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文人画士们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于是大家都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天下的梅,致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病残了……
我买了300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3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他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以5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心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在这篇文章中,龚自珍全然没有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豪放,而是无尽的伤感悲切。
我个人感觉,《病梅馆记》可以看作当今教育的写照,而我们的孩子都是“病梅”!
有人说:中国丧失了自己的孩子!这并非耸人听闻。
我们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越是恐惧焦虑,越是重视教育,也越是不肯对孩子放手。当然我们总是打着对孩子负责、为孩子前途考虑的旗号,来实施着五花大绑的育人计划。以至于我们的孩子,“病梅”“残梅”比比皆是。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家长们是“大拿”。他们通常目标坚定、旗帜鲜明,也不管那是不是符合孩子的自然天性;他们包办了生活中的一切事务,造成孩子严重的生活依赖;他们把孩子视为家庭的核心,孩子的一举一动决定着家庭气氛,这导致孩子唯我独尊、冷漠世故——孩子们把一切都看穿了,故此不再有发自内心的热情、感激之情,感觉自己与这个世界无关……
的确,我们的教育,传输给孩子们的是破碎的而非全息的世界观,这样让孩子们感觉——自己的生命与其他人是割裂的,与更广大的世界同样是隔离的,这样每个人就像一座座孤岛……
所以有人说,我们的孩子“从未完整地发育过,获得过教育的滋养,无暇顾及身心的成长,鲜有时间培育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从而确立安身立命的价值观”。
可以说,只要没有让孩子自然地成长,而是随父母的意愿去拿捏、塑造,并按照社会唯一的标准去衡量要求他们,那么我们的孩子注定会成为“病梅”“残梅”。
《新周刊》杂志做过一期题为《无法成人——中国人的成长链》的专题。作家胡小同不无讽刺地写道:
“‘求学越来越早,成家越来越晚,毕业越来越难找到工作。’一切为了孩子的中国父母是中国孩子无法成人的根源……”
被讥讽为中国式母亲和中国式父亲的中国家长们,只有当你们走出了成功学的魔咒,游戏才或许可以终结。
知美即恶:教育,病了!
当我们开始问“我爱不爱他,爱他哪里”的时候,通常是——爱出问题了。
老子在《道德经》第2章开宗明义道: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意思是:天下人都执着什么是美,这样就不美了。天下人都执着什么是善,这样就不善了。有和无两者相伴而生;难和易两者相伴构成;长和短两者相待而现;高和下两者相依而存;音和声两者互为和合,前和后两者互为随从。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存在、辩证发展的。比如好与坏,上与下,高与低,都是相互比较而存在的。但是我们可能少有了解老子辩证法的另一面——我们一旦执着于“美”“善”,它的对立面“丑”“恶”就出现了。换句话说说,一旦社会上大力提倡“八荣八耻”,其实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到“世风日下”的社会环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老子的辩证法,我们拿“孝顺”举例说明一下。
当我们刻意强调“孝顺”的时候,通常“不孝”就存在了。比如:我的母亲经常说,她最值得欣慰的是,有3个孝顺孩子。那一刻我往往问自己:我孝顺吗?如果不是她说出来,我不会想孝顺不孝顺的事情,仿佛人生字典里根本没有“孝顺”二字。
不信你可以观察,那些成天把孝顺挂在嘴边、拿孝顺说事的人,一般都是不孝子孙。而一旦你以孝顺来要求自己去为父母做点什么,那个孝顺其实已经不那么纯粹了。因为真正的孝顺,连孝顺这一概念都不曾出现。这叫大爱无声。
的确,回溯历史,哪个朝代大力提倡孝道,那一定是因为社会上“不孝”之风正愈演愈烈。
再比如:当我们开始问“我爱不爱他,爱他哪里”的时候,通常是——爱出问题了。
因为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爱的问题被遗忘了,似乎不需要再提醒自己他哪里好、哪里值得爱,有时他在别人眼里“一钱不值”,但是自己却痴迷不已。因为此时你就是爱,爱就是你。
总之,如果孝顺,孝顺不孝顺的念头都不会升起,因为它已经内化了;如果爱,爱不爱的问题根本不存在,因为你就是爱,爱就是你。
就像呼吸,在我们身体健康的时候,觉察不到它的存在;一旦察觉到它,通常意味着我们生病了。这就是老子“知美即恶”的含义。
举一反三:当教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的时候,那通常意味着——我们的教育,病了!
