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就像照相机,看见外面的事物,通过镜头,眼球这个部分眼睛前面的镜片射到眼球后面的视网膜上,视网膜就像屏幕一样,然后通过神经,神经就是电线,通到头脑中去,脑筋里面储存记录下来的这些东西,有的时间久了就消失了,有的就留下来,留下来的就变成视觉表象。它也是发展的,表象可以积累,但是人看东西,儿童分不清那么多,都是从简单到复杂,小孩只能说对颜色是白的黑的,灰的要到大一点时才能说。如我们看外国人,粗粗一看外国人的面孔都是一样的,分不清是哪个国家的,后来看惯了,跟他们熟悉了,如熟悉了某一个外国人,熟悉了某一个国家的外国人,就逐渐能分得清。这点对教学来讲是重要的,如电视剧导演选演员的时候,要注意演员的面貌特征要能分得清,如果导演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在排戏时虽然对这个戏非常熟悉,深思熟虑,整天和这个演员打交道,但没想到演出时给观众就是几秒钟的印象,观众印象里的演员都只是年轻的,同样漂亮的。如香港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有两个女演员,自始至终也难以分清谁是谁,这个效果就不好。有的电视台的主持人的年龄面貌都是相仿的,穿的衣服都一样,甚至声音也一样,没有各自的特色,这就是不懂教育学。作为教师应掌握这种心理,让学生的视觉经过锻炼,最后能从相似中分出来不似之处,掌握这个特点,到后来能锻炼出辨认出不同的特点。如染坊的老师傅能辨认出一种颜色的多种不同之处。一般老太太买布,一看就知道布的颜色深点、浅点,我们往往看不出来,就因为她有这个锻炼。另外,眼睛有百闻不如一见的功能。视觉的表象在头脑中比较稳固的,不像逻辑的东西,逻辑的东西在脑中是一大套,在脑中周转,而这些东西,它能在脑中马上留下印象,对教学来讲,越是丰富它的这种印象,知识掌握就越多,所以要多看,是很有道理的。小孩子的玩具,颜色要非常清楚鲜明,小孩子才能分辨,若不能分辨,对小孩子的作用就不好。颜色的锻炼问题,如医生能看人脸上的气色,看舌苔的变化,眼球的神气,这些都是锻炼出来的。可见眼器官能够通过锻炼,慢慢掌握很多东西。当然眼睛也要保护。有一医生用画图画恢复眼睛,是有效果的。修改稿件,把不用的用红色涂掉,看起来很醒目。写稿子a和α、β和B、X和×特别要小心,不要以为自己熟悉的东西别人一定也熟悉。
2耳
耳朵的构造是耳膜,外面的振动传到耳膜,耳膜振动后有一种频率,频率通过神经传入脑子里去,脑子记下来,声音同样有听觉的表象,能在脑中产生印象。人对声音的了解也是对震源有了大的分辨以后,然后才有小的分辨,这点是认识的规律,和看东西一样,黑的、白的,然后是灰的或别的。南方人都认为北方人讲话,是一样的口音,但你来北京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听惯了北京人讲话,然后再听东北人的讲话,你就知道东北人讲话和北京人差得很远,天津人和北京人也差得很远,东北人讲“日”是“亦”“人民亦报”,像这个和北京人差得很大,但同样的北方人认为南方人是一样的口音,其实差别很多,这就需要深入以后,也就是锻炼以后才能够听得出差别,这一点老师应该清楚,开始是大区别,然后再找小的区别,锻炼到怎样一个情况呢?像我们听音乐,一般的1234567这7个音,中间两个半音,12是全音,中间的半音的半音,这点我们不行,但是拉提琴的人,搞弦乐的人,他就能够听出半音,甚至半音再分出一半,他都能听出,这都是经过锻炼,还有装饰音,半音的一半的一半又一半,都能听出来。外国人想学京剧,他发现京剧里面的音的频率比外国的音乐丰富得多,因为这是从地方戏中发展来的,有的音特别好听,如《红灯记》里李奶奶唱的“大放光芒”这句,“光芒”两个字就不是一般的西洋音里有的频率,外国人把它分析出来是几分之几的频率,他们能分辨,而唱戏的本人虽然不懂频率但他能准确地把它来表达出来,但一般人不会这个东西,就不一定行,这就是关于声音的锻炼,这些例子就是为了说明锻炼。矿井里面的检查,老师傅用一小锤子一敲,那个地方有松动,有裂缝,他都能听出来,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医生用听诊器听胸部心音的跳动,他能分清,但我们不懂的人就听不出来。又如乐队指挥,在指挥一个大合唱或大演奏时,谁有差错他都能听出来。中国古代有个滥竽充数的故事,在百人齐奏中他在里面混,他可以混过不懂音乐的国王,但当他遇到乐队指挥这样懂音乐的人时就混不过去了。
3鼻、舌、肤
