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学报”将一如既往地进行工作。在面临改革高潮的面前。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这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在改革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尽心尽力;第二,坚持学报的学术性,这是学报赖以生存和求得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不同于其他期刊的优势。我们将欢迎从实践中(从前人的经验中的成功、失败,已提出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见解、或将其系统化,给后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创造条件,或是上升成理论,用以指导实践的这类论文;第三,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开展学术研究离不开现实,研究成果的目的和作用,都是为了当前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应有学术上的保存价值;第四,坚持师范性与教育性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深入探讨高师院校教学论课程的原理、内容、体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积极推进高师教育的改革,努力体现高师学报的特点;第五,坚持不懈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交流提供论坛,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自成一说的就优先刊发,以繁荣学术,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六,办好专栏,办专栏的目的不能只是为了提高学报的知名度,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项目优势,体现本学报的特色,为这些“优势”出成果提供园地,我们将似过去一样不惜篇幅为系列成果创造面世的条件;第七,不断提高学报的编排装帧质量。为此,我们迫切希望造诣深、影响大的教师为我们提供研究成果;我们也将尽我所能大力扶植青年教师,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创造发表成果的条件;我们亦将努力为系、室的专项系列成果提供发表的机会。让我们共同携手为我校进入211工程贡献力量。
人过留痕
人过留痕封面人物简介
原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0年第5期
周发增,1933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市。1949年5月武汉解放之时,曾被选为武汉市第一届学生联合会代表。1951年元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文化教育工作,1954年曾被选为空军2542部队人民代表。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历任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历史教学研究员,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材教法研究室和学科教育学研究室主任,并兼任《高教研究》常务副主编、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常务副主编等职,现任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社长、副教授。并被辽宁师范大学聘为该校历史系学科教育学兼职副教授。他热心社会工作。从1981年起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至今。还担任过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筹委会负责人。
周发增同志勤于读书,潜心钻研,虚心好学,精心写作,肯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与人合作是其治学特点。为了研究课堂教学,他曾深入到中小学校大量听课和评课,与中小学历史教研员和历史教师广交朋友,共同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改革。同时着力于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和史学理论的研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进行阐述。198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毓真的历史教学》这本建国后之一。从1985年起,他着力于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已公开发表了这方面的论文10篇。同时还开出了“教学法基本原理(也称普通教学法)”、“学科教育学概论”等课程。他所主编过的“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至今仍辟有“学科教育学专栏”,对推动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目前,他正与几位学者共同致力于“历史教育学”的编纂工作。
霜叶红似二月花
——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前常务副主编周发增编审
原载《润物细无声——社科学报编辑家耕耘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周发增,笔名匡吉,湖北罗田县八迪河周家湾人。1933年1月15日出生于汉口。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武汉沦陷前夕随父母迁返祖籍。先后入罗田县八迪河中心小学、省立武昌二中、私立华中大学附中、武昌高级工业学校就读。
武汉解放前夕,受华中大学附中进步教师的影响,他参加了华中大学进步学生组织的教唱进步歌曲、文艺演出等活动,后来又学习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阅读进步的油印宣传品,向往着革命。解放后,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担任武昌华大附中学生会负责人,被选为学生代表,出席了武汉第一届学生代表联合大会。抗美援朝战争中,带头报名参军。1951年1月参加空军部队任文化教员。1954年,被所在连队选为2542部队的人民代表。这年8月转业到山西省花纱布公司临汾分公司任科员。1956年8月,考入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曾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历史系任教;在北京市教育局从事知识青年函授教育工作,先后主编和组织编写知青函授教材几十种,为北京广播电台组织《中国历史讲座》几十讲(后编为知识青年教育的函授教材)。1979年2月调北京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材教法研究室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高教研究》常务副主编。后调学报编辑部任常务副主编兼学报编委会常务副主任(1992年随学校改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其间一度调校出版社任社长。之后又回学报主持工作。1994年退休后被聘为“校党史、校史、校志研究室”主任,从事校志编修。
周发增从事历史教育教学和学科教育学研究,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精神焕发,笔耕极勤,著述甚多。1990年,在国内外发行数十万份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5期选周发增为封面人物,“封面人物介绍”中称:“周发增同志勤于读书,潜心钻研,虚心好学,精心写作,肯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是其治学特点。为了研究课堂教学,他曾深入到中小学听课,与中小学历史教研员和历史教师广交朋友,共同总结教育经验,探讨教学改革。同时着力于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和史学理论的研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进行阐述。198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毓真的历史教学》这本建国以来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师的专著,就是由他首先发起与多方面合作共同完成的。他与龚奇柱合著的《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就是在总结广大历史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升华,历时三年始完成的。……这本书也是建国以来关于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部理论专著,此书1986年被四川省历史学会评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并颁发了证书。”
1983年,周发增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上提出: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人员和教师们,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学科教育学的研究,从学科教学法到学科教育学的升华,是这一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1985年,他按照教科所领导的安排,从事“普通教学法”的研究,并就这一课题与校科研处试行科研合同制。1987年,完成了这一科研项目,写出了25万字的书稿,并开出了“普通教学法”课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师范院校第一次开出这一课程。1988年5月,我国第一部有关学科教育学的专著出版,周发增是五位编委会成员之一,并担任了全书的编排和统稿。1988年,周发增开出“学科教育学概论”课程。1993年,由周发增任第一主编的《历史教育学新论》出版,这本他自称为之呕心沥血之作的专著,受到重视和好评。在首都师范大学成立40周年论文专集和首都师大申请“211工程”学科建设论证报告中,都将《历史教育学新论》作为四部重点专著之一。在论证报告中指出:“《历史教育学新论》(周发增编审等著)在编著思想、结构体系、内容安排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这本书不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还采纳了系统论、控制论、美学、思维科学、模糊数学中的一些论述,既从历史教育的大教育观研究宏观问题,又充分注意到当前中小学历史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实践与应用方面结合得好。”1994年3月,《普通教育学》历经三年有余,终于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建国以来的一个空白。此外,他编著、主编、编撰的尚有《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探讨》、《历史教学研究的新探索》、《初中历史教材分析和研究》、《小学历史教学法》及有关历史教育和教学的工具书等达20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在历史教学中应启发学生积极性问题》、《历史教学与智力发展》、《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与精神文明》、《论学科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试评左宗棠的功罪》、《建国以来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回顾》等篇,多为应有关刊物的特约而作,在本学科领域中有较大影响,被一些名家和读者称为研究所在领域的必读之作。
1987年秋,校党委调周发增任学报(社科版)常务副主编,主持学报工作。当时他不大愿意离开艰苦开辟的学术领域,一些好心的同志也劝他不要分散精力,影响专业上的进取,但他还是服从安排,于1988年2月到学报上班。“干一行,学一行,钻一行,必出成果”,这是周发增对待工作和事业的特点。更何况,几十年来,他也一直和编辑工作打着交道。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学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