教育“孽债”谁来埋单
对于孩子我们过于“有为”了;而对于教育环境,我们又过于“无为”了。
自从7岁上学到现在已经15年了,学校已经绑架我15年了,教育已经绑架我15年了!在这15年中我失去的远远大于我所获得的!
快拿到毕业证、学位证了,可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了一纸证书我家欠下了无法还上的债务,是一笔巨额的感情债!这让我永远抬不起头来,活着很累很累……
拿到毕业证书却遇到金融危机又面临失业,我真的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家人。想创业可是没有资金,再也没有脸伸手问父母要了,他们为我上学已经力不从心了。
一气之下真想把多年奋斗换回来的一纸文凭给撕了!可是变态的企业只认文凭不认能力,欲哭无泪呀!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机会我不会选择上大学,我会选择走上社会。没有知识也会有经验……
以上是一个将要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的慨叹。
如今的教育之“怪现状”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引入竞争意识,小学生往死里学,初中、高中更是加把劲儿,结果到大学,学子们彻底厌学了,到了社会上孩子们彻底厌世了!
做父母的都知道那句振聋发聩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在父母们万众齐心关注“起跑线”的时候,是否注意到我们的孩子,输在了“梦开始的地方”。比如进入大学就偃旗息鼓了,进入社会就“肌无力”了。
的确,如今的教育已经成为一笔“孽债”,谁来为它埋单?是我们无辜的孩子。长歌当哭为孩子!
谈到当今的教育环境,做父母的大都是怨声载道、义愤填膺,显得无辜又无奈。
记得有一次在饭桌上,大家谈起教育现状,在座的无不感慨万分。大部分人认为教育环境与制度是国家的事情、教育部门的事情,家长和孩子都是无辜的、无能为力的“受害者”。
真的如此吗?我们都是“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吗?我们是否反思过——我们该对“教育之怪现状”承担怎样的责任?其实,这种“受害者”意识也是一种孤立的、破碎的世界观的反映。
因为我们任何一个人,不仅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限制,同时我们即是“环境”。我们并非是环境之外的东西。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我们的推波助澜,造成了目前的“教育之怪现状”。所以,改善教育环境,救救我们的孩子,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更需要我们为人父母的自省和自醒。
仔细观察当今的家长,会发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面对孩子教育,我们摆出“大拿”的身份而过于“有为”。即过多地干预孩子的自然成长,甚至越俎代庖、揠苗助长;二是面对现行教育体制,我们又过于“无为”,即表现出没有理智思考的顺从、追随,以至于推波助澜。
的确,对于孩子我们过于“有为”了;而对于教育环境,我们又过于“无为”了。
最优家长:忘记自己是家长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17章》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我们在衡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的时候,往往看对他做了什么,而没有想到关于爱,其实更在于——你没有做什么。
一个多年没有联系的校友,通过校友录找到我。女人聊天自然谈到孩子。
她说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孩子考取了市重点中学,口气中透着自豪。然后问起我,得知我没有为孩子报什么培训班之类的,她惊讶道:“你也太不负责任了吧,小心耽误孩子的前途!”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如此的责问了,有时我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不负责了?
我坦言自己是一个“自私”的家长,而不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孩子的家长。与大多数家长相比,我更愿意好好做自己,让孩子看。
记得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总结其为人父的经验时,说:“为人父26年,最深刻的体会如下: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合格父亲的标志:和自己较劲,不和孩子较劲。”
好的父母是“和自己较劲,不和孩子较劲”,这一点我很赞同。
后来读《盖茨是这样培养的》一书(作者是比尔·盖茨的父亲),发现书中鲜有涉及所谓的“教育”,更多的是写盖茨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身体力行的事情。
说实在的,一口气看完这本书之后,会有点小小的失望。我相信所有想从老盖茨那里取经的父母,都会如此。因为整部书完全没有“教育”这回事。
而这正印证了老子的观点: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思是:因此圣人无为地处理事情,无言地实行教化。使万物生长而不发号施令。养育万物却不自己占有;施恩而不自视有恩;成就功业,却不居功自傲。正是不居功,因此才不会被遗忘。
由此可见:真正的孝顺是根本忘记孝顺这件事!真正的教育是根本忘记教育这件事情!这也是我读《盖茨是这样培养的》一书失望之后的感悟。
我相信盖茨的父母面对盖茨的成功,不会居功道:那都是我们教育得好!
