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习惯
在孩子还幼小时,应首先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习惯,这对孩子和父母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父母都认为,孩子还很年幼,常常责备未免太过分,所以很少严厉地责骂孩子,以致于等到孩子读小学高年级后还得担心“手洗干净没”“手帕、卫生纸带了没”“为什么都不准备好”等问题。可是在那个年纪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烈,无法忍受一切事情都要按命令行事的方式。虽然父母会认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因受到责骂而倍感困扰的孩子,反而会因此反抗、顶嘴。
所以,有关基本生活习惯,必须以赞美或责备的妥帖方式,在孩子还年幼的时候就培养好。不过,在幼儿期必须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孩子的年纪越小,越无法以语言管教好。例如“不行!你怎么还没把玩具收拾好?”
其实,像这样的责骂只代表“不行”,而孩子却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实行给孩子看,否则就算骂了一百次也不会有效果。
对于发生在眼前令人困扰的状态,不住地责骂也不是好办法。在唠叨不停之前,父母应先思考“这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孩子为什么没办法把事情做好?”的问题,那样就不会只一味责骂孩子,而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一起设想“怎么样才能做好”。
如果责骂得太过分,容易使孩子畏缩,也会造成孩子的反抗而变得性格乖僻。所以,尽可能不责骂,尽可能不要采取这种方式。例如,小孩子还在小学程度,当其生活习惯上产生错误时,不要当场责骂,而应请求孩子帮忙做家事,让孩子养成积极做事的欲望才是贤明的方法。在叫孩子帮忙时,要选择孩子比较熟悉,且有能力做的事,比方出去买东西、饭前摆碗筷、饭后洗碗筷、适度的烹饪等。经常帮忙做家事的孩子,能体会到发挥自己能力的喜悦感,进而促进孩子的上进心。为了让孩子能帮忙做好家事,包括父母在内都应做好每天家庭生活中的工作。首先要将每人的工作分配好,并规定玩乐的时间、晚餐前做家事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等。如此一来,父母就不必每天都唠叨着“不要看这么久的电视”“快去做功课”啦!
等到孩子能确实遵守规则时,就称赞说:“这么麻烦的洗碗工作你替妈妈做好,让妈妈轻松许多,真谢谢你!”对孩子而言,这种被肯定和受到称赞是相同的,如此一来,增加自信心的孩子会更高兴地帮忙做家事,甚至连别的事也肯积极地挑战了。
像这样管教孩子,使其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生活习惯,或者是维护其安全问题等,就是责备或夸奖的最主要目的之一。除此之外,还能帮助孩子具备应有的资质与人格,使其能顺利成长、适应社会。
把孩子培养成独立的人
父母不可能终身陪伴孩子,所以必须培养孩子在没有父母陪伴下,仍能以自己的脑筋区别善恶的思考力,以及能正确处理的行动力才行。
同时,孩子除了身体机能上的成长之外,也要有精神上、亦即思考力方面的成长。要让孩子促进其思考力,能够坚强地活下去,这也是指责与夸奖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指责时,必须先培养不懂语言的幼儿能和父母以语言沟通的亲子关系才行。
所谓思考,就是将自己周围的同伴引进脑中,在自己心中开会的意思。起先,孩子或许只会将眼睛平常所见的父母引进心中,渐渐地,父母不在眼前时,孩子想做坏事,在他心中的父母就会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做,使其行为受到阻止。
随着孩子的成长,能引进心中的人也多了起来,有时连书中所见的人物、不认识的人,甚至其未来的子孙等,都会引入心中细细商量。这就表示孩子已培养出思考力,能够坚强地生活下去了。
不过,在那种场合中,却不是能引入心中商量的人数越多越好,而是在那些人中,何者信任关系最重要。例如在家庭中都是由父亲下命令,孩子经常被父母指责“要乖、要听话”,那么,在孩子心中的商量形态也会变成这样,于是会在孩子心中造成有权威者的想法,而丧失自己的意见了。
不仅父母的指责方法、赞美方法会给予孩子思考力上的影响,同时在指责或称赞时的人际关系,家庭中夫妻、亲子关系等,都与之有密切关系。在家庭中,夫妻、亲子之间都能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遇事不用命令,而以商量的心态解决,那么,小孩子心中的商量对象也会造成良好的依赖关系,使孩子不畏缩,能够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了使孩子有这种精神上的成长,当然父母也要随着孩子一起成长,不能一直唠叨、过分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才对。
责备孩子不能感情用事
一位母亲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床边,望着孩子那张天真而熟睡的脸孔出神,脑中浮现出平时照顾孩子的种种,同时想到在孩子犯下错误,屡次劝说不听,因而不断责骂孩子的情况,心中难免感到不忍,此刻深深反省。
“我真是一个差劲的母亲,明天我一定不再对孩子生气了!”可是,到了第二天,只要孩子一表现出调皮捣蛋或反抗自己的情况,前夜的反省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忍不住又大声责骂起来——凡是家中有年幼孩子的母亲,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吧!
