形成于后天。小时在书店看《西游记》,一口气看了半本,认为世界上的书都是这样好看的,这本书是个缩写本,有画,是给少年写的。第二天又去书店看,看完了后,拿起本给成人写的小说,看了半天吸引不住自己,一点味也没有,可见是与程度有关的,兴趣贯穿于动机、过程,成功之中。动机,体现想干个什么事情,兴趣极大;在过程中发现其奥秘,兴趣越来越大,最后成功了,兴趣更大,然后,又开一新路,这是提高兴趣的办法。爱因斯坦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比成果更重要,这句话是对教育者讲的,是对的,如体育课、游戏课儿童都愿意上,可是到了大学,就不太愿上体育课了,原因之一是别的课把学生压得太紧。音乐课在小孩子中是有的爱有的不爱,原因也很复杂。大学生不爱上体育课,但是如果说是游泳,去的人就非常踊跃,所以还有个内容问题,学校应当考虑课的内容、方法。如在大考前夕,怎样动员学生也困难,可见学生对某门课有无兴趣还是因时、地、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愿意上的课觉得时间短,不愿上的课,觉得老师越讲越糟。50年代颁布宪法、婚姻法。学习时,宪法是反复的学,青年们想学婚姻法都未给安排,这里的兴趣问题,反映人们的追求。学校应调动起老师的力量,开展船模、无线电等各种活动,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课程要恰当,讲得太深了,学生听不懂,太浅了,听起来无味,应该是稍深一点,这个分寸是不好掌握的。有位教育家去日本参观,见到日本小学教材上有中国的《说文解字》,而中国小学教材上都没有这一内容,这是不应该的。牛顿的三定律,在中国是中学才学,在外国是小学就学,其实这个内容是不难的。有的人把教课生动说成是哗众取宠,这自然是不对的,不生动就没有人来听了。所以讲课有吸引学生还是推着学生去听课的问题。现在我们无线电听到的声音是低频的,是通过高频载波发出的,才能被人接受。讲课的思想意识就是声波,就是让人听的,要让学生听进去,就要用载波,就是加高频,使学生听进去,就是讲得好,就是生动性。
2从感性开始
讲任何理论的东西,科学的东西都是要运用实际的东西,文学要用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的脑子老是受着讲课的刺激,给他一个脉冲电波就是跳一下,让他平静一下,再给他一个脉冲就是一个脉冲接一个脉冲,然后围绕教学中心旁征博引,这个教学就成功了。为什么听课的人愿意听故事,听实例呢?讲理论一定要从感性开始,内容一定要新鲜,如果学生已经听过,再讲第二遍在教学中是一忌,例如对研究生,也只是讲实例,他们就会感到无味。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也不是全新,同一个事物总是有新的东西出现的,可以一个新的角度来讲,有时是一个新的观点,这样讲的就都是新的,还要了解教学对象,知己知彼,理论放在实例中,又要能突出来,用归纳的形式。
3悬念
只要不是执意卖关子,悬念在课堂上同样可以想办法吸引学生的。如《梦溪笔谈》中有一段讲,古代有个木匠建一座木塔,他造起来就是歪的,人家笑话他说:这样有名的木匠造一座歪塔。他说,我造塔的地方总是刮西北风,这个塔歪就歪到向这个方向倾斜,若干年以后风就会把它吹正的,以后果然如是。这个故事不也是一个悬念吗?有一位老师讲悬念举例说《梦溪笔谈》这本书说有一木匠,他看到在西北风吹的那个地方建木塔,就让它歪着,等到若干年把它吹正。沈括在这里是按悬念写的,他在这里讲得这样死,由于缺乏表达能力,把一个故事讲得索然无味。再一例子是阿基米得原理,讲到物体在水里面变轻。如果用提问讲,木头和铁丢在水里面,哪个沉,哪个浮。学生都会回答木头浮着,铁沉水底。再问:为什么大兵船是铁做的为何不沉呢?这时再讲阿基米得原理就生动得多了。还有讲逻辑问题,如几何中讲A大于B、B大于C,A一定大于C的这个不等式。如果给学生讲A大于B、B大于C,C又大于A的,学生一下就镇住了,在换方中是有这样的例子的。这是源于逻辑论中最简单的知识。在数学里面变“魔术”,就是一项加法首先知道答案,又如一个数学,一眼就能看出被几能除尽,这都是源于悬念的方法。
4形象
这也能吸引学生的,有时能终生不忘。如小学讲圆的形式,就像拉驴转磨,驴走的轨就是圆,磨的中心就是圆心。几何中有一条定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证明方法是画另外的曲线,证明两点之间是最短的。这个不用讲,但又是个很重要的定理,应用非常的广,连狗都知道,如给狗丢一肉包子,它是直线扑去,决不绕弯去吃。在材料力学中有一个叫危险断面。这是能计算出来的,在力矩最大的地方容易断裂,所以埋电线杆子要加固。这连树都知道危险断面在地下出土部分,所以它在底下是盘根错节,这叫悬臂叹。“树都知道”这句话很形象,吸引人。鲁迅有一次参加美学会议,宣读论文的都是大块文章,鲁迅上去讲时说:焦大决不爱林妹妹。又如杏眼、柳眉、秀口,乡下人决不找她做媳妇,这都是用浅显的例子,生动的形象来强调这些东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谈谈学习结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这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习”含有两种意义:一是熟习,一是练习。“不亦说乎”的意思是所学的知识能时时熟习,深切了解,而且能够运用,怎能不从内心感到喜悦呢!学生对于学习是感到有乐趣,还是痛苦,这关系到学生能否继续学下去的信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功还是失败的很重要的一个标志。
