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孩在下象棋、打牌或比腕力时,如果输了就哭闹耍赖不已,反之,如果大胜的话,就洋洋得意高兴不已,对付这样的小孩,有不少父母在比赛时,都会故意放水,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比赛本就只是游戏而已,能让孩子高兴就好。可是,游戏虽然只是大人生活的一小部分,但对于小孩来说,却占有相当大的地位,从游戏中所得到的东西,往往会大大地影响到孩子人性与人格的发展。
譬如孩子在大人放水情况下获得大胜时,虽然有些孩子会认为自己真正赢了,但是也有不少孩子会意识到那是大人故意让他的,后者因为习惯父母的放水,所以在尔后的比赛中,就会期待大人放水,企盼大人把“胜利”自动让给他,久而久之,甚至会把大人的放水行为视为理所当然。于是对于周围的大人便极尽撒娇之能事,这种撒娇行为如果扩及于任何一个大人,此孩子必然会形成要求别人为他牺牲,凡事以自己为中心的性格,对于别人则完全没有同情心或体贴之心。
另外,透过这种游戏的胜负,若使孩子习惯于向周围的大人撒娇,则将来这个小孩在面对危机时,很可能毫无勇气而临阵脱逃。而在确实需要拿出实力的比赛中,他还会将对手区分成两类:即可以容忍自己的弱点的伙伴集团和不能容忍自己的非伙伴的集团。
而在面临社会的考验时,由于不能忘怀家庭里的“放水”好处,所以对于任何困难都会临阵脱逃,然后向人乞求爱怜或放水。一个会对人撒娇,并且把世界区分为伙伴集团与非伙伴集团的人,必然会有无处可逃就无法生存的危险。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样懦弱无用的人,纵使在比赛时,也要舍弃“这只是游戏”的想法,与实力没有关系完全只靠运气的比赛,当然没有放水的可能。至于围棋、象棋等实力分明的比赛,则应公平竞争,大人不可以有放水的行为。如果孩子的实力真的很弱,大人更应该大胜一场,让孩子面对失败。
我有一个日本朋友,在边教孩子百人一首(用一百首和歌所做成的纸牌)时,还边与孩子下一百圆的赌注,父子两人比赛看谁能在看见百人一首的下一句之后,先答出上一句,如果他赢了,他那小学的儿子就要乖乖地把一百圆交给爸爸,也许有不少人会认为赌钱是不好的行为吧?可是根据朋友的说法,那个小孩在刚开始时,确实曾因输钱而泫然欲泣,可是后来他便把百首和歌认真地背诵下来,准备向父亲挑战,赚回输掉的一百元。社会的严厉考验当然不能与被父亲赢走一百圆相比较,可是,这种方法虽然荒谬,却也有一针见血的功效。在家族这种亲近集团里,也应建立起严格的关系。如此,孩子往后在面临任何严格的考验时,才不会临阵脱逃,有充分的能力去面对困难。
让孩子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成长
孩子不能自立的原因很多,对自己的成长完全没有信心,就是其中之一。譬如孩子把自己拿来和周围的大人相比较时,就会因为自己看起来很“小”,而产生奇妙的自卑感。要克服这种奇妙的自卑感,父母可想办法令其意识到自己正在成长之中,并进而催促孩子早日“断奶”。
有个作家在面临低潮写不出作品时,就会重读自己过去所写下的日记,如此他便能知道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相比较,事实上已有相当程度的进步,从而重获信心。从日记中发现过去的自己,也有不成熟的地方,或是无聊的时候,往往可以使自己重获信心,并且进而突破困境,所以这个作家的做法,可以说是相当独特的困境突破法。
像这样的方法便可以应用到小孩的身上,当然这时候的工具就不再是日记了。让孩子面对自己过去的方法很多,像全家的照片就是很好的道具,替成长中的孩子留下记录,已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共同习惯,所以这些记录性的照片应该都有保存才对。当孩子丧失信心时,令其看看自己的记录照片,所得到的效果应和读日记相同吧。
相簿中应有婴儿时代的照片。如果孩子已是小学生,看了照片之后,对于自己的“大成长”应有强烈的再认识才对,有很多孩子都是在这种认识中,恢复了自己的信心。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和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一起玩耍,它的效果也是一样的,由于年纪小的孩子所经历的时代,和孩子自己的过去是相同的,所以看见他们就如同看见自己的过去一般。
在前面已经说过,让孩子去照顾年纪较小的孩子,常可以激发他的独立心,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孩子去照顾更小的孩子,只是让他看看他们的行动而已,在这简单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适当地重拾自己的信心。因为看见年幼的小孩,言行是那样的幼稚,所以对于自己的成长就有所感觉了。
长大成人后,回到幼时成长的故乡,脑海中的印象与实际所看到的,一定很不一样,我们常常都有这样的经验,家门前的大路或河川,现在看起来,竟是既小又浅,这种经验你一定曾经有过吧?这是因为人类的成长,本人是无法意识到,在绵延不断的时间之流中,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日夜成长忘记,孩子的情况也是如此,为使孩子在精神上也能“断奶”,让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成长中,是绝对有必要的。
