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态度较严肃或严厉,说话的语气也较重、较强硬;说服的态度较温和,说服的语气也较轻、较委婉。批评的话语,贬义词多于褒义词,否定词多于肯定词。说服的话语,褒贬皆可;根据说服的对象与内容的不同,有时褒多于贬,有时贬多于褒。如果进一步仔细分类,说服还可以再分为批评性说服与赞美性说服两类。接受批评,可能会属于自觉自愿,也可能多少带点勉强。接受说服,完全是自觉自愿,不带任何勉强。
在我们日常的交际场合中,我们尽可能地多采用说服手段,因为批评毕竟是因错误而存在的,一旦有错有批,则人际关系有所紧张,虽然批评中都带有说服,但能用说服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要用到批评。
6.实用的批评技巧
批评虽然是因错误而存在的,可是相信没有人会喜欢被批评,更多的人在接受批评时是很不痛快的。因为犯错误决不会是件愉快的事,又怎么可能能愉快地接受批评呢?但是富有技巧性的批评却能让人接受得心甘如怡,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分享一些小技巧。
1.通过讨论和诱导指责别人
丽莎是一家纺纱工厂的工业工程督导。她的职责的一部分,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以使作业员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纱线,而她们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在他们只生产两三种不同纱线的时候,他们所用的办法还很不错。但是不久前他们扩大产品项目和生产能量,以便生产十二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纱线,原来的办法便不能以作业员的工作量而给予他们合理的报酬,因此员工的生产效率始终没有提高。
丽莎设计了一个新的办法,使他们能够根据每一个作业员在任何一段时间里所生产出来的纱线的等级,给予他们适当的报酬。
设计出这套新办法之后,丽莎参加了一个会议,她决心要向厂里的高级职员证明自己的办法是正确的。她详细地说明他们过去用的办法是错误的,并指出他们不能给予作业员公平待遇的地方,以及她为他们所准备的解决办法。
但是,她完全失败了。她不停地为自己的新办法辩护,但是没有人承认老办法是错误的,于是她的建议只能被搁制。
在学习了几堂卡耐基训练课之后,丽莎就深深地了解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她请求召开另一次会议,而在这一次会议之中,她请他们说出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让他们讨论每一要点,并请他们说出最好的解决办法。然后她再引导他们按她的想法把办法提出来,到会议终止的时候,他们一致通过的方法其实就是她一开始提出来的方法。
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你直接地指责他人很容易伤人自尊,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还让别人从此憎恨你。
2.先引起对方的兴趣
小雷是个自尊心很强的男孩子,每次老师布置作文他都很认真地去写,成绩也相当出色。但有一次老师发现小雷的作文内容有些空洞,没有把他看到的东西完全理解与表达。于是老师心生一计,他把小雷找来来聊天,绝口不提作文的事。而是问小雷对什么最有兴趣?小雷说最喜欢狗,老师说:“很凑巧,我也是个狗迷。”接着,他们从各个角度谈起了狗,竟然谈了一个半小时。到最后,小雷说:“我应该换个主题来写那篇作文,现在我差不多已经有了个新的构想,就是刚才我们谈到的关于‘宠物’的问题,我想这次我一定能把它写好。”果然,小雷的这篇作文,从“宠物热”这一角度入手,分析了现代家庭问题,写得相当出色。
小雷的都是没有直接地对小雷说你的作文不行要重写,而是采取了让他自己发现,改善的方法,即使小雷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又没有伤到他的自尊。
3.换个方法说
批评的话不太好听,怒气冲冲的批评就更不好听了。
昨天晚上,我妈拿电话账单给我看:
“瞧瞧,你儿子在我们不在的时候,打了多少长途电话,”她指着其中一项,“单单这一天,这一通,就打了二小时四十分钟。”
“什么?这还得了,他没有学习啊!”我立刻准备上楼去说他。可是,才站起来,又坐下了,我想自己在气头上,一开口就怒气冲冲,儿子也年轻气盛,还是不说的好。我要说,也得有点技巧。
我把话忍到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对儿子笑着说:“你马上回学校了,查一查资料,找一家长途费率最低的电话公司。”然后,又来个急转弯,“咳,其实你上博士班,恐怕也没有时间打,我是多操心了。”
“是啊,是啊,”他不好意思地说,“你是不是看到了我上个月的电话账单?那阵子因为要着手准备回学校,一大堆事急着联络,所以确实打多了。”
吃完饭,我很得意,觉得自己把要说的“省钱、少打电话、别误了功课”这些话,全换个方法说了,却没一点不愉快。要是我一开始怒气冲冲地找儿子去,说不定我们俩可能正在生闷呢现在。
4.警告别人时不要指出缺点,而要强调如果纠正过来会更好
有位老师慨叹纠正学生错误实在难,稍微提醒一下学生,学生不是猛然反抗,就是越变越坏。这位老师只是指出学生的缺点加以批评而已。
但是有位体育老师在纠正学生打棒球的动作时,从不说“不对,不对”,而说“大致上不错,但如果再纠正一下……结果会更好”。学生对他言听从计,从这可以看出如果只是纠正、警告的话,只有徒然引起对方的反感,不会有何效果可言。要先满足对方的自尊心,再把目标提高。
