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之所以不立刻传位给舜,这可能跟许由也不无关系。因为“蒲衣学派”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想,就是“自然”,也就是要保持政治的稳定性。后世曾有元曲作家写过两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就是每当政治动荡的时候,吃苦的总是老百姓。政治的稳定,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蒲衣学派”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对于百姓的利益非常看重。因此在君主更替的事情上,就显得比较慎重。
舜虽然名声日隆,但舜的家族已经做了六世百姓,真正要代替帝喾这一系来做君主,在“蒲衣学派”看来,目前还不是时候。所以要么是许由,要么是尧自己认识到,还必须让舜在国家大事中多多历练,才能最终登上帝位。而且此前黄帝少昊颛顼帝喾等君主,都是九十多岁还在为国家操劳,尧现在才七十多岁,还不到退休的时候。
在让舜正式当政之前,尧帝还对舜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考察。首先是对舜进行了文化的考察,看舜对于典籍的理解。当然,以舜长年做百姓后来又四处奔波的经历,忽然要考察舜的典籍是不现实的。估计是此前尧交代舜要学习典籍,所以舜在过去十年之中已经对典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考察的结果是舜对典籍的理解非常到位。而这是尧帝朝考察人的最重要的方面。尧帝本身就是“蒲衣学派”的知识分子,他的很多治国方略,都是从知识分子的立场出发。舜在这方面合格了,也就半个屁股坐上了君主宝座。
接着,尧帝又向舜询问如何安排百官。舜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尧帝按照舜的方案实行之后,发现效果很好。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尧帝本人虽然礼贤下士,但他对于官职的设置却不是很在行。尧帝总是希望一个贤才能够担当更多的重任,从他对舜的使用中就可见一斑。而对于官员的分工合作,尧帝并没有太注重,也没有太多的经验。经过舜提出改革方案之后,百官变得井然有序,很多事情做起来都提高了效率。这是舜以自己的长处补充尧帝的短处,这一点又让尧帝很欣赏。
尧帝又让舜接待来自各地的朝拜者。这又是国家生活的重要大事。在当时,君主跟部落之间,不是一般的下属关系,而是一种类似于联合国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各个部落有自己的内政,国家跟部落之间,部落虽然隶属于国家,却不完全依附于国家。国家需要部落的拥戴。能够处理好跟部落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而舜在接待中非常老到,重要的部落都对舜心悦诚服。这又让尧对舜放了一大半的心。
最后,尧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舜带到深山老林之中,在雷鸣电闪,风雨交加之际,将舜一个人抛下,让他自生自灭。这个考验即使在今天,也是让人感到震撼的。因为一不小心,舜这样一个接班人也许将困死在丛林中。不过在我想来,尧这样安排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的形势,整个国家正处在洪水之后,相当于绝境之中。尧帝想要找一个能够绝处逢生的接班人,带领整个国家走出目前的困境。如果舜连深山老林都走不出来,那么他也没有能力在当前的形势之下带领整个国家。而考察的结果,是舜顺利地走出了深山老林,完全打消了尧帝的顾虑。
现在,尧帝对舜基本上放心,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舜的资历问题了。所以尧帝决定将舜扶上马再送一程。先让舜管理国家,但自己却不退位。中国历史也就正式进入了尧舜共治的时代。
其实所谓“尧舜共治”,实际上就是舜帝朝的开始。尧只是名义上的天子,真正的政令,还是出自于舜。
尽管舜帝不可避免打上黄帝列朝的印记,但舜帝对于黄帝列朝的政治和道德都有一种全新的解读。首先是提出了“上帝”的概念。从黄帝的“天地之纪”到颛顼的“天地之义”,都只有“天地”而没有“上帝”,“上帝”是舜帝的发明。舜帝的发明让中华文化跟世界文化开始接轨,出现至高无上的天庭之神。
