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西南航空公司急需飞机。牟其中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这个消息,脑袋立即转动起来。他想:“苏联有世界上最好的飞机制造技术,而中国的轻工业产品非常丰富。中国需要民航飞机,而苏联正赶上经济困难需要工业产品。如果从中国购买工业产品到他们市场上出售,再用这笔钱买飞机卖给西南航空公司,这样不就可以连赚几笔钱了吗·”
这么一想,牟其中觉得,这肯定是一桩赚钱的买卖。可是,他身无分文。
然而,这个异想天开的人决定要做这笔生意,他找到了银行。银行考虑到贷款的风险问题,便告诉牟其中:“只要飞机到了成都机场,就贷款。”
牟其中得到这个承诺后,就去找西南航空公司,要求委托他去购买飞机,并承诺按合适的价格购买。西南航空公司正为这件事情发愁,听到牟其中主动帮忙购买飞机,公司几乎不承担什么风险,当即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然后,牟其中到苏联购买飞机。经过协商之后,苏联方面答应以易货方式卖4架客机,但是他们提出必须是现货交易。
牟其中根本就没有钱,所以现货交易无法进行。
牟其中想了想,对俄方说:“先将飞机飞往成都,如果生意不成,我将承担苏方一切损失。”
苏方考虑了一阵子,最终同意了牟其中的要求,于是,4架客机飞到了成都。
银行一看飞机来了,立刻履行协议,给牟其中贷款。牟其中接到贷款便在全国各地组织货源,拉了几百车皮轻工业产品到苏联。至此,三方都如愿以偿:西南航空公司买到了飞机,苏联获得了急需的日用工业产品,而牟其中则发了大财。
其实,银行也是做生意的,只要有利可图,当然不会放过。但是,由于银行不直接参与生意,如果生意风险太大的话,它就很难向你提供资金了。所以,要想向银行借出钱来,最重要的就是取得它的信任。要取得银行的信用,就要先把自己的信用拿出来。当你不能直接给银行提供信用的时候,可以通过转换的方式,间接向对方提供信用。这就是打开银行大门的钥匙。
广结人脉,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全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成功的,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了贵人,不仅能替你加分,还能加大你成功的筹码。当一个人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谋生,不知何处才是落脚之地时,若是得到好心人指点迷津,他往往就能够更快地找到落脚点。经商也一样,有了别人的帮助,生意才能顺风顺水;没有别人的帮助,生意总是做不大。也就是说,做生意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是,如果对方大都是陌路人、不太熟悉或关系很一般的人,他们大多不能实际、具体地帮助你。“他人”中只有一种人能够实际、具体地帮助你,那就是——朋友。善借朋友之力,正是一个人高明的地方。
犹太人对人际关系特别看重,甚至把人际关系看成是钱匣子。犹太人的商道之一就是将人际关系放在第一,金钱放在第二。
作为群体动物,人与人之间能否和睦相处,对事业影响很大。犹太人领会了这一道理,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成为他们事业成功和发财致富的一种技巧。
做生意离不开人脉,事实证明,有好人脉才能成就好生意。
在商界,红顶商人胡雪岩可谓大名鼎鼎。关于他的生意经营之道,现在还有不少人研读。其实,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打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胡雪岩很擅长对人进行感情投资,从他资助王有龄为自己栽下了一棵日后纵横商海时可以依托的官场大树,就可以看出胡雪岩对于人脉的把握有多么到位。
胡雪岩看到王有龄时,就觉得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只不过,当时的王有龄很落魄,没有几个人愿意接触他,胡雪岩却不介意去了解他。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他觉得王有龄很有见识,虽然现在落魄,但如果能帮他补得实缺,将来对自己一定会有很大的助力。
胡雪岩觉得应该帮助这位落魄的年轻人,让他欠下自己的恩情。于是,胡雪岩拿了五百两银子资助他。
看到胡雪岩赠银,王有龄问:“你为什么对我这样好?”胡雪岩巧妙地回答:“朋友嘛,你有难处我心里难过,不拉你一把我睡不着觉!”