询问孩子“怎么做比较好”
提到教养,姑且不论孩子的心情或意思如何,它给人的感觉往往都是父母在强迫孩子成为某种样子,譬如像教导年幼的孩子向人打招呼或是吃饭的态度应如何等等,都是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强迫孩子做某事的最好例子,不过,有些事物也的确是需要强迫才能达到目的,譬如饭前洗手的习惯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洗手是绝对必要的行为,而为何要洗手这个问题,
到孩子长大后,知道卫生知识后,自能解开,所以这类事情偶尔用强迫的方式也是无妨的。
不过,这种强迫式的教养方式,当孩子到达某种年龄后,就不太行得通,以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来说,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已渐渐萌芽,对于父母命令或吩咐,往往会因为自己不能接受,而明白地反抗。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接触时间长久的母亲,常常都会以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要这样做”“要那样做”,如果孩子不遵从自己的命令,就会在旁唠叨不已,像这样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太聪明的,因为过分详细的指示与命令,往往会把孩子的行动意愿抹煞掉。
怀特和李彼得两个学者,就曾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小集团的领袖研究,结果发现了很有趣的现象。他们先把小集团的领袖分成专制、民主两个类型,然后再研究小集团中的团员变化如何,结果他们发现:专制型领袖率领下的集团,团员都不太有行动意愿,亦即由于专制型的人物,不管碰到何种情况,都会将中途的细节指示得很清楚,但是却不告之以最终目标,在这种领袖的教导下,团员虽然能照吩咐行事,但是最后都不会以成果为满足。
民主型领袖领导下的集团,情况则恰好相反,研究者发现此集团中的每个团员都非常积极。由于民主型的领袖,只明确地告诉团员目标为何,工作的分配和进度,则完全由团员视状况决定,于是集团中任何一个人,在行动上都与他人相协调,效率也比专制领袖下的集团高出许多。
人们在被别人命令去做某事时,如果要求者把细节说得太详细,不管是谁都会有不太耐烦的感觉,以蓝领阶层的工作来说,美国等国家在手工方面,都把细节规定得很清楚,如果任何一个员工都遵守之,就能把工作很快地完成,日本在这方面的规定则比较宽松,但有专家认为这就是日本过去经济能够平稳成长的重要原因。
让各个员工以自己的想法进行分内的工作,不仅机械获得了改良,连工作的效率都随之提高,这是把手工部分都详加规定的美国,从来都想不到的现象吧!
在工作上若保有动脑筋的范围,人人都会因此而勤加努力,这种真理应用在孩子身上,结果也是一样。
所以叫孩子做事时,不要命令他“要这样”,用“要怎么做比较好呢”的询问方式,让孩子有思考寻找对策的机会,虽然所得的结果,以大人眼光来看,并不尽然理想,但这至少能够激发孩子,以自己的意志处理事情的积极性。
孩子想说之事,父母不要抢着说
根据某专门研究儿童面谈的专家指出,有不少因教育困扰而来协商的母亲,都有一共同的显着倾向,即顾问在探索儿童的深层心理不断向孩子提出问题时,孩子自然很努力地去寻找答案,可是母亲却在旁抢先回答,这样的母亲往往自以为自己很了解孩子的心态而沾沾自喜,可是事实上,这种行为已经损害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读者可从下面的现象,发现这种说法不假,当孩子们接受顾问的询问时,都只会看着母亲的脸色,而对母亲的答案频频点头称是,可是当母亲避开,只剩下孩子与顾问一对一交谈时,孩子便能渐渐放开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或许是母亲们想像不到的现象吧!孩子最大的懊恼便是别人不尊重自己的意见,平时必须遵从母亲,以母亲的意见为意见,很容易会形成心理的不平衡。
这种现象在儿童的教育上,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试想在不懂外语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到海外旅行的状况会是如何,如果有个精通外语的翻译长相左右,与外国人的交谈应该不会感到很困难吧!可是你却不能期待自己的意思能完全传达给对方,如果你能用肢体语言,并随手拿着字典同行,努力地与对方沟通,自己的意思就能“传真”给对方。
把孩子想说的话抢先说,仿佛要当孩子的代言者,像这样的母亲,所扮演的角色只不过是翻译员而已。在传达自己的意思给对方时,不管是自己动口,或是边查字典边说,说者都希望以自己的话语来传达,因为这样才能把自己表达的想法“传真”,此种欲望我们应该经常都会碰到吧。