然而,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母亲越是长期性地唠叨不停、责备不已,孩子就越是容易产生反抗心理,以致每次在遇事无法称心如意时,就随手摔或破坏物品,甚至哭闹不休。
不错,孩子正是母亲的一面镜子,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亲子双方都很难克制自己激动的情绪。问题出在母亲的态度,她总是怕麻烦,将事情想得太简单,希望能当场收拾一切。
在这种时候,怕麻烦的母亲很少对孩子多作说明,所以,很可能会采取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的态度,因而宠坏了孩子。也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那就是根本不理会孩子所说的话,并立刻拒绝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像这样,两者都容易导致孩子不听话的态度。
这么一来,不管母亲以后再怎么责骂,孩子的态度仍然改变不了,此刻正是做母亲的该仔细想想亲子关系的时候了!
当小孩赖在身边直问“好不好嘛”的时候,如果你明知他是指“我要吃糖果”的意思,你还是要追问一句“什么事”,好让他从头说一遍,规规矩矩地提出他的要求,而不可以在他说了“好不好嘛”之后,不予过问地答道“好吧”,并且立刻给他糖吃。此外,在小孩子只说“糖果”两个字时,也要帮他改口说“宝宝要吃糖果是吗”,这样才能养成孩子有条理表达要求的态度。
同时,也唯有这么做,才能让孩子清楚地自觉认识到他的需求,并培养他的表达能力,促使其日后能以第三者也可以了解的话语和母亲沟通。
而做母亲的,也千万不可感情用事,比方说是为了消气而责骂小孩。尤其最说不过去的做法,就是为了泄恨,厉声责骂孩子,甚至在事后还自我解释说是“因为气不过才这么说的。”
在幼儿的辅导过程中,母亲最常遇到的困扰,就是小孩子的任性了。比方说,在带孩子上市场买菜时,孩子往往会看到什么就要什么,并在当场使出缠人的本事,如果母亲立时责骂说:“不行!上次才买给你的!”这时,孩子还哭闹不停,那么,母亲很可能会拗不过孩子而改口说:“好吧!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哟!”
虽然母亲让步了,但在孩子的心中,绝不会以为真是“就此一次”而善罢甘休。慢慢地,小孩会发现,只要使这出种死缠烂赖的绝招,就可以一切随心所欲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会周而复始地施展本领,并且乐此不疲。
说起来,问题大多出在母亲的态度上。有时候孩子缠着母亲给他买东西时,母亲心想,就算买给他也并无大碍,于是很快地将东西买下来。另外,在母亲心情很好,或是碰到什么喜事的时候,也会轻易地答应孩子的要求,这种由感情意志驱使,缺乏始终一贯的态度,是最严重的问题。既然母亲本身就拿不定主意,孩子当然更缺少分辨的能力了!
如果母亲在冷静判断后认为“不行”,就采取毅然的态度,任由孩子怎么哭闹,说不买就是不买,同时还要明白地告诉孩子不能买的理由是什么。当孩子发现闹、磨人的方法无效之后,他就不会再无理取闹了。
最糟糕的是,母亲认为手头宽裕,所以随随便便就买玩具给孩子的做法。千万不可以在孩子随口一句“我要”的情形下,立刻把孩子要的买下来,如果是母亲经过判断后认为可以买,也要先告诉孩子“让妈妈想一想”,这种让孩子等一下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应该要教导孩子拥有正确的观念,告诉他买东西不可太冲动,要仔细选择购买真正所需的才对。
要使孩子自我反省
小K今年三岁,由于他十分调皮捣蛋,令母亲烦恼不已,有时心里一急,就忍不住大声责骂,可是,怎么也不能让小K听话。母亲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一下,就把小K关到衣橱中,于是,那个衣橱就成为小K最厌恶的地方了。只要一被关进去,他就害怕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在母亲关进衣橱几次之后,小K说话开始出现口吃的情况。虽然母亲心中也常想,自己是不是过于感情用事?这种做法会不会过于强硬?尤其是在听到小K结结巴巴地说话后,更是按捺不住那份心焦了。
母亲之所以会感情用事而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她将重点放在“想惩罚孩子”上,却并未将孩子做错的事指责出来,使孩子在被责备之后知道反省。也许她认为,自己已经在口头上骂了小K好几次,可是小K还是不听话,干脆“把他关在衣橱中作为惩罚,这样他以后就再也不敢了!”