由此二人结下了交情。后来,王有龄补了实缺,做了官,果然成了胡雪岩的靠山。
王有龄当了海运局坐办,胡雪岩倒买倒卖,赚取差价,赚到了“第一桶金”;王有龄升为湖州知府,胡雪岩利用“人和”和“地利”,开钱庄、办药店,做起了生丝生意;王有龄当上浙江巡抚,胡雪岩不仅把生丝生意越做越大,而且从军火生意中赚了大把的银子,成了名震东南半壁的“东南大侠”。另外,王有龄任浙江巡抚时还下令全省凡解粮饷必须由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汇兑,否则不予接纳。这不仅使胡雪岩及其所开的钱庄获得了战时省库的垄断经营权,更重要的是使胡雪岩及其钱庄形成独家“坐大”的垄断局面。
王有龄死后,失去了官场靠山的胡雪岩,再次努力寻找良好的靠山。当时,左宗棠是浙江巡抚,胡雪岩便把从上海采办回来而未能运入杭州城的粮食作为进见左宗棠的见面礼,从此,开始了两人长达20年的密切合作和倾心交往。
胡雪岩对左宗棠的帮助,换来了左宗棠对他的鼎力支持,而左宗棠为胡雪岩撑起了一把能够“遮天”的大保护伞。有出将入相的左宗棠为胡雪岩做后台,他的生意也做得更大了。没过多久,胡雪岩就把生意做到国外去了。
做生意的道路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出于生意的需要,做生意的人不仅要接纳与自己同一阶层的人,更要懂得结交其他各阶层的人。
建立关系,从原则上来说应该是越广泛越好,商人的网络关系编织得越密集,就越容易得到精确的、有价值的信息,也就就能从人脉中获取最大的支持。不同的人会带来不同的信息与机遇,这对于生意人来说,显然是极其有益的。
不要放过可借助的名人
自古以来,以“借”而获得成功的谋略非常多,如“借腹怀胎”、“借鸡生蛋”等,无不在“借”上做足了的文章。可见,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人们要建立关系网,“借”是核心;要实现成功,“借”是关键。只要把握了“借”这一核心,就把握了人际关系的精髓,就能通过借他人之力,完成从没钱、没背景、没经验向成功的转化。
成功者善“借”,他们不仅能够借他人之力,还能借名人之名气而获利。
有一位书商,他的书卖得不好,眼看就要赔本了。有人就给他出主意,让他找名人帮忙推荐自己的书。书商觉得这个办法可行,问题是哪个名人会帮自己推荐呢?他想了很久,发现除了总统之外,没有其他名人能帮助自己。
于是,书商就把自己的书和一封信寄给总统,他在信里写道:“我手里的书实在是太难卖了,希望您帮我说些好话。”总统看完书后觉得还不错,就在书上写下了“这本书不错”几个字,并把书给书商寄了回去。
书商收到总统的回复后非常高兴。于是,他把书放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并且把这本总统做出好评的书介绍给每一个来到店里的人,果然,这本书非常畅销。
收到如此火暴的效果之后,书商决定再“让”总统帮一次忙。于是,他把第二本书寄给了总统。总统已经知道书商借他的光大发其财的事情,沉思片刻后,就在寄来的书上写了“这本书实在不怎么样”几个字,然后寄回给书商。
没想到书商看到回复后依旧非常高兴。他对每一位来书店的人介绍说,这是一本把总统气得发抖的书。结果这本书比第一本书更加畅销。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总统的耳朵里,正当总统哭笑不得的时候,他收到了书商寄来的第三本书。这次总统吸取了上两次的教训,没有对书做出任何评价,而是把书原封不动地给书商寄了回去。
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次书商对顾客宣称的是:总统没有看明白的一本书。于是这本“总统看不明白”的书迅速大卖,销路竟然比前两本还要好。
借名人获利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且迅速的方法,只要你懂得如何借,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名人始终都有一些崇拜心理,这使得名人的说服力大大增强。
20世纪20年代,外国香烟充斥中国烟草市场,国产香烟几乎没有立足之地。面对难以打开的市场,当时的南洋烟草公司束手无策。
正在大家垂头丧气之时,公司经理突然想起名人效应,于是他决定找当时在上海滩有“第一笑嘴”之称的滑稽演员杜宝林,请他帮忙宣传南洋公司生产的“白金龙”香烟。
杜宝林听完情况后,当即接受邀请并表示:“抵制洋货,提倡国货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一定竭尽所能。”果然在不久的一次表演中,杜宝林巧妙地把话题引到吸烟上。
杜宝林幽默地说:“抽香烟实际上是世界上顶坏顶坏的事,怎么这样说呢?花了钱买尼古丁来吸嘛!有人说,‘吸烟还不如放屁’,是因为屁里还有三分半气,而烟里除了毒,什么也没有。我老婆就因为我吸烟,天天吵着要跟我离婚。所以,我奉劝各位千万不要吸烟。”
听众听了不由地大笑起来,而在场的南洋公司经理却很失望,因为这明显就是反面宣传。
