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47600000013

第13章 八观第九(1)

八观第九群才异品,志各异归。

观其通否,所格者八。

【原文】

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①以明间杂。②或慈欲济恤而吝夺某人,或救济广厚而乞醯为惠。二曰,观其感变,③以审常度。④观其愠怍,则常度可审。三曰,观其志质,⑤以知其名。征质相应,睹色知名。四曰,观其所由,⑥以辨依似。⑦依讦似直,仓卒难明。察其所安,昭然可辨。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⑧纯爱则物亲而情通,纯敬则理而情塞。六曰,观其情机,⑨以辨恕惑。得其所欲则恕,违其所欲则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讦刺虽短,而长于为直。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⑩虽体众材,而材不聪明,事事蔽塞,其何能达。

【注释】

①夺救:争夺与救助。

②间杂:即不同品质的混杂。见《九征》篇注。

③感变:受到外界刺激时的感应变化。

④常度:平常的状态。

⑤志质:本质、志向。

⑥由:经历。根据。这里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⑦依似:这里指真实的形象和表面的形象。

⑧通塞:这里指感情的沟通或阻塞。

⑨情机:情绪变化的迹象、关键。

⑩达:通达。成功。

【译文】

所谓“八观”是:第一,观察一个人的“夺”(恶情夺正)与“救”(善情救恶)两方面的情况,可以了解他性情的本质;第二,观察一个人受到外界条件刺激下的感应变化,可以了解他平常状态下的情况;第三,观察一个人最优秀的材质,可以了解他的名声的来历;第四,观察一个人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采用的途径和方法,就可以辨别他的似是而非的表现;第五,观察一个人爱什么敬什么以及怎么爱与怎么敬,就能够知道他与周围的人们的情感能否沟通;第六,观察一个人情感变化的迹象和关键,就能知道他是推己及人还是不谙情理;第七,观察一个人的短处,就能够知道他的长处;第八,观察一个人聪明的程度,就能够知道他通达的程度。

【原文】

何谓观其夺救,以明间杂?夫质有至、有违,①刚质无欲,所以为至。贪情或胜,所以为违。若至不胜违,②则恶情夺正。若然而不然。以欲胜刚,以此似刚而不刚。故仁出于慈,有慈而不仁者。仁必有恤,③有仁而不恤者。厉必有刚,有厉而不刚者。若夫见可怜则流涕,慈心发于中。将分与则吝啬,是慈而不仁者。为仁者必济恤。睹危急则恻隐,④仁情动于内。将赴救则畏患,是仁而不恤者。为恤者必赴危。处虚义则色厉,精厉见于貌。顾利欲则内荏。⑤是厉而不刚者。为刚者必无欲。然则慈而不仁者,则吝夺之也。爱财伤于慈。仁而不恤者,则惧夺之也。怯损于仁。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利欲害于刚。故曰,慈不能胜吝,无必其能仁也。爱则不施,何于仁之为能。仁不能胜惧,无必其能恤也。畏懦不果,何恤之能行。厉不能胜欲,无必其能刚也。情存利欲,何刚之能成。是故不仁之质胜,则伎力为害器。⑥仁质既弱而有伎力,此害己之器也。贪悖之性胜,⑦则强猛为祸梯。廉质既负而性强猛,此祸己之梯也。亦有善情救恶,不至为害;恶物宜翦而除,纯善之人怜而救之,此稠厚之人,非大害也。爱惠分笃,⑧虽傲狎不离;平生结交情厚分深,虽原壤夷俟而不相弃,无大过也。助善着明,虽疾恶无害也;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恶虽甚,无大非也。救济过厚,虽取人,不贪也。取人之物以有救济,虽讥在乞醯,非大贪也。是故观其夺救,而明间杂之情,可得知也。或畏吝夺慈仁,或救过济其分,而平淡之主顺而恕。