5.用类比的方法指出下属的错误
有位将军某日率某部“红一连”如今了将、校军官与“红一连”连长、指导员一起开了个座谈会,会上连长和指导员做汇报,张嘴就是“连队四年达标,年年先进。”将军随口一问:“你们走的都是什么标呀!”结果在场无一人能答,将军怒了,一拍桌子:“达的什么标都不知道,还达什么标?接着他又放慢语气,语重心长地说:有个旧戏,叫《法门寺》,太后在上面一喊,下边的人,不管听懂还是没有听懂,也跟着‘嗯’地答应一声,然后一声声传下去,一声声往下‘嗯’。我们不可能搞这种作风啊。”
这位将军就是用类比的方法,对他们错误的作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最后却放慢语气,给官兵留了一定的面子,这就达到了很好的批评效果。
6.用提问的办法进行批评
1989年年底,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物理楼,李政道博士为120多名中国留学生作学术报告,可是坐在后排的学生有的不认真听讲,互相讲话,李政道非常生气,声色俱厉地说:
“请各位听着,你们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坐在这里听这个报告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听报告的同时希望大家思考几个问题。你们考上中国——美国联合招考的物理学研究生算得了什么?你们考第一名又算得了什么?难道中国青年就是这样吗?你们谁学了东西?请举手。你们对得起自己吗?你们必须努力。两百年来中国人是受压迫的,炎黄子孙是要抬头的。你们是精英,你们必须尊重自己,你们是要负责的。”李政道连用了六个诘问,关于批评只字未提,可是批评之意却锋利无比。
这种批评技巧可以说是能引起巨大反响的,但是有一点,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批评是要对向的思考接受能力而定的,要确定这样的批评他们能理解,思考并自我理解才能引起批评的效果。
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浙进式批评、请教式批评、模糊式批评、安慰式批评间接式批评等虽然都属于批评方式,但在适当情况下都能变通为批评技巧,批评最大最高的技巧莫过于因事而异!
7.如此批评不可取
有错就批,即使批得有点重,但相信只要是真的对别人有益的批评别人还是能接受的。但若批评已经失去原来的作用与目的那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这样的批评不如不说,所以批评在有技巧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出现下面这几种情况。
1.无凭无据,捕风捉影
批评的前提是事实清楚,责任分明,有理有据。事先不调查,不了解,只凭一些道听途说,或者只凭某个人打的“小报告”,就信以为真,就去胡乱批评人,那叫“断章取义,蓄意伤人”。
2.大发雷霆,恶语伤人
当你怒火正盛时,最好先别批评人,待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去批评。因为怒火中烧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错误,所以不要带着错误去批评别人。
切忌讽刺、挖苦,恶语伤人。他虽有过错,但在人格上与所有人完全平等,不能随意贬低甚至污辱对方。
3.吹毛求疵,过于挑剔
批评人是必要的,但并不是事事都要批评。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小毛病,只要无关大局,应当采取宽容态度,切不可斤斤计较、过于挑剔。这种做法,只能使人谨小慎微,无所适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产生离心作用。
4.不分场合,随处发威
批评人必须讲究场合和范围。若不注意批评的场合和范围,随便把只能找本人谈的问题拿到大会上讲,就会使对方感到屈辱,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批评人,特别要注意不要随便当着对方下级的面或客人的面批评他。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是故意使他难堪,会引起对方强烈不满。许多争吵往往是由于批评的场合不对引起的。
5.乘人不备,突然袭击
批评人,事先最好打个招呼,使对方先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然后再批评,对方不至于感到突然。有心理准备地接受批评比较容易接受改正,如果当对方尚未认识到自己有错,就突然批评,不仅会使人不知所措,还会怀疑你批评人的诚意。
6.清算总账,揭人老底
批评应当针对当前发生的问题。对于过去的问题尽量不要拉扯出来。翻旧帐只能使对方觉得你是蓄谋已久想对付他。
7.威胁逼迫,以势压人
批评人只有在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才容易被人接受。如果摆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说不服就压服,动不动就说:“是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或下最后通牒:“必须……否则……”这样,对方的逆反心理就产生了,对方可能会想,你还真把自个当人物了。甚至反过来挑衅:“悉听尊便,请吧。”结果是逼而不从,压而不服,激起反抗情绪。
8.当面不说,背后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