孔子不仅从理论上重视学了要习,而且他自己也是学了就习的。例如,孔子曾习射于矍相之圃,习礼于大树之下。“射”和“礼”,都是孔子当时的教学内容,学与习的内容和我们现在所要求的不同,但他主张学与习结合的道理,可作为我们教学的借鉴。
孔子关于学与习结合的主张,为我国历代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他的得意弟子曾参在谈到自己的学习体会时说:“我每天要想三件事,其中的一件就是教师所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通过了有效的练习。”到了明末清初时期,一位农民出身的教育家和思想家颜元,极力推崇孔子学与习结合的主张,他说:“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思过读过总不如学过,一学便住也,终殆,不如习过;习两三次,终不与我为一,总不如时习方能有得。习与性成,方是‘乾乾不息’。”(《习斋言行录》卷下)
因此看来,古人很重视学了以后要进行有效的练习,这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规律,因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过程是从听教师讲解教材开始的,然后经过自己亲手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逐渐掌握事物的本质;而且学生对于学过的教材进行积极的思维,往往也是由练习引起的。现今有些先进教师把学与习结合得很好,他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而是注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而且将多种多样精心选择的课内课外的练习,互相配合,分量适当,还避免了加重学习的负担。但是,当前也有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高考、统考,不注意运用有效练习去促使和诱导学生发展智力,减轻负担,而是大搞题海战术,师生们疲于奔命,家长也感到压力很大。这样做的结果,效果很坏,一部分学生收效甚微,一部分学生身体垮了,即使勉强升学,也感跟班困难。一些先进教师的实践经验说明这种现象是可以改变的,如我们曾见一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精练确切,费时不多,接着就是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算,教师当堂指出运算的正误,分析学生思维的脉络,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课后学生往往余意未尽,课外作业不多,学生负担不重,成绩很好。这说明学生的学习质量关键不在于练习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练习有效,这样才能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境界。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谈谈循循然善诱
在《论语·先进》篇中,记载了一件孔子诱导学生谈述志愿的故事。
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而不敢尽情地说话。你们平日常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假如现在有人知道了你们。你们打算怎样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就回答说:三年之内,能把一个处于争战和饥馑的大国治理成富强知礼的国家。孔子听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转而就问冉有和公西华的志向,冉有表示:三年之内可使一个国家的人民得到富足;公西华希望做一个能参加友邦朝觐和诸侯会盟的大臣。曾皙由于志向和他们三人不一样,就一声不响,“弹着瑟,不愿发言”。孔子诱导他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于是曾皙也谈出了他的意愿,主要是讲,要从教育工作中得到乐趣。孔子对曾皙的意愿表示赞赏,又应曾皙的要求,对子路等三人的志向进行了评论。在这个故事中,既有教师的发问,亦有学生的质疑;既体现了教和学的师生关系,又表现出融洽无间的师生情谊;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没有置学生于被动的地步;而且还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法。