【注释】

①至:极至。这里指真善美。违:邪恶。

②不:原文无此字。依上下文意,似漏一“不”字,今补上。

③恤:救济;体恤。

④测隐:同情心。

⑤内荏:内心软弱。

⑥害器:害人的工具。

⑦贪悖:贪婪、悖逆。

⑧爱惠分笃:爱心深厚。

【译文】

什么叫“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一般来说,人的性情本质有优秀的一面,也有令人嫌恶的一面。假如优秀的不能战胜嫌恶的一面,那么恶的性情就战胜了善的性情。有时情况未必非此即彼,却是似是而非。比如,仁爱的行为本是出于慈善之心,可是有的人具有慈善之心却没有仁爱之举;有仁爱之心必有体恤之举,可是也有有仁爱之心却没有体恤之举的情况;严厉的人必定刚强,可是也有严厉而不刚强的。看见可怜的人就止不住为之流泪,到了需要对可怜的人进行周济的时候却又舍不得自己的钱物,这就是属于有慈善之心却没有仁爱之举的人。面对处于危急中的人,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到了需要前去援救的时候却又害怕惹下祸患,这就是属于有仁爱之心却没有体恤之举的人。用坐而论道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仗义的时候则神色严厉,一想到一旦动真格,可能危及自己的利益和欲望,便又怯懦起来,这就属于严厉而不刚强的人。有慈善之心而没有仁爱之举的人,是吝啬之心夺走了仁爱之举;有仁爱之心而没有体恤之举的人,是惧怕之心夺走了体恤之举;严厉而不刚强的,是利欲夺走了刚强。所以说,如果慈善之心战胜不了吝啬之心,就未必能行仁爱之举;如果仁爱之心战胜不了惧怕之心,就未必能行体恤之举;如果严厉不能战胜利欲,就未必能行刚强之举。因此,如果不仁的品质占了上风,那么他的技能和力量就会成为危害他人的工具;如果贪婪悖逆的品质占了上风,那么他的坚强威猛的性格就会成为其遭致祸端的阶梯。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性情纯善的人救助了作恶的人,而没有造成祸害;因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虽然发生了傲慢侮辱的情况,但并没有因此而分离;扶助善良,发扬光明,虽然疾恶如仇,并无大碍;救济他人十分慷慨,虽然有时也索取他人的财物,但人们并不以为他贪婪。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夺、救的行为,以明辨其性情中正反品质间杂的情况,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原文】

何谓观其感变,以审常度?夫人厚貌深情,①将欲求之,必观其辞旨,②察其应赞。③视发言之旨趣,观应和之当否。夫观其辞旨,犹听音之善丑。音唱而善丑别。察其应赞,犹视智之能否也。声和而能否别。故观辞察应,足以互相别识。彼唱此和,是非相举。然则论显扬正,白也。④辞显唱正,是曰明白。不善言应,玄也。⑤默而识之,是曰玄也。经纬玄白,⑥通也。明辨是非,可谓通理。移易无正,杂也。理不一据,言意浑杂。先识未然,圣也。追思玄事,睿也。⑦见事过人,明也。以明为晦,智也。心虽明之,常若不足。微忽必识,⑧妙也。理虽至微,而能察之。美妙不昧,疏也。必致昭然,是曰疏朗。测之益深,实也。必有实智,探之愈精,犹泉滋中出,测之益深也。假合炫耀。虚也。道听途说,久而无实,犹池水无源,泄而虚竭。自见其美,不足也。智不赡足,恐人不知以自伐。不伐其能,有馀也。不畏不知。

【注释】

①厚貌深情:深深隐藏真实的面貌和情感。

②辞旨:语言谈话的核心意思。

③应赞:应酬对答。

④论显扬正:论点鲜明正确。白:明白。

⑤玄:奥妙难测。

⑥经纬:这里用作动词,意指审度、明辨是非。

⑦睿:睿智。这里指洞见深远。

⑧微忽:细微、易被疏忽的事物。

【译文】

什么叫“观察一个人受到外界刺激下的感应变化,以了解他平常状态下的情况”呢?因为人们总是深深地隐藏自己的真实的面貌和情感,要想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情感,就必须先观察他言谈的旨趣,以及他对外界刺激的应酬对答。观察一个人的言谈旨趣,就好比鉴别音乐的美妙与丑恶;观察一个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就好比鉴别他智能的高低。因此辞旨与反应,就足以识别各种人才。既然如此,那么,论点鲜明,申张正义的,就是一个明白磊落的人;不善于用语言应对而默默用心的,就是一个城府深奥的人;无论深奥的还是浅显的都能看个明白,就是一个通达的人;忽此忽彼、变化无常的,就是一个思想混杂的人;能事先预测到还未发生的事情,就是一个圣人;能追思深奥的事理,就是一个洞见深远的人;对事物的认识超过别人,就是一个聪明的人;心里明白,但隐而不露,就是一个明智的人;能够识别细微易被疏忽的事情,就是神妙;不把美妙之事密而不宣,就是一个疏朗的人;越测试就越感深奥,就是一个充实的人;用道听途说的东西到处炫耀,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往往自己炫耀自己的长处,就是一个长处不足的人;不夸耀自己的能力,就是一个能力有余的人。