谁知杜宝林讲到这里,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话讲回来,戒烟也是世界上最难最难的事。我从16岁起天天想戒烟,戒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不但烟没戒掉,倒是瘾头越来越大了。我老婆整天担心,怕我得肺病,进火葬场。我横想竖想,既然烟戒不掉,最好的办法是吸尼古丁最少的香烟。大家晓得,洋烟中的尼古丁特别多,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去买。我向各位透露一个秘密,目前市场上的烟,要数‘白金龙’尼古丁最少,信不信由你。我自从抽了‘白金龙’,咳嗽少了,痰也少了,老婆也不担心了,当然也不跟我闹离婚了。”
杜宝林这一广告宣传使“白金龙”烟身价大增,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并且在市场上独领风骚。
借名人生财向来都是广告业的常用手段,而且屡试不爽。
面对“名利”二字,你的态度不应是推拒,更不是盲目地追求,而应该有限度地利用,这样才能把握人生的转机,迈向成功。记住: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
借对手做生意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著名的故事——草船借箭。故事讲的是,诸葛亮以天时(浓雾)、地利(江中)以及装满草人的船只向敌方“借”箭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谓精彩绝伦,诸葛亮的机智与谋略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佩服不已。
在商场上,精明的商人就把“草船借箭”这招运用到具体的生意当中,不仅打败了对手,还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获得更多的利益。
芦荟排毒胶囊的崛起就是借用其他产品之名,不仅加强了自身的市场实力,还打击了对手。这一招与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如出一辙。
当时,在排毒保健品市场中,“排毒养颜胶囊”“排毒将军”等产品占有绝对的优势,属于“排毒”市场中的开辟者和领头羊。这些产品通过大量的前期造势和市场培育,在排毒保健品市场中树立了品牌领袖的形象。面对这种情况,芦荟排毒胶囊要从市场中崛起,就要突破品牌领先的对手所造就的垄断包围圈。如果采取直接跟进这些品牌的做法,那就只能做一个跟随者,很难获得更大的利润,更不用说成为“排毒”市场中的王者了。
芦荟排毒胶囊采取的是从高端杀入、抢占制高点的方式,运用概念炒作的方法,站在其他各品牌的肩膀上去摘取桂冠。芦荟排毒胶囊使出了绝招:消费者可凭任何品牌的排毒产品的空盒,换取芦荟排毒胶囊试用装一袋。如果说概念炒作是对顾客进行的一种空泛的心理影响,那么“品牌空盒换芦荟”则是直接而实际的心理入侵。这一招使出就使其他品牌的客户变成了自己的客户,大量排毒保健品的使用者迅速被吸引。经此一战,芦荟排毒胶囊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了新一代的排毒保健品领头羊。
仅仅一招“草船借箭”就直接把对手的顾客收归到自己手中,这实在是商场上最高明的生意战法之一。一般来说,这一招往往用于创业初期,或者生意进入低迷时,可通过同行对手的名头,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事实上,不少商家都曾经用过这样的办法,只不过,有的商家特别精明,把此法运用得不露痕迹,因而让人无法察觉。
1999年,蒙牛乳业成立,名列中国乳业的第1116位,处于三无的状态。当时,蒙牛势单力薄,不用说在全国发展,就是想在内蒙古立足,其处境也非常困难,因为伊利一直是中国乳业的强势品牌,更是内蒙古的龙头老大。很显然,蒙牛并不被看好。
在刚启动市场时,蒙牛只有1300多万元资金,与伊利、草原兴发这些大企业相比不过是个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小厂。蒙牛要想在牛奶市场分一杯羹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直接出击,一定会遭到对手的打击。
这个时候,蒙牛的老总牛根生想到一个主意。
他让蒙牛打出了这样的广告:“为民族争气、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伊利第一,蒙牛第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这些广告中统统打上了同行企业老大——伊利的名字,这让很多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