孩子在拼命思考,努力想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母亲却抢先说:“那是这样的……”或是“这个孩子的意思是这样的……”把孩子的努力一下子便抹煞殆尽,此种做法绝非明智之举。父母们在看见孩子无法顺畅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往往都会有代其发言的意念,可是这绝非是帮助孩子的做法。
父母不管是否真的理解孩子想要说的事情,就一味地抢着把孩子想说的话抢先讲完,这完全是出自于“父母心”,虽然不是有意要剥夺孩子的自主性,不过,这种行为若不断地重复,孩子便会把自己的意思委托给别人,由别人来代为传达,变成一个对任何事都采取消极态度的懦弱之辈。所以孩子不能像大人那样传达意念时,父母也不要在旁当个“翻译员”,孩子所需要的不是错误的“父母心”,而是在自己能够表达出意念之前,能够沉着地等待自己的耐心。所以当孩子想说的事物,还不能以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之前,纵使你能用心传心的方式了解,也要装成不知道的样子。
对于孩子的疑问不要给予完整的答案
当孩子对事物产生疑问时,这表示孩子的头脑活动已开始跃进,父母可利用此绝佳的机会,增强孩子的思考能力。这个机会是否会因此而扩大,或是半途而废,父母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当你的孩子有所疑问时,你的回答方式是如何呢?如果孩子满腹疑问向父母找寻答案时,父母因为疼爱孩子而把答案全盘告之,则这个培养思考力的绝佳的机会就白白地浪费掉了。
戏剧作家茂木草介先生,曾就他个人的童年往事在某杂志上发表文章。有一次他在夜市里看到一个魔术的玩具,非常想买,于是就去向他母亲要钱,当时他母亲以“那对你来说太难了”为理由,拒绝了他的要求,年幼的茂木耍赖地缠着母亲,最后还是把那个魔术玩具买下来了。可是,回到家想要玩时,果如母亲所说的,根本不会玩,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他就叫母亲教授,可是茂木的母亲只说了一句“不知道”,就把茂木打发走了。茂木在文章中并没有说母亲很冷酷,而是继续研究魔术的个中玄机,最后终于找出魔术的秘密所在。
如果当时茂木的母亲轻易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并且完整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茂木在发现魔术的秘密时,那份喜悦一定没有这么强烈吧!虽然母亲说“对你来说太难了”,可是自己却说“我会啦”的把玩具买下来,可见以后一定会有办法搞懂魔术玩具的个中奥秘,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茂木的母亲,实在是个优秀的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欧布西雅琦娜女士所做的研究实验中,有个叫作“中断课题的再行倾向”的专题,内容是说:课题若在完全没有解开的中途中断,对课题的心理性紧张就会高涨,即解开课题的心理力量会比以前增加许多。譬如在阅读推理小说时,如果中途被迫停止,想得知的心情一定会大大地提高。有不少推理小说或电影的宣传,就是利用这种心理,只把故事的一部分告之观众,然后叫观众或读者自己去找寻结局。所以对孩子的疑问不给予完整的答案,让孩子有思考的余地,则自我解开问题的热情,就会相对的高涨。茂木的母亲虽然不曾半途中断答案,但是对于茂木在夜市中发现魔术玩具所产生的强烈好奇心,她却能以简单的答法,激发茂木自我思考的意愿。由于母亲的拒绝回答,茂木自我解开问题的热情,确实比以前增加许多。
对于孩子的疑问,若能以此种方式应对,久而久之,由于孩子已习惯于自我思考,所以变成独立心很强的孩子,就理所当然了。
和孩子一起看电视
虽然电视节目确实对孩子有不良影响,但是在今天电视机非常普遍的时代,纵使想以有不良影响为理由,舍弃不看电视的欲望,也似乎不太可能,所以与其消极地抵制电视,不如积极地利用电视,把它当作教育孩子的一种道具。
譬如亲子一起观赏电视节目,偶尔不妨问问孩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使孩子把节目内容当成现实问题加以思考。
我个人认为电视的最大不良影响,便是让孩子坐在“网子后面”,不从现实考虑问题。有个学生在批评教授时这样大胆地说:“你只不过是在网子后面而已,你怎么不去看看三垒或一垒的实际状况如何?”
这对学者或理论家而言,实有当头棒喝的效果,我个人就常有被棒喝的感觉。
当我刚当上小学校长时,最令我感到困扰的问题,便是以前只用理论去思考的问题,突然变成现实的问题等待自己去解决,这是坐在“网子后面”者的最大弱点。如果电视机前面的小孩,也陷入“网子后面”式的思考方式,就很危险了,因为那等于只是个转动频道的旁观者,而不具有真正的判断能力。
所以在看电视节目时,应时时询问孩子:“如果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叫他把电视中的故事当成自己的问题,然后以现实的立场去判断,也就是把坐在网子后面的理论家或评论家,拉到实践者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