因为对于教育,他们实在没做什么,而正是他们的“无为”造就了盖茨的“有为”。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家的君子兰。
2010年4月,当屋外还有料峭寒意的时候,家里的君子兰又开花了。我照样发一条“花报”信息给送花人老段。老段是我老公的大学同学。老段回短信说:谢谢你的精心照顾啊。我说:我真的没有“精心照顾”,它竟然10年来年年如期开放!
大约是2001年我们喜迁新居的时候,老段送来了这盆君子兰。说实在的,我真的不是好的养花人,基本上想不起它,想起的时候就随便浇点水。可它在被人遗忘的阳台上默默地生长,每年三四月份都开出美丽的花。也只有那个时刻我开始检讨自己对它的怠慢。
后来想:也许正是我的怠慢(无为),成就了它的花开不败呢(有为)。
是我这个“君子懒”成就了君子兰,还是君子兰成就了我这个“君子懒”?这真的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由此联想到养孩子的过程,是不是我们淡忘自己家长的角色,更能让孩子们发展出自己的天性、慧根?
我们大家都有一个思维定式:在衡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是否有爱或爱有多深的时候,往往看对他做了什么,而没有想到关于爱,其实更在于——你没有做什么。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
无论是郑渊洁还是比尔·盖茨父母的教育经,都印证了老子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这也许正是我们当代父母所或缺的。
当然,老子“无为”之中存“有为”。比如父母在教育这件事情上的“无为”,其实成就的是孩子的“有为”;另外,对孩子的“无为”之中,其实蕴含着对自己的“有为”。这就是郑渊洁所说的跟自己“较劲”的过程。
观察一下那些被称为“啃老族”的孩子,他们大多有一双在养育上过于“有为”的父母,从小吃喝拉撒、前途未来都被父母“包办”了,孩子成了甩手一族。长大后他们不啃老啃什么呢?是父母的溺爱、过度保护和代为,让孩子“无法成人”,从而成为“瘫痪”之人。
知识与智慧
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而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睿智的人”。
在一篇题为《于丹批评教育体制培养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报道里,这样写道:
学习尖子一定会出人头地吗?我看未必。对于同一批学生,过了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回过头去看,发展得好的往往并不是尖子学生。在我看来,学习委员一般都不如生活委员有成就。我们身边不乏“高分低能”现象。许多学生考上北京的名牌大学,仍然不懂得与人相处,跟父母亲人关系僵化,在学校里因为生活琐事与同学大打出手。有的人则直接学成了书呆子。
在这里于丹把“学习委员”与“卫生委员”做了个比较。当然这种比较是笼统的,她只是想说明: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而我想将“文化”替换成“智慧”。
那么,知识与智慧有什么区别?
我们说,知识是那些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的、通过电脑引擎搜索到的“死东西”。而智慧是我们在书本里以及搜索引擎中找不到的“活东西”,它是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是对知识的运用、发挥。
可以说,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显示出它的价值和能量。否则知识越多越是成为身心发展的沉重负担。我想当年毛主席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的确,过多的知识积累如果没有被及时吸收、转化,就会造成思维的僵化、行为的刻板。
在某位名人的博客里看到一篇博文,他谈到一位新认识的朋友:
可是我们俩畅谈正欢时,那位新认识的朋友总是拿着自己的iPhone,可能是下载了一套百科全书、电子词典类的东西,每当我们谈到一个概念或词语时,他就会在他的iPhone上查到这个词,再给我们读一遍词典的解释。我们俩谁也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iPhone电子词典的解释上去,继续我们的谈话。不一会儿,他又给我们读另一名词解释。
我忍不住劝阻他,给他讲了一个慧能的故事:慧能用手指头指着月亮,让弟子看,目标是月亮,但拘泥于具体词语和动作的弟子看到的只是慧能的手指头。慧能说我们要看的是月亮。手指就如文字,我对那个新朋友说:你刚才读得都对,你手机词典的解释都是正确的,但我们讲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不好套用这个世界的语言和名词解释。我真是无法表达清楚我想要说什么,一时语无伦次,有点失礼。
的确,就像我们吃了食物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才能转化成为能量一样,知识必须被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为智慧的能量。否则知识只能是一种谈资,甚至成为负累。
现如今,很多时候知识是被用来炫耀的。很多人他们的知识面很广,但是这些知识只是浮在表面的东西。就像为了布置一个像样的书房,主人买了无数的名著去装点一样,那是为了给别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