这是锻炼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现在眼睛看、鼻子闻、声音的频率都有科学的基础,唯独味觉科学上未解决。《读者文摘》1985年第3期里,谈到有人的鼻子能识别500种香味,有人用鼻子能分拣回收的酒瓶。新华社某记者曾谈到他到贵州茅台厂采访时,厂长拿出一瓶酒告诉他一个故事,解放前一船酒运往外地时,不慎在河里翻了船,后来这船酒捞上来后,就堆放在酒窖的一角,现已40余年,味道极好,酒是靠闻,靠品尝的,这也是个锻炼。现在胶片亮度一般用仪器来测量,声音可用频率共振的方法,用音差的办法确定频率。就味觉的测量现在科学上还没有办法,没有标准。现在完全靠锻炼,舌头上的味蕾起作用,通过蕾感觉到味,同样是神经末梢,神经末梢通过神经传到大脑,从大脑中间储存的内容来比较各种味道,进行鉴定。所以人脑是一个好的“计算机”,现代任何计算机还达不到脑的程度。化工、化学实验离不开闻的。舌头尝味,中国讲,“心气通于舌,心和舌能助味”心气与舌不和,味蕾就退化了,病人尝东西没有味道就说明这个意思。
触觉指的是皮肤,皮肤的外表分布了很多神经末梢,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像手心,手指头、舌头就多,如舌头要舔牙齿就知道牙齿的高低,像臀部神经末梢就少了,有时用臀部去碰什么东西,它不知道该物的完整性,就因神经末梢少,手指是神经末梢最多的地方,这里也成为接受外界事物的一个器官。有的人皮肤烧伤过多而死亡,就因为神经被破坏了,当然还有气孔的问题、毛孔的问题等等复杂的问题,烧伤的部分感觉就没有了,因为神经末梢破坏了。一个瞎子眼睛的功能是没有了,他只能用耳朵、手,瞎子平常在这方面的锻炼,所以耳朵和手特别发达,如有的瞎子一走进屋子里来,就能根据空气的回声知道房间有多大,另外他们手指头也是相当发达,以上这一切都说明感官是可以锻炼的。
4内官、平衡、运动
内官指肚子内部的胃等。平衡是人类的特殊器官,人在耳后面有半碗水那样的液体,总是保持平面的,人一倾斜,脑就知道人是不平衡了。运动,也是一种感官,这种感官是贯穿在人体各部分的,人们通过锻炼就能改变适应的能力。如滑冰运动感觉的适应能力就发展了,以后碰到雨天要滑倒的时候,身体自然就纠正了,不会跌下去,这都是一种适应的能力,这种感官的锻炼是很有作用的。说明要教育学生不要灰心丧气,即使是有些先天性的问题有某一方的缺陷,也能通过锻炼,虽达不到正常人那样健全,也能够有所补足。像内官的饥饿,人所以有感觉,就是胃在神经里发号施令,肚子空了。关于疼痛的感觉,也是神经末梢,疼痛是身体各部都有的,神经末梢碰到了有痛的感觉,这就保证人在受伤的时候能知道。如果不痛就麻烦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痛的感觉,血管被割开了血流着也不管就麻烦了。所以痛的感觉是人类接受外界认识的一种器官。有疾病、有疼痛都是一种感官。有这样一例,一个女人喉头被化学药品烧伤,医生给她用一根管子往胃里输送食物维持生命,但整个人总不痛快,食物不从嘴里进去,味觉就不行了,而且牙齿咬、唾液消化食物的这些功能都用不上了,后来医生把她的小肠接通了喉管,这样就可吃东西,但不经过胃了,经过锻炼,她能感觉饿了,小肠里有没有东西同样知道,说明人的心理作用都是能适应这些改变的。还有右手和左手的问题,中国有一个统计大约10%的人是左手吃饭。一个美国人在作报告,他是用左手写英文的,他在报告中的第一句话说,在美国有千分之七的人是左手写字,有一女收款员是用左手打算盘,她说她运用时与常人是完全相反的,右手写字高位数在左边,打算盘是反的,我们从小就习惯了,从小就是左手拿算盘,右手写字,这完全是对称的。这完全说明了锻炼的效果。还有速记,一方面是耳朵的训练,一方面是手的动作,就能速记下来。这一切都说明感官通过锻炼是可以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学习上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二、感觉和注意
这也是属于认识部分第一个阶段的。感觉和注意有很多联系的地方,你老是注意,有时也有感觉,老是不注意,虽然感觉到了,一点印象都没有。注意了感觉就深刻,或者是提醒了注意和没有提醒注意,感觉的区别是很大的。
1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这在教学中是用得到的,如上课时,突然射进教室强的光线,或是外面的喇叭突然响了,或是有人在外面大声唱歌,就对课堂发生影响了,这种突然来的东西就叫无意注意,这种无意注意有时可自觉不自觉的应用它的。抗日战争时期上课时突然拉警报,课就上不成了。有时课讲得好就怕拉警报,有时老师课讲得不好,就盼拉警报以为可以把课冲了。电视广告有时在电影演得正中间的时候,突然间停下来插上一段广告,观众当场就骂它,实际这时的广告起了无意注意的作用,而且给人们造成的印象很深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是搅乱了。这说明无意注意的作用。还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次教师讲课,挂的小黑板突然掉下来了,这种情况,出现的无意注意就把学生的集中精力分散了。这是位有经验的教师他把黑板再挂上,此时若是继续讲课,肯定效果是差的,因为学生们正在议论,觉得好玩。