【原文】

故曰,凡事不度①,必有其故。色貌失实,必有忧喜之故。忧患之色,乏而且荒②。忧患在心,故形色荒。疾疢之色,③乱而垢杂。黄黑色杂,理多尘垢。喜色愉然以怿④,愠色厉然以扬,妒惑之色,冒昧无常⑤。粗白粗赤,愤愤在面。及其动作,盖并言辞。色既发扬,言亦从之。是故其言甚怿,而精色不从者,中有违也⑥。心恨而言强和,色貌终不相从。其言有违,而精色可信者,辞不敏也。言不自尽,故辞虽违而色貌可信。言未发而怒色先见者,意愤溢也⑦。愤怒填胸者,未言而色貌已作。言将发而怒气送之者,强所不然也。欲强行不然之事,故怒气助言。凡此之类,征见于外,不可奄违⑧。心欢而怒容,意恨而和貌。虽欲违之,精色不从。心动貌从。感愕以明,虽变可知。情虽在内,感愕发外,千形万貌,粗可知矣。是故观其感变而常度之情可知。观人辞色而知其心,物有常度,然后审矣。

【注释】

①度:标准。这里指常度,平常的状态。

②乏:疲乏。荒:这里指没有光彩。

③疾疢(chèn):疾病。

④怿:喜悦。

⑤冒昧无常:粗鄙无礼,喜怒无常。

⑥中有违:即内心深处与面部表情不合。

⑦溢:这里是流露之意。

⑧奄违:全部违背。

【译文】

所以说,凡事一反常态,必有自身的原因。如果内心充满了忧患,容色就显得疲惫而没有光彩;疾病缠身,容色就显得杂乱而不整洁。欢喜的容色愉悦畅快,愤怒的容色严厉凌人,妒嫉疑惑的容色莽撞无常。等到一定的动作出现,必定伴随相应的言辞。因此,如果一个人讲的话表示很愉快,但却没有愉快的神色相伴随,说明内心真实的情感与他所讲的相反;一个人口头上讲的与内心想的不相吻合,但从神色上仍可看出他的本意,说明他是一个不善于言辞的人;尚未开口就已怒容满面,这是愤怒满胸已经控制不住的表现;讲话之前先用怒气壮胆,这是要发违心之论的表现。所有这些内心的活动,都会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在外面,是不可能全部掩盖住的。即使想掩盖,但神色却不听从自己的指挥。外在形色的变化明明白白,不管怎样伪装变化,仍可据以判断其真实的内心。所以说观察了一个人的感应变化,就可以推知其常态下的性情。

【原文】

何谓观其至质,以知其名?凡偏材之性,二至以上,则至质相发①,而令名生矣②。二至,质气之谓也。质直气清,则善名生矣。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③。骨气相应,名是以美。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④。气既清矣,力劲则烈。劲智精理,则能名生焉⑤。智既劲矣,理则能称。智直强悫⑥,则任名生焉⑦。直而又美,是以见任。集于端质,则令德济焉⑧。质征端和,善德乃成。加之学,则文理灼焉⑨。圭玉有质,莹则成文。是故观其所至之多少,而异名之所生可知也。寻其质气,览其清浊,虽有多少之异,异状之名,断可知之。

【注释】

①至质相发:各种优良的品质相得益彰。

②令名:即美名。

③休名:善名,美名。

④烈名:刚烈之名。

⑤能名:贤能之名。

⑥悫:诚实。

⑦任名:胜任之名。

⑧端质:端庄的品质。令德:优良的品德。

⑨文理:文采思想。

【译文】

什么叫“观其至质,以知其名”?大凡偏材之人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果具有两种以上的优秀材质,这优秀的材质就会相互促进,这样自然会赢得美好的名声。因此,骨质挺直、气质清朗的,就会获得美善的名声;气质清朗、强劲有力的,就会获得刚烈的名声;智力发达、事理精通的,就会获得能干的名声;富于智慧、坚强诚实的,就会获得堪当重任的名声。如果以上优秀的材质又有端正的品质做浮载,就可以成就美好的品德,再加上勤奋的学习,就会有深邃的思想和光彩的文字。所以说,观察一个人所具有的优秀材质的多少,就可以推知他将会获得什么样的名声。