然而,小K被关进衣橱中后,真的能够冷静地反省自己所做的事错在哪里吗?事实恰好相反。小K只是感到极端的害怕,同时也无法理解母亲为什么这么狠心,居然会让他遭遇到这种恐惧,自此以后,就因心中过于紧张,以致在母亲面前说话时,出现了口吃的情况。而做母亲的又因为小K的这种改变觉得心焦难安,小K的口吃更难以纠正了。
因此,当责备孩子却无法得到效果时,母亲该想的不是如何严重地处罚他,而是要退一步想想“为什么他会这么做。”
调皮又不听话的小K,很可能和大多数淘气的孩子一样,只不过是精力过于充沛,家中无法完全发泄,因而显得特别顽皮捣蛋而已。这时,聪明的家长如能将他带到户外,让他尽情地玩耍,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身为家长的应留心到孩子的需要,例如孩子喜欢“玩纸”,就给他一大张纸,任由他尽情撕扯;又如孩子喜欢在墙壁上涂鸦,就给他一大张白纸,告诉他“你喜欢画就画在这张纸上”。
千万不可一味地以禁止为能事,如果孩子提出想做什么的要求,应该先让他了解何事该做、何事不该做,并教他正确的做法。
小N今年也是三岁。最近,他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常常动不动就扯人家的头发或抓人家的面颊,母亲发现了这种情况后,觉得十分烦恼,因为怕他一不留神又对别的小朋友动粗,所以带他到公园去玩耍,眼睛更是一刻也不敢离开他。她心想,自己做父母的脾气很暴躁,不但常常责备小N,甚至有时还会打他,不知是否因此才造成小N粗暴的性格?
可明显地看出的是,小N的粗暴和双亲的责骂互为因果。如前所述,无法克制自己的父母,就会造成无法克制自己的孩子,而小N的双亲,可说就是这种无法自制的父母。
当听人说:“孩子年纪这么小,说的他也听不懂,只好打屁股了!”许多父母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管教孩子,结果孩子往往被严厉的责罚后,还搞不清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还有些父母只想以疼痛来阻止孩子的某些行为,而孩子又无法了解那些行为不当的原因,也许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仍然照做不误,这样,父母的责罚岂不是毫无意义吗?
体罚孩子最好不要采取责打的方式,因为这种情感的表达过于激烈,同时行为也太危险,往往会得到反效果。另外,如果孩子在挨过一次打后再犯下同样的错误,那么下一次得到的是再打重一点,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使孩子永远无法达成父母的期望;他可能会冷静地接受被责罚的事态,却不懂得如何反省,最后很可能演变成孩子对父母管教的反抗或顶嘴。
不论孩子的年纪多小,只要犯下了错误,父母就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不行”。一般而言,在亲子关系或孩子与其朋友之间的交往中,应指导他能以明白、完整的语言与别人交谈、沟通,这才是理想的做法。
不可刺伤孩子的心
大部分的父母太注意小孩子考试的成绩,小华期末考试,英文考了六十五分,这种成绩在班上算是居于中等,可是他母亲却骂他:“考不上八十分,以后还有什么出息!”甚至还说:“你为什么不好好用功?是不是想当小太保?”
像这种责骂的方法,简直是毫无理性可言。孩子当然知道要用功,只是一时还无法达到母亲所要求的水准,怎能一生气就骂“想堕落当太保就说一声”呢?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或许他的父母认为,这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们心想:“儿子都念初中了,即使骂得重了点,也不会怎么样,何况,如果不这么骂,他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在孩子的心里却觉得人格受到轻视。不管怎样,这种责骂的方式,都显得非常不智。
孩子心中会想,就算别人都不了解,母亲总该站在自己这边,谁知道母亲却以分来评判孩子的好坏,当然会使他伤心失望了。
其实,在孩子的心目中,再也没有什么时候比在学校考试时更迫切地需要母亲了,聪明的母亲就应该在这种时候安慰他说:“我知道你是因为考得不理想而难过,不过,你也已经很努力了,所以才能考到这种成绩是不是?我觉得还可以嘛!”
而像前面所述那位母亲对孩子如此责骂,可以说只拿孩子当出气筒而已,不但无法达到鼓励孩子的目的,反而在孩子心中留下不良影响,使他起反感、闹别扭,认为“反正不管自己再怎么用功,也考不到令母亲满意的分数!”
容易伤及孩子人格的骂法不胜枚举,如在孩子年幼时对他说:“还不快点!真是笨手笨脚!”“你这么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你还是滚到一边去好了!”
如果经常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满,在气头上的母亲难免会脱口说出这类话来。当然,母亲并不是真心要孩子滚开,但在孩子纯真的心灵上,已经蒙上一层阴郁的黑影,他会不安、怀疑,心里恐惧父母并非真心爱自己,母亲的一句话,已深深地刺痛他的心了!
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年纪小的会害怕、怀疑,年纪大的则会心生反感。不论如何,这样都无法达到父母当初采取责骂态度时所预期的效果。这种拙劣的责骂方式千万要不得!
让孩子知道真相
一位陌生女士打电话给我,说她是一个七岁孩子的母亲,她快要死了。为她治疗的专家认为,把她即将去世这件事拿来与她年幼的儿子讨论,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当得知我的工作就是帮助那些伤心的孩子摆脱痛苦时,她向我寻求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