古往今来,教师是否诱导有方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与泯灭的例子是很多的。宋朝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所述神童方仲永,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或邀请其父带他做客,或馈赠钱币换取他的诗作。由于其父贪小利而不给他投师求教的机会,后王安石见仲永,“十二三矣。今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间”,又过了七年,问起他,已“泯然众人矣”。相反,各科都不及格的调皮大王王鲁燕,由于得到模范班主任数学教师刘纯朴的循循善诱,竟能在两次数学竞赛中都名列前茅;还有那敢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明珠的陈景润,也是既启蒙于他的中学数学老师,又得力于数学界老前辈的培养,而取得了惊人成就。
以上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内因固然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师是否能按照不同的内在根据,给予恰如其分的诱导,往往是学生学否有成的关键,也是教师是否为良师的表现。颜渊对孔子的“循循然善诱人”到“欲罢不能”的境地,正说明孔子的循循善诱有独到之处。
“循循善诱”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一个根本方法。“循循”是有次序、有步骤的意思,“善诱”是善于引导的意思。善于诱导,会使学生以学习为乐,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当今改进教法,也要在“善诱”这两个字上下工夫。这就要做到:
一、及时,就是及时抓住学生自觉求知的时机而教。如果学生没有自觉的学习要求,教师想以硬灌的方式把知识注入给学生,或是当学生有了自觉的学习要求,不能抓住时机及时诱导,其效果都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的。在学习中当学生迷惑不解时,及时加以指点,遇到困难而丧失信心时,及时给以策勉,帮助学生增加勇气,找出办法,“指点”与“策勉”都是运用善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仲永之所以“泯然众人”,就因未得到及时而教的机会;王鲁燕的成长就得之于及时受教。
二、量力,是指教学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心理及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情况相适应。善于诱导的教师总是注意把这些结合起来.避免过低或过高地估计其接受能力。因为“过低”,则易成,不能发挥积极性,“过高”,则易机械地、形式地接受知识。故善诱者,所传授的知识,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并能促使学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让学生明显地感到这些知识对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北京,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由于教师善诱,三年级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在课堂内一共学习了九十五篇课文(包括课本中原有的二十六课),而课外作业,每天只要半小时就可做完。可见量力是善诱的基础和出发点,但不是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地位,而是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最重要的是与智力的发展紧相联系的。
三、引导,指的是指引和开导。要注意引而不发。数学的最重要任务是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诱导他们主动思考。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精讲多练来纠正满堂灌的做法。但在具体运用中也有善诱与不善诱之分,如有的教师强调多练,就让学生机械的模仿,做大量同类型的习题,有的用错一罚百来纠正学生的别字和错词,殊不知学生如果不懂字词的意思,练这么多又有何用?如有一教师在讲三步以上的应用题时,发现学生常常把第二步运算的得数当做最后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能力,老师采取画图列表,步步推算,有条不紊,避免缺漏的一种解题方法,开导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的技能,学生熟练以后,擦去图表,只在头脑中思维,也能解答。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很快,能自编应用题。这是很高的教学技巧,既传授了知识,也开发了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