这位老师不是接着讲课,而是向学生问我刚才讲到什么地方了?这样一问就把学生引到课上来了。教师若是奇装异服,一些不好的动作都会影响学生,所以教师的服装一定要注意。还有一位教师上课挖鼻孔,并把挖出来的脏物在手上搓圆圈。教师是无意识的,却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有的教师讲课只对着黑板讲,不看学生,这样集中不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口语的毛病,有的老师老说:这个、这个,结果学生在课堂上打钩,下来一数有120个之多。教师应能知道学生是否在听讲,如果学生不注意不是教师造成的,要提醒他,可用眼睛老看他。外面来人听课,对教师、学生都有影响,不要只搞一次,若是经常性的学生就习惯了。若是煞有介事的搞,教师、学生都要受影响,这不是加强教学而是破坏教学。关于注意的问题要因人而异,若是你讲课的内容比较深,学生有了这个知识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如画一幅机械图,有的机械工人就注意了,有的人就很难接受,不太懂的人注意力就易分散,教师要利用这些东西。
有意注意就是要提醒他,这种提醒的注意在教课中是占主导的,因为我们教的知识大部分是新知识,学生没有接受过的,要让他注意。但无意注意是不经过人让他注意而注意到的东西,这就是利用它。在有意注意的部分再同样的利用无意注意的一些方法使学生达到印象深刻的作用。通过这个道理提出一些要求,如教具在未讲到时最好藏在桌底下,不让学生看到,如果首先摆在外面,学生会都注意这个教具,思考上就分散了。教具要等讲到时再拿出来就会产生好的效果,就像广告的效果。学生马上注意到这个教具,你再对他讲解,印象就深刻了。还有是用彩色粉笔,一定是用在关键时候。彩色粉笔有的在视觉上不清楚,没有反衬,不要抓起来就用。若是关键问题用红笔写上,让学生刺激一下就能够起作用,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突出作用。鹤立鸡群,鹤的作用才显著,满堂都是鹤,鹤就不起作用了。寓言也是如此,为了要学生掌握需要强调的,不能像写文章那样要求精炼,讲可以重复几遍,这就是提醒他有意注意。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位售票员问:“现在还有没有没有买票的没有?”这句话拿下来用文法分析太啰嗦,但它是合乎语法的,是“有没有没有买票的”在车上起到了提醒大家注意的作用。又如大学开文学课,有位应聘老师试讲韩愈的《进学解》,他说“韩愈是哪个朝代的人呢?啊,是公元618年至907年。韩愈做了什么事呢?……”这一听是从中学来的,这种方法不适合大学,在大学用这种有意注意就完全失败了,要分场合来应用。如改正学生的错别字,有这样一例,小孩写“爪”和“瓜”,老容易错,老师讲“瓜是有籽的”这样讲学生就记住了,这就是在有意注意中间加上无意注意的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刻,笔者曾用一例,一些人写“废”字老写成疒旁,一次在课堂上纠正学生时说,“真正的废字没有病旁,你们这是把废字写废了”,若干年后,学生说老师这句话我还记得,这就是在有意注意中间用上无意注意。关于无意注意的东西可以使用,这就是让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称为后有意注意,这是教学的一个手段和方法。这些都是能够培养的,如果不这样达到这种目的,不把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学生就很难持久。在课堂还有劳逸的问题,若是在课堂上老是注意、注意,学生疲劳过度也达不到这个效果,这是个辩证的问题,它又要有兴趣的东西,又要有告诉学生的东西,两者东西要结合起来,让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的在课堂上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好的。还有产生无意注意的地方就是悬念。在文学作品有这样一个原则,好的作品都是出其不意,经过情节的演变解释,原来合情合理。这两者的关系是艺术上的统一,能造成无意注意的很好效果。如果光是出其不意,不合情合理,这个剧情就很糟糕了。
2注意的稳定性
不稳定就是分心,注意了一会儿又跑掉了。这个道理是这样的,如果对象很单调的就不稳固,如书上所讲,你让学生老注意铅笔尖,注意一会儿他就分散了,因为太单调了。如果让学生老看一张白纸就不行,若是纸上有画,就不同了,有了画对象复杂一点,注意力就能稳定在上面,但是这张画再看长了又不行了,如果这画变成电视上面动画又不一样了,情节的变化学生就能注意了,这是原理。这个原理说明要保持集中稳定的注意就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