【原文】

何谓观其所由,以辨依似?夫纯讦性违①,不能公正。质气俱讦,何正之有。依讦似直,以讦讦善。以直之讦,计及良善。纯宕似流,不能通道②。质气俱宕,何道能通。依宕似通,行傲过节。似通之宕,容傲无节。故曰,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讦则同,其所以为讦则异。直人之讦,讦恶惮非,纯讦为讦,讦善刺是。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宕则同,其所以为宕则异。通人之宕,简而达道。纯宕,傲僻以自恣。然则何以别之?直而能温者,德也③。温和为直,所以为德。直而好讦者,偏也④。性直过讦,所以为偏。讦而不直者,依也⑤。纯讦似直,所以为依。道而能节者⑥,通也。以道自节,所以为通。通而时过者,偏也。性通时过,所以为偏。宕有不节者,依也。纯宕似通,所以为依。偏之与依,志同质违⑦,所谓似是而非也。质同通直,或偏或依。是故轻诺,似烈而寡信。不量己力,轻许死人。临难畏怯,不能殉命。多易⑧,似能而无效。不顾才能,日谓能办,受事猖獗,作无效验。进锐,似精而去速⑨。精躁之人,不能久任。诃者,似察而事烦。谴诃之人,每多烦乱。讦施,似惠而无成。当时似给,终无所成。面从,似忠而退违,阿顺目前,却则自是。此似是而非者也。紫色乱朱,圣人恶之。亦有似非而是者。事同于非,其功实则是。大权,似奸而有功⑩。伊去太甲,以成其功。大智,似愚而内明。终日不违,内实分别。博爱,似虚而实厚。泛爱无私,似虚而实。正言,似讦而情忠。譬帝桀纣,至诚忠爱。夫察似明非,御情之反,欲察似类审,则是非御,取人情反复明之。有似理讼,其实难别也。故圣人参讯广访,与众共之。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得其实。若其实可得,何忧乎兜,何迁乎有苗。是以昧旦晨兴,扬明仄陋,语之三槐,询之九棘。故听言信貌,或失其真。言讷貌恶,仲尼失之子羽。诡情御反,或失其贤。疑非人情,公孙失之卜式。贤否之察,实在所依。虽其难知,即当寻其所依而察之。是故观其所依,而似类之质可知也。虽其不尽得其实,然察其所依似,身其体气,粗可几矣。

【注释】

①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②通道:即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或正规正道。

③德:指高尚的道德和品行。

④偏:偏激。

⑤依:即依似,似是而非。

⑥道:疏导。

⑦志同质违:志向相同而品质相违逆。

⑧易:变化。

⑨去:离去。这里指消失。

⑩权:权变,谋略。

御情:掌握分析情况。

讼:公开。

至精:极端精明的人。

诡情御反:这里指疑神疑鬼,拿不定主意。

【译文】

同类推荐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本书是面向理工科类院校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而专门撰写的哲学类教科书,是作者在开设“中国传统哲学”选修课近十年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八章,概要叙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展历史,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儒、释、道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一一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力图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梗概和脉络全面了解和把握,并体会其中的辩证智慧和人生智慧。
  • 我说参同契(中册)

    我说参同契(中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每天玩一个逻辑游戏

    本书将逻辑游戏分为趣味推理、数字谜题、图形联想、真假判断、位置顺序及反向推断六个方面。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没有翅膀的天使

    我是没有翅膀的天使

    三个失去了人生中的一部分的学生,聚在了一起,她们彼此为依靠,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变成了最好的死党,成了铁三角,组成了一个组合,“沐苑訫”。她们从一个表面看起来骄傲自大,无人能敌,其实内心却孤独寂寞,对自己没有信心的白羊座变成了表面骄傲,内心自大,对自己很有信心的白羊座。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就请看《我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好看的话请为娜花投票票哦!(^_^)(^_^)/
  • 幸福是一种心态

    幸福是一种心态

    本书分八章,介绍了幸福从心开始,莫让幸福继续迷失,绊倒你的也许就是个金块,让“爱”跟往事干杯,亲近知己的温暖,婚姻的幸福就在平实的关爱中,营造心灵的港湾等。
  • 千流儿的传奇之路

    千流儿的传奇之路

    宇天大陆将在千流儿的出现将出现势力大洗牌,这里将出现武师,造器师,更神秘的秘术师等你来揭晓
  • 忘忧酒馆之金樽醉

    忘忧酒馆之金樽醉

    “这一杯,味道可对了?”女子站在帷幕之外,看着上座的男人。酒香掺着殿内的沉香,勾的她心痒。修长的指握着金樽,性感的喉结滑了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男人的声音似含着冰:“少了一味。”他望着她,目光沉沉:“你的时间不多了。”
  • 我获得了金手指

    我获得了金手指

    我叫白启,不是战国的那个白起。我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魔法世界。拥有了一个看似很牛的钞能力—金手指。但现在我只想回去。(第一人称,轻松向小说欢迎试毒)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记忆里大雨滂沱

    记忆里大雨滂沱

    如果只能爱一次,你会怎么选?在这个残酷现实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是选择为生而活,还是为爱而活?我在这里做着你想做的选择,跟着我走,跟着心走.......
  • 佛手魔罗

    佛手魔罗

    一个注定没有平凡生活的人,一个动荡充满颠覆的大环境,他以残酷杀伐屠戮的修行手段和使群魔诸恶闻风退避的智慧震慑天下,成就了一个时代的长治久安,最终与一个他注定了的天命宿敌,共同走向了巅峰,留下了一代“魔佛”破碎虚空归仙化神受千百世景仰的赫赫传奇。
  • 富有天下

    富有天下

    在一个普遍仇富的社会里,李然坐拥娇妻、豪宅无数,却罕见的为人津津乐道,喜闻乐见!这不仅是一段引人遐想的梦幻传奇……也是一段无法复制的炫丽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