按照我的想法,舜帝生活的时代,大约正是摩西出埃及的时代,当时东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不约而同出现了“上帝”这个概念,要么是“神迹”,要么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正如前面所说,一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世界性的大航海,那么在四千多年前出现这样的文化交流也就丝毫不足为怪了。
而在东方文化中,“上帝”概念的出现又跟西方的“上帝”概念有所区别。西方的“上帝”更多于教化的意义,而中国的“上帝”恐怕更多的功能还在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上帝”代替“天地”决定天上的事情,这也就给人间君主作为“天子”决定人间的事情提供了合法性。舜打算利用神的力量来大刀阔斧地改革政治,强化国家机器,从而以铁腕统治来达成底定乾坤的目的。这时候正是道德大混乱的时候,也只有“上帝”这种虚幻的神格力量才能帮助舜帝这样的人间帝王实现道德的重建。
舜帝下一个需要加强的,就是对祖宗的祭祀。这里所祭祀的祖宗,恐怕正是黄帝列朝的君主。当然,也包括此前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等历代君主。道德的力量,一方面来自于贤人,另外一方面,就是来自于历史了。只有历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跟强大的利益相对抗。而历史上的道德先驱,更是需要特别尊敬的。
接下来,舜帝又多了一个发明,那就是“山川崇拜”。而这种“山川崇拜”的历史背景,就是大洪水。舜帝很好地利用了大洪水这场灾变,让大洪水从消极的作用转化为积极的作用。在舜帝看来,之所以发生大洪水,最根本的原因是“山川之神”发怒了。由于人们没有很好地遵行道德,所以“山川之神”才会发怒。而“山川之神”的背后,还有“上帝”的旨意。
同时,舜帝还加强了颛顼发明的“鬼神哲学”的完善和宣传。正如“天地”和“山川”被舜帝神格化,“鬼神”也进一步有了活灵活现的面孔,对人的世界有着不可轻视的影响。总之,“上帝”发怒,“山川之神”发怒,“鬼神”发怒,这就是舜帝描绘的灾难前景。而要离开灾难,就必须让这些神的怒气平息,就要诚心诚意地向这些神膜拜,同时重建道德。
这是中国道德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舜帝之前,黄帝列朝的君主,尽管出现了颛顼的“鬼神论”,但各个君主都力求“道法自然”,千方百计让鬼神走开,更加相信人的力量。而从舜帝开始,中国人第一次开始了“神灵崇拜”。这不同于以往的“神巫崇拜”,但比“神巫崇拜”拥有更加强大的道德教化的力量。这是人类欲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结果。单单依靠人类自身,已经不足以抵抗欲望膨胀所带来的道德危机了,必须有鬼神的介入,才能完成道德的重建。
接下来,舜帝拜访了许由。前面说过,中国历史已经形成了知识分子政治的传统,而这个传统在尧帝朝,随着尧帝本人成为“蒲衣学派”的弟子而达到顶峰。舜帝要巩固自己的政权,没有知识分子的支持是不行的。尽管舜帝的治国理念跟“蒲衣学派”有着巨大的落差,但在当时的历史现实之下,双方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那就是“重建道德”。与道德的沦落相比,“自然”暂时退居第二位,许由被舜帝说服。不仅如此,许由还以文化领袖的身份,帮助舜帝说服其他的知识分子,拥护舜帝的新道德观,使新的道德观能够得到推行。
“神灵崇拜”和知识分子的支持,巩固了舜帝朝的立朝基础。下面就该是舜帝乘胜追击,扩大胜利果实的时候了。在这个背景之下,舜帝恢复了黄帝朝的巡狩。
所谓“巡狩”,就是君主或者当权者亲自到各个部落去访问,跟各个部落最有实权最有影响力的人见面,在交流中达到共识,或者求同存异,以期最大限度地集合整个国家的力量,推行君主或者当权者的政治主张。
整个“巡狩”,花了舜帝一年的时间。分东南西北四个“巡狩”片区,每三个月完成一个片的“巡狩”任务。这其中,在“巡狩”东方片区的时候,舜帝还有了重要的收获。那就是在东夷族的帮助之下,完成了对国家秩序的重建。
东夷族是黄帝列朝除了尧帝之外其他君主的发祥地,甚至舜帝上台之前,也被尧帝派到东夷族历练。所以东夷族一直是黄帝列朝礼法制度除了黄帝族之外最坚定的拥护者,甚至在对于礼法制度的研究上面,比黄帝族还更为发达。东夷族虽然发展起腐败势力,但在大洪水之后,腐败势力肯定在自然灾变中土崩瓦解,没有被瓦解的也被同化了。也就是说,大洪水之后,东夷族成为重建文明和道德的重要力量。
舜帝掌权之后选择东夷族作为“巡狩”的第一站,由此也可见他对东夷族的重视。